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實驗知識點總結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變化規律的自然科學。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1.儀器洗淨的標誌:以其內壁附有均勻水珠,不掛水珠,也不成股流下。

  2.中和滴定終點的標誌:滴入最後一滴液體溶液顏色發生突變且半分鐘內保持不變。

  3.容量瓶不漏水的標誌:加入一定量的水用食指摁住瓶塞,倒立觀察,然後將容量立正,並將瓶塞旋轉180°年塞緊,再倒立,均無液體滲出。

  4.容量瓶、量筒、移液管、滴定管中液麵達到刻度線的標誌:平視時,液麵凹面與視線相齊。

  5.用排氣法收集氣體時,收集滿的標誌:用溼潤的試紙靠近瓶口,試紙變色。

  6.天平平衡的標誌:指標在分度盤的中央或指標左右擺動的幅度相等。

  

  1.收集氣體進,相對分子質量大於29的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小於29的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

  2.分液操作是時,下層液體應開啟旋塞從下方放出,上層液體要從分液要從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3.配製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要引流時,玻璃棒的上面不能靠在容量瓶口,而下端則應靠在容量瓶刻度線下的內壁上即下靠上不靠,下端靠線下。

  4.用水冷凝氣體時,冷凝管中水從下埠進上端口出逆流原理。

  5.溫度計測液體溫度時,水銀球應在液麵上。

  6.制氣體實驗中,長頸漏斗的末端應插入液麵下,而用分液漏斗加液時,漏斗下端不能插入液麵下。

  

  在實驗室常用煤氣燈、酒精燈和噴燈等進行加熱。

  煤氣是有毒的!使用煤氣燈時要特別注意。煤氣燈的結構如圖所示。煤氣燈由燈管和燈座組成。旋動燈管可以調節空氣的進入量;轉動燈座下的螺旋.可以調節煤氣的供應量。關閉空氣人口和開放煤氣後2s-3s,才能點燃煤氣,待點燃後再調節空氣進入量,使火焰不發生光亮,分成三個錐形區域:焰心—煤氣和空氣尚未燃燒:內焰一煤氣不完全燃燒,溫度低.火焰呈淡藍色,叫做還原焰;外焰一煤氣完全燃燒,溫度高,火焰呈淡紫色,叫做氧化焰。

  如讓空氣人口大開,並在剛剛通人煤氣的同時就用火柴來點嫩,煤氣會吸人燈管內燃燒,燒壞燈內部的零件和燒熱燈管無法調節,故應立即關閉煤氣開關.重新點燃。當空氣和煤氣的量太多時,火焰臨空,火柴熄滅,燈焰也熄.所以要調節煤氣和空氣的進入量。

  使用酒精燈時,應移開玻璃蓋,再把火柴移近燈芯點燃,見下圖:不能拿燈移近另一隻酒精燈去點燃,這樣做,很容易使酒精燈裡的酒精漏出,發生危險。酒精燈使用完畢,用玻璃蓋把火焰罩熄,不能用嘴吹,用嘴吹會使酒精燈內的酒精著火。少量酒精著火時,只要用溼抹布覆蓋即可熄滅。

  加熱液體物質可用試管、燒杯、燒瓶、蒸發皿等器皿。在加熱燒杯和燒瓶時。要用石棉鐵絲網墊著,使其受熱均勻,避免炸裂。燒熱的玻璃器皿,不能和冷物體接觸。

  加熱試管時,用試管夾將試管傾斜而受熱,這樣可以增大被蒸發液體的表面,同時液體也不易濺出。試管口不要對著別人或自己。熱試管的底部不要和酒精燈的燈芯接觸,以免使試管受冷炸裂。用試管加熱時,火焰不宜高出試管內的液麵,因液麵上方的玻璃很熱時,濺著液體就能使玻璃炸裂。

  四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變化規律的自然科學。在化學知識中,許多知識如化學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化合物性質等,都是通過化學實驗而獲得的。因此,在化學學習中必須學會對實驗進行正確的觀察,並在觀察的基礎上根據實驗現象得出結論,從而掌握化學知識。那麼,如何正確觀察實驗、在實驗觀察過程中應該注意一些什麼呢?

  首先,應明確實驗目的,確定實驗觀察的重點。

  設定課本實驗的目的在與實現某一學習目的,實驗目的決定了實驗觀察的重點。只有明確重點觀察的內容,抓住本質的現象,才能有效地觀察,有效地學習。如在初中化學〈序言〉課的實驗,所設定的幾個實驗都是為學生順利理解和掌握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而設定的。因此,觀察的重點應放在反應前後物質是否發生質的變化,從而確定變化屬於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如鎂帶的燃燒實驗,觀察的重點是鎂在燃燒後的產物的性質和鎂帶有何本質的不同,確定反應是否新物質生成,從而判斷該反應是否屬於化學變化。而不能僅僅注意實驗過程中的“發出耀眼的強光,放出大量的熱”這一非本質的現象。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實驗的目的——掌握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實質。

  其次,明確觀察的要素和程式,全面、有序地進行實驗的觀察。

  對於實驗,特別是一些過於複雜的實驗,往往存在多個實驗觀察的要素,實驗過程中必須全面、有序地進行觀察,才能實現實驗教學的目的,從而深入、全面地掌握化學知識。

  那麼,如何有序地、全面地觀察化學實驗呢?第一階段實驗前,觀察要素為反應物的物理性質如反應的顏色、狀態、氣味等;反應條件如是否加熱、通電等;反應裝置用什麼作反應器具、裝置有何特點等;操作順序如何組裝實驗裝置、添加藥品先後順序如何等;其他如藥品的用量、實驗注意事項等。第二階段實驗中,觀察要素反應過程中的主要現象如是否有顏色變化、是否有氣體生成、是否有沉澱析出、是否發光、放熱等。第三階段實驗後,觀察要素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新物質的顏色、狀態、氣味、溶解性等;儀器拆分順序;儀器整理等。

  隨著實驗的深入和知識水平的提高,越來越要求學生能夠深入全面地進行實驗的觀察,全面掌握化學知識。如果不能全面地進行實驗的觀察,往往會因為觀察的片面性而導致種種問題,如無法獲得全面的知識。更為嚴重的是在實驗具體操作過程中,可能回導致失敗或危險,如加熱固體藥品時,試管口為向下傾斜,導致試管破裂;用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時,如果不遵循實驗前先通氫氣一段時間後再後加熱、實驗後先撤酒精燈一段時間後再撤氫氣的順序,必然導致實驗失敗和危險爆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