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公務員申論範文

  遼寧公務員備考考生如何在申論寫作部分上取得高分呢?申論範文參考是關鍵的一步,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一

  帶著文明上路

  新時期,中國經濟面臨新常態,旅遊市場卻生機勃勃,活力四射,中國逐漸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遊市場,出境人數增速居世界首位。然而,令人瞠目結舌,大跌眼鏡的是,在有關旅遊調查中,中國在“全球最差遊客”的榜單中名列前茅。這實在是每一個國人都無法接受的結果,狠狠戳痛了民眾的淚點,引起全民對旅遊不文明行產生熱議。因此,帶著文明上路,需打造綜合工程,廣泛動員各方參與,推進旅遊文明建設,方才符合我泱泱大國的形象。

  文明旅遊,需抓好法律牛鼻子。《韓非子.有度》雲: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當前,我國缺少一部完善的旅遊文明素質的法律法規,無法適應旅遊市場的發展。縱觀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無論是遠邦美國,還是近鄰韓國,對公民旅遊行為對做了充分指導和規定,因此,政府需要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辦法,確保民眾行為有依據和規範。同時,需嚴格執法力度,加大對不文明行為的處罰力度,重拳出擊,幫助形成良好的習慣。唯有如此,方能為文明出現予以保障,讓各方明白不文明行為帶來的違法成本,減少此類現象的發生。

  文明旅遊,需抓好管理牛鼻子。當前,部分旅遊市場十分紊亂,尤其是在假日期間,一些導遊未能對遊客進行提醒告知的義務,甚至脅迫民眾消費拿提成;一些景區周邊物價極不穩定,對遊客進行坑蒙拐騙,令人防不慎防;還有,一面臨放假,景區不僅亂漲價,更經常人滿為患,摩肩接踵成為常態,旅遊質量直線下降。凡此總總,一定程度上於遊客不文明行為息息相關。因此,政府需強化監督管理,加強對景區的引導力度,完善景區的基礎設施,樹立文明提示標誌,做到以遊客文字,服務遊客。同時,需加大旅遊社和周邊地區亂象的整治力度,淨化旅遊市場,可以設立監督舉報電話,一經核實予以重罰。

  文明旅遊,需抓好教育牛鼻子。遊客素質不高,最好的利器就是通過教化來提升遊客的素養。導致中國式旅遊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短板就是政府在宣傳教育上有欠缺。正如木桶效應所言,一隻沿口不齊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於木桶上最長的那塊木板,而在於木桶上最短的那塊。啟發我們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要下功夫,狠抓薄弱環節,取長補短。因此,需加強公民社會公德教育,普及文明旅遊知識,遊客隨團出行,統一接受公民文明禮儀教育,講解注意事項,使其明白不文明行為帶來的危害,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嚴格自律,方能上下聯動,全民齊心。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良辰美景,外出旅遊,實乃賞心樂事,切莫因為不文明的行為,破壞旅遊心情,有辱國體。文明上路,文明旅遊,需要切中命脈,抓好法律、管理、教化牛鼻子。如此,方能提升民眾綜合素質,增加國家軟實力,更能傳承中國自古禮儀之邦的形象,讓每一箇中國遊客成為傳播中國的名片和標籤。

  二

  淡化“金牌行為” 彰顯大國意識

  巴西里約舉辦了世界性體育盛事——第三十一屆奧運會,但從國人的反映來看,本屆奧運會的關注熱度與往屆相比降低不少,無論是對奧運金牌的關注,還是對新聞熱點的關注,好像都沒有像前幾屆奧運會那樣火熱。可見,國人從剛剛參加奧運會情結的追捧,逐漸過度到理性看待;從以前對奧運金牌的追捧,奧運冠軍的追捧,到現在的理性看待和重在參與,均展現出國人的自信和從容,對奧運會宗旨的理解也更為深刻。

  淡化金牌行為,體現了國人對中國奧運健兒的寬容和理性。金牌的取得與國家的培養和運動員的辛勤付出休慼相關。任何一個能代表國家在奧運戰場的運動健兒都希望自己能獲得獎牌乃至金牌,以此證明自己多年來的汗水和努力,同時也能為國家爭得榮譽。但本屆奧運會之前,許多國人經常會存在一種錯誤的思維,那就是獲得金牌獲得獎牌就是為國爭光,沒有獲得金牌或獎牌,或者是由於失誤而導致金牌或獎牌丟失,就認為是為國家丟臉。可在現實中,無論是哪個運動員既然不斷的努力,代表國家去參加體育競技,當然是希望能出彩了,所以沒有必要對運動員有過多的苛責,更多的是包容和理解。欣喜的是近年來國人奧運金牌情結的淡化,體現國人從原來的過於看重結果,轉為重在參與的體育競技,真正展現了奧運會的宗旨。

  淡化金牌行為,展現了國人對國家強大與富強理解更為實際。一個國家的強大不僅靠得了多少枚奧運金牌和奧運獎牌,而更應該是國家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全方面的發展,但歸根結底應該是人民的幸福,民眾獲得感的提升。其實早在民國時期,梁啟超先生的《中國少年說》就早已呼籲,“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智,則中國智,少年雄於地球,則中國雄於地球。”然而時至今日,國人對強大和富強的理解,仍然僅停留於表面的膚淺。可見,人們對於金牌情結的解脫,正是對國家強大與富強理解的進步。

  淡化金牌行為,彰顯國人對國家發展的自信與從容。國家的繁榮富強,當然體現在體育競技上,因為通過體育競技的方式,用獲取的金牌或獎牌的數量能直觀的表現出來;然而如果僅僅提留在幾塊金牌上,其實還是體現了小國意識,畢竟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比拼遠遠不止於體育競技。經過了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無論在經濟發展,還是在政治的影響力,文化的感召力等方面都有大幅度的提升。國人無論是在眼界的開闊性上,還是在心裡的自信心上,都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觀,這些都為國人對國家的自信與從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金牌的得與失,固然是重要的,但是理性的對待金牌,恰恰反映的國家和國民的進步,今天的國人,需要從金牌情結中走出來,才能真正彰顯大國意識,展現大過風采,游泳健將孫楊對待競爭對手的無端詆譭,淡然處之的做法,讓我想起什麼才是真正的大國意識。

  三

  為小城魅力之殤追根溯源

  上海世博會的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點出了城市生活的魅力所在;中央城鎮化會議提出:“要讓城市融入自然,讓居民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傳遞了國家對城市建設的期待。

  目前,我國小城建設問題令人扼腕,城市盲目擴張、過度使用土地、城市佈局較亂、資源承載有限、城市病症不斷、千城一面普遍......這些都阻礙了小城魅力的發揮。古語有云:“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對於城市建設亂象必須追根溯源。

  小城缺少魅力源於忽視環境保護。很多地方秉持著“先汙染後治理”的發展模式,比如山西的很多縣城;很多地方秉持著“只汙染不治理”的發展理念,比如河北的很多重工業基地所在縣城;也有很多地方秉持著錯誤政績觀導向,比如某些地方炸山建樓、填湖造陸、填海造陸等。從歷史上來看,很多城市因為竭澤而魚而最終消失,比如蘭古國在歷史上絕跡,比如羅布泊的消失,再比如當下黃土高原的歷史欠賬。由此可見,環境保護對於城市而言至關重要、不可或缺。習高屋建瓴地指出:“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為城市發展提供了正確的方向。

  小城缺少魅力源於產業體系滯後。具體說來,因為產業體系滯後導致經濟增速過慢,因為經濟增速過慢導致經濟吸引力不足,因為經濟吸引力不足導致市場主體退出普遍,因為市場主體退出導致人才進入不足,因為人才進入不足導致小城市人口不夠,因為小城市人口不夠導致後續公共設施、城市規劃、政策傾斜跟不上,因為後續配套不足導致小城吸引力不夠,正是因為小城吸引力不夠最終導致了小城缺乏魅力。因此小城缺少魅力其根在產業體系落後。

  小城缺少魅力源於公共服務落後。著名科學管理之父、西方管理學史上最有影響力的管理學家——泰羅說:“公共管理或者說公共服務是城市管理中最貼近公民的”,而要讓城市具有魅力必須讓百姓滿意,讓百姓滿意最直接的就是做好公共服務。在廣義的公共管理之中,政府管理應該讓位於公共服務,進而實現“小政府、大社會”的目標,即引入社會組織完善公共服務提升城市管理水平進而提升城市魅力。這也國家大力倡導“政府職能轉變”非常契合。俗話說:“羅馬非一日之功”,要讓小城具有魅力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必須從完善公共服務開始,一步一個腳印。

  讓小城充滿魅力必須完善公共服務、優化產業體系、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只有這樣才能讓城市建設小而精、小而特、小而美。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從“特大城市”向“優質城市”的轉移;實現“落後農村”向“特色城鎮”的轉移;實現“問題城市”到“宜居城市”的轉變。也只有這樣才能響應中央精神,做到“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