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教學設計

  《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是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的一篇課文,老師要如何進行教學設計呢?小編在此整理了,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教學設計1

  一、 教材依據: 蘇教版國標本小學語文第十冊 《彭德懷與他的大黑騾子》

  二、 設計思想:

  《彭德懷與他的大黑騾子》是記敘文,講的是紅軍長征過草地時,因為斷糧,彭德懷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歡的大黑騾子和其他五頭牲口全部槍殺充飢的事,表現了彭德懷愛大黑騾子更愛戰士的思想感情,讚揚了他與戰士同甘共苦的精神。

  教學時以讀為主,悟讀交匯,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的基礎上進行對話交流,體現語文課堂書聲朗朗、議論紛紛、情意融融的特色。力圖在整體把握課文的基礎上找到本文的一個支點,牽動整個文字的教學,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實現“成文短交”。

  三、教學目標:

  1、能正確地朗讀課文,並能分角色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學會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燃眉之急、飢寒交迫”,會用“艱苦、燃眉之急”造句。

  2、能用批註式閱讀方法品讀課文,在閱讀、批註的過程中瞭解彭德懷殺大黑騾子的原因。

  3、 通過品讀課文,感受彭德懷雖深愛大黑騾子,但更愛戰士們的情懷,體會他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精神。

  四、教學重點:

  抓住關鍵詞句體會彭德懷愛大黑騾子的感情。

  五、教學難點:

  感受彭德懷雖深愛大黑騾子,但更愛戰士們的情懷。

  六、教學準備:

  課前蒐集有關資料,多媒體。

  七、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1、同學們,上課前我們先來認識一個人,請根據出示的內容,猜猜說的是誰!

  ① 他是一位軍神,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

  ② 日本人民稱他是“活菩薩”“中日友誼的使者”

  ③ 毛主席為他賦詩: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騁。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板書:彭德懷

  [本環節不是僅僅為了激發學生興趣而設計了一個猜謎活動,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對彭德懷有一個大體的瞭解。因為一般的人物介紹太枯燥,離學生實際又遠,這種方式學生更容易接受。]

  ***二***、揭示課題,初步感知課文。

  1、 這篇課文,就和彭德懷有關,補充課題,生齊讀。***“騾”是生字,“馬”字旁說明和馬有關,騾是馬和驢的後代。***

  [無痕中滲透基礎教育,這是非常必要的。]

  2、彭德懷與他的大黑騾子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故事呢?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自由大聲朗讀課文。注意要讀準確每一個字,讀通順每一句話。

  3、學生概括課文大意。

  4、同學們,記得德國著名詩人歌德曾經說過:“聰明的人用兩隻眼睛看書,一隻眼睛看到書上的文字,另一隻眼睛看到文字背後蘊涵的感情。現在就請同學們帶上這樣一雙眼睛快速瀏覽課文,看看在著篇文章的背後蘊涵的是怎樣一種感情。

  5、生回答:彭德懷愛他的大黑騾子,彭德懷愛他的戰士。

  ***三***、自主學習,精讀感悟

  1、過渡:這樣一份深深的“愛”滲透在課文的字裡行間,現在請同學們再次潛心默讀課文,畫出彭德懷愛大黑騾子的句子,或許他的一個動作、一句話語、一個表情都傳達了一份愛意。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所以從齊讀課題到現在,我一共設計了三種不同的讀書方式:自由大聲朗讀、快速瀏覽、潛心默讀,逐層遞進,讓學生帶著思考充分的朗讀課文,從而達到感知課文的目的。

  另外讓學生自己帶著問題去讀課文,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有效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提高學習質量。]

  2、交流 :彭德懷愛大黑騾子的句子。***根據回答隨機出示***

  A、 有時彭德懷撫摸著大黑騾子唸叨著:“你太辛苦了,連一點料都吃不上。”說著,就把自己的乾糧分出一些,悄悄地塞進大黑騾子的嘴裡,一直看著它吃完。

  ***1***、生彙報,談感受。

  ***2***、再讀這段文字,你覺得哪些詞語特別強烈地刺激著你的神經?***生交流***

  ***3***、師隨機問:你曾經被“撫摸“過嗎?談談你的感受。再結合句子說說理解。

  ***4***、生彙報,談感受,體會家人間的親情,指導讀好這句話。

  [聯絡學生的親身經歷,讓學生有感而發,觸動他們的心絃,一下子就拉進了與文字的距離,理解起來也就更加容易了。]

  ***5***、小結:這是流淌在細微之處的愛,同學們,這就是細節!***出示:細節***世界上,最令人感動的,不是高山,不是大海,而是細節。

  過渡:彭德懷對大黑騾子的愛,還流淌在哪些細節中,你們讀到了嗎?

  B、 彭德懷深情地望著拴在不遠處的大黑騾子,平靜地對警衛員們說……

  ***1***、你能把目光聚焦一下,聚到一個詞來談談你的感受嗎?

  ***2***“深情“包含的是一種怎樣的感情?

  [抓住重點字詞來理解句子的意思,這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作為老師應該教給學生。]

  ***3***、不僅要讀懂意思,而且要讀懂字裡行間蘊含的情,這就叫品味。***出示:品味***

  ***4***、練讀這句話

  C、 彭德懷背過臉去。

  ***1***、一個簡單的動作那是愛的體現。誰能用上這樣的句式來說說。

  ***2***、說話練習:他怎麼忍心 ,他怎麼忍心 ,他怎麼忍心 ,他怎麼忍心 ***讓學生試著說說***

  [說話練習這是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一種方式,也是為學生鋪了一個階梯,幫助學生理解文字。]

  D、 彭德懷向著斜倒下去的大黑騾子緩緩地摘下了軍帽……

  ***1***、你們知道軍人在什麼情況下才會“緩緩地摘下了軍帽”嗎?

  ***2***、生彙報,自由讀,談感受,有感情地朗讀。

  E、 彭德懷推開警衛員端來的一碗肉湯,發火道:“我吃不下,端開!”

  ***1***、肚中飢餓交迫,但面對眼前那一碗鮮美的肉湯,他卻“發火“了,他是在對誰“發火”?***

  ***2***理解“發火”難過到了極致,已經控制不住了,火發的越大,越能看出對大黑騾子的不捨和對戰士們深深的愛!

  ***3***、有感情地朗讀。

  [細細品讀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等寫,以“點”輻射“面”,達到了語言與精神的共生,較好地實現了“長文短教”的策略。]

  ***四***、感悟文章主旨:

  一個動作、一句話語、一個表情都體現了彭德懷對大黑騾子的喜愛,可是它只是一頭普普通通的牲畜,為什麼值得一位大將軍如此情有獨鍾呢?

  1、生交流出示“這匹從江西出發就跟隨……小山似的。”

  2、從這句話你讀出了什麼?***生交流***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老師的指導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從一開始就要有意識地鼓勵學生自主閱讀,並逐步培養起對課文的感受、理解、欣賞的能力。]

  3、那這樣以為功臣,彭德懷又這麼喜歡它,為什麼要殺它呢?***板書:殺***

  4、生交流出示:

  A、“過草地是紅軍長征途中最為艱苦的一段歷程……連野菜也找不到了。”

  ***1***、長征途中,茫茫草地無時無刻不在折磨著戰士門,讓我們一起去體會一下吧***播放<<過草地>>錄象***

  [通過多媒體的演示,將時空一下子拉到了71年前.紅軍戰士在草地上艱難行走的畫面對學生的視覺衝擊很大。“飢寒交迫”這個詞語也以生動的圖式,植根與學生的內心深處,撥動了他們的情感之弦。]

  B、“現在,草地上斷糧了……燃眉之急。”

  ***1***、大家理解什麼叫“燃眉之急”嗎?在當時“燃眉之急”指的是什麼?

  ***2***、生交流。

  5、在這“燃眉之急”彭德懷想到了什麼?你能理解他的這個決定嗎?

  6、生交流,板書:更愛戰士

  [因為有了前文的鋪墊,到現在問這個問題就成了水到渠成了。]

  ***五***、總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起走進了紅軍長征途中那一段令人難忘的歷史,透過細節,品位到彭德懷對大黑騾子的情意,更感受到那一份深深的愛。

  板書: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在學生反覆練讀的基礎上,理解“他融進了北進的滾滾鐵流。”等句子意思。

  3、憑藉課文具體語言材料,體會彭德懷與戰士同甘共苦的精神。

  [預案設計]

  一、師範讀,生體會評價

  ***過渡***彭德懷那麼喜歡大黑騾子,但為了多一些人走出草地,他不顧戰士們的勸阻,認同殺掉大黑騾子。下面聽老師讀課文2-20小節,體會這種感情,然後一起來說一說、議一議,評一評。好的表揚老師,不足的你也要知出來,好嗎?

  1、師聲情並茂朗讀

  2、學生評議***誰願意來評一評老師讀的怎麼樣***

  學生可能從以下幾處評議:

  第2小節讀讓我感動,因為你把彭德懷將軍十分喜愛大黑騾子的感情讀出來了。讓我感到大黑騾子彷彿就是彭德懷的親人一樣。

  第9小節讀出了彭德懷不忍心殺大黑騾子的心情。

  第17、19小節,也特別讓人感受到彭德懷不忍殺大黑騾子的痛苦心情。

  第6小節,讀出了戰士們、老飼養員十分著急的心情。

  根據學生的評議總結出這樣兩條要求:

  A、讓學生體會出彭德懷不忍殺大黑騾子的心情。

  B、讀出戰士們不忍殺大黑騾子的感情。

  [教師聲情並茂的配樂朗讀做示範,給學生以強烈的語感,激發起學生的朗讀興趣。學生評價教師的朗讀,在評價作的基礎上概括出朗讀課文的具體要求,這種要求就轉化為學生的內在需求。這一過程充分體現出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

  二、學生反覆練讀、體驗、評改

  1、同學們,現在大家一定想有感情地讀一讀課文吧,那就請大家結合朗讀的要求,模仿老師自己在下面練一練。當然也可以分角色讀。

  2、學生有的自由練讀,有的分小組練讀。教師巡視,針對個別差異進行輔導。

  ***過渡***同學們讀的很熱烈,接下來我們看那個小組讀的好。請一位同學讀彭德懷的話,一位同學讀其他戰士的話,一位同學讀老飼養員的話,一位同學讀旁白。因為文章比較長,所以我們分成兩小組進行:第一組讀2-7小節,第二組讀8-20小節。其他同學細細體會,然後評一評,他們哪些地方讀的好?為什麼?不足的我們來辦在關注好嗎?

  3、指名小組分角色讀2-7小節、評議

  師煽情:不錯,讓我們為他們的勇氣鼓掌。誰還可以來評一評。學生評的好的地方,大家一起來讀,評出讀不好的地方,讓評價者來讀。如:

  生:我覺得第二小節讀得不錯。他讀出了彭德懷愛大黑騾子的感情,如果把“一直”再加重些將更好。

  師:是呀。那位同學讀的不錯,這位同學評得更精彩,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一小節。

  生:我覺得xx同學在讀第6小節時沒有讀出老飼養員和戰士們著急的語氣。

  師:你能為大家示範一下嗎? 生:有感情地讀

  師:讀得真好,讓我們一起跟著他的語調讀一讀這小節,讀出那種著急的語氣。

  4、指名分角色讀8-20小節、評議

  ***過渡***同學們評得不錯,8-20小節哪個小組願讀?

  提名一小組讀。讀完後,問:誰來評一評?

  生:我覺得17小節還可以讀得“痛苦”一些,還可以讀出憤怒之情。

  師:你可以試一試嗎?

  生:好的,***生有感情的讀***

  師:不錯,我們說彭德懷真的可以想戰士們開槍嗎?她為什麼怒吼呢?

  生:不會,其實他自己也不願意開槍,但為了戰士,他一定要殺大黑騾子,所以他發火了。

  師:是啊,他何嘗不想留下這大黑騾子,可為了戰士,為了革命,他堅決要殺,這是多麼痛苦啊,正是這種痛苦讓彭德懷“怒吼了”。大家一起讀一下這句話。***學生齊讀這句話***

  生:我覺得xx同學第19小節讀出了彭德懷當時無限悲痛的心情,還有一種崇敬的心情。

  師:是呀,在彭德懷的心中,大黑騾子彷彿就是一名戰士,而他永遠的倒下了,彭德懷摘下軍帽,這是一個軍人致以的最崇高的敬意。我們一起帶著這種感情來讀一讀。

  5、全班一起分角色讀

  由於時間關係,我們先評到這裡,大家讀的很好,評的也很精彩。還有哪些小組願意來讀?***學生紛紛舉手***。這樣,願意讀彭德懷語句的同學站起來,願意讀老飼養員的話和戰士們的話的同學也站起來,剩下的同學讀旁白。老師為大家配上音樂,學生開始有感情朗讀。

  [學生在多種形式下練讀,全員參與,興趣盎然。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還開展廣泛的交流,進行積極的評價,在反覆練讀中,評價交流中,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得到了昇華。]

  三、理解“它融進了滾滾鐵流”的意思

  從同學們的朗讀中,我感到同學們已經體會到彭德懷這種一心為革命的精神,他融進了被禁的滾滾鐵流。同學們上一節課文問道什麼叫“鐵流”,現在有誰知道嗎?

  生:“鐵流”就是用鋼鐵鑄成的長江大河。

  師:在課文種指什麼?

  生:革命隊伍。

  師:是啊,他融進了每位戰士的心中,鼓舞戰士們勇往直前。我們一起把最後一節有感情讀一下。 生齊讀

  [在入情朗讀的昇華基礎上,來解決“鐵流”意識水到渠成,迎刃而解。]

  四、總結延伸 同學們,我相信這個動人的故事一定打動著每位讀者的心。這種精神激勵著無數戰士頑強的同困難作鬥爭,終於結束了二萬五千里長徵。今天,他又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奮勇拼搏。同學們,在紅軍長征途中像這樣的故事還有許多許多,請同學們課後收集有關長征的圖書讀一讀,這周隊會我們將舉行一次長征將故事年比賽。好嗎?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憑藉課文語言材料,特別是描寫彭德懷動作、神情、語言的句子引導學生感受彭德懷愛騾子更愛戰士的情感,體會其與戰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

  3. 挖掘課文空白點***第19自然段***,聯絡課文展開想象,練習描寫彭德懷心理活動的片斷。

  重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關鍵詞句體會彭德懷的高尚品質。

  課前談話:

  句子出示:“誰敢橫刀立馬?惟我彭大將軍!”

  這句話是毛澤東唯一以詩句的形式來讚頌彭德懷的。你讀讀,看能讀出什麼?***威武、善戰、勇敢***讀出來。

  一、揭示課題 :

  漫漫長征路,彭德懷與他的大黑騾子朝夕相處,征戰沙場,深埋在彭德懷心裡的是對大黑騾子的關心,是對大黑騾子的疼愛。把這樣一份“愛”融入課題中,讀。

  學生齊讀。

  二、再次體會彭德懷對大黑騾子的愛: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感受到了深埋在彭德懷心裡的那份對大黑騾子的感情,這份深深的情化為一個字------***指名說,並板書“愛”***

  彭德懷非常愛他的大黑騾子,能不能從課文中找一個句字讀出來?

  學生交流,師相機渲染這份愛:

  ①有時有時彭德懷撫摸著大黑騾子唸叨著:“你太辛苦了,連一點料都吃不上。”說著,就把自己的乾糧分出一些,悄悄地塞進大黑騾子嘴裡,一直看著他吃完。

  ***師補充材料:當時,每到宿營地,彭德懷總要牽著大黑騾子遛一遛,給它刷毛、撣土,喂些草料和自己的乾糧。這頭大黑騾子很通人性。只要彭德懷輕輕一拍它的脖子,它就會很乖地臥下,等著彭德懷騎上去再慢慢起來。打仗時,只要彭德懷一聲令下,它就勇往直前,從不退縮,多少個日日夜夜,在荒蕪人煙的草地上,都能看見彭德懷與大黑騾子相依相伴的身影。***

  ②彭德懷深情地望著栓在不遠處的大黑騾子……

  ③彭德懷背過臉去。

  ④彭德懷向斜倒下去的大黑騾子,緩緩地摘下了軍帽……

  ⑤彭德懷推開警衛員端來的一碗肉湯,發火道:“我吃不下,端開!”

  三、體會戰士們對騾子的愛:

  1.是啊,每到宿營地,彭德懷總是對他的大黑騾子疼愛有加,然而今天,他卻要讓我們一起去走進這悲壯的場面。到課文中去找一找,戰士們對此怎麼看的?

  生自由讀。

  學生交流:

  ①“什麼,殺掉?你不出草地啦?” 老飼養員著急了。幾個警衛員聽說後也急忙圍攏過來,大聲說:“軍團長,大黑騾子可不能殺呀!”

  ***師引導學生體會戰士們的著急,為彭德懷著想***

  ②老飼養員流著淚對彭德懷說:“可是你怎麼走出草地?別的可以殺,大黑騾子一定要留下,它為革命立過功。”

  ③“還是把大黑騾子留下來吧!”大家仍在請求。

  ***理解“請求”***

  2.補充資料加深體會,指導朗讀:

  師補充:戰士們也都十分喜愛這頭大黑騾子,是啊,長征以來,大黑騾子受盡了苦,一路上不是馱著糧食,就是馱器材,戰士生病了,它馱著傷員一步步朝前走;過大江時,是它一次次將不會游泳的戰士運過江;過雪山時,是它將奄奄一息的戰士從死亡的邊緣拉了回來。戰士們是多麼地不忍心殺掉大黑騾子啊,戰士們多麼不捨得殺大黑騾子啊!當聽到要殺大黑騾子時,幾個警衛員急忙圍攏過來,大聲說——當聽到要殺大黑騾子時,老飼養員流著眼淚對彭德懷說——當聽到要殺大黑騾子時,大家不斷地請求道——

  3.是呀,戰士們都不願意殺大黑騾子。如果是你,你怎麼請求彭德懷?***體會戰士們愛彭德懷***

  四、抓住三條命令,體會彭德懷對戰士們的愛:

  1.大黑騾子是功臣,大黑騾子是戰友,不能殺,可是彭德懷下了怎樣的命令?

  出示:①“好,全部集中起來,殺掉吃肉!”

  ②“邱南輝,傳我的命令,讓方副官長負責殺騾子!”

  ③“副官長,快開槍!你不向他開槍,我就要向你開槍!”

  三道命令,讀一讀。讓你感受到怎樣的彭德懷?

  2.走進彭德懷的內心

  ***1***再次出示: ①“好,全部集中起來,殺掉吃肉!” 彭德懷的話一出口就是命令。

  ②彭德懷有些不耐煩了,他大聲地對身邊的警衛員說:“邱南輝,傳我的命令,讓方副官長負責殺騾子!”

  ③“副官長,快開槍!你不向他開槍,我就要向你開槍!” 彭德懷雙手叉在腰間怒吼道。

  細細地讀一讀,品一品,哪個詞、哪個標點,哪個動作觸動了你的心,讓你走進了彭德懷的內心世界?

  生默讀,劃找。

  ***2***學生交流,師相機指導:

  ① 抓住“命令”體會重視,“!”體會語氣的果斷、堅決;

  ② 理解“不耐煩”。***內心難受***

  師引讀:你們別再說了,難道我就忍心嗎,可形式迫在眉睫啊,所以他——

  你們別再說了,難道我就不心痛嗎?可戰士們的安危更重要,所以他——

  你們別再說了,大黑騾子的好我都知道,可為了這僅有的希望,不得不殺,所以他——。

  ③ 抓“怒吼”體會。

  這漫長的分分秒秒,無時無刻不在撕扯著彭德懷的心!他理解戰士們對大黑騾子的那份深情,他壓制不住心中的悲憤,雙手在腰間怒吼道:導讀――

  從“怒吼”中,你體會到彭德懷心裡在想什麼?

  ***憤怒——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再也耽擱不起了。所以他怒吼道——引讀

  痛苦——他也不捨得朋友一樣的大黑騾子啊!面對生與死的抉擇,他寧願犧牲大黑騾子,也不願再有戰士倒下。為了更多的戰士走出活著走出草地,所以他怒吼道——引讀

  再不開槍,會有更多的戰士倒下——只要有生的希望,哪怕是一點點,也不能放過,他強壓住內心的痛苦,怒吼道――引讀

  理智戰勝情感,這是一種怎樣的痛啊,所以他怒吼道——齊讀***

  ***3***質疑,理解“燃眉之急”

  他是這樣地愛騾子,可是他又下了三道命令,你有疑惑的地方嗎?

  ***為什麼要下這麼堅決的死命令?***

  自由讀1—3自然段,會有一個詞跳入你的眼簾中。***燃眉之急***

  生自由讀。

  “燃眉之急”,就是情況十分危急,再讀一讀,哪些句子寫到了“燃眉之急”?

  ①戰士們一個個因飢餓而昏倒在地。

  ***師評價:他們面臨著    的威脅?***死亡。***是啊,他們可能會被活活餓死。請你再來讀好這句話。***

  ②走在前面的部隊斷糧了,走在後面的部隊則連野菜也找不到了。

  ***師評價:在這樣的情況下,紅軍指戰員還在向北挺進。你也來讀好它。***

  ***4***通過具體的字詞,我們感受到了紅軍遇到的燃眉之急。是啊,茫茫草地,無時無刻不在折磨著戰士們,讓我們一起走進這茫茫草地吧!

  播放錄象片段——《過草地》***解說——一個年輕的生命就這樣消失了,有多少戰士就這樣掙扎在死亡線上,有多少鮮活的生命就這樣悄然離去。面對這一幕幕,彭德懷的心情你能體會到嗎?來說一說。

  燃眉之急的時候,彭德懷想到了什麼?因此,騾子非殺不可!再讀命令②。

  五、體會空白,展開想象

  1.關鍵時刻,只有殺騾子,命令雖以下達,可戰士們怎麼下得了手呢?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在那二十分鐘,用心地讀。

  學生齊讀。

  問:這是怎樣的二十分鐘?

  ***漫長的、緊張的、令人窒息的、難熬的、折磨人的……***

  指導讀。

  2.沒有槍聲,也沒有人說話,這令人窒息的二十分鐘,彭德懷的腦海裡又浮現出了一幅又一幅的畫面。此時,他心中又會想些什麼?寫下來。

  學生寫話,師巡視。

  學生進行交流,師相機評價。

  3.小結:是啊,他心如刀絞,他想起了在行軍路上它任勞任怨,默默奉獻;在戰火紛飛的戰場上它是戰場上的英雄;在宿營地……這些都是溫暖人心的回憶啊!但為了部隊戰士們的飢飽,他將對大黑騾子的愛深藏起來。在關鍵時刻,他所以下了一道堅決的命令——讀命令③。

  4.出示:彭德懷向著斜倒下去的大黑騾子,緩緩地摘下軍帽……

  師範讀,體會省略號的空白。

  問:同學們哪,這一簡單的動作中,你感受到了什麼?指導讀。

  5.是啊,彭德懷平靜的外表掩蓋了對大黑騾子的愛,而這份掩蓋的愛更是體現了他對戰士們的愛啊!***板書:更愛戰士***

  6.感情昇華。

  師引讀:漫漫征途,再也見不到大黑騾子的身影了,大黑騾子的身影融進了——

  “它”僅僅指大黑騾子的身影嗎?***彭德懷對大黑騾子的愛、彭德懷對戰士的愛、紅軍戰士們的同甘共苦的精神***

  這種精神也融進了北上的滾滾鐵流,融進了宣傳鼓動員的竹板聲裡——讀

  有了這樣一種精神,我們暈倒了不要緊,可以——

  六、總結:

  這種無私博大的愛和同甘苦的精神讓戰士們有了更加堅定的信念,鼓舞著他們用頑強的毅力書寫了長征這部英雄的史詩,用不屈的精神鑄造了長征這座永久的豐碑!

  ***播放《長征》錄影,在音樂聲中結束***

  七、閱讀連結:

  在長征路上,還有著許許多多感人的故事,課後同學們可以多讀讀與長征有關的故事,如《豐碑》《金色的魚鉤》《倔強的小紅軍》《草地夜行》,相信你會受到更多的感動。

  八、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