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淘寶網店成功的案例分享

  與實體開店相比,網上開店具有方法簡單、成本低、風險小等特點,但要真正經營好網店卻並非易事。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開網店成功的案例,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開網店成功的案例篇1:

  一個在校大學生在不到一年時間內,創辦了三家網店,月營業額平均在5萬元左右,客戶信譽度達到五星,成為目前海南高校中最大的交易網店,他本人也成了頗有影響的“學生白領”。而為了網上創業,他申請休學一年。

  他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

  網上創業初現鋒芒

  今年剛滿23歲的郭耀華來自河南,是海南大學旅遊學院2002級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

  2004下半年,經過長時間的慎重考慮,他做出一個驚人的決定:休學一年,在網上開店,創辦自己的“淘寶”網店。當年11月24日,他在著名交 易網站“淘寶網”上註冊會員,3天后,通過實名認證,正式創辦了一個名叫“海南大學大學生通訊店”的網店,從此開始了網上售機業務通過電子網路向全國各 地出售手機包括二手手機。

  時至今日,他的網店越做越大,目前已更名為“星星源特價手機總店”,並又接連開了兩家網上分店,顧客遍及全國的幾乎每一個省份,月營業額平均在5萬元左右,網上顧客評價誠信度已達5顆星;成為海南高校同類網店中,規模最大,誠信度最高的一個學生網店。

  驚人之舉:為創業休學一年

  在海南大學,不少老師和同學都知道郭耀華是個不安分的學生,從進大學的那天起,他就開始了各種勤工儉學活動。推銷過手機卡、賣過書、出售過食 品,異常活躍。對此,小郭告訴記者,一是自己的家境貧寒,需要自己做兼職減輕家中負擔,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進入大學後,感覺和身邊的同學在能力上有太大 差距,於是就下決心在大學期間多參加社會實踐,鍛鍊自己的能力,為日後進入社會奠定基礎。

  大三時,他開始對電子商務感興趣,並漸漸萌發了在網上開店的念頭。用他的話說,網上開店,成本低無需辦理工商、稅務等證照,只要通過身份認證就 行了。同時,他還發現,手機越來越普及,無論大人小孩都有需求,而自己以前在校園裡代理過各種品牌手機的推銷活動,對供貨商較為熟悉,貨源廣,價格低,質 量有保證,如果在網上開個特價手機店,生意肯定錯不了。

  小郭經過慎重考慮,做出一個讓所有人都吃驚的大膽之舉:休學一年,全身心投入網店的經營。

  和著雨水和淚水的創業

  小郭說,等他向學校申請了休學,又向朋友借了一臺舊電腦,在網上註冊網店後,才知道創業並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樣簡單。

  幾乎每天晚上都要給天南地北的顧客談業務直到凌晨兩三點,拼命地向對方灌輸自己的經營理念,介紹自己的產品,一點點建立網店的誠信度。凌晨6 點,又得準時起來,看網店上有沒有顧客要貨的留言,如果有,雙方就談交易事宜。忙到中午,在匆匆扒幾口飯後,坐公車直奔手機市場拿貨,由於太累,常常在車 上睡過去,坐過了站,只好步行往回走。

  回來後,又繼續上網和顧客談業務。下午5點,他騎著自己的破單車,準時跑到郵局發貨給顧客,回來後,再繼續上網忙業務、介紹自己的網店。剛開始的那段時間,小郭每天都累得筋疲力盡。

  他說,自己印象最深的是今年的5月19日,上午和一個客戶談好了一筆生意,對方要求當天下午必須發貨,他滿口答應。可能那天太忙了,直到下午5 點30分,才想起發貨的事,而6點鐘郵局就要關門了。為保證自己的信譽,他飛快跑下樓,騎上自行車就往郵局狂奔。剛走兩步,天就下起了大雨,整個人瞬間成 了“落湯雞”,視線模糊,但他還是猛踩自行車,到了郵局門口把車子一扔,跑進郵局,這時離下班時間還有3分多鐘。郵局的工作人員看到他淋成這個樣子,也深 為感動,很快為他辦理了郵寄業務。背過身去,他流淚了,心裡說不出是個什麼滋味。

  學習和創業哪個更重要?

  三個月後,隨著網店在網上名聲和信譽度的不斷提高,每天的業務量也開始穩步上升。一個人已忙不過來,小郭又從老家請來了弟弟及身邊的幾個同學來 幫忙,有了幫手,他清閒多了,每天就負責發貨。目前,他已成立了三家網店,有四名工作人員,月均純盈利平均5千元左右,這個數字還在不斷上升。同時,還在 校園裡開了個特價手機店及手機維修點,成了校園裡頗有影響的“學生白領”族。

  把學業放在一邊,全部精力投入網上創業,作為一名學生這是否有點本末倒置?雖然賺到了錢,可丟了學業,值嗎?面對記者的提問,郭耀華說,自己只 是暫時休學,休學期限一過,將重返校園,把剩下的學業完成。他坦言,有時自己也感覺放棄學業搞生意,有悖於學生的本職,但又覺得,在創業中,自己學到了不 少書本上所沒有的東西,算是有失有得。他建議準備創業同學,一定要在學好學業的基礎上,去完成創業嘗試,千萬不要學他這種休學的方式。

  在採訪中,記者瞭解到,海南大學、海南師範大學等我省部分高校內,類似小郭進行網上創業的同學並不多見大約有四五名同學,而這些網上創業的同學中,一致認為,學生創業是好事應該鼓勵,但前提是不能影響到學習。

  專家:創業本身就是學習

  創業和學習哪個更重要?該如何正確引導高校網上創業的學子?針對這些問題,記者又採訪了海南大學資訊科學技術學院副院長杜文才教授。杜文才指 出,目前高校中湧現出越來越多的網上創業的同學,這是個好事,電子商務方興未艾,以後肯定是個趨勢,大學生能看準這一點,並努力去嘗試,這一點難能可貴。

  杜教授指出,目前我國高校的教育模式基本以理論知識為主,學生缺乏實際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這和市場勞動力的實際需求嚴重脫節。其實學生從事創 業本身也是一種學習的過程,把書本知識在實踐中運用,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業精神,磨練他們的意志,樹立挑戰自我的信心。敢於創業,勇於去做,值得肯定。 杜教授同時指出,學生在選擇創業的同時,一定要首先學好學業,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掌握好創業和學習之間的平衡。

  開網店成功的案例篇2:

  每個女孩心裡,都有一個關於未來的夢;每個喜歡做夢的女孩心裡,都有一個對類似機器貓這樣“造夢機”的期盼。

  她是一個平凡的山東農家女孩,從小患有弱聽,面對擇業她毅然決定放棄大城市返鄉創業,用樂觀的心態和創新的意識,尋找到一條通向自己夢想的路。

  從今年3月到6月,僅僅三個月的時間,她的淘寶店快速成長為三鑽。“我要讓來店裡購物的人們享受到鄰家小妹般溫暖貼心的服務,如同在品嚐一個家制的紅豆饃饃一樣隨意自在。”這是一個85後女孩的創意和決心,她就是網店“小雪出品“的店主趙雪。

  返鄉創業從頭做起樂觀看世界

  因小時候被錯打慶大黴素,弱聽讓趙雪一直模糊地覺得自己跟別人不一樣,會走一條不尋常的路。她希望有一天能在自己把控的環境裡工作和生活,而不會因為聽力造成太多的障礙。但創業談何容易,意識到夢想和現實的差距,趙雪不得不加入到大學生的擇業大軍中。

  2008年,趙雪物流管理專業畢業,開始在北京四處尋找工作。一番周折之後她終於找到了一份在貨運公司做銷售的工作。但因為聽力問題,趙雪的工作開展並不順利。底薪每月僅僅800元,而當時房租就要900元,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裡,對趙雪來說是“壓力多過誘惑”。她毅然決定:返鄉!在家人的安排下,趙雪無奈地做起了銀行櫃檯的工作,但聽力不足仍然影響著她和別人面對面的交流。“我必須找到一個揚長避短的方式。”趙雪說。

  2009年,趙雪從網上看到很多人通過淘寶開店,她一下被吸引住了。在網際網路上交流,可以讓她通過螢幕跟外界溝通,而免去了線下對話的尷尬,這不正是她所期待的麼?8月的一天,趙雪應聘去杭州一家淘寶網店裡工作。經過大半年的時間,在完全掌握網店的流程和技巧之後,2009年底,趙雪決定離開杭州,再次返鄉,開一家自己的淘寶店。“在一些二三線城市,很多人知道網路購物但還不怎麼會用,這是一個等待被培育的市場,開店的思路肯定沒有錯。”趙雪自信而樂觀,她認為相比線下開店,淘寶涉及的資金少,但面對的消費者更多。簡單籌措到一些啟動資金後,2010年3月,趙雪正式為自己的店鋪設計了“小雪出品”的品牌,旺旺ID名叫做“紅豆饃饃”,淘寶店正式開張。好友王丹也被她的創業熱情和想法感染,兩人一起開始了創業之旅。

  淘寶“造夢”平凡女孩在路上

  趙雪一開始需要在本地尋找貨源,和王丹反覆商量後,兩人決定選擇服裝行業。雖然在淘寶上銷售服裝的商家非常多,但是服裝的剛性需求是顯而易見的,而且門檻不高,技術含量相對低。但是,服裝的範圍太廣泛了,要在淘寶目前的市場狀況下,能迅速立足並建立自己信譽度的方法就是藉助品牌。

  尋找品牌成為趙雪不得不面臨的一個難題。許多經銷商都不願意把東西批發給她,因為擔心網路銷售會給線下店造成影響。終於有一家森馬的經銷商勉強願意讓趙雪代銷產品,但只答應給她3000件過季的囤貨,且折扣很高。

  趙雪如獲至寶:“森馬的品牌認知度比較高,這樣市場教育成本就大大降低。”趙雪跟商家談妥不做進貨,只是先把照片展示在網上,如有人購買,就去拿貨。靠著這樣節省成本的”無倉儲銷售“,趙雪的“小雪出品”正式開張了。

  ”那是開店後的第三天,是一個江西買家,拍了一件黃色T恤,成交價格25元。“回憶起當時,趙雪如數家珍,雖然只有25元的,但是意義非凡,自己的積累終於得到了市場的迴應,兩個小姑娘很興奮。有了一單、兩單、三單……訂單漸漸多了起來。20天過去了,小雪出品升了一鑽,又過了30天,二鑽……到5月20日的時候,店鋪已經突破了三鑽,這離她們開店3個月不到。面對這樣的成績單,趙雪知道自己已經找到實現夢想的路。

  小雪出品要做品牌沃爾瑪

  淘寶上已經有海量商品,森馬的品牌銷售淘寶店也有很多,如何從這些種類繁多的類目和店鋪中突圍?趙雪有了自己的創意:“小雪出品”不只是一家店鋪名,而是一個品牌。通過“小雪出品”這個品牌,就像鄰家小妹一樣,親切、樸實、熱情,讓客戶感受到滿是笑臉的服務態度,而“出品”則讓人聯想到品質和質量的保證。“在淘寶這個大市場中,要想贏得客戶,產品的質量和服務同等重要。”

  雖然拿到的只是一件普通的衣服,但是在她的巧妙的創意搭配之下,T恤展示出了不同的特質。與其他賣家不同的是,趙雪面對每一個客戶不僅熱情,還積極幫他們找到合適的搭配。胖人應該怎麼穿,矮人應該怎麼穿,“小雪出品”都會精心為客戶設計好。“接下來我們將選擇更多的服裝品牌做代銷,新品和舊品做搭配,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她說。從產品上架、到期下架、檢查櫥窗位,到加入直通車、匯入匯出資料包、尋找類目等,趙雪都能應付自如。“淘寶客的推廣能幫我們增加單品的購買量,而直通車的推廣可以幫助我們‘小雪出品’品牌更多地為人所知。”對於網店經營,她見解頗深:“小雪出品”要塑造一種平凡人也能做非凡事的感覺,“一件普通的衣服也可以穿的精彩,一個平凡人也可以創造奇蹟。”

  “迴流”有道大學生網上創業引發思考

  “京、滬、穗、深”曾一度是大學生就業的首選之地。傳統的就業觀念中,大城市的機遇龐大,發展空間無限,往往成為畢業生爭相湧入的就業重鎮。而這也催生了“蟻族”群體。大學畢業生聚居群體,被稱為繼農民、農民工、下崗工人之後出現在中國的又一群體。據統計,僅北京一地就有至少10萬“蟻族”。

  曾為“蟻族”的趙雪對此感懷頗深。“那是迷茫和希望伴生交織的狀態。拿著800塊的收入,交著900塊的房租。戀愛、婚姻、房子、車子,似乎充滿希望,卻又摸不到未來。”趙雪認為,大城市的機遇是多,但競爭也更加激烈,在學歷和工作經驗等都不佔優的前提下,所謂的機遇其實很難降臨到自己身上。而中小城市其實同樣遍佈機會,並且很多在大都市已經充分飽和的領域,在小地方很可能還是空白。如何在這樣的境況下尋找機遇,如何將在外的見識轉化為返鄉的工作優勢,甚至是創業優勢,恰恰是外求學的畢業生們應該加強思考的。

  開網店成功的案例篇3:

  校園創業弄潮兒

  王蓬鬆出生在安徽亳州農村,昨天記者見到他時,第一印象是長的結結實實,粗線條的臉廓,雖少了南方男子的清秀,卻有著北方漢子的硬朗。他說,自己今日小有成就,還得從幾年前自己是在校大學生時,創業弄潮開始說起。

  王蓬鬆大二那年,自主創業的風氣在蕪湖職業技術校園裡捲起,那時,許多的年輕人在創業大潮的推動下,都產生了創業的願望。王蓬鬆所在的電子商務專業班,在自主創業中更是衝在前,這是因為所學的專業知識,給他們自主創業帶來了便利:開網店很時興,而且成本不高,對“窮學生”來說,很對路!當時,全班70多名同學,大部分同學都爭先恐後地開起了網店,他成為當中的一員。

  開網店雖說成本要求低,但也要近3萬元。王蓬鬆拿出自己平時省吃儉用積存下來的獎學金、生活費等,再加上向朋友借,一共才籌到10000多元錢,缺口還有不少,沒有其它辦法了,只好硬著頭皮向在土地裡刨食的父母尋求支援。雖然家裡貧寒,但父母瞭解到自己的兒子是在幹正事時,仍毫不猶豫地東拼西湊給他匯來了15000元錢。開辦網店的資金基本到位,王蓬鬆除上課外,其餘時間便全部投入到籌辦網店的事情上去,很快,他的網店便開張了,專營鞋類。

  缺少資金缺少人員,什麼事幾乎都要自己親自動手。王蓬鬆的網店開張前幾月,由於少名氣少投入,每天接到的單子很少,只有二三十單,但所花的精力都幾乎是自己的全部,一天24小時除了必須的吃飯和休息,其它時間幾乎全部撲在網上。那種辛苦是沒有開過網店的人難以想像的。也正因為艱苦,班上與他同時開網店的同學,幾個月後許多人打起了退堂鼓。但王蓬鬆卻咬緊牙關堅持著,業務終於開始由涼變暖起來,到了開業的第8個月,他統計了一下,已做了10000多單,自己的網店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關注。

  離校後兩度搬遷

  隨著網店生意好起來,王蓬鬆離畢業的日子也越來越近。蕪湖職業技校學院北校區離市中心較遠,也遠離進貨的批發市場。接到的單子多了,進貨距離遠給他帶來了很多不便,他思前想後,下定決心將網店辦公場所遷到城南的瀂港大市場。

  原本以為當時瀂港大市場的房租低,生活成本不高,還能在大市場裡方便地組織貨源。但搬過去後,王蓬鬆才發現許多不便。大市場位於城鄉接合部,商戶經營理念比較保守,他在洽談業務時,批發商對網店這個新生事物難以理解和接受,支援和合作的願望比較低。加上開網店需要及時將自己的產品形象掛上網店,但瀂港一帶缺少攝影專業服務機構和人員。於是沒多久,王蓬鬆又將自己的網店工作場所,搬到了銀湖路上的吉和大市場。

  2011年8月遷入吉和大市場,工作環境改善了一些,找攝影服務機構和人員也相對方便了許多,但在貨源組織上仍存在著與瀂港大

  市場相似的困難。批發商缺少網上營銷的理念,不懂得網店經營的流程和程式,一旦王蓬鬆的網店接到大量的訂單時,到市場上很難及時組織到貨,不僅是數量不足,更在於式樣和貨碼不齊。

  王蓬鬆說,這也怪不得市場上的批發商們,他們依託傳統經營模式,進什麼貨賣什麼貨,老主顧來批發,每次數量都不會很多,因此批發商每次的進貨量也不會很大。但網店就不一樣了,有時一天訂單會接到數百份、數千份,而且客戶分佈在全國各地,發貨的時間很緊,必須儘早將貨快遞到客戶手中才能贏得回頭客,這種情況下,傳統批發商那裡的貨源,就越來越難以滿足網店經營者的需求。

  網店的生意越做越大,為了儘快打破這個制約發展的瓶頸,王蓬鬆決定繞開批發商,直接到生產廠家組織貨源。這樣就省了很多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