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高職機電專業人才培養課程設定探究論文

  機電專業培養具有機械、電子、液***氣***壓一體化技術基本理論,掌握機電一體化裝置的操作、維護、除錯和維修,掌握應用機電一體化裝置加工的工藝設計和加工工藝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工程技術人才。還包括電、車、鉗三種工人的職業。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新時期高職機電專業人才培養課程設定探究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新時期高職機電專業人才培養課程設定探究全文如下:
 

  一、機電一體化技術發展現狀

  機電一體化是從系統的觀點出發,綜合運用機械技術、微電子技術、自動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資訊科技、感測測控技術、電力電子技術、介面技術、資訊變換技術以及軟體程式設計技術等群體技術,根據系統功能目標和優化組織目標,合理配置與佈局各功能單元,在多功能、高質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義上實現特定功能價值,並使整個系統最優化的系統工程技術。各種技術相互融合的趨勢必將越來越明顯,因為它既是多項科學技術發展的結晶,又極大地推動了不同學科的交叉與滲透。機械工業的強勢發展,農機裝備製造業的特色突起,特別是區域礦山裝備製造與工程機械製造的優勢,汽車製造的後發優勢,培養大批具有機電專門技能、善於解決難題、愛崗敬業的一線技術技能型、創新複合型人才勢在必行。

  二、職業崗位能力分析及專業主幹課程

  通過對當前企業進行調研,機電一體化技術方面主要職業崗位有:普通機床操作、數控機床操作、機電裝置的裝配和除錯、機械生產裝置維護維修、機械工藝設計、機電產品的銷售及售後技術服務、機電生產車間執行與技術管理等。在崗人員要具有動手能力強,操作水平高。下面對典型崗位分析並通過行動領域確定學習領域。

  普通機床操作工、數控機床操作工對應的典型工作任務名稱***行動領域***有機械零件圖識讀與繪製、機械零件的普通機床加工、機械零件的數控加工、產品質量檢測;機械工藝設計員對應的典型工作任務名稱***行動領域***有機械零件選型與設計、典型零件的工藝編制、工藝卡片識讀;機電裝置的裝配和除錯工對應的典型工作任務名稱***行動領域***有配電線路、電器選型、機電裝置配電線路、電器安裝除錯、裝置控制電器選型、裝置電氣安裝除錯、裝置液壓系統的安裝除錯、裝置氣動系統安裝除錯、裝置機械裝配除錯、PLC程式的編制與除錯、自動生產線除錯、機電裝置安裝和驗收;生產裝置維護維修對應的典型工作任務名稱***行動領域***有裝置液壓系統維修、裝置氣動系統維修、裝置電氣維修、裝置機械維修、生產線部件執行與維護、生產線部件故障診斷與排除、PLC電氣控制系統的執行與維護;

  機電產品的銷售及售後技術服務對應的典型工作任務名稱***行動領域***有機電裝置售後服務;機電生產車間執行與技術管理對應的典型工作任務名稱***行動領域***有安全執行管理、配件管理。以上相應的學習領域***主幹課程***有機械製圖與CAD、機械設計基礎、零件的工藝設計與實施、普通機床的零件加工、數控程式設計與加工、電氣控制系統安裝與除錯、液壓/氣壓傳動技術與應用、機電裝置裝配與維修、可程式設計控制器應用、自動線的安裝與除錯。

  為了滿足企業人才的需求,機電人才培養方案中,技術落後課程要削減,新型技術課程要新增,有些課程要合併,同樣的課程,教學內容也要調整、增減、整合。主幹課程的確立明確了專業培養目標,但教學方案的具體實施還需序化、系統化。圍繞這些主幹課程進行擴充套件、還需先開設專業基礎課,後續專業拓展課,有些課程應配有相應的實訓。

  三、專業人才培養課程設定

  高職機電專業教學主要以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為主,為了提高學生實際的技能水平,專業課程教學內容佔整體教學時數的68%以上***其中專業拓展課只佔4.2%***,理實比例達到2:3,公共課和公共拓展課程只佔32%。課程開設的先後、方式和理實教學時數比例是專業人才培養的核心。

  科技發展和技術的更新,給高職機電專業人才培養提供的機會和挑戰,通過系統的對高職機電專業崗位能力分析,確定了專業核心能力的培養,從而確定相應的學習課程,及時對專業課程教學內容進行補充、程序進行合理安排和調整,讓學生學習過程不會凌亂和重複,知識不會過舊,技能不會與現實脫軌。在一二年的教學實踐中,體驗到課程設定的邏輯性、科學性並及時注入新的知識,調整實踐教學的手段,得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畢業後能達到零距離上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