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

  在雲南公務員考試申論的備考中,寫作的範文是提高考生寫作思路的關鍵,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一

  改革徵地制度應以民本為重

  由於片面追求經濟發展,各地政府在大規模的“圈地運動”中高歌猛進,強行拆遷徵地,粗暴執法;被徵地者中頻現“釘子戶”,甚至以死阻攔;推土機的輪帶下,碾碎了多少農民的血汗之本;更有不少失地農民陷入“種田無地、就業無崗、保障無份”的境地。一直以來,“中國式徵地”導致官民衝突不斷,血案、冤案等悲劇也是輪番上演。現行的土地制度已不能適應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改革徵地制度已成必然。在徵地制度改革中,核心是利益分配。農民的利益能不能維護好,關係著民主法制、公平正義、構建和諧社會的實現。保證民本利益,是改革徵地制度的首要前提。

  保障民本利益,政府需轉換執政理念。在不少強拆事件中,總能找到政府強權的身影。在宜黃強拆事件中,有官員大放厥詞:沒有強拆就沒有中國的城市化。這種執政思維無視生命的尊嚴,也無視黨“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是官員錯誤的“政績觀”在作祟。城市化本身沒有錯,可是,當貧困縣的“新城”建設最終成為“爛尾樓”,當強拆引發的“人民內部矛盾”愈演愈烈,當良田被轟隆隆的推土機剷平,當無家可歸、無業可做的農民在城市化浪潮中艱難生存,當醫療、教育、養老等問題讓農民愁眉不展,有關部門應捫心自問,自己的職責在哪兒?政府應“為民謀利”,而不是“與民爭地”,這就需要政府部門在徵地過程中,不要越權、強權,更不要違法操作。

  保障民本利益,政府還需保障農民長遠生計。徵地改革中,不僅要合理提高農民的土地補償,還要建立農民生活長期保障機制,否則徵地就變成“砸農民的飯碗”,使失地農民被農村和城市雙雙邊緣化。相比城市居民,無論是在知識技能方面還是在社會保障方面,農民都是弱者。在激烈的求職競爭方面,失地農民沒學歷、缺技能,很難實現長久就業;在社會保障方面,失地農民欠缺相應的醫療、養老等保障,卻面臨城市生活的巨大壓力。這就需要一方面改革補償制度,大幅度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保證其初始利益;另一方面還要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使失地農民在就業、醫療、養老、住房、教育等領域同享城市待遇,從根本上保障失地農民利益。

  我國的城市化發展普遍出現“以城吃鄉”現象,由於現行徵地制度的各種弊端,農民無法公平分享土地資本化後的升值收益,從而引發大量的社會矛盾衝突,影響社會和諧。報告明確提出“改革徵地制度,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為保護農民利益指出了改革方向,也為改革徵地制度拉開了帷幕。

  二

  編織民主制度之籠 杜絕公權力濫用

  英國阿克頓勳爵曾說過:“權力導致腐敗,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在中國這個擁有悠久集權統治歷史的國度裡,從秦始皇的徭役到隋煬帝的東征,從清政府的獨裁專政到蔣介石的四年內戰,不受約束的公權力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時至今日,在現代化建設取得豐碩成果的今天,對強權的膜拜,對個人權利的漠視,仍不時發生在我們周圍。因此,弘揚民主政治,約束公權力,任重而道遠。

  歷經二十餘年的修訂和完善,被稱為“黨內立法法”的《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條例》及《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和規範性檔案備案規定》正式出臺。作為為黨內立法立規矩的法規,甫一提出即劍指黨內公權濫用的腐敗。公權是一種特別的能力,一種特殊的資格,表現為巨大的影響力和支配力;制度是一種準則、一種規程,表現為指導性和制約性。公權天然傾向於濫用,唯有用制度約束規範、監督制衡,才能保證公權力發揮其應有的正義力量。如何把公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既要有“制度籠子”,更要把公權力“關住”。

  編織民主制度之籠,首要任務是制度自身的完善。用來關公權力的籠子一直都有,但或許是籠子本身不夠完善,或許是看管籠子之人不夠盡職,致使權力從籠內輕易躥出,為所欲為。當務之急是要編織更為堅實、緻密、合體的“制度籠子”。一方面要儘快對現有的籠子查漏補缺、修繕鞏固,確保已經暴露出來的漏洞被徹底封死,斷了某些掌權者繼續鑽空子的企圖。另一方面,要根據社情民意的變化,廣泛聽取各方聲音,吸納各種力量,集合各方才智,共同打造腐敗的“終結籠”——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範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

  編織民主制度之籠,還要能把公權力管得住。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這既是對權力與制度關係的形象概括,也是迴歸權力本質的必然要求。對共產黨的領導幹部而言,權力是人民賦予的,行使權力必須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並自覺接受人民監督,為政清廉才能取信於民,秉公用權才能贏得人心。權力具有腐敗的天性,能令掌握它的人滋生慾望、迷失本性。即便有籠子的震懾,也按捺不住蠢蠢欲動的心,總想挑戰一下制度的權威。要想讓權力在制度的籠子裡安分守己,需請出“常”“長”二劍“護法”——反腐倡廉“常”抓不懈,拒腐防變警鐘“長”鳴。唯有持續性地反腐倡廉,才能做到有腐必反,有貪必肅,讓權力時刻保持警醒;唯有長期性地拒腐防變,才能保持黨的純潔性,清除權力妄為的土壤。“常”“長”二劍出鞘,反腐就不會淪為“運動式”“一陣風”,“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貪腐應對之計就難以存活。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是束縛,也是保護。“關”不是要讓權力在籠子裡僵死或“睡大覺”,而是要讓權力恰如其分地發揮作用,實現其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造福於民的價值;是要讓掌權之人不專權、不越權、不謀私,不淪為“蒼蠅”“老虎”。這是實現廉潔政治的根本,也是取信於民的關鍵。

  三

  雨我公田 遂及我私

  ——涵養公共意識 從我做起

  在《詩經》中就有這樣的詩句:“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意思是說,天上下雨了,祈求上天先將雨水流到公田裡去,那些多餘的水啊,再流到我的私田裡去。這就是對公共利益的重視。現在,我們又看到多少這種做法呢?早在100多年前,美國傳教士在接觸中國社會各階層後,得出了中國人缺乏公共意識的論斷。種種違背公共精神的行為,頻頻觸動國人神經。唯有從自我做起,主動涵養公共意識,才能充分維護國家形象,從根本上提升國民素養。

  公共意識的核心是公共性,當公共生活是面向全體民眾開放的、民眾可自由參與的,民眾在互動中才能形成一種維護公共利益的共識。亞里士多德式的共和主義認為,真正的好公民是一個能同時做好統治者與被統治者角色的人,換言之,既能治理國家,又能同時服從國家的律法。公民意識的涵養並非依靠政府便能成事,還需依賴一國之內的民眾主動提升自我認識、主動研習傳統文化以及自覺捍衛公民意識等,才是公民意識快速提升的根本之策。

  涵養公共意識,需提升規則認識。由於熟人社會的逐漸瓦解,陌生人社會的不斷強化,導致許多人不得不感嘆: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加之資源又匱乏等歷史和生活原因,出現瞭如中國遊客盧浮宮前泡腳、泰姬陵內露肩的事件。然而,每次一出現此類現象,公眾率先想到的是為何別人行,輪到自己卻不行。錯誤地將與他人有關的個人選擇被認為是所謂的“不可侵犯的權利”,其實,這均是源於民眾自身對權利義務的認識不清造成,為此,我們應主動積極樹立和提升認識,不隨意僭越和違背規矩,從而培育起基本的公共意識。

  涵養公共意識,需學習傳統文化。中華民族有著幾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可謂是包羅永珍,是前人生活和思想智慧的結晶。可是,我國禮儀之邦的形象漸漸在我們隨處刻字、隨地吐痰、馬路上的“組團式闖紅燈”到地鐵裡的不文明,“蘿蔔招聘”到山寨成風等幾乎毀之殆。盡背後無不是規則意識的淡薄提升青少年的藝術品位和藝術修養,只有藝術得到最好的尊重與詮釋,才是一個文明古國、文化大國所應具備的氣質。

  涵養公共意識,需行使監督權力。深夜“大合唱”擾民,廣場舞擾民引發矛盾等問題,如果長期監督與自我監督,人們便會更加無所忌憚,公共意識則更加無從談起。如果讓守法者吃虧,違法者卻能獲益,這將讓劣幣驅逐良幣,優汰劣勝,勢必讓人價值混亂,讓人無所適從。因此,充分行使監督權力,營造監督與自我監督相結合的良好氛圍,方能形成良性法治局面。

  說要想重新樹立中國“禮儀之邦”的新形象,需將提升規則意識、研習傳統文化、自覺監督相結合,才能獲得幾代國人夢寐以求的“現代性”,重塑一個文明古國的時代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