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企業文化大專畢業論文

  企業文化對企業的發展越來越重要了。我國企業認識到企業文化的重要性,紛紛建立了自己的企業文化體系。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建築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

  在經濟新常態下,建築企業的市場競爭日益加劇,由生產管理和經營能力的競爭,上升到了整體實力和文化品牌的競爭。建築企業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建立適合的、先進的企業文化,促進企業形成核心競爭力,實現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企業管理效率,提高競爭實力,促進企業快速平穩發展,實現企業戰略目標。

  一、建築企業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建築企業屬於勞動力密集行業,擁有大量一線施工人員,專案點多線長,流動性大,條件比較艱苦,工種繁多,工序複雜,這需要一個核心的文化來統領全域性,從而提高職工的責任心和自覺性,實現企業內部良好的溝通及管理。而企業文化是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精神所在,建築企業應該抓住企業文化的精神統領作用,引導員工產生心理共鳴,實現員工與企業榮辱共存的目的,對內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對外提高客戶滿意度,提高企業競爭力。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將使建築企業內部保持統一的價值觀念,引導員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規範企業的經營管理行為。建築企業只有建立優秀的企業文化,才能使企業的價值觀念和員工的思想行為相輔相成,形成一套企業認可、員工認同的價值體系,增強員工歸屬感,提高企業凝聚力,從而推動企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二、建築企業文化建設的現狀

  目前,建築企業的文化建設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落後,同其他行業相比,還存在許多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缺乏對企業精神的培育,這主要包括誠信、價值觀、質量、安全等方面的缺失。有些建築企業在招投標、融資、材料和支付民工工資等方面,屢屢發生信用缺失的行為;有些建築企業只考慮企業利益,沒有充分地尊重員工的價值,沒有體現出以人為本的價值理念;有些建築企業違規違章行為、質量安全隱患問題大面積地存在著,這些問題都體現出建築企業文化建設的不健全。

  二是對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未將其整合到企業發展戰略中,當作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只重視把企業做“大”,而忽視了做“強”,沒有將企業發展的重點從控制力轉向企業凝聚力,過分注重利潤而忽視了團隊的建設。

  三是沒有將企業文化建設視為一項長期性、系統性的工作來做,有些企業沒有一個總體的規劃和目標,把企業文化等同於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或一般的文體娛樂活動,把企業文化娛樂化、簡單化和片面化了。

  四是管理系統不完善,機制不健全。長期以來,建築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受制於領導的偏好及企業的重視程度和現實狀況,沒有形成系統的企業文化體系,未能形成良好的工作機制,缺乏企業文化建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企業文化建設受人為因素影響較大。

  五是“以人為本”觀念不強。部分建築企業在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沒有充分認識到“以人為本”中的“人”所指內容的寬泛性,僅認為這個“人”指的是企業員工,沒有把業主和社會公眾包括在內,使“以人為本”的理念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存在侷限。

  三、建築企業加強自身特色企業文化建設的策略

  在經濟新常態下,建築企業要實現企業轉型發展,增強企業文化底蘊,提高企業競爭實力,應從以下四方面入手建設具有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

  首先,要確立符合實際的企業精神。對建築企業來講,僅靠物質激勵是不夠的,還必須有文化、精神、道德方面的紐帶。而企業精神是企業的無形資產,是企業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對內提高員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對外增強客戶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確立符合建築企業實際的企業精神,其凝聚力和感染力就越強,越能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其次,要以人為本,打造企業第一資源。建築企業以工程專案為中心,而員工是工程建設的直接參與者,員工的一言一行關乎工程的質量、安全和進度,也關乎企業良好形象能否通過工程專案這一視窗展現出來。這就要求建築企業應採取寓教於樂、生動活潑的方式,在工作和生活中慢慢地向員工灌輸企業文化的基本理念,變企業被動說服為員工主動接納,提高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使企業既是一個緊張有序的管理組織,又是一個溫馨和諧的大家庭,在企業內部形成員工互相幫助、互相支援、團結協作、榮辱與共的良好氛圍,從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實力。同時,建築企業還應把客戶和社會受眾,也要納入“以人為本”理念的實施範疇,讓他們深深體會到建築企業的文化感染力,從而使企業內外均處於和諧氛圍之中。

  第三,增強品牌意識,樹立企業良好形象。企業形象是企業文化的外在表現,也是社會各界評價建築企業最直接的標準。而工地長期以來給人髒亂差的印象,所以建築企業更應注重通過打造綠色文明工地,來不斷提升企業形象。並通過加強質量、安全和進度管理,鑄造精品工程,創優奪盃,在行業確立企業品牌,從而擴大企業的知名度,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實力,為企業的快速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第四,制定科學合理的企業制度。企業文化能否作為催化劑,對企業產生良好的化學反應,關鍵要有制度作保證。建築企業一定要有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企業制度,尤其是工程專案管理制度,更應側重於規範員工在工作時的具體操作,指導員工在複雜繁瑣的施工中,能夠嚴格執行各項技術指標,提高工程建設質量。同時,建築企業還應通過建立獎懲制度,鼓勵員工進行技術創新,從而提高施工工效,確保工程質量優良。

  第五,營造良好的施工現場文化氛圍。施工現場是建築企業向外界展示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視窗。建築企業要在施工現場營造個性化的,與時俱進的文化氛圍,不僅可以感染一線員工,從而提高員工的素質,而且建立的綠色文明工地,展示企業現場管理水平,提升企業外在形象。建築企業要規範施工現場臨時設施,合理佈置辦公區、生活區、生產區,整齊有序堆放材料和設施,做好作業現場安全防護,給一線員工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同時,專案部應設有員工文化活動娛樂場所,放置電視機、影碟機等娛樂設施,適時組織員工開展文體活動。這樣才能營造出良好的施工現場文化氛圍,給員工以家的感覺,激發其工作熱情,增強企業向心力和職工凝聚力。

  建築企業只有在企業管理過程中,把企業文化建設作為切入點,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全面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才能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才能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從而促進企業快速平穩發展。

  篇2

  淺談綠色企業文化戰略

  摘要:企業文化和企業生態都直接關係到企業的生命力和未來發展。企業文化戰略是企業發展過程中十分重要的指導思想。因此,如何處理好企業生態和企業文化的關係是每個企業都要面臨的重要問題。本文結合當下實際對企業文化與企業生態的關係進行了闡述,同時還對當今企業的企業文化戰略的選擇進行了分析和探討,旨在為綠色企業文化戰略的研究提供有利的方向。

  關鍵詞:企業生態;綠色企業文化;戰略研究

  企業生態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使企業對自身面臨的危機和挑戰有一定的瞭解和認識,這對企業發展方向的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企業文化決定了一個企業的思維方式,這一思維方式直接影響著企業內部和外部環境的變化。因此,綠色企業文化戰略應該在企業生態和企業文化相協調的基礎上確立。

  一、企業文化與企業生態的關係

  企業生態是將自然生態理論應用到企業範疇而產生的概念。企業間也有著和生物間相似的關係。企業間的生態關係和生物間的生態關係一樣,各企業之間存在著競爭,但同時也有一定的合作關係。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所在的生態環境。而企業文化具體是指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在一定時期的生產經營過程中形成的專屬於企業的價值觀念和企業精神。企業文化的層次較為豐富,包括物質、制度和精神等幾個主要方面。企業文化除了對企業成員有一定的約束作用,還對企業成員具有一定的激勵作用。企業生態決定和影響著企業文化。

  企業家的精神對企業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企業家為了實現企業盈利會在實際的企業經營過程中通過企業精神向企業成員傳達一種文化意識,從而實現企業生產經營的目標,在優化企業結構的基礎上又進一步促進企業文化的不斷髮展。不同企業因其獨特的經營背景而產生不同的企業文化。企業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面臨不同的生態變化,這就促使企業為了適應各種生態環境的變化而不斷的進行創新和發展。企業員工的素質在一定程度上會對企業文化的落實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員工不同的需求層次會對員工的實際工作產生較為直接的影響。

  這些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會成為企業文化具體落實的障礙。企業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確保企業文化的具體踐行。制度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對員工起到一定行為約束的作用。企業文化也是企業的一種軟性制度。企業文化的落實關鍵在於企業制度的全面性和合理性。企業文化對企業生態具有一定的能動作用。

  企業文化也屬於企業生態元素的一種。企業文化與企業生態的相互關係具有一定的複雜性。在企業文化與企業生態的相互作用中,企業家的作用至關重要。企業文化的落實對組織效率具有一定程度的積極影響。企業文化可以體現並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文化對企業生態的能動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體現在企業生存能力的持續性方面,一個是體現在企業在外部環境中的適應能力方面。

  二、綠色企業文化戰略分析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和人們需求的不斷增加,企業生態文化的概念自然而然的產生。企業為了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和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提出了綠色企業文化這一全新的管理理念。綠色企業文化具體是指企業在長期的生產經營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為企業成員認可並實行、具有一定企業特色的、對企業發展有重要影響的、對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及其與企業成長關係的看法和認識的總和。綠色企業文化重點關注企業是否能夠在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的同時承擔其對社會和環境的責任。

  在我國經濟和社會的不斷髮展的過程中產生了很多環境汙染的問題。這些問題大多與企業活動有直接關係。大多數企業在重視企業利益的同時忽略了對環境和生態進行保護的問題。現在已進入低碳經濟時代。這一時代的到來對我國企業來說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挑戰。企業應該在對低碳經濟和節約能源等方面具有一定深刻認識的基礎上,在實際的生產經營過程中踐行綠色環保的理念。同時,企業還應該積極提高自身企業的低碳技術,制定企業低碳經營的具體制度,切實做好低碳戰略部署,加快企業的轉型速度,與國際接軌的同時,加大綠色文化戰略實施的力度。

  另外,企業還應該在提升自身環保生產技術的基礎上,將綠色企業文化的理念納入企業文化的範疇,開展有效的企業生態綠色文化的建設,從而使企業文化和企業生態二者協調發展。綠色企業文化概念的提出和落實是企業文化建設中必不可少的一環。這一理念的踐行可以為企業營造一種良好的環保健康的文化氛圍,這對企業加強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企業具有一定的社會責任,在其發展過程中,除了爭取企業利益之外,企業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也是企業的重要責任之一。如果企業只顧企業自身的利益而忽視環境破壞和生態汙染的嚴重後果,這對企業未來的可持續發展也會造成嚴重威脅。因此,企業的社會責任除了創造一定的經濟利益之外,還要重點關注企業經營是否對企業生態和外在環境帶來了不良影響。在當下的生態環境背景下,綠色企業文化戰略的實行勢在必行。

  這是當下企業可持續發展要求的必然結果,也是企業文化戰略的必然選擇。首先,綠色企業文化有助於提高企業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其次,綠色企業文化有助於提高企業的生命力。同時,還可以將企業員工緊密聯絡在一起。企業提倡員工重視環境保護和節約能源可以使員工體會到企業對員工生產環境的重視,這對提高企業員工的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最後,綠色企業文化對企業形象的樹立具有一定的積極影響。綠色企業文化的重點在於環境保護和節約資源。

  綠色企業文化戰略的具體落實不但幫助企業在各個生產經營環境都產生一定的綠色管理效應,而且還對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加強企業文化的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十二五”計劃中,可持續發展,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都被列為重點的發展目標。因此,綠色企業文化戰略是我國當代企業文化戰略的必然選擇。

  三、結語

  本文結合當下實際對企業生態和企業文化的關係進行了闡述,同時還對綠色企業文化戰略進行了分析和探討。我國經濟和社會的不斷髮展對我國企業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應該在爭取企業利益的同時承擔起生態保護的社會責任。因此,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應該避免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大力倡導低碳環保節能減排的理念,努力推動綠色企業文化戰略的具體落實。

  參考文獻:

  [1]王軍.基於企業生態的綠色企業文化戰略研究[D].南京林業大學,2010.

  [2]畢思勇.生態文明背景下的企業綠色營銷戰略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1.

  [3]陳紅喜.企業綠色競爭力的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D].南京農業大學,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