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教育論文範文

  人這一生當中要接受三種教育,即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而對一個孩子最重要的便是人生開始階段的家庭教育。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農村小學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失問題探討 》

  小學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重要的人生階段,此時個體人生觀、身體、藝術素養、審美情趣均處在逐步形成和鞏固階段,如得到了良好引導和發展將使學生受益終生,反之,將會造成不良後果,甚至會影響學生的人生道路。與社會個體不同,小學生的社會關係相對較為純粹,主要包括家庭關係和師生關係,而朋友關係僅僅處於朦朧階段,並非重要的人際關係。一直以來,中國教育模式決定了大部分家長均過於依賴學校教育,也即相對於師生關係,家庭關係對學生的影響通常被認為不那麼重要,甚至有的家長認為孩子交給學校就可以了,家長完全不用參與教育過程,這種“放養式”的教育在農村尤為多見,尤其是現代隨著學生父母進城務工,更加加劇了這種現象。如何使農村小學教育適應新的形勢,充分發揮家長在小學教育中的作用,已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1.問題分析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學校教育而沒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沒有學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養人這一極其艱鉅而複雜的任務。”由此家長在小學生教育中的角色應是至關重要的,而並非無關緊要,甚至有觀點認為,在小學階段,學校教育應是家庭教育的延續。但實際情況是,隨著近年來農村進城務工人員的大量進城,正是身為小學生父母年齡的青壯年通常把孩子放在農村由爺爺奶奶照顧,造就了大量留守兒童。據全國婦聯統計,目前全國有農村留守兒童6100多萬,佔農村兒童的37.7%,佔全國兒童的21.88%。部分留守兒童面臨情感慰藉缺失、家庭監護缺位、安全保障缺乏、心理健康缺護等突出問題,教育過程中缺乏家長參與,令“家庭教育”在農村小學教育中嚴重缺失,已成為我國農村教育的一大難題。面對農村留守小學適齡兒童缺乏家庭教育和監管,已引起嚴重社會問題的現狀,部分地區嘗試全寄宿制,以預防留守兒童被社會不良因素侵害,但在大部分農村小學師資力量較為匱乏的情況下,完成教學任務已十分緊張,幾乎不具備多餘的人力物力照顧小學生課堂外的生活,從而實施效果不佳。在當前農村小學家長普遍無法直接參與小學生教育,同時教師資源不足,硬體條件有限和教學投入不均衡的客觀情況下,如何儘量做到“家長教育”不至過度缺失亟待解決。

  2.對策探討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應從加強學校管理、建立有效的學校和家長溝通機制、實施幫扶結對制度,以及豐富校園生活等多方面入手,才能從根本解決農村小學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失問題,真正實現教育公平的基本原則。

  2.1強化學校教師的關愛在留守兒童生活中的地位

  與城市小學適齡兒童通常能夠得到家長足夠關愛不同的是,農村留守兒童家長大都不在身邊,從而普遍缺乏家庭溫暖,甚至造成學生具有強烈的自卑心理,不利於未來的健康成長。在家庭教育無法發揮正常功能的情況下,學校就變成了留守兒童獲得關愛和溫暖的重要場所,也即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學任務外,農村小學教師應利用課餘時間對留守兒童給予更多關懷,例如對成績不好的學生課外輔導,提高其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對生活困難的學生給予力所能及的關心和幫助等。事實證明,對於嚴重缺乏安全感和家庭溫暖的留守兒童,一點點關懷或者一句溫暖的話,可能帶給其巨大的鼓舞和促進,有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教學質量提升。為了促進教師課外時間關愛學生的意識,學校可建立相應制度,必要時刻出臺相應激勵政策,以促進教師多關愛留守兒童學生。

  2.2建立暢通的家長和學校溝通機制

  雖然大部分留守兒童父母均不在身邊,無法通過“家長會”或“家訪”的形式溝通學生在校的表現。但在通訊工具已極為發達的今天,充分利用電話、網路等現代化工具,建立暢通的家長和學校溝通機制是可行的。QQ或微信目前已在農村中青年群體中較為流行,從而可考慮建立家長QQ群或微信群,通過群聊的方式及時反饋學生在學校的情況。此外,可通過私聊與個別家長單獨溝通,達到實時交流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思想動態的目的,併為及時解決學生在校存在的問題提供了良好途徑。筆者通過建立QQ群的方式,將所在班級家長聯絡在了一起,收到了良好效果。

  2.3實施結對幫扶制度

  結對幫扶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家長之間的結對幫扶,二是同學之間的幫扶。目前大部分留守兒童學生由爺爺奶奶看管,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會遇到一定困難,可有效利用建立的QQ或微信群形成互幫互助的良好氛圍。比如班上有一個學生感冒發燒,但是爺爺奶奶由於農忙沒有時間帶他去看病,群裡另外一個學生家長看到後,主動要求帶他看病。此外,學生之間的相互幫助也相當重要。雖然尚未形成成熟的人生觀,但小學生同樣具有較強的集體意識,如果引導得當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針對此,筆者有意識地讓成績好的學生輔導成績不太好的學生,安排品學兼優的學生與成績差的學生同桌,多組織課外活動,多給同學之間互幫互助的機會,這次措施大大加強了班級團隊意識,讓留守兒童獲得了自信,學習成績也明顯提升。

  2.4豐富校園文化生活

  農村小學硬體條件有限,沒有鋼琴、專業運動場等體育設施,需要教師因地制宜開發娛樂專案,儘可能豐富留守兒童的校園文化生活。比如農村小學具有的寬闊的田野和豐富的野外教學資源,可充分利用野外場地開展體育活動,比如跑步、跳繩、踢沙包等,野外的樹木、花草、動物也可以為豐富語文、常識課等教學內容提供條件。此外,多組織集體活動,讓留守兒童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從缺乏家庭關愛的陰影中走出來。

  3.結語

  留守兒童問題已經成為困擾農村小學教育的重大難題,由於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參與度,在農村學校教學資源相對匱乏的情況下,留守兒童在學習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方面均與城市小學適齡兒童存在較大差距,並因此嚴重影響我國的教育公平基本原則。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針對目前農村留以供同仁參考。

  作者:王洪靈 單位:鳳臺縣尚塘鄉南李小學

  參考文獻:

  [1]趙霞.小學家長學校問題的成因及對策研究[D].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2]高宇婷.農村家長參與對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學業成績的影響[D].內蒙古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3]馮仕成.新時期農村小學留守兒童教育問題之管窺[J].吉林教育,2015,2.

  [4]董曉玲.農村家長參與中小學子女教育的困境與出路[J].新課程研究,2016,6.

  [5]湯嵐.農村小學家長委員會參與學校教育管理研究[D].南京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6]晏雲婷.鄭州市小學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現在研究[D].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

  [7]魏振江,姬慧娜.微信公眾平臺在小學教育中的應用研究———以雁寧路小學為例[J].軟體導刊,2015,5.

  篇二

  《 貧困山區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研究 》

  摘要:在現代家庭的相處模式中,親子溝通是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的一個基礎並且核心的部分。由於家庭中父母位置的缺位,導致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失,親子關係殘缺,留守兒童逐漸社會化過程也出現了種種問題,現狀堪憂。本文根據實地考察,通過與孩子、老師溝通,發現問題,並提出較好的意見,建議。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兒童家庭教育;親子溝通

  一、前言

  2016年筆者參加了一項旨在關注留守兒童成長的公益活動,去到四川某山區小學,該校因重建,各方面條件設施較為全面,但是這其中也存在著另一個問題。學校將近一半左右的孩子都是留守兒童,人數也在逐年遞增。根據《中國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全國有農村留守兒童6102.55萬,佔農村兒童37.7%,佔全國童21.88%,總體規模擴大,且留守兒童高度集中在中西部勞務輸出大省,如四川、河南、廣東等地。家庭教育的缺失影響了兒童身心的健康發展,使兒童心理相較非留守兒童心理更易出現問題,會出現憂鬱,情緒易波動,性格偏執等,而且他們長期生活在農村、山區,與外界接觸較少,導致這些孩子的眼界不夠開闊。想要改變這樣的現象,就需要國家的巨集觀調控,需要社會各界、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也需要父母們自身的努力。

  二、留守兒童產生的原因和留守現象對他們的影響

  一產生原因

  主要原因是我國人口大規模的流動,主要流向是由鄉村到城鎮,農村地區也就成為留守兒童的主要分佈地區。其他方面原因:一是經濟條件差,發達城市物價高,把孩子帶在身邊,其在外的各項花費高,尤其是學費;二是課程原因,城鄉教育課程設定不同,變換成長環境對需要很長的適應過程,如語言溝通,人際關係等,而溝通不順暢易使孩子被孤立歧視,影響學習成長;三是許多父母忙於工作無暇照顧教育孩子,且許多父母工作流動性強,孩子無法穩定就學,頻繁地變換成長環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有一定影響。

  二影響

  1、缺乏家庭關愛,親子關係殘缺。家庭環境對兒童的成長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它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兒童的心理和行為習慣。而許多留守兒童就處於家庭結構不健全,家庭關愛缺失,親子關係殘缺的不利環境之中,孩子們長期處於“情感飢餓”狀態,這樣的家庭環境會影響兒童身心的健康發展,容易使其性格產生缺陷,不利於其人格健全發展。

  2、心理問題。與非留守兒童相比,留守兒童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因為與父母長期分開,他們缺乏與父母的感情溝通,使他們的性格有更加孤僻的傾向,而且他們長期生活在山區,農村,與外界、陌生人的接觸較少,會出現人際關係不適應的現象,女生也容易出現情緒不穩定的問題,有些留守兒童也因為沒有父母或長輩的正確引導,而出現人生觀的轉變和價值觀的偏移等。

  3、人身安全問題。由於兒童缺乏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留守兒童在週末和節假日,監護人缺乏監管,一些不法分子就向這些孩子下手,釀成無法挽回的悲劇。由於孩子缺乏自制力,容易養成沉迷於網咖,吸菸,喝酒等不良行為習慣。由於意識不到事情的嚴重性,也容易導致意外傷害和意外死亡。還有少數留守少女成為某些違法犯罪分子性侵害的物件,對她們的身心造成巨大的傷害,成為她們永遠無法忘卻的傷痛。

  4、學習成績下滑。留守兒童現在成績相比較父母出去工作之前呈下降趨勢。究其原因,是留守家庭對於孩子學習上的監管和輔導的減弱,父母其中一方外出工作而另一方就留在家中忙於務農,家務事,就會疏忽對孩子的監管,而父母都外出,交與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的孩子,一般重養不重教,就算有時想教,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有些年邁生病的爺爺奶奶有時還需要孩子的照顧。

  三、關於留守兒童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的解決方法和建議

  一社會政府方面。要改善大規模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現象,首先要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這樣可以減少大規模的人口流動,減少留守兒童數量。這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需要國家巨集觀調控。另外,各地方政府可以督促社群工作人員深入留守兒童家庭中,對留守兒童的生活、學習、行為上進行輔導,並對他們進行人生觀、價值觀的引導。還可以對農民工社群開展教育活動,提高素質,以便他們在城市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為下一代子女程序提供經濟保障和良好的家庭環境。在農村建立兒童權益維護中心,保障留守兒童的各項合法權益。

  二學校方面。學校要加強對留守兒童的關愛和教育。學校可以設立心理諮詢室,安排心理輔導老師進行溝通,輔導,可以全面的瞭解留守兒童的心理狀況或者其他方面上的困難,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在學校,老師要多注意瞭解孩子的心理狀況,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學校也要保持和孩子的父母的溝通,及時向家長反映孩子的狀況。

  三家庭方面。首先在父母外出工作之前要選好孩子的監護責任人。家長應該把孩子寄託給能信任、能監管和教育自己的孩子的親戚朋友地方。這樣能夠減小家庭不健全對孩子造成的不利影響。其次,要重視與孩子的溝通,教育。父母在孩子的生活學習成長過程中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

  四、總結

  此類公益活動呼籲社會各界關注留守兒童的生活、成長。童年時期是建起父母和孩子之間情感橋樑的關鍵時期,家長及學校應當更加關注留守兒童的生活物質、學習、心理成長,關心他們成長變化,及時提供一定的幫助和引導,但這些也許遠遠達不到和彌補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缺位。我相信,政府的一些政策、社會各界的關心幫助措施能夠改善留守兒童現象,為他們的成長創造一個更加健康、幸福的生活環境。

有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