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自主合作探究
在教學活動的進行過程中,語文課堂需要自主合作、深入探究、這樣才能引導學生學到知識並且靈活運用。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篇一
一、高中語文教學課堂的現狀
一老師講課沒有深入。很多學生埋怨不懂課文內容,考試的時候無從下手,這是因為老師在教授過程中只是照本宣科,沒有很好將教材裡的內容給學生講解,甚至只是將課文的表面內容通讀一遍,這樣的方式很難讓學生學到知識。
二課堂乏味,缺乏靈動性,課堂上常常見到這樣的現象,老師在臺上講的唾沫橫飛,臺下的學生昏昏欲睡。老師的講解不能勾起學生的興趣,這時候老師就應該思考是不是該改變講課的方式,被動式的學習方式明顯遜於主動式的學習,而且效率也減半。
三文言文生澀難懂,一些學生認為語文最難的地方就在於文言文。文言文既難背又難懂,小到一個註釋、大到整篇課文,讓學生無法下手,甚至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學。
四老師沒有讓學生日常積累,學習語文最重要的就是要積累,寫作文的時候沒有素材就只能抓耳撓腮,所以老師平時要給學生累積的機會。
五沒有明確語文課堂的目的性,語文課堂的目的在於讓學生學習深厚的中國文化,更在於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和自主創新的精神,老師和學生都要明白這一點。
二、如何設定高效率的語文課堂
一設定情景教學,情景教學能有利於老師和學生的互動,並且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針對比較難懂的文言文課文《蘇武傳》,很多學生光憑藉表面上的隻言片語,很難理解文章的內容。老師在講解一遍文章內容之後,為了加深學生的印象,可以運用表演法。比如,讓學生每四個分成一個小組,每個小組都要上臺來通過表演的方式敘事課文內容。通過學生自己的表演,會更加的明白課文內容。
如果是詩文類的課文,比如像比較深情的課文,老師可以下載相關的音樂,讓學生在音樂中慷慨激昂地閱讀,閱讀之後學生會加深印象,下次考試的時候便不會忘記背誦的內容。
對於現代課文來說,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激烈的討論,通過討論讓學生大膽的說出自己的實際觀點,做到踴躍的發表自己的看法,這樣才不會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二培養學生對作文和閱讀的興趣。老師可以在班上辦一個班級刊物,讓學生們在班級刊物上發表自己的文章或者作品,一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二來培養他們寫作文的能力。讓他們多積累素材,避免在寫作文的時候成了“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狀態。寫完的作文先讓同學批改,再讓老師批改,當然老師批改的時候要多注意自己的言辭,不能過激,不能批評,要多鼓勵和支援。
三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讓學生每四個分成一個小組,每次上課的時候,由小組先討論,在班上進行討論。鼓勵膽怯的學生,多讓他們發言,說出自己的看法。如果有創新性的言論出現,老師要多多引導不能扼殺。這種互助式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從他人那裡學到更多的東西。
四老師個人也應該多學習,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要跟上教育的腳步就必須隨時充電,以免落後。對於新的東西,老師要鼓勵不能排斥,而陳舊不合理的東西,應該及時丟棄。
五開發學生無限的潛能,科學家發現,人的潛能是無限的,但要不斷地開發它,否則它就會被深埋荒廢。同樣,學習潛能也是如此,所以老師在課堂上要多點撥學生,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創造力和想象力。
三、淺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老師應該借鑑和使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法,既要讓學生養成獨立思考和學習的好習慣,又讓學生明白,合作能讓人學到更多的東西。每次考試後讓學生總結原因,讓他們找到自身的不足之處,引導學生探究學習的方法。只有懂了學習方法,才能更好的學習。老師還要注意“自主與合作”統一的教學方法,挖掘他們無限的潛能,培養出21世紀高素質的全面人才。老師要讓學生轉變理念,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變被動式為主動式,這樣一堂課的效率就會高出很多。
或者老師也可以和學生共同探討關於學習的方法,若是有學生提出好的建議,老師應該鼓勵或者提倡。總之,老師要讓課堂充滿新的生機與活力,而不是沉悶無趣的,語文教學的責任重大,教育者要轉變舊的觀念,隨時改革教育方式。
四、結束語
語文課是教導學生學習祖國文化的主陣地,目的在於全方面培養學生的積極性、自主性和創造性,因為21世紀需要全面發展的人才。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進一步探索和思考,教學過程中結合學生的情況和語文學科的特點,不揠苗助長,才能解決教學中出現的難題。相信通過教育工作者的不斷努力,教育成果一定會結出豐碩的果實。
篇二
一、營造氛圍,激發探究興趣
這一階段主要是教師通過各種教學手段,創設生動活潑的情境,製造引人入勝的懸念,讓學生感知、體驗學習內容,激發學生的探求欲,喚起學生自主參與學習的慾望。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是獲得知識的前提條件,學生有了興趣,便能主動地進行學習,從而取得最佳效果。
我在《林黛玉進賈府》一課中使用了多媒體進行教學,那悠揚動人的音樂、詩情畫意的圖片、呼之欲出的人物引發了學生的陣陣驚歎和時鳴的掌聲;之後我引入的《紅樓夢》的片段尤其是“紅樓十二釵”的故事及判詞,直至對寶黛催人淚下的悲劇故事的闡述引發了學生探究文中人物性格特徵的強烈興趣,師生經過討論,確立了對林黛玉性格進行探究的課題。
二、質疑探究,培養創新能力
學生帶著對林黛玉性格探究的興趣和通過初步學習尚不能解決的疑問進入此環節,這是閱讀教學的主體階段。分步環節如下:
1.自主學習,個人嘗試探究。課前學生針對問題,充分利用自身的知識資源和網路資料,挖掘思維原動力,嘗試解決問題。教師把充分的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充分地讀,理解文章內容,品味語言文字。教師的作用體現在:1材料蒐集階段的指導:《紅樓夢》這一鴻篇鉅著不可泛泛而讀,首先指導學生選取文中能集中反映林黛玉性格的片段,其次讓學生摘取林黛玉的詩詞代表作,教師相應指導,師生討論,刪其可有可無之片段,力求在資料方面“去粗取精”,建立資料卡。2注重圈劃批註與質疑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奮其才智”,圍繞資料卡主動閱讀、主動求解。鼓勵學生大膽設疑,鼓勵學生以新觀點審視古典名著。
2.協同學習,小組合作研究。教師鼓勵學生自由組合小組,使學生在個人探究的基礎上,輔以小組討論的形式,發動學生充分討論,讓學生在與夥伴的協同學習中學會以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讓學生在輕輕鬆鬆的氛圍中學會合作,學會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樣,組員間的互補性得到發揮,他們互相提問,互相幫助,共同商討解決問題的方法,多角度、多方位、主動交流對問題的認識,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努力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取得進步。
3.創新學習,集體交流感悟。“疑是學之始,思之端。”無疑則無進步,不思就無發展,而疑與思結合的產物就是創新。素質教育最終是為了人的發展、社會的發展,所以學習能力中最可貴的便是創新能力。教師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學生求異思維的培養,合理的“異”要大加鼓勵;不合理的“異”要小心保護,妥善引導,因為從某種角度看,“求異”就是“創新”。經過小組討論,學生有的疑問的到了解決,有的疑問剛剛產生,簡單的並且有統一意見的問題交由學生自行解決,而許多遠離時代的或者有學術爭執性質的甚至是學生在潛心研究過程中突發的“奇想”都得到了教師的鼓勵和正確的引導。此時,教師的作用體現在:
1因勢利導,為學生再次提供交流資訊,全面互動的機會,從而使資訊渠道全面暢通。2重視“群體開竅效應”。充分發揮集體智慧,集思廣益,反饋糾正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理解不當之處。3教師抓住契機,巧為點拔。把語言訓練、學法指導,思想教育三者有機結合起來。
三、適度評價,啟用發散思維
在學生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教師鼓勵學生積極踴躍地發言。教師在學生中間始終微笑面對、適度評價,以飽含激情的語言調動其積極性,鼓勵有不同見解的小組間展開小型的辯論。例如學生起初對林的性格評價比較單一,或全面肯定,或全盤否定,教師鼓勵學生以例項有關林的片段或詩詞證明自己的論斷,在學生的辯論過程中使學生自主形成正確評價人物性格的方法。可見,教師恰如其分的鼓勵性的評價,使學生既獲得認知資訊的反饋,又獲得進一步探究的信心,更激活了發散思維能力,使之獲得更多的活動自主感和創新成功感。
事實證明:“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作為組織者、引導者起指導、點撥、激勵的作用,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認知和情感以及創新精神都得到開發和發展。教學要有模式,但不能模式化,應在有關的理論指導下,遵循一定的原則,因課而異,因文而異,靈活地構建和應用,從而整體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篇三
一、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學生獨立自主地分析、探索、實踐、質疑、創造等方法來實現學習目標。《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幫助他們樹立主體意識,根據各自的特點和需要,自覺調整學習心態和策略,探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途徑。”
自主學習有三個特點:自立,即自己的學習自己做主,學生有對學習內容方法等有一定的自主選擇;自為,即自己的學習自己操作實施;自律,即自己的學習自我控制、自我評價。自主學習充分體現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主觀能動性,學習主體是自己學習的主人,學習這個活動歸根到底由學習主體自己主導和完成。
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的目標是要使學生學會學習、善於學習;原意學習、樂於學習;自學自控、自勵自成。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個體發展和民族進步的共同需要。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要注意明確目標,找準學習方向。教師要結合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立足於整個教學單元,讓學生對學習的目標、方法和過程及課文的重點難點有大概的初步認識。怎麼樣才能讓學生真正做到學有目標,攻有方向呢?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參與指導,幫助學生明瞭自己想要學習什麼、獲得什麼。教師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引導,在怎麼樣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和渴求的心理,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情境之中。而學生在此過程中,可以藉助教師的提示以及和文字相關的資料,初步感知文字,並在感知的過程中逐步明確目標。
二要鼓勵質疑,啟發學生的積極思維。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現代教學論研究指出,從本質上講,感知不是學習產生的根本原因,產生學習的根本原因是問題。新課程的教學改革也特別提到了問題意識。問題意識可以激發學生勇於探索、創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有所疑,才有所思有所得。教師要鼓勵學生敢於質疑問題,而學生也只有經過自己的探索,才能撥開迷霧,發現不為人知的新的問題。教師不僅要善於提問,也要善於引導學生學會提問,學會大膽質疑。
三要自主運用,重視語文實踐能力的培養。自主運用,主要著眼於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陶行知先生說:“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學生的學習活動應當是“知”和“行”的統一。學生最終要把所學的知識靈活地運用,在實踐運用中舉一反三,形成技能。我們可以通過語文的綜合性學習與生活的實際密切結合起來,可以是課堂語文活動、拓展延伸的討論、生活實際的運用等多種形式。學生可在這些實踐形式中,自主鍛鍊語文實踐能力。
二、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20世紀70年代初興起於美國,並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實質性進展的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合作學習是指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標準》第二部分“課程目標”明示:“注重合作學習,養成相互切磋的習慣。”
合作學習以分組為基本構建,國內外普遍採用的合作學習方式有:問題式合作學習、表演式合作學習、討論式合作學習、論文式合作學習、學科式合作學習。
實施合作教學要注意的事項:一是科學建組,合理分工,明確規則。在小組合作學習時,大多數老師都是隨意的按前後桌4-6人組成小組,並沒有關注小組成員之間的情況。然而“合作學習小組的內部構成如何,是學生合作學習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所以分組時,應在綜合考慮學生學習情況、性格愛好、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基礎上,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分成4-5人的小組。
二是培養習慣,明確目標,重視主體。葉聖陶先生曾指出:“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培養良好的習慣。”要使學生形成小組合作學習的機制,在教學中就應該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課堂時間的有限性,決定了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要幫助學生明確的提出合作的目的和要求,而教師也一定要從學生的接受能力出發,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設計符合學生實際水平且需要密切配合的學習任務。
三是注重對話,預留時間,加強展示。 俄國著名教育家契訶夫說:“兒童有一種交往的需要,他們很想把自己的想法拿來跟同學老師交談。”而語文又是語言類學科,更注重學生語言組織及表達能力的培養。這就是要使學生知道如何說話,如何表達心中所想,腦中所思。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由於經驗背景的差異,對問題的理解常常各異。又因為他們之間的年齡、心理、水平相近,可以在語言交流中組織,在爭論中表達,最終激發創新。因此在課堂上注重小組討論、同桌討論等對話方式,能增加小組學習的思維火花的碰撞,加強對話能力的提升,讓每個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
三、探究學習
探究學習是指在學生在主動參與的前提下,根據自己的猜想或假設,在科學理論指導下,運用科學的方法對問題進行研究,在研究過程中獲得創新實踐能力、獲得思維發展,自主構建知識體系的一種學習方式。
《標準》在“實施建議”下指出:“為改變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狀況,特別要重視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專題探究,重在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讓學生體驗探究的過程,學習探究的方法。”
探究學習具有四個特點:一是主動性,學生因自己有探究問題的需要即求知的渴望而主動參與;二是問題性,探究圍繞問題展開,循著問題深入,探究是尋求答案的過程和方式,解決問題是探究的目的;三是開放性,即使圍繞同一問題進行探究,各個學生得到的答案可能都不一樣,也可以不一樣;四是生成性和創造性,探究必須有一個結果,問題得到的解答是探究活動生成的結果,而這個結果是學生個體獨具一格的創造,各具特點各有千秋,對其個體來說是新的東西。
實施探究性教學一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也許剛剛開始,學生不會提問,可能會比較膚淺,可能會不著邊際,這時教師一定要加以鼓勵,要持之以恆,要善於把握學生思維的火花閃耀的瞬間,使它燃起智慧的火炬。久而久之,養成了善於提問的好習慣,學生便具有了善於質疑的能力。
二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探究時間。課堂中,教師要少講,讓學生多學。給學生充分的自學時間、思考時間、提問時間和練習時間,讓學生充分地閱讀、討論、理解,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接受情感薰陶。努力做到問題由學生提出,思路由學生探索,方法由學生尋找,意義由學生概括,難點由學生突破。課堂上儘可能地讓更多的學生活動起來。不要把學生的讀書活動和動筆作業一起佈置,不能以尖子生閱讀的速度來安排讀書時間,應當有較充分的時間讓所有的學生按自己的水平和需要獨立去閱讀、去思考。對學生探究的問題,應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年齡特徵,安排探索時間。
三要有點撥和評價。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應適當點撥鼓勵。教師正確的點撥不僅不會限制學生的探究思路和自我發現,而且能保證學生明確目標,更加自信地進行探究,避免他們陷入任憑自己瞎鬧的探究方式。教師正確的點撥,可以把學生的探索熱情引到正確的方向上來,使問題探究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內,這對學生探究的程序和解決問題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影響。教師應對每一個參與的學生給予恰當的評價,評價的重點放在是否經歷探究的過程、獲得探究的方法上。
- 高中語文自主合作探究
- 關於離別不捨的英文句子傷感語錄***2***
- 關於浪費時間的名言
- 有關失敗的英文名言_名言名句
- 有關幼兒的英語故事大全
- 校園環保繪畫圖片大全
- 周公解夢夢見老公受傷流著血的預兆
- 風雨花的花語含義以及神話傳說
- 石斛蘭花語是什麼
- 有文化的個性英文網名_QQ英文網名
- 人才輩出的意思和造句
- 曉風殘月的意思和造句
- 鶴望蘭花語是什麼
- 記憶力很差怎麼回事
- 奮筆疾書的意思是什麼
- 紫色風信子花語
- 鰲頭的意思是什麼
- 愕然的意思是什麼
- 一個人兩邊有名利打一成語的答案
- 耳濡目染的意思是什麼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