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學太極拳套路

  ?學習太極拳套路如果當時無人指導,依靠書本自學,在現時代,是行得通的。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

  

  依靠書本自學太極拳,較之從師的身傳口授,雖有其困難的一面。但也有其有利的一面。首先是書本這位師傅,學者可坐在家中,隨請隨到,少麻煩,也不需書錢以外的什麼花費;其次是學習時間與進度,可由自己自由掌握,不被動;再次是國家出版的這類書籍,無論是理論的闡述或動作圖解的繪製與說明,都是根據第一手資料來的,不會因多代傳授而或多或

  少走樣,其正確性無疑。但什麼事情都是開頭難。摸出了門路,掌握了其規律,就不難自學太極拳的方法,主要有下列幾點,謹供自學者參考。

  1.先學比較簡易的套路,例如《簡化太極拳》***二十四式***,或拙編《原地十三式太極拳》。

  這十三式比較簡單易學,練習時,一般不受天氣和場地的限制。雖簡單,但由於是從傳統太極拳中精選出來,合理組合編成的,太極拳本色未動,既有明顯的傳統太極拳共性,也有明顯的組編後的特色。

  2.要重視其理論的學習和其內功的鍛鍊。

  初學時,為了減少入門的難度,可以不顧內功,按照動作說明文字與影象,依樣畫葫蘆地學,只求形似,不求神似,等到外形動作大致像樣了,就要逐漸領會和掌握其內功,例如精神內斂,心情寧靜專一的指揮動作、深長勻緩的腹式呼吸、全身肌筋骨節儘量放鬆以及意、氣、勁的調練等,逐漸進入內外統一的練習。
 

  太極拳是內功拳,古典拳論中指出:“太極拳不在樣式而在氣勢,不在外,而在內”。其內外關係是:“意氣君來骨肉臣”。外之所形,無非內之所發,內功練好了,外形動作就會隨之神似。太極拳之能防治疾病和強身健腦,起主要作用的也是來自其內功。如果只模仿其外形動作,不重視其內功調練,甚至一面手腳畫弧,一面相互談笑,這樣,不僅動作練不好,更獲不到太極拳應有的多種效益,只能起到太極式的徒手體操的作用。有的人練了多年太極拳,但收效平平,可能就是這個原因。書法水準高低不同的人,寫同樣一個字,雖然字的結構和筆畫一樣,但看後有不同的感受:高者有神采,有骨力,使人獲得美的享受;低者無生氣,無活力,使人不願看。其原因也是前者有內功,後者徒具外形。練好內功是練好太極拳的關鍵,而內功各項,既看不見,又摸不著,不像外形動作,其正誤好壞,一目瞭然,這使學者對其容易忽視和難於領會與掌握,甚至只顧外功,不顧內功,阻礙了練習的進步與收效。要避免這種偏向,須在練習套路的同時,認真學習其理論,在其理論指導下練習動作,就能逐漸瞭解和體會內功的調練要領和重要意義以及其科學道理,並可增強學習信心與興趣,加快學習步伐。

  太極拳是綜合性多功能運動,涉及的學科廣泛,理論豐富,在其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理論體系和行功原則,其科學性和實用性都較強,完善而巧妙地指導著這獨特而複雜的動作,使人通過這項運動的鍛鍊,能獲得除病強身和防身等多方面作用。因之,要學好太極拳動作,就須練好其內功,要練好其內功,就需學習其理論,在其理論指導下練功。

  太極拳每勢動作,都是根據假設敵情和其獨特的技擊術,制定的最佳基本攻防招法,並經過實踐的嚴峻檢驗和不斷改進才確定下來,不要認為太極拳的動作“不在外,而在內”。練習時不嚴格按照教材上對各勢動作的規定,甚至隨意修改,這就會破壞其內外關係的統一性和降低其技擊與健身作用。推手或散手動作,當然不應機械地原封不動地搬用套路中動作,而應採用對付當面對手最相適用的基本拳勢的變著。

  3.各動作的方位要搞清楚,教材中各影象,其正面是假設為南方,據此,其後就是北,其左就是東,其右就是西了。

  定勢如果不是對正方向,所偏向的角度,平面圖上看不準,應從其說明文字上搞清楚,學者面向書本,其方向與書上影象的方向相反,解決的辦法,可以面向書本,而動作則反其向而行;或依照書上也假設自己正面為南方,按照前南、後北、左東、右西的方位記在心上,或標明在練習地點的四方,使自己假設的方位和圖上假設的一致;也可對搞不準方向的某一動作,做時背向書本轉過頭來檢視對否。動作中手臂常向內或向外旋轉,手臂內旋是大姆指向手心方向旋轉。手和腳的動作路線,書上有線條標明,應依照其進退。套路的起勢和收勢,都是在同一方位上,每趟練完,從這裡也可大致看得出練得怎樣,毛病在那裡。

  4.太極拳運動,要求“全身一家”和“一動無有不動”,這是此拳難學的主要地方。

  對此,首先應瞭解腰部在太極拳動作中的重要地位與作用和重視腰部的活動。各動作都是腰部向身肢運發幅射出來,使各部相互協調統一的活動。運動中,腰對全身動作的變化和重心的調整與穩定,以及勁力的運發,都起著主宰和中軸的作用。腰部要鬆、要沉、要直,保持這種狀態,就容易練到動作圓活沉穩和各部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