如何種植大田辣椒

  辣椒現在一般在大田種植,怎樣在大田中種植它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大田辣椒種植的方法。

 

  大田辣椒種植的方法

  種植大田辣椒:土地選擇

  為了實現辣椒的優質高產,應選擇土層深厚、保水肥,土壤較肥沃的沙壤土,前茬以小麥、玉米、瓜類、豆類作物為好。

  種植大田辣椒:選用良種

  線椒品種以紅安6號為主栽品種,一尺紅可做為搭配品種,紅安6號是一個特早熟品種,生育期130天左右,較其它品種早熟15—20天,株高在70cm左右。

  種植大田辣椒:精細整地

  在秋耕秋灌的基礎上,入冬前平地,以地平、土碎、邊齊為標準。開春後整地以墒為中心,結合機力平耙壓複式作業,達到“六字”標準,整地要突出一個“平”字,狠抓一個“碎”字,保證一個“淨”字,抓好“三撿”工作,即撿殘膜、撿根莖、撿大坷垃,為機力鋪膜開溝做好準備。

  種植大田辣椒:整溝質量

  板椒和鐵皮椒均為開溝起壟種植,溝距為1.2米,溝深25—30cm,上口寬50--55cm,種植頻寬65--70cm。抓好整溝鋪膜質量是取得辣椒增產的基礎性措施,要使溝達到平整、細碎、乾淨、整齊,高低寬窄誤差不得超過5cm,鋪膜要求採光面大,膜面平展,為播種出全苗創造良好的條件。

  種植大田辣椒:適期早播

  於辣椒種子吸水膨脹緩慢,一般應適期早播。焉耆地區3月底開始,4月10日前播完為宜,採用人工打洞點播的方式,播種行離溝沿5—8cm,播深2—3cm,每穴點籽4—6粒,覆土嚴密,保墒提高膜內溫度。

  種植大田辣椒: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辣椒獲取高產的一個重要因素。線椒平種行距60cm×40cm,株距15cm,每穴雙株留苗,每畝理論株數為18000株左右***紅安6號***。開溝起壟種植溝距為1.2m,株距14cm,每穴雙株留苗,畝株數為15000株左右***2001和8819***。板椒溝距為1.2m,株距18cm,每穴雙株,畝保苗12000株左右,鐵板椒溝距為1.2m,株距26cm,每穴雙株,畝保苗8000株左右。

  種植大田辣椒:肥水管理

  辣椒施肥應掌握“帶好種肥,重施花椒肥,補施葉面肥”的原則。

  1、帶好種肥:種肥結合開溝施入,每畝三料磷10公斤,磷酸二銨10公斤,注意施肥質量,要施在溝沿5--8cm的種植帶上,施肥深度10--15cm。

  2、重施花椒肥:此次追肥要根據目標產量的需肥情況和田間植株長勢而定,氮、磷、鉀三要素合理搭配,做到既能滿足椒株對養分的需要,又不造成旺長,在盛花期到來之前追施,一般在6月25號左右,每畝施磷酸二銨10—12公斤,尿素12—14公斤,鉀肥2—3公斤,硫酸鋅1—2公斤,在辣椒行間,距椒株10--15cm,機力開溝或人工打洞追施。

  3、葉面補肥:進入8月份以後,椒株根系發達,葉、果滿身,再進行地下追肥已不方便,如此時出現缺肥現象,可採用葉面追肥來補救,葉面追肥每畝可用磷酸二氫鉀200克加尿素100克噴施,也可用磷酸二銨1公斤浸泡後兌50公斤水噴施,每隔7天噴一次,連噴2—3次即可見效。以達到養根護葉,防止早衰,增加產量的目的。辣椒全生育期施肥量一般在50—55公斤/畝,最佳氮磷比,線椒為1:2,板椒1:1.5,鐵皮椒1:1。

  4、應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在辣椒的花蕾期噴施天豐素,奇麗施,科聯—99等,可促進座果,加速椒果生長,防止脫落,起到顯著增產效果。

  5、適時灌水:灌水根據土壤墒情而定,苗期植株矮小,需水量少,一般墒情好的地塊不需要灌水,要蹲苗30—40天,以促進根系發育,降低座椒節位。辣椒進入開花座椒盛期,需水較多,如此時椒株出現萎蔫,應及時灌水,否則就會造成落花、落椒,嚴重影響產量。灌水間隔一般為10—15天,5—6次,每次灌水量要小,以溝深的三分之二為宜,次數要多,嚴禁大水漫灌,積水,最好浸潤灌溉,儘量避免水淹椒株基部,引發疫黴病。中後期灌水,要根據椒田長勢,田間封閉程度控制灌水,使椒田見幹見溼。停水時間,根據田間辣椒長勢而定,椒株貪青旺長,通透性差,要適當早停水,一般在8月下旬停水為宜。

  6、推廣袖筒灌技術:運用袖筒灌溉,既提高了灌水質量,水不上壟,減輕病害發生程度,又增加了產量,平均畝增產幹椒10公斤。

  大田辣椒栽培技術

  1、施足底肥:辣椒是需要肥料較多、吸肥量較大的一種作物。試驗證明,對辣椒施肥應適量多施氮,其次是鉀,磷。氮多、鉀中、磷少的施肥原則,在辣椒定植時結合耕翻,每畝需施用腐熟有機肥5000公斤左右,磷酸二銨50公斤左右,硫酸鉀15公斤左右也可使用緩施一次肥或優質複合肥75公斤。淺翻耙細耙平後待覆膜定植。

  2、適時定植:根據當地氣候情況,大田絕對凍不死的時候即可定植,為調節辣椒上市時間或避開盛花期高溫,也可適當晚些日子移栽。在溫暖地區,辣椒即可春栽也可夏載,但辣椒是無限花植物,春播生長期長些產量高。

  3、覆膜打眼:在定植辣椒的地裡南北行覆膜,地膜幅寬0.70-1.2米均可,在覆蓋好的地膜上用直接3公分左右帶尖的鐵棒打眼。每幅地膜上可以打2-3行眼兒,深度七八公分,行距50釐米左右,株距33左右,密度為每畝4000穴位左右,肥沃地可以適當稀疏些,瘠薄地可以增加密度。

  4、定植澆水:定植一般在早晨或下午陽光不太強的時候較好。定植前一天或者提前幾個小時,給秧苗澆水,定植時可用手把秧苗拔下,然後一棵一棵地放進打好的眼裡,也有一個眼放兩棵的,放好秧苗立即澆水。具體移栽方法也可按照當地土法進行,沒有固定模式。

  5、缺苗補栽:待地裡可以下腳後,一手拿些辣椒苗,一手提一壺水,對每行辣椒進行檢查,發現有不成活的或掉尖的,再補上即可。儘管辣椒成活率非常高,補苗率很低,但這一環節可確保全苗。

  6、除去贅芽:在辣椒定植45天左右,辣椒冠展開度25公分以上時,可除去第一分枝以下的所有贅芽。

  7、中耕破膜:定植近兩個月左右,辣椒基本遮住地後要破除地膜,進行中耕培土。培土後子壟高突,背壟低窪形成一條溝,這樣可促使根系向下扎,防早衰、防倒伏,便於小水澆灌和防澇。

  8、矮化管理:在辣椒封壟前,葉面噴施助壯素100-200毫克/千克或多效唑5-10毫克/千克,噴灑兩次,間隔5-7天。可降低植株高度,促進生殖生長,抑制營養生長,增加單株坐果量,提高產量。

  9、水肥管理:辣椒在水肥管理上要根據營養特性進行肥水管理。即辣椒在封壟前以營養生長為主,在水肥管理上要促控結合,促早發穩長,多分枝多開花,墩實茁壯。破除地膜後每畝追施氮、磷、鉀複合肥25千克;硼肥5千克以提高座果率。進入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並進時期,需肥水增多。隨之大量開花結果,進入盛果期,是生長髮育最旺盛時期,要重視施肥,以促為主。每畝追施複合肥50千克。視天氣情況,一般每次追肥都要澆水,辣椒適合小水勤澆,立秋後保持地皮不幹。全生育期澆4-6水,雨後注意排水防澇。後期還可噴1%尿素和0.2%磷酸二氫鉀溶液或其他葉面肥,進行根外追施。

  辣椒種植的技巧

  人工控溫技術辣椒屬喜溫作物,生長期適宜溫度17℃~30℃,最適溫度為20℃~25℃,生長期溫度範圍15℃~35℃,氣溫低於17℃或高於30℃時生長勢減弱,大量落花落果,各種病害相繼侵染,造成減產,甚至絕收。因此夏天強光、高溫時應用遮陽網遮掉部分強光,土表鋪草,降溫保溼。早春、秋後蓋塑料棚保溫。

  配方施肥辣椒豐產最關鍵的環節就是配方施肥,根據中國農科院測定,辣椒的需肥特點氮、磷、鉀比為1∶0.29∶1.59,另外辣椒忌氯,因此,使用硫酸鉀、硝酸鉀比氮化鉀更適合。

  田間管理小苗田間定植7天前後要進行一次促長、追肥、防止根部病害的關鍵性管理:每公頃用尿素5~7公斤,硼肥1公斤、鋅肥1.5公斤、赤黴素***九二0***5克***用酒稀釋後使用***、配入根腐靈10~20袋。將這些肥、藥、生長素混到一起,用水稀釋澆施大田。採取以上措施後,苗生長快、整齊度好,根系粗壯發達,根部無病害侵染,為辣椒豐產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