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助殘黑板報版面設計圖

  殘疾孩子能否正常接受教育,不僅關係著他們自身的前途命運和無數個家庭的幸福安寧,也關係著整個社會的文明和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愛心助殘黑板報,希望對大家有用。

  欣賞

>

  愛心助殘黑板報相關資料1

  1、Failure, is to give up!

  ——失敗,其實是放棄!

  2、No arms, no legs, no worries.

  ——沒手,沒腳,沒煩惱。

  3、You're gorgeous just the way you are.

  ——一個人本色的樣子就是最美的。

  4、I want to live like a sculpture!

  ——我要像雕塑一樣活著!

  5、To be thankful, to dream big and never give up!

  ——學會感恩,敢於夢想,永不放棄!

  6、Being patient is beautiful, I tell you, it's the hardest thing.

  ——忍耐是一種美德,也是最難做到的。

  7、You don't have to please anyone, you are you!

  ——你不用取悅任何人,你就是你!

  8、If you fail, then stood up!

  ——如果你失敗了,再站起來!

  9、God in my life will have a plan, through my story give others hope.

  ——上帝在我生命中有個計劃,通過我的故事給予他人希望。

  10、The meaning of life is put one's heart and soul into investment!

  ——生命的意義在於全心全意的投入!

  11、Courage is not the absence of fear, but fear you have to do!

  ——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害怕的時候你還去堅持做!

  12、Only one attempt after another, without fail, no loser!

  ——只有一次又一次的嘗試,沒有失敗,沒有失敗者!

  愛心助殘黑板報相關資料2

  著名殘疾人的勵志故事1:富蘭克林·羅斯福

  有個小男孩因患脊髓灰質炎而留下了瘸腿和參差不齊且突出的牙齒,他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沒有同學願意和他一起遊戲玩耍,老師叫他回答問題時,他也總是低著頭一言不發。

  春天來了,小男孩的父親買回來一些樹苗,想把它們栽在屋前。他把孩子們叫過來,結果過了幾天小男孩驚奇地發現它不僅沒有枯萎,而且還長出了幾片新葉子,與兄妹們種的樹相比,顯得更嫩綠,更有生氣。

  小男孩的父親給他買了他最喜愛的禮物,並對他說,從他栽的樹來看,他長大後一定能成為一個出色的植物學家。漸漸地小男孩不在自卑,開始變得樂觀向上起來。

  一個月光明亮的晚上,小男孩躺在床上睡不著,忽然想起生物老師曾說過的話:植物一般都在晚上生長。去看看自己的那棵小樹是怎麼生長的?當他輕輕地來到院子裡時,卻看見父親在向自己栽種的那棵樹下潑灑著什麼。一切他都明白了,原來父親一直在偷偷地為自己栽種的那棵小樹施肥!小男孩看著父親,淚水不知什麼時候已流出眼眶……

  那瘸腿的小男孩最終沒有成為一個植物學家,但他卻成為了美國總統。他的名字叫富蘭克林·羅斯福。

  著名殘疾人的勵志故事2:周雲蓬

  披肩的長髮、寬大的墨鏡、如影隨形的吉他、天籟般純淨的歌聲……這是中國盲人民謠歌手周雲蓬留給觀眾的最初印象。

  周雲蓬是標準的“70後”,但心理上卻有著遠大於實際年齡的滄桑。小時候,病魔就纏上了這個不幸的孩子。身患眼疾的他,跟隨著母親的腳步,四處求醫問藥,別的小朋友童年都是彩色的,而他的童年經歷單調又令人絕望,充滿了火車、醫院、手術室和酒精棉球的味道。九歲那一年,他什麼都看不到了,眼前一片黑暗。視覺的最後印象是動物園裡的大象用鼻子吹口琴,以後,這個鏡頭,反覆在他腦海中出現。夢中,他是笑著的,醒來後,他哭了!

  黑暗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要用它尋求光明!顧城的這句膾炙人口的詩句,用在周雲蓬身上再合適不過。在盲童學校讀書的他,以後不僅上了高中,還讀了大學。在大學期間,他最喜愛的書目是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和加繆的《局外人》。在大學裡,周雲蓬非凡的藝術才華得以充分展現,他創辦了民刊,並開始寫詩和歌曲,並在大學裡開演唱會。大學畢業後,周雲蓬開始遊歷全國,並以彈唱為生。四處漂泊的經歷,賦予了他無窮無盡的靈感:靈敏的耳朵,讓他的音樂更加純淨、細膩。他錄製的音樂,開始廣為人知。在他的部落格裡,他這樣介紹自己:新世紀的候鳥歌手,冬天去南方演,夏天在北方唱,春秋去海邊。媒體開始第一次用“音樂公民”來評價這位歌者。周雲蓬不僅在音樂上擁有卓越的才華,在詩歌創作上,也有著過人的天賦。他認為音樂和詩歌是不可分離的孿生兄弟,他一直致力於“彌合詩歌與音樂的分離”,並在2009年,獲得珠江國際詩歌節“詩歌探索獎”。

  面對自身的不幸,周雲蓬好像總是視而不見。他用詩一樣的語言這樣描述道:蛇只能看見運動著的東西,狗的世界是黑白的,蜻蜓的眼睛裡有一千個太陽。很多深海里的魚,眼睛蛻化成了兩個白點。能看見什麼,不能看見什麼,那是我們的宿命。我熱愛自己的命運……

  有記者問:你九歲就失明,這是否從精神上摧毀了你。他淡定地回答:不會的,那時我還沒有精神,災難來得太早,它撲了個空!

  每個人的一生都不會一帆風順。遭遇挫折和不幸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把災難看得過重,它就是一座山,壓得人喘不過氣來:笑對不幸和磨礪,災難會認為它找錯了人,只能在堅強者面前甘拜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