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品德教育的問題及對策論文

  思想品德是一門為了更好促進小學階段的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而開辦的綜合性比較強的課程,是德育教育在小學階段教學的重要任務。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摘要】思想品德是一門為了更好促進小學階段的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而開辦的綜合性比較強的課程,是德育教育在小學階段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學生在形成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的重要過程,更是學校教育的重要任務。學校在教育教學中要制定相應的對策對小學生的思想品德和身心健康進行培養。

  【關鍵詞】小學思想品德;問題;對策;分析

  1.前言

  良好的品德素質,這個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人格品質,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質,對全面提高社會文明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小學生群體中,不同年級的學生都普遍存在著自私的心理,針對這個問題,在實踐小學階段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學中,教師要確保思想品德教育對小學生的成長起到引導性作用,及時矯正學生的自私心理,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以下探討:

  2.學生自私心理形成的原因

  2.1內部原因

  自私是指學生過分關心自己,不為別人考慮,常常只注意自己有沒有得到滿足,一切以自己為中心的行為,自私是一種普遍的心理現象,特別是在處於自我思維的學生髮展過程中,如果沒有及時對其自私心理進行引導,就會使自私心理變成一種心理疾病,專家指出“心理的疾病比生理的疾病為數更多,危害更嚴重”。

  2.2外部原因

  由於計劃生育的執行,大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是家人的掌上寶,在父母及長輩的溺愛和順從下使他們的自主自私心理更加嚴重,要什麼就給什麼,如果得不到,就發脾氣,哭鬧,而家長捨不得自己的孩子不開心,不管是什麼要求都滿足他們,久而久之,就使學生養成以自我為中心,不顧別人感受,不會為別人考慮的自私個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於這些家裡的“獨龍”也不敢嚴格教學,怕惹到這些“小皇帝”遭家長的投訴,這樣就使學生的自私心理變得更加嚴重。

  3.制定合理的教學對策

  3.1找到問題的根本,運用切合實際的教育方法實行行之有效的教育

  針對小學生的自私心理,教師在對其進行教育的時候不能強制和過分處罰,應該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對他們進行說服教育,深入學生心理,互換角色,建立平等、民主、尊重、理解的品德教育,採用符合學生心理特點的教育方法,制定相應的教學對策,善於觀察學生,及時發現學生自私心理,及時對其進行矯正,讓他們明白“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的真正內涵,教會學生學會分享,改掉自私行為。

  3.2思想品德教學要與生活想聯絡,教師要以身作則,具有教育意義

  在資訊高速發達的當今時代,學生從小接觸的知識越來越廣泛,因此,教師在思想品德的教學過程中的挑戰也越來越難,例如,現在高科技產品的普遍運用,特別是城市的學生接觸的東西越來越複雜,攀比心理和追求名牌的心理也越來越嚴重,甚至有很多奢侈的現象,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身作則,勤儉節約,多組織學生進行城鄉對換活動,讓學生體驗農村的一些自然純樸的生活環境,讓部分習慣在驕奢安逸中生活的學生體會到其他同齡孩子的天真無邪,儘管許多農村的生活水平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很多還是保留著原本純樸的生活習慣,城市大多的獨生子女都會有孤獨的心理,他們的父母忙於事業的奔波沒有時間照看他們,因此他們都會有或深或淺的自私心理,沒有學會分享,所以,學生在城鄉互換的活動中能找到屬於他們美好的童真,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起到有力的引導作用,然後結合學生的個體差異特點,對學生進行差異性指導,讓他們能夠更深刻的體會到思想品德蘊含的深刻內涵。

  小學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和模仿性,容易情緒化,教師的言行舉止都會在學生中起到示範性作用,因此,教師有良好的言行舉止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會使學生學習到好的榜樣,如果教師不能以身作則,把許多壞習慣都呈現在學生面前,那麼這樣的品德教學就不能達到教學要求了,所以作為教師要對學生的思想情感進行及時的瞭解,多與學生談心,多徵求學生的意見,與學生打成一片,從中使學生的品德得到良性發展,與此同時,教師要使自身的素質得到不斷的提高,樹立良好榜樣,不斷使自己得到完善,不斷讓自己的知識更豐富,不斷挑戰自己,超越自己,從而培養出高尚的人格魅力和道德情操,在完善自己的同時也不斷關注學生,培養他們良好的想象力,對學生的不良行為進行及時的知道,把他們推向好的方向發展,讓他們擁有辨別是非,知禮明理的能力。

  3.3根據小學生髮展的需要進行品德教學

  思想品德要與學生的發展需求相結合,在教師進行教學時,不能讓課堂變得乏味無趣,了無生機的樣子,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的感情需求,對課堂教學方式進行不斷完善,創造出更能刺激學生積極性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對課堂有高度的熱情,活躍課堂氛圍,在學習中尋找到各種樂趣,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在教學過程中,在相關問題上老師可以通過做遊戲的方式來解決,小學生具有好動的天性,小學生都喜歡做遊戲,教師把相關內容結合到遊戲中去,讓學生在遊戲中學習到更多的相關知識[3]。例如當今社會中引發人們熱議的一個問題,路上遇到有跌倒的老人,扶還是不扶?針對這個問題,可以開展兩個教學方法,第一,正反方辯論法,通過學生自願把學生分成兩批,一批代表正方,是扶老人的,另一方代表反方,是不扶老人的,然後教師作為評委,讓學生進行自由辯論,再得出結果。第二,親身演示法,把學生分成多個小組,有扮演跌倒老人的,有扶老人的,有不扶老人的,然後創設出各種可能發生的情景,再對各種情景進行解決。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引導,然後再一起討論得出的結果符不符合社會常理。這樣就能使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4.結束語

  每個人都是由知行情意發展形成的獨立個體,每個人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自私心理,因此,在培養學生具有良好品德行為的過程是很漫長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出來的,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這樣才能使小學生在學習思想品德的過程中有更好的效果,由此學會與人分享,學會辨別是非,學會明理謙虛和勤儉上進,拒絕驕奢和自私才能使身心更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丁玉玲.淺析當代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0333:458-226.

  [2]朱家軍,劉永兵.淺談如何對小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J].新課程中.2011.0501:572-135.

  [3]潘奕.人格培養與寓教於樂――淺議小學生思想品德課教育重點與方式[J].江西教育.2010.0930:337-525.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