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類論文

  在學校管理過程中,班主任是重要的一個環節,是直接面對學生的,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成敗的關鍵。 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農村高中班主任工作

  摘要:農村貧困地區的高中生是一群比較特殊的群體,這給農村高中班主任工作帶來了較大的困難。當前農村高中班主任工作往往沒有處理好心理健康教育與道德教育的關係,本文論述了農村高中班主任工作的現狀,並結合心理健康教育與道德教育提出了農村高中班主任工作的措施。

  關鍵詞:農村高中;班主任工作;班級;措施

  一、引言

  農村貧困地區的高中學生相對其他經濟條件好的學生而言,是一群比較特殊的群體,也是很容易發生心理健康危機的時期。高中生不論從身體還是心理,都面臨著發展方面的問題,而高考和升學則帶給他們更大的壓力。農村貧困地區的生源相對職業技校而言整體素質要高,但是與城市地區的學生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農村地區高中生的年齡大多集中在十五歲至十八歲左右,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還是缺乏一定的自制力,有些學生經常遲到早退,上課睡覺或者上網等,但是他們思維活躍,這就導致班主任在班級管理的時候困難重重。應該使用什麼樣的方式對這個階段的、農村高中生進行管理,是農村高中班主任應該著力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二、農村高中班主任工作的現狀分析

  第一,班主任為了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一味地遷就學生、滿足學生的各種需求。

  現如今很多年輕教師為了評職稱原意去農村地區支教,尤其是通過當班主任可以儘快地達到評職稱的要求,但是由於年輕教師與高中生的年齡相差不多,因此為了拉近和學生的距離,通常在課上與課下和學生打成一片,這種做法反而給班級管理帶來了困難。比如,班主任和班級中個別學生的關係很好,但是如果這些學生因為某些原因違反了校紀校規,則班主任可能會礙於情面而不好意思對這些學生進行教育和懲罰,或者懲罰和批判的力度不夠,這就在無形中滋生了這些學生再犯錯的意識,所以,農村班主任始終要與學生保持一定的距離,維持教師的形象,這樣才能夠讓班級管理更加順利。

  第二,農村高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情緒急躁、缺乏耐心。

  這是由於目前很多高中班主任都是由剛畢業不久的年輕教師擔任,他們剛剛踏入工作崗位,對班級管理工作缺乏經驗,遇到班上學生違反校紀校規的情況往往容易衝動處理,而不能平靜理智地瞭解事情的原委再做處理,這樣的結果往往是適得其反。因此,農村高中班主任不論遇到任何事情都應該冷靜思考,切勿急躁、盲目斥責懲罰學生,在學生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多關心學生,給予學生幫助和引導,這樣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第三,農村班主任存在語言侮辱學生和斥責學生的現象。

  很多年輕的班主任沒有經歷過磨練,遇到班級管理問題的時候往往不能全面細緻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而首先是找出引發事件的學生進行責罵,有時候與學生鬥氣,這樣既不能起到教育學生的作用,也無法達到班級管理的要求。高中生正處於心理敏感期和逆反期,如果一味地對違反紀律的學生進行謾罵和斥責,則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激發學生做出更加錯誤的行為,因此,與其謾罵和斥責還不如委婉批評教育。

  三、農村高中班主任工作的主要措施

  首先,班主任應該儘可能地瞭解班級中每一位學生的情況a充分了解自己所在班級學生的情況是做好班級管理的前提,包括瞭解學生的學情、家庭狀況、個性以及愛好等,這樣才能夠在工作中有的放矢。當前農村高中學生的基本狀況不容樂觀,很多學生屬於留守兒童,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孩子從小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起生活,這部分學生的性格任性、敏感、厭學,這些問題都是班主任工作中非常棘手的問題,如何引導這些留守高中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課題。筆者認為對這些高中生應該給予關心和幫助,循循善誘、耐心疏導。

  其次,農村高中班主任應該從心理健康教育促進道德教育。心育和德育二者既是聯絡又是區別的,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進德育,德育是培養高中生正確的政治方向和高尚的思想品德、行為規範,而心理健康教育則是為了讓學生具備更加健康的心理素質,二者在本質上是一致的,都是為了教導學生要發展成為一名社會需要的人才。但是不論是心理健康教育還是道德教育,當前的農村高中生存在很多心理與道德方面的問題,甚至兩種問題交織在一起,如果學生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質與道德品質,則會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這就需要班主任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髮展動態,進行及時的教育,同時這也是班主任自身職業發展的需要。

  再次,農村高中班主任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班主任從事實出發,將心理健康教育與道德教育相結合,同時區分道德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界限,比如,有些班主任將學生的心理問題往往誤認為是道德問題,有些學生由於生理因素,表現出多動症和注意力不集中的特點,很多班主任將這種行為斥責為不遵守紀律等,結果是激化了和學生的矛盾,往往加大了教育的難度。筆者認為新時期農村高中班主任應該更新班級管理的理念,樹立新的學生觀與教育觀,尊重學生、愛護學生,落實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原則。

  除此之外,班主任在實施班級管理是應該面向全體學生,幫助每一位學生認識自我、控制自我,對有心理障礙和心理困擾的學生給予關愛和疏導,主動與學生交流溝通,通過民主平等的教育方式達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和最佳的班級管理的目的.

  篇2

  淺談高中班主任管理策略

  摘 要:在學校管理過程中,班主任是重要的一個環節,是直接面對學生的,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成敗的關鍵。在管理過程中,班主任的業務理論水平、道德水準對學生的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新時期要求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富有創造性、前瞻性、靈活性,能積極融入學生,又能把握時代的脈搏,促進學校又好又快發展。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班級管理;策略研究

  班級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最基礎單位,是師生開展活動的最基本的組織形式,是學校綜合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班級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和教學質量的提高。為了確保班級管理的有效性,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實踐中,我總結出以下策略,對班級管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樹立班主任良好形象,做到言傳身教

  高中班主任工作經常和學生打交道,是做人的工作,而教師工作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用言語說教人,要靠自身的表率作用吸引人、影響人。也就是說,對學生的教育,班主任要靠言教,更要靠身體力行。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可見,負責教育教學重任的班主任,要想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工作能力,樹立自身良好形象,做到言傳身教。班主任要時刻注意自身的品格、學識、涵養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特別要注意一些小事、細節,不要自己覺得沒什麼或無所謂,其實學生的眼睛一直盯著的。

  所以,班主任一定要自愛、自信、自強,為人師表,增強對學生的吸引力;要有儒雅的舉止和浩然之氣,讓自己的神韻、風采使學生折服;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真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這樣才能讓學生從情感上接納,會給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進而為班主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總之,教師的榜樣對學生是無聲的教育和有力的鞭策。

  二、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充分發揚民主

  高中學生更願意在同學中表現自己,實現自己的價值,體驗自己的能力,比在初中時更在意自己的學校和班級。基於這一點,我們應該因勢利導,發揮學生的這種優勢,讓學生更多地參與班級的管理和建設,做班級的主人。班主任應多學生商量,多徵求學生的意見,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形成良好的班風。比如,發現有些學生存在影響班級形象、影響其他同學學習的現象,教師要講明其要害後徵求學生如何解決再予以實施,這要比直接批評這些學生,限制這些事情發生的效果好得多。我現在所帶班級的一名學生原來在課堂上和自習時不遵守課堂紀律,喜歡睡覺、講話。對此,我沒有嚴厲地批評他,而是對其進行深入細緻的思想工作,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使這位學生逐漸認識到自身的錯誤行為給班級帶來的不良影響,並誠懇地給我說:“劉老師,我不能給您和同學們臉上抹黑,讓別人瞧不起咱們班。”自此,該學生在課堂上能認真聽講,積極發言,認真上自習。

  三、注重發揮班幹部的主觀能動性

  班幹部是班集體的“火車頭”,班主任要帶好一個班,離不開班幹部的參與與幫助。因此,物色培養和管理好班幹部並使之稱為得力助手是班主任的一項重要工作,更是管理好整個班級的關鍵。 在選舉班幹部之前,班主任應該加強班級的組織紀律教育,讓學生明確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個人必須服從組織安排。這樣做的目的是給即將成為班幹部的學生打下一個堅實的思想基礎。同時,也要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班幹部競選活動,讓他們認識到不一定是成績好的或者是能力突出的人才能擔任班幹部,沒有任何特長的同學也可以。

  選好班幹部後,班主任應該及時明確其職責與分工。一明確職責後,班主任既要大膽放手讓班幹部開展活動,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平時還要加強指導,儘可能使他們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啟發他們學會總結經驗和教訓,不斷改進各自的工作方式及方法。

  四、細化管理,常抓不懈

  細化班級管理工作,是高中班主任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舉措。高中班主任首先要制定一套班級管理制度學生認可的,按照班級管理制度對學生實行量化管理,該獎則獎、該罰則罰,獎罰分明。在班級管理工作中,針對每個學生的學習、紀律、衛生、課間操等各方面的情況要做到每週一小結、每月一總結。當學生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到位的時候,班主任要及時地提示、教育、引導,有的放矢地開展工作。但在教育、引導的同時,一定要講究方法,因人而異。當然,對於學生所犯錯誤,高中班主任不能聽之任之,不管不問,但也不能大聲呵斥,予以白眼,這樣容易把學生推到教師的對立面。而要心平氣和地與學生促膝談心,以平等的朋友關係對待他們,用誠懇、真誠的話語打動他們,用真摯的情感感化他們,往往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量化管理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各項活動的熱情,強化了學生的紀律觀念、競爭意識,促使學生嚴格要求自己,逐步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同時促進了好的班風的形成與鞏固。

  五、拓展學校教育,加強與家長的溝通

  高中階段的家長更加註意關注自己的孩子,但他們片面地認為只要管理好後勤就行,學習和教育則是教師和班主任的事。所以,班主任工作中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家校聯絡、家校互動。通過與家長的溝通和交流,瞭解學生的過去和現在的表現,瞭解家庭環境對孩子學習的影響,宣傳學校、教師和班級的管理要求,取得家長的配合和理解,形成共識。

  如此家校互動,共同探討孩子的教育與管理,會轉變一些家長不良的教育觀念,對家長自身教育水平的提高也會起到積極作用。

  做好高中班主任工作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在高中班主任工作方面我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然有很多內容和形式的東西需要進一步改進、完善。我想,通過自身孜孜以求的學習,高中班主任工作一定會得到不斷的提高、再提高,完善、再完善。

  參考文獻:

  [1] 劉煥榮. 班主任班級管理之我見[J]. 21世紀中學生作文初中教師適用,20094:72.

  [2] 肖金宇. 班主任應注重師生交流的藝術[J]. 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15: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