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信仰教育論文

  大學生信仰問題是目前社會和高校十分關注的教育問題,但在長期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未把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教育放在突出位置。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當代大學生道德信仰教育研究》

  摘 要:對當代大學生道德信仰培育的研究是道德教育的新出路。如今道德教育重理論重實踐,卻忽視了大學生道德信念的培育。受多種因素影響,大學生道德信仰失落,道德意識模糊。由於人們的行為受思想決定,因此必須重建大學生道德信仰、堅定大學生道德信念,從而為當代大學生的道德教育問題的消解路徑找到可能性。

  關鍵詞:大學生 道德信仰 失落 重建

  1當代大學生的特點及道德信仰現狀

  大學生道德信仰是作為主體的大學生的信仰,必然要了解當代大學生群體的內在特徵,只有摸清楚其特徵才能對症下藥,道德信仰教育措施的實行才有根據可行。

  當代大學生從年齡上看,大多為80後、90後的一代,這一代大學生有著以下幾個層面的特徵:其一,由於社會因素的影響,當代大學生時代感強烈但是功利性較明顯。其二,由於家庭因素的影響,當代大學生個性突出但抗挫折能力較差,以自我為中心。其三,受學校教育的影響,當代大學生易接受新鮮事物,但創造力較弱。當代大學生尤其是90後大學生正處於青年期,社會閱歷不足,認知能力較差,因此對道德的認知僅停留在認知階段,難免存在著一系列的道德失範等問題。

  “大學生的道德信仰狀況,小而言之關係到大學生本人的學習、生活、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大而言之關係到民族素質和國家發展。”根據中國大學生思想道德的諸多調查報告可以得出,當代大學生總體上是充滿理想、熱愛祖國的一代。但是我們的時代是一個價值多元化同時也是信仰多元化的時代。當人們在欣然享受生產力大發展帶來的成果時,也會因為多元化的價值取向而無所適從。最近,“中國社會科學院的一項針對信仰的調查結果顯示,在給定的關於信仰的13選項中,選擇有關道德信仰的合計為14.44%,而16.64%不要任何信仰,12.55%的人選擇對命運的信仰。該調查還表明,我國有信仰者約30%左右,沒有信仰者達58.33%,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代社會人道德信仰的缺失狀態。

  2當代大學生道德信仰失落的影響因素

  自古以來,我國對道德教育就十分重視,但是,我國的道德教育仍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究其原因,還與我國道德教育中信仰性的失落有關。

  ***1***在道德的教育策略方面,高校道德教育片面強調道德建設的外在強制力,而忽視內心信念的自制力。道德建設的外在強制力主要表現在社會輿論、法律對道德的監督。這兩種外在的強制約束,雖然有助於鼓勵公民遵從道德,但是片面強調道德建設的外在強制力忽視人們內心信念的自制力,那麼一旦失去這外在的束縛,人們就容易放縱自己,衝破道德的底線。當代大學生聰明知識面廣,有自己的主見,若是過分依靠外在的強制力,易產生逆反心理。***2***在道德教育的方法上,總是將道德作為一種知識被灌輸,從而使人們無法從心理和意志層面實現對道德的堅定信仰。道德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對道德知識道德規範的掌握,而是要對現實的道德實踐問題的解決,形成一定的道德行為習慣。***3***在道德教育的過程中,忽視了道德情感的培養。道德信仰的形成也離不開道德認知的抉擇、道德情感的激勵、道德意志的磨練和道德信念的固守。忽視道德情感的培養,會影響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的形成,最終導致了道德教育中信仰性的失落。道德教育中信仰性的失落,使得人們對既有的道德規範不信服甚至產生懷疑,從而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也造成衝擊。

  3大學生道德信仰的重建

  傳統道德教育的低效性,道德教育中信仰性的失落以及所造成的問題,使信仰性的道德教育的迴歸顯得更加重要。

  ***1***重塑對道德規範的認同,加強道德自律。大學生是具有一定道德判斷能力和道德選擇能力的社會群體,道德規範是否科學合理規範,直接關係到道德信念的形成。道德建設要注重外在強制力與內心自制力相結合,要特別注重內在信念的培育。然而,一種道德內心信念的建立,必須首先要對道德內容產生高度的認同,這樣才有利於形成道德自律。因此,我國必須完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道德規範更貼近生活、貼近實際,達到人民群眾對道德體系的認同,是道德信仰形成的基礎,也是道德自律的前提條件。***2***培養道德情感,改變道德教育方式。道德情感是道德信仰生成的重要的心理因素,也是道德信仰形成的催化劑,因此在道德教育過程中,應該注重道德情感的體驗。“道德行為是一個善舉,而這個善意的舉動離不開善心的支援,而這個善心實際上就是一種包含道德情感的心靈。”道德情感促使道德信仰轉化成人們心理的一種需要,從而外化為人們的道德行為。***3***磨練道德意志,形成穩定的道德人格。道德意志是道德信仰形成的穩定器。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的好事,所以它需要道德意志的支撐。因此,在道德教育的過程中,要不斷加強人們的心理承受能力,抗誘惑能力,抵禦風險的能力,鍛鍊道德的意志,形成穩定的道德人格。

  “信仰對道德人格建構有論證、聚合、聖化和提升的作用。”因此,道德的信仰性教育對大學生道德教育的開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對道德的信仰性教育的研究,是道德建設的核心工程,對大學生道德素質的提高、道德風氣的改善、道德失範的治理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都有著重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王進鑫.培養大學生道德信仰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07***9***:28-31.

  [2] 孫士雲.當代大學生道德信仰淺析[D].長沙:長沙理工大學,2008:1.

  [3] 任建東.信仰教育何以可能[J].現代大學教育,2002***4***.

  [4] 吳先伍.大學生道德教育要關注情感[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2***4***.

  [5] 魏長領.道德信仰的發生機制[J].倫理學研究,2004***11***.

  [6] 檀傳寶.信仰教育與道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8***.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