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育研究論文

  作為教育行業中的一部分——小學數學教育,在進行教育體制改革的同時要緊跟時代的步伐。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小學數學教育中語言教育策略探討 》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和方法性較強的學科,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由於學生的智力尚未發育完全,因此對於數學老師來說,如何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數學知識是很重要的,這就需要加強對小學生的語言教育,通過一定的方式讓學生理解抽象化的數學語言。

  1.注意生動形象的語言教育

  小學生階段是學習知識的啟蒙階段,同時學生也缺乏一定的自制能力,因此老師需要加強自身對語言的運用,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表述吸引學生,引起學生對於數學學習的注意,激發學習熱情,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更有利於接受新知識,掌握重點。在學習過程中,老師可以將晦澀的數學定義通過擬人、比喻等方式使其生動和具體化,以迎合學生的興趣,消除對數學學習的隔閡。

  2.提高語言教育的規範化和藝術性

  數學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互動都是通過語言進行的,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因此老師對於語言的應用是非常關鍵而又重要的。這裡對老師對於語言的運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師的語言運用必須精確到位,精練簡短,正確表達其含義,這樣才能傳遞正確的知識給學生,才能讓學生真正領悟書本中的思想,並在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增強自身學習的熱情和能力,從而達到培養其學習興趣的能力;增強與小學生溝通的語言的藝術性,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與學生進行交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用豐富多彩的詞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主動性,促進教學活動進一步展開。例如,在一組連線題目當中,老師可以這樣進行提問:左邊這些蟲子怎樣才能找到他們的媽媽呢?同學們幫幫忙。這樣既能向學生解釋這個題目本身的意思,還能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和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帶著目的搜尋題目發出的資訊,有針對性地去認真做題。

  3.有效的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課堂更是如此。面對自制能力較弱的學生,老師必須通過各種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跟老師語言的運用能力也是分不開的。不管學生回答問題正確與否,作業對錯,通過一定的語言鼓勵都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這也是師生之間交流的一種方法。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穩定性的知識的時候,老師可以通過觀看帶有三角建築的簡單故事的視訊,問學生:同學們,小熊和小虎的房子上方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啊?為什麼呢?小學生最感興趣的就是動畫、動物這一類的東西,所以要抓住這一點。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儘可能多地給學生們一些鼓勵,學生們做得很好,就要多多表揚,在表揚的過程中學生會更加的有信心,也是給學生和老師更多的交流感情的平臺,增進彼此之間的瞭解。學生們做得不好或是做錯了,老師在糾正其錯誤的同時也要進行鼓勵,給學生打打氣加加油,幫助學生看清自身的優點,克服缺點,這樣,也會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學習動力。在這個過程中,老師也能很好地與學生之間培養了感情,使得在課堂上可以有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師生互動中來,以此活躍課堂的氛圍,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

  4.注意批判語言的幽默性

  小學生出現自制力方面表現得不夠好、注意力難以集中等問題都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學生要是做錯了或是做得不好,老師採用的措施不是對其進行炮轟式的批判,而是要像前面提到的一樣對其進行批判式的鼓勵和幽默式的批判,在不知不覺中點出學生的錯誤之處,又不明確地說出來,既不會傷害學生的自尊,讓他覺得不好意思;又能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進行思考後下次做得更好。因此對學生的批判也是需要語言藝術的,通過委婉的方式直接或間接地改善學生的不良習慣。例如,小長假一放,學生回到學校,還不能完全地投入到學習中去,課堂上有很多學生會表現得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思想神遊等,這樣的狀態極大地影響了課堂的效率和質量,但如果老師當著全班的麵點學生的名,指責學生不認真聽講,這樣做是非常危險的,會在一定程度上打擊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會影響其他學生的學習。為避免這種局面的出現,老師可以採用幽默批判的方式,說一些戲謔的話,達到教育目的。

  篇二

  《 小學數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

  摘要:時代的發展,要求教育也要隨之改革,尤其小學教育的發展與改革更為重要。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的希望,而小學教育不僅關乎到小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培養,小學階段還是塑造品格的重要階段,所以小學生的品格教育也非常重要。目前,小學教育還不完善,小學數學教育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使小學階段的數學教育適應時代的召喚,這是目前需要共同探討的問題,本文針對小學數學教育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有效的對策,希望對今後的小學數學教育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育 ;問題; 對策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的教育事業向前不斷進步。但是,在我國的小學數學教育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可在一些方面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教育事業是一個崇高的事業,也是全民素質整體提高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小學教育。小學是一個人初入社會的初始階段,一個人的性格培養、文化基礎、品格的塑造都將在小學階段打下基礎,所以,在人的一生中,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在未來的日子裡,小學教育也是最為深刻的,而小學教育的實施也是比較難的,這就使小學教育問題成為一個更為嚴肅的問題。可是,目前小學教育中的數學教育還有很多問題等待解決,時代的發展和進步使我們吸取了國外的一些先進經驗,但是,我們要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建立起具有本國特色的教育模式,這種小學數學教育模式,要緊跟時代的步伐,充分融入先進的科學教育方式。

  一、小學數學教育存在的問題

  1.對小學生的特質認識不全面。小學生是剛剛離開家長的呵護,走入到社會群體中的一群孩子。從某種意義上講,小學教育將伴隨著孩子的一生,每一個孩子將從小學階段邁出人生關鍵的一步。小學階段的孩子受到怎樣的教育,他便將反饋給社會,從而影響這未來社會發生的變化。它啟示我們:小學教育的工作者要正確認識小學教育的特殊性,知識和技能教育對於小學生的教育來講是不全面的,要在傳授給小學生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小學生的態度、情感和價值觀。

  2.傳統教育模式與素質教育有差距。由於傳統教育中,應試教育的長期存在,把分數的高低作為評價學生的標準。為了使學生達到高分,常運用題海戰術,而學生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質等方面的培養卻被忽略。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要求教育推陳出新,而我國的小學數學教育在內容、方法、創造力上,都較傳統。教學內容不寬泛、少生動、缺新穎,與素質教育存在一定差距。

  3.課堂教學模式化、缺乏趣味性。小學的數學課堂上,教師常運用小組合作法教學,但是,有些時候,這種教學還只是模式化,學生並沒有真正的“合作”、獨立思考、相互探討,使教學結果不佳。一般教學中,教師提前把教案備好,在上課時,按照教案進行教學。這種模式,缺乏趣味性,學生不易消化理解,而在學生理解錯誤,或並未完全掌握這個知識點,教師卻教授下一個知識點了,此方法缺少循序漸進的過程,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模式化教學,教學氛圍呆板,教師沒及時引導,學生不參與、不思考,所以不理解不吸收,教學效果不太理想。

  二、小學數學教育問題的對策

  1.注重小學生的全面教育。現代化教育,教和學同樣很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因勢利導,逐漸引導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從而主動去學習,而不只是被動接受。注重小學生的可塑性,培養榮譽感。培養小學生具有美感,吸引小學生主動認識世界和了解世界,從而在心理上產生了對知識的渴望,這種動力一旦形成且具有長久性,小學生就會愛上學習,主動尋找未知。從中培養小學生具有道德思想中的責任感,這也是人性道德教育的任務之一,責任感的構建完成,為其人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具備責任感的孩子不論誰交給他的任務都能積極主動想盡辦法去完成,這一良好心態和習慣的養成,使他能夠成為對家庭、對朋友、對工作、對社會敢於承擔責任的人打下堅石,從而完成小學生的素質教育目的。

  2.縮短與素質教育的差距。要縮短與素質教育的距離,就要減少小學生的數學習題,減少學習壓力,課上鼓勵學生多動手、多動腦,開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和能力,重視小學生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鼓勵學生積極發展個性,加強對小學生身體健康教育,培養小學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3.加強課堂引導、互動和趣味性。教師提前準備教案沒有錯,但是教師還要根據課堂的情況,對教案的內容進行調整和補充。教師要從實際教學內容出發,找出學生的興趣愛好,再從實際生活出發,找到與之交流的方法。比如在教授“平均數”這個知識點中,教師首先提出引導性的問題,詢問學生喜歡什麼運動,可能有些學生會喜歡足球,有些會喜歡籃球,而有些學生會喜歡排球。總之,學生大多喜歡的是球類運動。

  這個問題找到了學生的興趣愛好。教師再根據教學環境的實際情況,即教室的大小,給學生解釋為何這些運動暫時不能用到這節課上,然後選擇適合課堂教學的運動方式,將分組教學與互動教學相結合,提出讓學生們以座位順序自然地分為兩組進行一場球類運動比賽,從中讓學生充分理解“平均數”這個概念。假如教室內有四排座位,那麼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從左到右的順序,每兩排座位的學生為一組,把全班學生平均分為兩組。然後再根據場地的限制告訴學生,喜歡的運動暫時不能完全進行,但可以換一種方式進行球類運動,即拍球比賽。教師讓學生找來球類中的任何一種均可,然後讓學生們推舉出各組的組長,再集思廣益,給各自的小組取個名字。

  教師提出一個時間限定,可以讓學生們指定一名學生專門記錄時間。接下來,教師讓學生們動腦,商量比賽的規則。之後教師總結比賽規則,即在有限時間內,哪個組別拍球較多,哪個組即為勝者。在教師發出號令後,兩組學生開始拍球,為了鼓勵學生,最後教師還要對取勝的一組給予非物質獎勵。比如組長給兩組分別起名為藍隊和紅隊,時間限定為十分鐘內。如果藍隊拍球為30個,紅隊拍球為29個,教師可引導學生說出兩個組的拍球個數比是多少。

  當教師宣佈藍隊為勝者時,紅隊的學生提出異議說,兩個組拍球的機會雖然一樣多,可是他們的組裡只有六個人拍球了,而藍隊卻有十個人拍球,這種比分不公平,要求在人數相等的情況下,拍球數量多的才能為勝者。教師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的思考能力,讓學生好好想一想,在拍球機會相等,可拍球的人數不等的情況下,是否能評出哪一組獲勝呢?通過教師的不斷提問,學生的不斷思考、回答,既開闊了學生的思維,鍛鍊了學生的思考能力,引導學生相互交流,主動探討,又活躍了課堂氣氛,增加了數學課的趣味性。這種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到深度思考中,自主解決學習上遇到的問題,時間一久,學生就養成了主動思考的習慣,對完成數學教育起到了促進作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存在著諸多問題,使教學質量和效果受到影響。小學數學教育要跟上時代步伐,改變教學模式,把握教學策略,使小學生愛上數學、主動學習數學、探究數學問題,培養小學生的發現、分析和獨立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使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得到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王玉平.淺析小學數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4;1017:27~29.

  [2]包永紅.探究小學數學教育中若干問題的缺失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小學教育;2015,9:19.

  [3]王玉河.淺析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現代農村科技,2015;217:57.

  [4]徐麗娟.當前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科學,2011;4:111.

  篇三

  《 小學數學教育數學化缺失問題探討 》

  在小學數學的學習中,要求小學生掌握小數、分數和整數之間的運算,並且能夠計算準確,具備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能夠對生活中熟悉的數學現象進行簡單的數學邏輯推理,增強學生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存在著數學化缺失的問題,嚴重阻礙著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降低了數學的學科特點,不利於學生數學邏輯思維以及創造能力的培養。故此,本文在闡述數學化內涵的基礎上對數學化缺失問題在數學教育中的具體表現進行了描述,並針對性提出應對小學數學化缺失問題的具體措施,旨在提高教師數學教學的水平。

  一、數學化的內涵

  數學化是指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與學生形成有效的互動和交流,使得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掌握數學規則和知識,而且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主動參與數學學習的意識非常強,從而有助於師生之間通過教學實踐得到共同的進步。總的來說將數學化概括為“抽象—符號—運用”,數學化有助於提高學生思維邏輯能力,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尤其是小學數學學習階段,是培養學生數學化思維的重要階段。

  二、數學化缺失問題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的具體表現

  1.教學目標模糊不清,情景創設欠缺合理性

  在小學數學新課改的教育理念下,部分教師為了迎合新教育理念的要求,在數學化過渡到生活化的過程中,僅僅做到了形式上的過渡,對於學生學習的效率和教學成果則沒有足夠的引起重視。教學中過渡重視學生情景興趣的激發,對於數學情景與實際生活之間的關聯性欠缺重視,使得學生在興趣中不能做到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不能做到將日常生活中的數學現象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數學的教學便喪失了實踐的意義。

  2.學生的學習欠缺主動性,未能實現數學化到生活化的轉化

  在小學的數學教學中,由於部分的教師仍然採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傳授數學知識,即使是在新課改的理念背景下,僅僅是形式上的改革,實際的教學中還是教師單純的講授,學生被動式的聽講,沒有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使得學生對於數學的學習欠缺創造力和洞察力,無法主動的對數學內容進行探究性的學習,降低了學生分析問題並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解決小學數學教育數學化缺失問題的策略

  1.加強教師的培訓力度,明確教學目標

  加強教師的培訓力度,增強教師的專業素養是解決小學數學教育數學化缺失問題的首要措施,使得教師在注重學生學習氛圍培養的過程中,還能夠時刻明確自身的引導職責。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明確教學目標,準確把握教材的內容,根據教材的內容創設教學情景,將教學內容融入教學情境中,構建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絡,有助於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探索新的知識。例如,當學生喜歡玩具時,要去商店購買時,可以明確地告訴學生批發價和零售價是不同的,一套奧特曼玩具批發價要80元,裡面共有8個人物,當每一個人物的零售價格是20元時,教師引導學生在商店買一套玩具老闆賺了多少錢?教師通過實際的生活場景與數學知識構建聯絡,提升了學生數學化到生活化的順利過渡。

  2.豐富課堂教學方式,教師的教育理念要與時俱進

  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地豐富自己的教學方式,創設教學情景,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教學內容選擇科學合理的教學形式進行教學,不斷轉變教學理念,符合新課標對教學的要求。例如,教師在講授“長方體的表面積”這個知識點的時候,運用實際生活中的一個案例,迅速的使學生掌握表面積的計算公式。如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見一個長方形的大水池子,要想知道粉刷這個水池的面積是多少,就會運用到長方體的表面積計算公式。這樣就實現了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目的,從而幫助學生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實現數學化到生活化過渡的其他教學策略

  由於數學是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連的學科,源於生活又為生活而服務,那麼做好數學化到生活化的過渡至關重要,生活化的教學策略是教師經常採用的教學策略,便於降低教學的難度,有助於學生容易理解新課程的內容,幫助學生提升聽課的效率。而且這種數學到生活化的過渡是科學並且合理的,其主要的策略有:針對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思維訓練、組織小組學習討論、教師引導學生蒐集生活中與數學內容相關的數學現象並闡述其中含有的數學知識等,使得學生在師生的互動中提升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的能力,拓寬學生的思維維度,推動生活化的數學現象上升到數學的高度。綜上所述,數學化的缺失是值得關注的重點,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僅要注重生活與數學的科學、合理過渡,還要在教學過程中引入生活化教學方法,強調場景與數學知識的銜接和聯絡,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提升,恢復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數學化特點。

有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