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學前教育論文

  學前教育是學前教育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構成學前教育學的科學體系的一部分。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學前教育

  摘 要 科學家認為:人類的大腦的基本構架,在6歲就基本完成,所以學前教育尤為重要,開發幼兒智力,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發展幼兒認識事物能力還有幼兒的自制能力,意志能力,身心健康等等。常言道:“三歲定終身”,在幼兒時期是施以教育的至關重要的時期,早期教育決定幼兒的未來,所以,學前教育對兒童發展起著重大的決定性作用。

  關鍵詞 教育 學前教育 幼兒教育

  何謂學前教育?學前教育就是由家長及幼師利用各種方法、實物為開發學前兒童的智力,使他們更加聰明,有系統、有計劃而且科學地對他們的大腦進行各種刺激,使大腦各部位的功能逐漸完善而進行的教育。

  一、學前教育的意義

  學前教育與兒童發展學前階段是兒童神經系統迅速發展的關鍵期。這一時期的教育對兒童發展起著重大的決定性作用,也是其發展智力,潛力的必要條件。學前教育是對學前兒童進行教育的過程,實施適應兒童發展的,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可有效地促進兒童發展,促成學前教育與兒童發展的協調與聯結,形成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互動關係。幼兒如果能在學前教育中得到很好的發展,那也就為他日後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學前教育與兒童發展是一個複雜,動態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過程。我認為學前教育在兒童發展過程中起誘導作用,是兒童發展的必要條件,對兒童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二、學前教育的目的

  學前教育的目的是讓孩童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學習對和錯,形成初步的判斷對與錯的能力:對外部世界和對所處環境進行初步認知和探索學習探索,試驗和觀察:學會簡單與社會交往學習聆聽,分享和合作:形成健康情緒,讓他們經常進行正面的情緒體驗建立自信,學習與同伴和家人溝通:獲得健康的體魄通過活動鍛鍊身體。

  三、學前教育的任務

  根據統一的教育目的,結合學前兒童身心發展水平而提出的具體目標和要求, 實行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具體內容如下:1.讓兒童獨立地、主動地成長;2.發展自我控制,自我訓練及自我指導的能力,而不是隻受成人的控制;3.學習從自我中心的情感,到能夠給予、分享及接納情感,在新的環境中感到安全和被撫愛;4.學習與別人交往的技能,並獲得快樂的、積極的體驗;5.使男女兒童同等地發展個性與才能;6.初步認識自己的身體、能注意到健康、衛生和營養;7.發展與練習大肌肉動作與小肌肉動作;8.初步認識及支配周圍環境,鼓勵兒童的好奇心,思考和推理能力的發展,鼓勵兒童積累和和運用知識;9.發展語言,學習新的詞彙,並理解別人的語言;10.發展對周圍環境的積極情感,發展積極的自我意識和自信心。

  四、學前教育的原則

  1.從胎教開始適應各年齡發展和個體發展的教育;2.促進學前兒童體、智、德、美的良好發展與個性的健康發展;3.成人對學前兒童的照管與教育相結合;4.以興趣誘發,在遊戲中成長;5.創設適宜的環境,發揮其教育的功能。

  五、學前教育的教育方式

  一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過,“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道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我國思想家陶行知曾說“凡人生所需之重要習慣性格態度多半可以在六歲以前培養成功”。揭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應及早抓起的必要性。幼兒期是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家庭教育和學前教育階段是幼兒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時期,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比知識的獲得更重要

  二多讓孩子接觸大自然,是必要的

  鄉村都市有土、洋之分,雖然都是在同一片天空底下,然而無論景觀、房舍、建築,都有差別。久居都市的孩子,每天所風的無非是幾幢大的房屋、川流不息的車輛,想要玩玩“官兵捉強盜”的遊戲,恐怕都找不到足夠的空間,父母應多帶孩子們到鄉村、田園玩玩。若做不到,則家中若有院子或空間,可放些砂石、野草,雖無大自然之寶,但也聊勝於無,依然可以讓孩子玩得不亦樂乎。不要怕孩子弄髒衣服、身體,弄髒了還可以洗,最重要的,從中玩出野性,常能影響未來的雄心壯志及達觀進取的精神,這些不是一些斯斯文文的積木可以培養出來的。

  三 多給予孩子鼓勵

  對孩子的評價要以肯定性評價為主。一個良好的自我係統的形成,有賴於主我與客我的積極互動。幼兒很希望從教師、父母、同伴那裡得到自我認識。孩子還是特別在乎別人怎麼看自己,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並從中獲得關於自己的印象,如果他面對老師的漠視,他還敢向老師表現自己嗎?我們知道,幼兒如果得到肯定的、積極的情感體驗,就會利於幼兒積極的自我概念的形成,從而形成自信、自尊的人格特徵,反之就形成消極的自我概念。

  四讓幼兒體驗合作的樂趣

  幼兒對遊戲很感興趣,因此,引導幼兒在遊戲中體會合作的益處,促進幼兒積極與他人合作,逐漸具有合作的意識。如遊戲“照鏡子”一課,兩人為一組,其中一個幼兒拿鏡子,一個幼兒對著鏡子往額頭貼紅點,看哪一組貼得又好又快。遊戲結束後,教師可引導幼兒進行反思,讓他們想一想自己是怎麼做的、應該怎樣改進等。在這裡,教師應注重讓幼兒用自己的眼光看問題,用自己的頭腦去判斷,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相互交流、彼此爭論,達到互教互學、共同提高的目的。如一個幼兒對同伴說:“你鏡子拿得太高,我總照不上。”同伴說:“你貼得太慢,下次我來貼好嗎?”這個幼兒馬上高興地說:“我知道怎麼拿鏡子。”幼兒在相互交流互相關心的過程中,逐漸有了合作的意識,建立了相互信賴的關係。

  總之,學前教育不單單是照本宣科的進行文化課本傳授,更重要的是實踐能力和各方面綜合素質的培養。希望家長及幼師們能緊抓孩子的黃金時期,讓孩子學會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適應社會的能力,讓幼兒身心都得到全面的發展。讓孩子的無限潛能通過學前教育激發出來,為今後的成才之路坐下良好的鋪墊。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EB/OL].

  [2]孫碧華.資訊科技對幼兒園禮儀課程的影響[J].14:39-42.

  [3]中國資訊科技教育,201022:106-107.

  [4]張伯邑.數字空間為學前教育提供了新平臺[J].學前教育研究,20034:48-49.

  篇2

  慧眼看學前教育

  摘要   目前在我國學前教育繁榮快速發展的同時,也伴隨著一些不和諧的音符,例如一些不科學的教育理念、死記硬背的教育內容和揠苗助長式的教育方法。從長遠來看,上述做法不僅會挫傷家長對所有學前教育的信任,更重要的是會阻礙幼兒的全面發展。因此從政府和家長兩方面提出建議,希望能夠引發人們的思考並對目前不合理的做法有所改善。

  1 一句廣告語的誤導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被很多家長視為真理,因此即使有些幼兒園的花費要超過大學的花費,有些家長也會在所不惜。有意思的是,“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既不是教育專家或學者提出來的,也不是工作在一線的教師提出來的,而是武漢健民藥業龍牡壯骨顆粒的一句廣告語。其原文是“治療兒童缺鈣,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原意是讓幼兒擁有強健的身體,並不是指腦力開發。著名作家鄭淵潔寫道:“近年來,在教育領域對家長誤導最嚴重的一句話就是‘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一些家長由於擔心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通過各種培訓班給孩子灌輸與其年齡不同步的知識,揠苗助長。”

  2 正確看待一些學前教育機構

  曾有人提出這樣的質問:學前教育還是“教育”嗎?這並不是危言聳聽,原因是市場化運作下的學前教育正在走向“非教育”甚至“反教育”。 ①自從學前教育改制以來,政府鼓勵民間資本辦學,一方面使得學前教育發展繁榮,一方面也出現了重盈利而輕教育的態勢。音樂、美術、舞蹈等各種各樣的藝術特長班,奧爾夫音樂、蒙氏教具等名目繁多的教育以及識字、雙語、珠心算等訓練班,其中有多少機構是披著美麗的學前教育外衣,進行的卻是“非教育甚至是反教育”的訓練。國內有機構宣稱“早教市場, 黃金萬兩”,越來越多的貴族幼兒園、天價幼兒園讓人明白學前教育市場有利可圖,有些學前教育機構為了爭取生源而不惜迎合家長的需求,公開喊出“一切為家長服務”的口號,而全然不顧學前教育是為幼兒服務的宗旨。

  由於學前教育還未被納入義務教育體系,也缺乏相關的法律法規來指導約束學前教育市場,導致學前教育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民間資本。我們從經濟學角度得知,資本的本性是追逐利益,而資本對於稀缺資源的競爭必然會導致一定程度的混亂,所以像上述高喊“一切為家長服務”口號的學前教育機構誤導甚至欺騙望子成龍心切而又不明真相的家長也是在所難免的。

  3 對相關腦科學研究成果的誤解

  在某網站,一套兒童學習材料售價698元,旁邊還標註節省130元。如此高昂的價格,相信很多收入不算高的家長寧可省吃儉用也會給孩子購買。美國的家長們為培養“聰明寶貝” 每年用於購買 CD、DVD、各種玩具及產品的錢也不在少數, 根據《財富》雜誌的資料, 僅2005 年,花在這方面的錢就多達 25 億美元。②很多早期教育產品都在渲染所謂腦科學研究成果, 且價值格不菲。但美國的一個最新報告顯示, 這些努力很多都將註定失敗,因為它們建立在對腦科學研究的誤讀和誤用之上。

  當然,0—3 歲是嬰幼兒腦發育的關鍵時期,這是沒有爭議的。很多人喜歡用0—3 歲嬰幼兒腦重量的增加來說事,但腦重量的增加跟生理的發育更近而與教育的關係較遠,“儘管嬰幼兒腦部的神經連線在早期發展迅速, 但讓他們從小聆聽貝多芬音樂或玩益智積木並不能使他們更聰明或將來更成功”。印第安納大學的一位認知科學教授也持有相同的觀點,認為事實上並沒有客觀證據表明, 給孩子放莫扎特的音樂或讓孩子觀看《小愛因斯坦》這樣的 DVD有什麼效果。

  還有一些決定論者認為,如果孩子的大腦在 3 歲之前沒有得到足夠的刺激,將來會有不可挽回的損害,其實不然,其實人腦的適應性非常強,一直到老年都還在發展。盲目誇大腦科學的研究成果,或假借腦科學研究成果之名銷售學前教育資料,從長遠來講,將減弱家長們對所有類下轉第139頁上接第105頁型的學前教育投資的支援和投入。

  簡而言之,腦 科學研究還處於 發展中,科研成果還不是特別確定,還不足以為父母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具體的建議,而學前 教育或者早期教育是關乎一個家庭和幼兒終生髮展的大事,用不確定的腦科學研究作為具體教育專案的證據實在是冒有太大的風險。

  4 迴歸學前教育的本真面貌

  學前教育的本真面貌是謀求幼兒的全面發展,為幼兒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基礎的素質教育,旨在促進幼兒在體、智、德、美各方面得到健康和諧發展的教育。因此,不能把學前教育簡單的等同於幼兒的智力開發。學前教育除了發展智力,還包括健康衛生、情感態度、良好行為習慣、探索創新能力以及幼兒主體性與社會性的培養、發展與訓練。那麼為了迴歸學前教育的本真,為了真正實現幼兒的健康和諧發展,特此向政府和家長提出一些建議:

  首先是政府方面,《規劃綱要》中提到:“到2020年,全面普及學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學前兩年教育,有條件的地區普及學前三年教育”。各級政府除了要投入大量的財政支援,還要儘快制定出學前教育法來規範學前教育的發展,積極大力宣傳正確的教育理念教、教育方法和教育內容。

  其次,家長在進行學前教育的時候要堅持三大原則。

  第一,遊戲應該是幼兒主要的活動。幾乎所有學前教育專家都建議,兒童應在玩中學習、玩中成長。也許很多家長會說,讓孩子游戲之後看不到孩子有什麼進步,但讓孩子識字背詩之後卻有立竿見影的收穫。其實,這種重智力甚至是重死記硬背而輕全面發展的教育方法實際上是對幼兒的一種“戕害”,尤其是在3~5歲的年齡段,是幼兒發展社會感情的關鍵期,而這種“非教育”往往把孩子本來存在的創造潛力淹沒了,有時甚至會付出更大的代價。而如果讓孩子快樂地遊戲,並加以科學引導,對孩子智力開發是十分有益的。

  第二,教育必須在生理成熟的基礎上。著名的雙生子爬梯實驗表明,教育必須在生理成熟的基礎上才能接受,過早的環境壓力,過度的能力要求,是無謂的努力和對幼兒的傷害。有些幼兒早期被強迫灌輸很多死記硬背的知識,上學後他可能會有一種恐懼、厭惡感,甚至乾脆拒絕。

  第三,教育內容必須與幼兒生活經驗相關,學習跟他年齡相符的知識和技能。幼兒學習活動的內容必須來源於幼兒的生活、來源於幼兒的實際需要, 為幼兒的現實發展服務,並與其將來的生活相聯絡。而這個原則的衡量標準是:“一是呼應內在需要。二是支援興趣愛好。三是關注特定事件。四是解決真實問題。”③

  總之,目前的學前教育市場存在魚龍混雜,濫竽充數的現象,所以我們要有一雙慧眼,深刻看清哪些才是真正的學前教育。並且要抓住學前教育的本質,為幼兒的全面發展,為家庭的幸福生活,為國家的發展強大服務。

  註釋

  ①步社民.學前教育的“市場化之傷”.教育發展研究,200820.

  ②李茂.英美研究揭示早期教育陷阱.家教指南,200712.

  ③葉嵐.經歷學習:迴歸幼兒學習的本真.學前教育研究,20089.

  參考 文獻

  [1]張潔.幼兒教育重在還孩子“本真”.寧夏教育,20062.

  [2]王海英.學前教育還是“教育”嗎[J].學前教育研究,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