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心理學研究論文
文學心理學研究在整個跨學科研究領域中佔有重要的位置,從心理學的角度對文學進行闡釋是其特色。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心理學與文學的交融》
摘 要:文學心理學研究在整個跨學科研究領域中佔有重要的位置,從心理學的角度對文學進行闡釋是其特色。在這個文學邊緣化的年代,在這個高度發達的科技社會、商業社會、物質社會中,歷史上的許多重要的心理學流派,則再一次對文學的價值進行闡釋,為文學藝術價值的發揮提供了充分的理論依據。讓人類尋回失落已久的心靈美德,尋回天真、質樸,尋回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人和自然之間的平衡。
關鍵詞:邊緣化;馬斯洛;文學價值
現代工業文明與文學的邊緣化。蒸汽時代的第一次工業文明讓人類像馬克思所說的那樣“時間消滅空間”,隨之帶來的是人類對知識領域的認識,這具有跨時代的意義。然而,事物總是具有兩面性。人們對現代文明的依賴,正在走向一種無以復加的地步。號稱自然主體,萬類靈長的人們正在被現代文明所殖民,所異化,並逐漸喪失了自己的創造性,成為現代工業文明的奴僕。
在現代工業文明的影響之下,文學也逐漸走向邊緣化。在消費的刺激下,人們的慾望不斷膨脹,文學也被異化氾濫成了迎合人們慾望的消費品,使文學原有的高尚地位不復存在。
古往今來,眾多的心理學流派對文學價值的發現做出了重大貢獻,它們為文學價值的發現與確定提供了充分的依據。主要的有三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榮格,馬斯洛。首先,弗洛伊德對文學的貢獻是他發現了個人心理中的“潛意識”層面。弗洛伊德認為支配一個人的行為的是一種潛在的、盲目的、混亂的本能衝動。在這些方法中,審美活動與文學藝術的加入都會起到促進作用。
其次,榮格對文學的貢獻是他提出了“原型”這一概念。榮格關注的是對於“人類集體智慧”的開鑿與揭示。榮格認為文學藝術是種族乃至人類的集體無意識的象徵與呈現。他認為真正的文學作品蘊藏著神祕的內涵,是“原始情境的發生”,它對於現代社會的人們具有強大的情感力量和無可替代的啟迪作用:“藝術的社會意義正在於此:它不停地致力於陶冶時代的靈魂,憑藉魔力召喚出這個時代最缺乏的形式。藝術家得不到滿足的渴望,一直追溯到無意識深處的原始意象,這些原始意象最好地補償了我們今天的片面與匱乏……”[1]
最後,馬斯洛則創立了“人本主義心理學”。“馬斯洛和他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的同伴們要做的是:在西方高度發達的科技社會,商業社會,物質社會中,尋回失落已久的心靈美德,尋回人的天真、質樸、正直、善良,尋回人的自尊、自信、理想、信仰,尋回人的愛的能力,審美能力,尋回人的創造精神,獻身精神,尋回人和人之間的和諧、人和自然之間的平衡”[2]。
“基本需要理論研究”與“高峰體驗”。《朗讀者》是德國作家本哈德・施林克的一部長篇小說。對於小說的女主人公漢娜形象的分析可以對馬斯洛的這兩個重要的心理學理論對文學價值的發現做一個解釋。本文就以漢娜心靈的衍化過程為中心,從馬斯洛人本主義心理學解讀漢娜這個藝術形象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實現自己的夢想、人生價值、挽回做人的尊嚴,實現自己的靈魂救贖,從而實現真正的人性迴歸。
81 屆奧斯卡獲獎影片《朗讀者》在忠實於原著的基礎上,用動態的影像世界闡釋了對納粹發動慘無人道戰爭的質詢、漢娜和米夏之間一段忘年之戀,更著重塑造了漢娜這一進行靈魂自我救贖的道德自覺者的形象。在馬斯洛的“基本需要理論”中,超越型自我實現具有重要的意義。它主要是指更經常意識到內在價值、生活存在水平或目的水平而具有更豐富超越體驗的人。他們更重視高峰體驗的意義,更關心人類的命運,更尊敬他人,能更平等地對待人,更重視精神生活。
馬斯洛曾由衷地寫道:“音樂,在我內心深處是毫不猶豫地被接受的,因為對我來說,它是最高的藝術,是我生存的緣由之一。它甚至同愛,這一生命中最重要的目的相提並論――在音樂中,我找到了最基本的根基――音樂充滿了我的生活,它是大自然賜予我們的最重要的一份禮物。”[3]《朗讀者》中“朗讀”於漢娜而言也同樣具備如此巨大的魔力和動力,使她能超越生命中一些最基本的需求矢志不渝的追尋“朗讀”這一終極目標。
跨學科研究的重要性。在現代工業文明的影響之下,文學“邊緣化”現象愈發明顯,文學被異化氾濫成了迎合人們慾望的消費品,文學原有的高尚地位不復存在,‘文學性’已經在整體性的娛樂化中被消解或轉化了。心理學的介入是文學的價值重新得到肯定,為文學存在的必要性提供了堅實的理論依據。以上的分析就是心理學的介入對與文學的影響,更是心理學的介入對於人類精神世界的豐富,對於重建人和社會新形象的貢獻。文藝心理學,讓我們在高速發展的社會中尋回失落已久的心靈美德,尋回人的信仰,愛人的能力,尋回人和人之間的和諧,人與自然之間的平衡。
註釋:
[1]錢穀融,魯樞元:《文學心理學》,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442頁。
[2]同上,第443頁。
[3][美] 愛德華・霍夫曼. 做人的權利―馬斯洛傳[M]. 北京:改革出版社, 1998:27.
參考文獻:
[1]錢穀融,魯樞元,《文學心理學》,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8月版。
[2]王娜,《“文學邊緣化”之我見》,《文學界 文化永珍》,第205頁。
[3]韋納斯,《新媒介時代的文學――對文學邊緣化現象的思考》,《文學研究》,2011.9。
[4]吳掉,《社會實踐與人的基本需要―評馬斯洛的基本需要理論》,《南師大學報》,1992年第一期。
[5]洪波,《馬斯洛人本主義心理學述評》,《長白學刊》,第五期。
[6]陶巨集斌,《馬斯洛的名峰體臉理恰述評》,《黃岡師專學報》,1995年2月,第15卷第一期。
[7]陶爾夫,《稼軒體:高峰體驗與詞的高峰》,中國知網。
作者簡介:沈子群,蘇州大學文學院現當代文學專業學生。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