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短的成語典故
成語是語言中的精華,凝聚著一個民族的思想智慧和文化習俗。漢語成語有形式簡潔,形象生動,寓意深遠,民族特色鮮明的特點。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兵不血刃的故事
東晉的屯騎校尉郭默作戰勇敢,曾與後趙的建立者石勒等作過戰,石勒等都很怕他。但此人一貫驕橫跋扈,把誰都不放在眼裡,有一次因為洩私憤竟然殺死了平南將軍劉胤。事後,還大膽偽造詔書,誣諂劉胤謀反,向各州郡通報。這件事暴露後宰相王導怕朝廷無力懲處他,不但不向他問罪,反而加封他的官職。
陶侃知道這件事後,一方面上書朝廷請求討伐郭默,一方面寫信給王導,要求他採取果斷措施。信中有兩句話寫得非常有力:“郭默殺害州官,朝廷就任命他當州官。難道他殺害宰相,也就讓他當宰相不成!”
王導讀了這封信,受到很大的觸動,便派陶侃率軍去討伐郭默。郭默深知陶侃領兵作戰十分厲害,聽說他親自來討伐,非常焦急,打算率軍離開江州南下。但陶侃出兵神速,郭默還未離城,陶侃的大軍就已經將江州團團圍住。
郭默想固守城池,但又知道自已不是陶侃對手,怕城破後難逃性命;想開城門投降,又怕朝廷要殺他的頭,真是左右為難。他手下的一名叛將見大勢已去,將他逮捕後開城門投降。陶侃終於不戰而取得勝利,平定了這次叛亂。
篇二:首鼠兩端的故事
西漢武帝時,王太后有個同母異父的弟弟叫田蚡[fén]。他靠著王太后的勢力做了丞相,掌握大權。田蚡是個卑鄙陰險、驕橫自私的人物,因為有王太后這座靠山,加之漢武帝當時還年輕,所以他胡作非為,驕橫奢侈,營私舞弊,隨意誣陷自己所不快的人。田蚡向竇嬰要城南田,竇嬰不給,又聽說灌夫也替竇嬰抱不平,由此跟灌夫和竇嬰結了怨***竇嬰和灌夫都是在平定七國之亂中立了功的大臣***。又因為灌夫掌握著田蚡貪汙受賄的事,所以田蚡欲將他和竇嬰置之死地。
有一次,田蚡結婚,王太后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便下了詔書,吩咐諸侯、宗室、大臣們都到丞相府去祝賀。竇嬰和灌夫也去了。酒席上,灌夫因向客人敬酒遭到冷遇,氣得破口大罵起來。為此,田蚡拘捕了灌夫。此事鬧到了武帝那裡,武帝便召集大臣們來研究。竇嬰堅決反對對灌夫治罪,有的大臣則贊成治罪,有的懼伯田蚡的威勢,採取模稜兩可的態度。御史大夫韓安國說:“灌夫在平定七國之亂時,立了大功,雖說酒後鬧事,但沒有死罪。可丞相說他不對,也有道理,究竟如何處置,請皇上定吧!”
罷朝以後,在皇宮門外,田蚡招呼韓安國坐他的車子,而且很生氣地說:“我和你一起對付***竇嬰***這個禿老頭子,你為何遲疑不決***首鼠兩端***?”
後來,田蚡想法害死了竇嬰和灌夫。不久,他自己因內心恐懼驚嚇而死。
篇三:捨我其誰的故事
孟子想到齊國施展自己的雄圖大志,也很希望齊國君王能像歷史上的商湯和周武王那樣有作為。他到齊國後,齊王很高興,並且任用了他。但孟子總感到不理想,於是決定離開齊國。但他在離開時,心裡又是矛盾著的,很想齊王能親自出面來挽留他。後來,儘管齊王也親自到孟子住處見了面,但只是寒暄寒暄而已,並沒有表示要真正留他。孟子出京城臨淄到齊國西南部的晝地後,住了3天才走。途中有人問孟子為什麼這樣慢騰騰地,孟子說,我自認為還是太快了呢。我想齊王也許能最終改變態度,把我召回去。齊王如果用我,何止齊國的老百姓得到太平,全天下的老百姓都能夠得到太平。
在迴歸的路上,又有一個名叫充虞的人問孟子,說:“老夫子現在好象很不愉快的樣子,從前我聽您說過:“‘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孟子回答道:“彼一時,此一時嘛。每過500年必定有位聖君出現,而這當中也必定會有命世之才出來。從周朝到現在,已經過去700餘年了。論年頭,早超過***500年***了;而以時勢的發展來考察之,則現在正該是出聖君賢臣的時候了。老天爺如果想使天下太平,那麼當今之世,除了我,還有誰呢?我有何不愉快的呢?”
篇四:中流擊楫的故事
東晉時的祖逖,是一位仗義好俠、憂國憂民的志士。魏晉時期,天下大亂。祖逖看到自己國家失去了北方大片領土,無數同胞處於侵略者的鐵蹄之下,非常痛心。他決心要收復失地,重振國威。晉元帝司馬睿遷都建康的時候,祖逖在北府京口召集了一批壯士,日夜操練,準備北上抗敵。他給晉元帝上了一份奏摺,文中說:晉朝之所以遭到侵略,皆因藩王爭權。今百姓在***的蹂躪之中,都有奮擊之志、報國之心,陛下倘能夠發威命將,任我做統主,則四方豪傑都會響應而來,由此敵兵去除,國恥可雪矣。
晉元帝見奏,十分高興,立即命祖逖為奮威將軍,並撥給他大量給養,讓他在當地招兵買馬、打造兵器,以期早日實現北征。戰備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一切準備停當後,祖逖帶領部下千餘人渡江北上。他們的戰船駛離南岸,來到波濤滾滾的大江中流,上下將土回望南土,心中像浪花一般翻騰。祖逖神情莊重地站立船頭,手敲船槳***中流擊揖***,向眾人發誓說:“祖逖此去,若不能平定中原,驅逐敵寇,則如這濤濤江水,一去不返!”祖逖的錚錚誓言極大地鼓舞了船上的勇士。他們緊握刀槍,紛紛表示要同仇敵汽,殺敵報國。
祖逖率軍渡江之後,厲兵秣馬。東晉道民聞訊,接踵而至,很快組成了一支強大的軍隊。祖逖知人善任,果敢勇武,愛護士卒,體貼部下。士卒們都願為他出生入死、捨命戰鬥。因此所向披靡,一連打了幾個勝仗,收復了不少城池。他治軍有方,賞罰嚴明;對戰死者,收屍埋骨,親自祭奠;對投降的敵軍將士寬厚相待,反戈有賞;所到之處,秋毫無犯。他的這些做法得到軍民的廣泛擁護,每當他們凱旋歸來,百姓們總是自發地送來豬羊、美酒,搞賞三軍。江北一帶有人編出民謠頌揚他的功德:幸哉遺黎免俘虜,三辰既朗遇慈父。玄酒忘勞甘瓠脯,何以詠恩歌且舞。祖逖戰功卓著,被晉元帝封為鎮西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