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學太極拳

  太極拳是一項非常好的養生運動,適合身體較弱的中老年朋友。學太極拳可以零基礎,也可以在家自己學習。那麼呢?下面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1、呢

  1.1、先學比較簡易的套路

  例如《簡化太極拳》***二十四式***,或拙編《原地十三式太極拳》。這十三式比較簡單易學,練習時,一般不受天氣和場地的限制。雖簡單,但由於是從傳統太極拳中精選出來,合理組合編成的,太極拳本色未動,既有明顯的傳統太極拳共性,也有明顯的組編後的特色。

  1.2、要重視其理論的學習和其內功的鍛鍊

  初學時,為了減少入門的難度,可以不顧內功,按照動作說明文字與影象,依樣畫葫蘆地學,只求形似,不求神似,等到外形動作大致像樣了,就要逐漸領會和掌握其內功。

  1.3、各動作的方位要搞清楚

  教材中各影象,其正面是假設為南方,據此,其後就是北,其左就是東,其右就是西了。定勢如果不是對正方向,所偏向的角度,平面圖上看不準,應從其說明文字上搞清楚,學者面向書本,其方向與書上影象的方向相反,解決的辦法,可以面向書本,而動作則反其向而行。

  2、自學太極拳如何呼吸

  各門派的太極拳,起吸落呼兩者都是一樣的要求,什麼叫起吸落呼?如所有太極拳的起式,均是兩臂慢慢向上抬起時,為吸氣。兩臂慢慢向下落時,為呼氣。

  他們的不同點是,逆腹式呼吸是合吸分呼。而腹式呼吸是分吸合呼。如逆腹式呼吸在抱球式,或兩臂向回拉時,為吸氣。兩臂向外或向上走勢時,如野馬分鬃或斜飛勢就為呼氣。而腹式呼吸則相反。

  氣沉丹田,兩者也是一樣的。但有些同志還不太清楚什麼叫氣沉丹田,我不從理論上闡述,我舉個簡單的例子就清楚了。如練舉重的,氣必須沉到丹田,否則他就不會舉出你要舉的重量。練太極拳也一樣,氣沉不到丹田,你在實戰的技擊中,你就發不出力。

  口鼻呼吸法,兩者也是一樣的。口鼻呼吸法,就是在練拳時用鼻子吸氣,口呼氣。呼氣時口不須張大。呼吸要慢勻。

  3、基本功

  俗話說: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當然不管練什麼拳首先要樁穩,年輕人更是要把基本功打紮實。太極樁要求:兩腿分開與肩同寬,半屈膝,全身放鬆,頭頂懸,鬆肩,鬆腰,鬆胯,胸微含,臀內斂,腿外翻,五指抓地,這樣才能做到穩。再就是基本的手型手法、身型身法和步型步法的訓練,最後過渡到套路的演練。

  首先,要練好太極拳必須明白太極拳是怎樣一種拳術?它具有什麼樣的內涵和性質?概括為一句話:太極拳是一種性命雙修的內功拳術。性命雙求也可稱為心腎雙求,心主性,腎主命;心象火,腎象水。性命雙修就是要通過練習太極拳達到身體內部水火既濟,陰陽調和從而健康長壽的目的。

  自學太極拳有什麼原則

  要從簡單的套路學起。比如24式簡化太極拳就很好。它動作不多,時間短***4~5分鐘***,式子較全面。當時名家編這個套路時,還考慮到它的動作符合人的運動生理,既能得到鍛練又不易造成運動傷害。

  然後再學些稍複雜一點的套路。再就是練過四、五套拳之前先不要急於練器械,有了紮實的功底,再去練刀劍槍棍就會簡單一些,要循序漸進,不能著急。

  要方法正確。買一些教學碟和書看看。找個自己覺得練得不錯的老師學練會更快一些。多看,看碟或老師練,注意手、足、身的運動狀態、軌跡及起始位置。

  學拳的話要根據你的年齡和體質選擇一個拳種。年輕人可以學陳氏的,中年人練楊氏好點,小六我就是練楊氏的,70歲以上老人練孫氏比較好。然後選擇套路。如果學楊氏的,可以從最簡單的套路學起,至於選哪個,自己上網查去,小六不好為你做主。

  自學太極拳要注意什麼

  學拳時一定要認真學習自我保護。練前做好功前準備,練後注意做一下整理放鬆活動,壓踢腿時不要過猛,以免拉傷韌帶。練拳過程中注意膝關節彎曲方向儘量和腳尖方向一致,並且注意膝蓋前彎不要超過腳尖。還有大家在做其他體育運動時的一些保護措施都可以借鑑。

  還得有恆心。有不少人練到半路放棄了,也不是不想練了,就是半路想偷個懶。可是放下時間長了就不太容易再拾起來。堅持練習,有空多練,沒時間抽點小空琢磨一兩個動作也可以。

  學拳的過程中要不斷結合學一些太極理論。明白了拳式的用法和攻防意識,動作才會正確好看,並且越練興趣越大。楊式太極拳謫傳大師楊澄甫的“太極十要”是為多數習練太極拳者熟悉的。既易記又比全面,其中講述了太極學習中必須掌握和熟悉的要領,包括必懂的立身中正、上下相隨、連綿不斷等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