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雨雪露霜風的諺語俗語

  雨雪露霜風,這些都是常見的自然現象。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雨雪露霜風的諺語,感興趣的過來看看吧。

  關於雨雪露霜風的諺語***精選***

  * 六月西,水悽悽。***山東棲霞***

  陽曆七月吹西風,表示東南季風的勢力不能獨霸長江。西風或西北風或西南風,和東南風或東北風之間的鋒面處在華東地區,故華東地區多雨。

  * 立夏斬風頭。***河北威縣***

  到了夏天,風力就沒有春天那樣大。這是就平均狀態而言的。因為夏天南北之間氣壓差特別小,所以風力也小。但是在特殊情況下,像雷雨天氣、颱風天氣的風力也可非常大,不過這種大風,一下子就過去的。

  * 西風起蟲,東風殺蟲。***廣西貴縣***

  這是流行在稻田農作物區域的諺語。大概在八月下旬九月上旬,如吹西風,則天氣乾燥,水稻葉和已抽出的穗,蒸發極快,受有螟害的水稻,就很快地變白而死亡了***因為螟蟲早已把稻莖咬傷,自下向上的水分運輸不暢***;如吹東風,或天氣陰溼,則受螟害的穗因為蒸發滯緩而還能生活,並不變白,即使變白,也極輕。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實際是西風之下,蟲害見;東風之下,蟲害不見。事實上,蟲害發生的基因早已存在。

  * 雨打雞鳴醜,雨傘勿離手;雨打黃昏戍,明朝燥悉悉。***南京***

  在晴好的天氣,早上只會有霧,不會下雨的。現在下雨了,表示天氣本來不好,可能有遠地風暴逼近。一次風暴的經過,常要一天或一天以上的時間,不是短時內可以完的。現在,早上就開始下雨,那末未來一天之內,要“雨傘勿離手”了。在黃昏時分,高空氣流一般的有下沉運動,天空原有的雲,很易因此消散***因為下沉氣流是最熱燥的氣流***。在這時候,如果有碎塊雲裡下來的雨,是下不長的。但是,如果這種雨是一種風暴雨***就是從西方移動過來的有系統的雲雨***,那末“雨打黃昏戍”也就未必“明朝燥悉悉”了。

  * 早雨睛一日,晚雨到天明。***陝西武功***

  * 雨打五更,日晒水坑。***《田家五行》論雨***

  這是說早上有雨主晴,晚上有雨才是久雨之兆。

  * 夜睛無好天,明朝還要雨連綿。***廣西鬱林***

  * 久雨見天星,明朝雨更猛。***同上***

  這是說:在久雨之中,突然夜間天晴,明天仍要下雨。

  *雨前濛濛終不雨,雨後濛濛終不晴。***河北、陝西武功***

  在高氣壓下,風平天青,氣層非常穩定,地面塵埃水汽結集低空,所以平視濛濛,這種現象既然是氣層穩定的表示,所以天氣是不會變得陰雨的。下雨後,空中仍是濛濛,這必定是在氣旋暖鋒之後,暖區之內,空中微雨飄蕩、水汽充斥,此後還有冷鋒大雨,所以天氣不可能立刻轉晴的。

  * 雨聲發喘,河水漲滿。***河南篙縣***

  雨聲發喘,大雨之貌。雨大了,所以河水漲滿。

  * 雨前麻花落勿大,雨後麻花落勿久。***江蘇蘇州***

  “麻花”指小雨,“雨”就指大雨。雨前麻花是說無大雨而只有小雨,這種雨屬於穩定性雨的一類。例如,降落在單純的熱帶氣流中的雨。熱帶氣流本身很溼,它比較地面要暖些,所以沒有大規模的熱力上升運動,只有由於微風渦動激起的動力上升運動,因此不可能出現很高很厚的雲,只見分散的、層狀的、薄薄的雲,所以只能下麻花小雨,下不了大雨。雨後麻花,就表示大雨已過,還有幾滴小雨,這表示雨天將要結束了。

  * 一點一個泡,還有大雨未到。***湖南***

  大凡剛剛開始的雨,雨滴必是很大的。因此,雨滴在下降過程中,已不成為圓球體,而成為扁平的球體了。在它的下面,可裹著空氣,若下落到河面上,這空氣從河水中選出,就成為氣泡。因為這種氣泡是見於開始下的大雨滴的,所以象徵著大雨正在開始。

  * 飯時雨,下四指。***山東棲霞***

  午飯時天氣最熱,對流最盛,降雨總是很多的,但非必然。

  * 雨灑中,一場空。***湖北***

  一塊積雨雲四腳空空地懸在中天,它下的雨,只及本地,一下子就完了。這種雲起自本地,消於本地,所以雨量不會太大,雨時很短。

  關於雨雪露霜風的諺語***熱門***

  * 淋了伏頭,下到伏尾。***河北 、山西寧武、河南嵩縣***

  伏天正值陽曆七八月之交,是全年最熱的期間。這個時期,如果氣層是穩定的,熱力對流就不能發生,即使有對流發生,也不可能發展到在天空造成雷雨雲而打雷雨的程度。這種局面一旦造成,可維持很久,使天氣久熱而不下雨。但若大氣層既潮溼,又不穩定,熱力對流就極易發生。今天發生雷雨,明天還是發生。因為同一不穩定氣團之下,它的組織、構造是可以維持好多天不變的。所以在這種大熱天氣,不下雨也罷了,下過一次,就很可能常常下。

  * 雨灑塵,餓死人。***河北 ***

  雨小,只能灑塵,天氣太乾,旱災發生,所以要餓死人。

  * 霜後暖,雪後寒;***蘇南***

  霜和霧都是晴天的產物。因為天空無雲,夜間地面散熱很強,溫度才能下降到零度以下,使貼近地面的水汽直接凝成白霜,所以凝霜之前是冷的。等到天亮日出,因為天空無雲,太陽光很強,霜的水分很少,融解時並不需要大量熱力,所以天氣相當溫暖。

  雪是從高空落下來的,凝雪的時候,地面氣溫並不一定很冷。但是雪要融解成水,就須吸收大量的熱力***一克的雪,融解成水所吸收的熱量,等於把一克水的溫度,從攝氏零度升到80度時所需要的熱量***。這熱量就從地面層空氣中吸去,所以不等到雪融完,氣溫是不可能回升的。

  * 旱天無露水,伏天無夜雨。***湖南***

  露水是空中水汽接觸了夜間過冷物面而凝成的水滴。有露水出現的天氣,低空需要有足量的水汽。而在旱天,空中水汽必少,所以露水就無從發生了。

  伏天的雨,主要是雷雨。下雷雨的基本條件是要地面很熱,使空氣發生強盛的對流運動。伏天在白天地面很熱,適合於雷雨的發生;但是夜間地面較涼,就不可能發生對流,所以夜間不可能發生雷雨。但是在西南山地裡,伏天也有夜雨的,這又是另一原因。

  * 霜重見晴天,雪多兆豐年。***山西太原***

  霜本來是晴天的產物,“霜重見晴天”是因果倒置的說法。雪不易傳熱,它積在地面,可使土中熱力不易發散,增加土地的溫度,對於來春植物的生長是很有益的。同時,土壤裡的細菌因此得以繁殖,使許多有機質腐爛,雜草種子也一度發芽生長起來。到了融雪期間,大量的熱又被吸去,溫度過低,雜草和細菌又被凍死,這樣倒反增加了植物的肥料,故雪多是豐年之兆。

  * 冬雪消除四邊草,來年肥多蟲害少。***江蘇常熟***

  冬季溶雪時期,氣溫很低。當雪未溶完時,若有一股冷空氣南下,氣溫再度下降,使雪水成冰,就使地表面溫度再度降低,雜草及昆蟲都被凍死。

  * 大雪不凍,驚蟄不開。***河北滄縣***

  大雪節不冰凍,到驚蟄節不開解,這是那年寒潮來遲的緣故。

  * 露水起青天。***河北***

  露和霜一樣,同是晴天的產物,不過有露的天氣溫度比較高些罷了。

  * 春霜不出三日雨。***福建福州、福建福清平潭《農家漁戶叢諺》***

  春季連續三天有霜,也就是連續三天晴天。福州緯度較低,春季的晴天,太陽光必定很強,白天溫度連日增高,氣壓降低,使本地和四周之間的氣壓梯度增大。因此,也就發生了空氣流動的現象,於是天氣跟著變化,而要下雨了。

  關於雨雪露霜風的諺語***最新***

  * 霜後東風一日晴。***四川***

  打霜之後,就吹東風,表示反氣旋已過去,氣旋將來臨,所以晴天只有一日了。

  * 冬至無霜,石臼無糠。***江蘇常州***

  冬至無霜,就是冬天不冷。因為冬天不冷,於農作物有害,故年成不好,石臼裡面也無米可打了。

  * 七陰八下九不睛,到了月初放光明。***天津***

  二十七日明,二十八日雨,到二十九日不晴,就要到下月初才好天氣。這表示著天氣變化的日程。

  * 春土***霾***不過三日雨,冬土不過三日霜。***福建福清平潭《農家漁戶叢諺》***

  霾指由北方來的大風從內陸吹來的沙塵,所以有霾就表示有北方來的氣流。在福建,春天的天氣已經相當暖,南方的熱帶氣流,從四月***陽曆*** 始,已到福建的緯度。這時如有北風吹來,極易形成鋒面而造成降水。冬天就不然,因為冬天北風極盛,南風極弱,根本無法到達我國海岸,所以北風一來,天氣十分乾冷而且睛朗有霜。

  * 雪打高山,霜打平地。***江蘇無錫***

  不論在高山還是在平地,雪和霜都會出現。在冬季陰天時,高山的氣溫一般低於平地,風速也較大,因而雪下到高山不易溶化,高山上的雪一般厚於平地。雪溶化時,自然是平地上的雪先溶化完。由於高山的海拔高於平地,太陽光首先照在高山上,又因霜量畢競有限,所以高山的霜先消失掉。但是在山的背陽坡並不如此。因而有“雪打高山,霜打平地”的說法。

  * 東風急,備斗笠,風急雲起,愈急必雨。***《田家五行》論風***

  這幾句話的意思是說:東風是不一定下雨的,東風大了,倒是可怕的。東風既然很小,那末,這般氣流,必定從很近的地方來的,也許就是本地的氣流。它的一切性質,必定和本地環境是一致的,所以天氣是難得變壞的。但是,如果東風很有勁,這表示氣旋前部的東風,是遠方來的氣流,將有氣流的不連續面 -鋒面來本地活動,所以天氣要變了。

  *一日東風三日雨;三日東風一場空。***廣西貴縣***

  東風只吹一日,或者不到一日,就轉了風向,表示是氣旋要逼近的現象,所以可能下三天雨。如果東風連吹三日而不歇,表示西方沒有氣旋逼近,所以本地方沒有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