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學前教育論文

  學前教育是幼兒學習的啟蒙階段。學前教學工作者要堅持新課改理念,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研究新的教學方法,與學校、家長、社會等聯合起來,共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基於幼兒園遊戲的學前教育創新與實踐》

  摘要:學前教育是幼兒學習的啟蒙階段。學前教學工作者要堅持新課改理念,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研究新的教學方法,與學校、家長、社會等聯合起來,共同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從遊戲內容、遊戲活動形式、活動環境等方面論述了遊戲對學前教育理論創新的體現。

  關鍵詞:幼兒園遊戲 學前教育 創新

  中圖分類號:G613.7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0.198

  學前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組分,是學生接受教育的初級階段,這時的學生還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作為學前教育者,教師應該增強對學前教育的認識,研究新的教學方法,與學校、家長、社會等聯合起來,共同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對幼兒學前教育中的幼兒園遊戲教學提出更多的要求。遊戲教學喚起了幼兒自身的表現,啟迪兒童的智慧,健全兒童人格,同時增強了兒童的體質,能夠有助於兒童的全面發展,從而為以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1 幼兒園遊戲教學

  遊戲是兒童自我表現的一種存在方式,在幼兒教育中呼喚遊戲精神。因為幼兒天真無邪,他們只追求當下的生活,對遊戲有一種自成目的性。遊戲是兒童天真無邪、天性、自由以及潛在能力的代表,是兒童認識世界的一種手段,是智力發展的一種強力的工具;同時,有助於增強兒童之間的交流以及個性品質的培養。兒童在遊戲中不僅發揮了自身的創造能力,還加強了人際交流能力,並且鍛鍊了意志力。因此,遊戲是兒童身心發展的一種特殊實踐活動。

  學前教育將遊戲作為教學方法,學前教育者要採用多種有效教學手段,變革幼兒遊戲教學的現狀,堅持科學的遊戲理念,調動兒童的自主能動性,讓幼兒在遊戲中發展創新精神、創新技能,從而促進幼兒教學質量的提高。

  2 遊戲中體現學前教育理念的創新

  隨著學前教育的發展,合作式教學、探究式教學、啟發式教學等遊戲教學方法得到廣泛推廣、遊戲教學即通過遊戲活動,讓學生在遊戲中體驗、瞭解知識與技能,同時,通過遊戲調動學生的遊戲興趣,讓兒童在遊戲中學會玩、玩中學會研究,從而促進兒童身心全面發展。幼兒園遊戲是對真實社會生活的模仿,調動學生自主參與活動,併為學生創造自我表現的機會,讓兒童在遊戲中感受生活、體驗學習的快樂。在幼兒遊戲教學中,遊戲的內容、遊戲的活動形式、活動環境等方面都體現了學前教育理論的創新。

  2.1 遊戲內容的創新

  2.1.1 遊戲內容的時代性

  兒童生活在大社會環境中,只有貼近生活的遊戲才能夠讓兒童更加了解現代日新月異的生活,引導兒童關注社會的變化。如教師可以通過反映科技資訊的航天員遨遊太空的遊戲,讓學生感知科技的魅力,激發學生對科技的興趣;或者通過一些反映時代特色的遊戲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通過模擬的遊戲感受現代生活的科技以及社會文化等。

  2.1.2 遊戲內容的生活化

  想象力是對記憶的表象再次進行加工的過程,兒童的記憶表象來源於生活,因此,在進行遊戲教學時,要使遊戲貼近社會生活,讓兒童在體驗生活的同時對遊戲進行創新。如教師可以通過帶領學生參觀建築物,或讓學生蒐集有關房子的圖片資料,增加兒童對房子的記憶,然後通過感性認識進行遊戲活動,從而提升教學效果。

  2.2 遊戲活動形式的創新

  2.2.1 合作性活動形式

  合作性教學是在遊戲活動中,應該讓不同年齡段的兒童進行遊戲,然後讓兒童在遊戲中互相模仿、學習。如將不同班級的兒童組織起來,在“找朋友”遊戲中,讓兒童通過尋找朋友,然後與好朋友進行交流,這樣不僅讓兒童參與教學活動中,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

  2.2.2 自主、探究性的活動形式

  自主性的遊戲活動是讓兒童自行設計遊戲內容,增強兒童的創新能力;探究式遊戲活動是啟發兒童在遊戲中探索、創新,不僅掌握基本技能,而且開拓創新思維。

  2.2.3 主題式遊戲活動

  將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組織起來進行明確主題的遊戲活動。在遊戲中,兒童具有自主性,可以通過同一主題但不同的形式使得遊戲內容更加豐富,從而增長兒童的見識,讓兒童在遊戲中保持較長時間的興趣,同時使遊戲和教學活動得到相互融合的高度。

  2.3 遊戲環境的創新

  環境的設計有助於吸引兒童的注意力,激發兒童的興趣,讓兒童在遊戲環境中輕鬆、愉悅地學習,併發揮自主能動性和思維創造力。在教學中,遊戲環境的創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3.1 遊戲環境佈置的科學合理性

  在佈置遊戲時,要合理設定和利用空間。在幼兒教學區域內,有室內和室外活動區域,室外遊戲教學有大型活動場地和器材,能夠滿足兒童的好奇心和活動的慾望;室內教學是教學互動時間最長的教學區域。教學中應該將室內與室外教學相結合,互相交換使用。根據兒童的體質特點和興趣愛好選擇不用的遊戲場所;或者根據兒童的年齡段選擇遊戲的合適空間等。

  2.3.2 遊戲環境設定的豐富性

  在進行遊戲環境設計時,要注重遊戲簡單卻富有變化性,讓兒童能夠在簡單的遊戲中發揮創造力,豐富的遊戲環境讓學生在遊戲中具有強烈的探索興趣,從而積極主動地探索。

  2.3.3 遊戲環境設定的層次性

  不同年齡段的兒童具有不同的經驗和發展水平,在設定遊戲環境時要體現年齡段的層次性,使遊戲適應不同年齡段的兒童。如小班教學就需要簡單、相似的主題區域,數量較多、種類較少的玩具;中班教學就需要較為豐富的區域,對於玩具則需要多樣化,以及適度的數量;大班教學則需要設定與大班兒童的社交、認知能力相符的環境,使兒童在遊戲中獲得滿足和快樂。

  3 結語

  幼兒教育是為幼兒一生的發展奠定基礎的教學階段,幼兒遊戲教學活動有助於兒童身心的全面發展。學前教育者要從遊戲的內容、遊戲的活動形式、遊戲環境等體現學前教育創新方面著手,更新學前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調動兒童學習的興趣和自主性,促進兒童身心的全面發展,從而為終身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曉蘋.從幼兒園遊戲中談學前教育的創新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2,***6***.

  [2]陳愛萍.幼兒教育呼喚遊戲精神――談幼兒園遊戲的創新與實踐[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5***.

  作者簡介:徐冬梅,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仇橋鎮中心幼兒園南幹分園,江蘇淮安 223226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