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

  備考西藏公務員的考生可以多看一些申論範文,瞭解寫作的相關思路,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一

  帶著文明上路

  新時期,中國經濟面臨新常態,旅遊市場卻生機勃勃,活力四射,中國逐漸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遊市場,出境人數增速居世界首位。然而,令人瞠目結舌,大跌眼鏡的是,在有關旅遊調查中,中國在“全球最差遊客”的榜單中名列前茅。這實在是每一個國人都無法接受的結果,狠狠戳痛了民眾的淚點,引起全民對旅遊不文明行產生熱議。因此,帶著文明上路,需打造綜合工程,廣泛動員各方參與,推進旅遊文明建設,方才符合我泱泱大國的形象。

  文明旅遊,需抓好法律牛鼻子。《韓非子.有度》雲: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當前,我國缺少一部完善的旅遊文明素質的法律法規,無法適應旅遊市場的發展。縱觀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無論是遠邦美國,還是近鄰韓國,對公民旅遊行為對做了充分指導和規定,因此,政府需要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辦法,確保民眾行為有依據和規範。同時,需嚴格執法力度,加大對不文明行為的處罰力度,重拳出擊,幫助形成良好的習慣。唯有如此,方能為文明出現予以保障,讓各方明白不文明行為帶來的違法成本,減少此類現象的發生。

  文明旅遊,需抓好管理牛鼻子。當前,部分旅遊市場十分紊亂,尤其是在假日期間,一些導遊未能對遊客進行提醒告知的義務,甚至脅迫民眾消費拿提成;一些景區周邊物價極不穩定,對遊客進行坑蒙拐騙,令人防不慎防;還有,一面臨放假,景區不僅亂漲價,更經常人滿為患,摩肩接踵成為常態,旅遊質量直線下降。凡此總總,一定程度上於遊客不文明行為息息相關。因此,政府需強化監督管理,加強對景區的引導力度,完善景區的基礎設施,樹立文明提示標誌,做到以遊客文字,服務遊客。同時,需加大旅遊社和周邊地區亂象的整治力度,淨化旅遊市場,可以設立監督舉報電話,一經核實予以重罰。

  文明旅遊,需抓好教育牛鼻子。遊客素質不高,最好的利器就是通過教化來提升遊客的素養。導致中國式旅遊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短板就是政府在宣傳教育上有欠缺。正如木桶效應所言,一隻沿口不齊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於木桶上最長的那塊木板,而在於木桶上最短的那塊。啟發我們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要下功夫,狠抓薄弱環節,取長補短。因此,需加強公民社會公德教育,普及文明旅遊知識,遊客隨團出行,統一接受公民文明禮儀教育,講解注意事項,使其明白不文明行為帶來的危害,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嚴格自律,方能上下聯動,全民齊心。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良辰美景,外出旅遊,實乃賞心樂事,切莫因為不文明的行為,破壞旅遊心情,有辱國體。文明上路,文明旅遊,需要切中命脈,抓好法律、管理、教化牛鼻子。如此,方能提升民眾綜合素質,增加國家軟實力,更能傳承中國自古禮儀之邦的形象,讓每一箇中國遊客成為傳播中國的名片和標籤。

  二

  擁有不忘憂慮 未雨即要綢繆

  “溫水煮青蛙”的故事流行很廣泛,說是將青蛙投入煮沸的開水中時,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來的高溫刺激奮力從開水中跳出來逃生,而當把青蛙放入冷水再逐漸加熱,青蛙反倒因為水溫的舒適而在水中悠然自得,從而失去逃生機會。這個實驗驗證了“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的古訓,也讓人聯想到了擁有與憂慮的辯證關係。

  擁有、具備、佔有,是一種天賜或是後天努力而獲得的已有狀態;而憂慮、憂患,是一種不被勝利衝昏頭腦的清醒,是一種不測的防備與應對,是一種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謹慎態度。表面看來,擁有與憂慮似乎並沒有什麼聯絡,但從“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規律看,憂慮卻是擁有的保障,擁有則是憂慮的保持與擴充。不管是個人的穩健發展,還是一個企業或組織的成長,抑或是一個國家或政黨的建設,都不能忽視擁有與憂慮。

  一個人現在的擁有,都有一個擁有的緣由或成因,並不是完全個人的獨有本事。懂得擁有與憂慮關係的人,總是奮發進取,不忘本來,開創未來,現在的擁有會變得不斷充實和完善;不明瞭憂慮與擁有關係的人,要麼沾沾自喜、忘乎所以,妄自尊大,要麼消極悲觀、灰心喪氣,妄自菲薄,其結果不是好景不長,就是每況愈下。

  成功的企業或組織都很重視憂慮與擁有關係的處理。微軟之所以全球稱雄,重要的一點就是具有強烈的危機意識,比爾·蓋茨的一句名言就是“我們離破產永遠只有90天”。華為集團掌門人任正非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憂心忡忡地說:“華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正是華為的危機感與責任感,創造出了華為舉世矚目的成績。

  一個政黨的強盛,更是要擁有中有憂慮、以憂慮保擁有、以憂慮增擁有。多次表示,他很喜歡蘇軾“天下之患,最不可為者,名為治平無事,而其實有不測之憂。坐觀其變而不為之所,則恐至於不可救。”從***在新中國成立前夕發出的“進京趕考”和保持“兩個務必”的警醒,到今天中央向全黨警示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和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我們黨時刻保持憂患意識,可謂一以貫之。

  沒有危機是最大的危機,沒有憂患是最大的憂患。有憂,方可常擁有;無憂,擁有也會變沒有。擁有而不忘憂慮,未雨綢繆,防患未然,實際上是生存和發展的智慧,是推動進步的催化劑和動力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始終常存危機感,始終保持“今天是起點”和“從零開始”的奮發意識,是我們最終走向成功的關鍵所在。

  三

  強化公共文明 實現和諧共處

  公共場所顧名思義是給社會民眾提供活動的場所,是每個居民共有的環境,更是需要我們共同保護的地域。但是近幾年卻屢次發現種種不文明的現象:醫院、車站大廳座椅當成了自家沙發;餐廳吃飯,家長用飯碗給孩子接尿等等事件卻時常見諸報端。每個人對於“文明”這個詞彙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但是我們要尊重社會的文明,社會的和諧需要每個人的呵護。

  公共文明的強化,從微觀層面,需要個人的約束。文明這個詞本身就區別於法律,它沒有強制的約束性。在道德層面,我們難以通過管理來提升,更多的是通過宣傳的方式來進行強化。在小的時候,我們學過很多關於思想品德的事例,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加,這些內容似乎已經被我們拋在了腦後。不可否認,這樣的情況不僅會影響整個社會風氣的提升,甚至會對年輕一輩產生了極其負面的效應。思想層面的內容就是要加強民眾的自律意識,社會樹立正確的輿論導向,樹立模範典型,通過正面例子的引導,將公共文明得以提升。

  公共文明的強化,從巨集觀層面,需要社會各界的監管。曾經,發生了一起在地鐵上的不和諧時間,引起了軒然大波:在上海地鐵二號線,一名女子正在吃鳳爪,邊吃邊把骨頭和殘渣往地上扔,待爆料者制止後,甚至掏出手機與爆料者對拍。在這樣的環節中,在兩個方面的管理有著缺失,首先是市民的管理,在面對這種情況下,很多市民本著“與己無關”的想法,並沒有制止;另一方面就是地鐵方面,雖然有相應的法規,禁止在車廂內吃食物,但很顯然由於缺少管理,這樣的法規已經變成一紙空文。雖然說我們不能強迫群眾參與其中,群眾也沒有管理的義務,但是我們要敢於向不和諧因素說“不”,群眾應該與政府形成合力,鑄就社會的文明和諧。

  社會的文明不是國家層面的事件,更是每個人的事。亂停車、車窗拋物、破壞公物……種種不文明的行為,會讓城市形象蒙塵。這些不文明行為不僅是對社會的傷害,也是對自己的傷害。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社會大家庭中,社會懂得直接關係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強化公共文明,就是要樹立“自律”和“他律”思維,這樣才能共同建設和維護我們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