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財政專業畢業論文

  財政學作為一門專業基礎課,其基本理論和分析方法對我國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具有重要的意義,一直以來都是教育部確定的高等學校經濟類專業的核心課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鄉鎮財政資金監督問題分析

  自開展鄉鎮財政資金就地就近監管工作以來,我所按有關要求,認真組織實施資金監管工作,進一步發揮了基層財政的職能作用,提高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保證了財政資金安全。但在實際工作中,也出現了許多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鄉鎮領導不重視不夠

  資金監管工作是由財政部門提出來的,也一直由各級財政部門組織實施,鄉鎮部門參與的不多。一些鄉鎮領導以經濟發展為中心,以籌集資金為重點,存在“重發展、輕監管”的思想,而且認為鄉鎮財政資金的使用和分配都是經過財政部門實施的,那麼監管工作理當所也由財政所去實行。一些單位部門也是按慣例到財政所撥付資金,經由他們來組織的綠化、河道整治、道路等專案未能按相關資金監管要求來實施。

  二、資訊傳遞不及時

  資金監管的第一環節是資訊傳達遞,資訊傳達遞的滯後性,影響監管工作開展的有效性。實際工作中,一些涉農類的補助類資訊往往能及時地到達財政所,但其他的就是事後財政所在收到相關資金時才知道,以每年鄉鎮綠化支出補助為例,2014年我鎮林業獎補資金和村莊綠化補助共計22.7萬元,此部分資金一般會在第二年的年初上級部門才會下達,財政所才會收到相關的檔案,此時才會開展相關的資金監管工作,但此時此項工作已經結束。如何進行公開公示、抽查巡查值得進一步商討。

  三、公開公示不到位

  相關資金管理辦法對公開公示的形式和時間等作了有明確規定,補助性資金必須在基礎資訊採集後、補貼發放前,將相關內容進行公開公示;資金髮放後,發放情況應再次進行公開公示。專案類資金必須於專案批覆後、資金指標檔案下達後、工程完工後分別進行公開公示。補助類資金髮放前的公示主體是單位或村,實際中他們不能按資金監督要求的內容進行公示,在村公開欄中的公示時間也達不到規定的時間要求。鄉鎮建設專案由於金額小,一般由政府決定實施,財政所只是參與工程對外招標階段,相關單位不能按要求進行公開公示,也不能將有關專案建設內容提供給財政所。

  四、財政所人員少,人員素質需提高

  近年來,隨著國家三農投入的不斷加大,對鄉鎮財政所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從鄉鎮財政人員的現狀來看,存在人員數量不足,專業化水平不高,知識結構單一等問題,嚴重影響了財資金監管工作的開展,特別是農業道路建設、農橋等專案類監管工作,讓財政人員監管起來顯得力不從心,制約監管效果。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建議採取以下措施:

  1.加大宣傳力度。

  做好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工作的宣傳,讓領導幹部認識到實行資金監管的重要意義,改變他們重投入、輕管理的思想;讓老百姓知道實行資金監管關係到他們的切身利益,主動支援資金監管工作。上級財政部門在佈置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工作的同時,也應通過各類會議、培訓等途徑向相關部門、鄉鎮領導多宣講財政資金監管知識,讓他們知曉資金監管工作是如何開展的,有了他們的支援與配合才能讓資金監管工作更有效的進行。鄉鎮財政所也應通過會計知識培訓、“六五”普法等形式向單位部門、老百姓宣傳財政資金監管工作。只要大家齊心協力,上下配合,就一定能做好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工作。

  2.完善資訊溝通渠道。

  首先,上級財政部門與鄉鎮財政部門應加強溝通聯絡,促進財政資訊交流順暢,確保相關資金檔案及時傳遞,促進鄉鎮財政資金得到有效監督;其次,鄉鎮財政所應加強與本級單位部門的溝通,財政所及時將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工作的政策、要求告知給有關單位。鄉鎮單位部門各司其職,負責本地區的綠化、水環境整治等工作,同時向其上級部門申報工作完成情況,接受上級部門的驗收與考核,財政部門負責資金的兌付,所以應重點抓住這一環節,在資金兌付時讓林業、水務站人員提供相關的公開公示、抽查巡查資料,作為兌付資金的原始憑據之一。

  3.健全公開公示機制。

  公開公示是保證一切工作“陽光操作”的重要前提。創新鄉鎮財政資金公開公示方式,全面接受社會群眾監督,要在深化政務公開、村務公開等常規公開形式的基礎上,探索新的公開公示形式,充分利用各入口網站,將各項資金的分配過程、發放過程、專案的規劃、審批等內容向社會公佈,使財政資金更加透陽光。進一步細化公示內容,補助性資金將補貼專案、政策依據、補助物件、補助標準、補助數量及金額、舉報電話等進行公示;專案類資金將專案名稱、立項依據、實施範圍、建設單位、承建單位、建設內容、責任人和受益人、工程預決算、資金來源及數量、建設時限、舉報電話等進行公示。同時確保公示時間原則上不少於7天。

  4.加強鄉鎮財政幹部隊伍建設。

  合格的財政幹部是做好鄉鎮財政資金監管的基礎。針對財政所人員現狀,建議鄉鎮財政所人員在招錄時,除了招收經濟、財會類專業人才時,應考慮招收專業化水平較高的工程人員。同時對現有的人員進行專業化培訓,提高相關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從而提升整個財政資金監管能力。鄉鎮資金監管是新形勢下的新工作,我們要通過多做、多思、多學來提高自己,探索新的工作方式以適應新形勢下的新要求。

  範文二:公共財政學課堂教學方法

  摘要:公共財政學課程在高校財經類專業本科教育體系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為了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精神,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表達能力,使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與團隊合作能力得到鍛鍊,應不斷完善公共財政學的教學方法。在具體措施上,應主要考慮以下幾個部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重視課堂中的案例教學、組織課堂討論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造實踐模擬機會和引導學生去尋找相關問題的學術前沿。

  關鍵詞:公共財政學;教學方法;案例教學;實踐模擬

  1引言

  公共財政學課程在財政學專業的課程設定中屬於核心主幹課,也是高校財經類專業開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課程安排的時間一般在大學二年級,是學生較早接觸的一門專業課,在整個本科教育體系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目前公共財政學的教學方法相對於傳統的教學方法而言已經有了比較大的進步,在傳統的課堂講授法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PPT的內容資訊量大,課堂的效率有所提高。但是,即使採用先進的教學手段,不可否認的是大多數教師的課堂仍是注入式教學,這種填鴨式的方法往往以教師為主體,由教師系統講授概念與理論,而學生參與度不高,只是被動接受知識,再加上現在手機網路等誘惑,教學效果難以保證,起不到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表達能力和反應能力的目的,也無法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精神,更沒有辦法使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與團隊合作能力得到鍛鍊。

  2完善公共財政學課堂教學方法的對策建議

  如何完善公共財政學課堂教學方法,應主要考慮以下幾個部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重視課堂中的案例教學、組織課堂討論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造實踐模擬機會和引導學生去尋找相關問題的學術前沿。

  2.1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為了使學生對課程產生興趣,教師可以建立公共郵箱、微博或者微信群等,一方面教師通過與學生的日常交流溝通,增進師生之間的友誼;另一方面教師將日常接觸到的與授課內容相關的教學素材,如時事素材,幽默段子,網路熱詞,書籍評論等,讓學生在非課堂的時間裡潛移默化地慢慢接近公共財政學這門課程,消除陌生感併產生興趣,這樣學生才會有興趣去進一步的瞭解,慢慢理解消化相對枯燥的理論內容。比如在講三公經費之前,將關於公車改革第一人葉青和全國監督公車私用第一人廣州區伯的事例事先發送到微信群中。湖北省統計局局長葉青從自身做起進行公車改革,並曾連續8年給全國兩會上書要求進行公車改革;廣州區伯在微博上將涉嫌公車私用的車輛曝光,並向相關部門舉報。學生像讀故事般去了解這兩個人的事蹟,於是,很自然地就匯入了三公經費中的車輛購置及執行費,這樣學生學習起來就會感到很接地氣,產生了興趣後,上課就會比較有吸引力了。

  2.2重視課堂中的案例教學

  山東財經大學的朱德雲教授曾指出,為了更好的發展課堂中的案例教學,應降低期末考試成績所佔比重,增加平時成績佔比,可以採用案例分析、綜合討論發言等多種方式,實行多次、多方式、多環節考核。這種改革,使案例教學在整個課程的設計上能夠有所保證。在案例教學中,案例的選取既要有典型性充分體現和反映財政學相關理論,又要貼近生活、真實生動,同時案例的設計要注重系統性,選取的案例應深入淺出,層層深入。案例可以充分利用各種多媒體手段,也可以通過學生的情景表演來展現整個案例,多種方式結合來促進學生的形象思維刺激。案例匯入時,可選擇在講授財政理論前匯入,也可選擇在講授財政理論時匯入,還可以在講授完某一章節之後匯入。在案例教學中,要重視案例教學的課堂討論。將案例的核心部分找出來,由學生討論該方案的具體實施,如何解決實施中可能會遇到的各種困難,可由全班同學投票選出最佳的方案。最後在案例教學結束以後,教師要對案例結論進行整理點評,歸納總結出案例中所包含的財政學理論,達到由具體財政現象反觀財政理論的目的。

  2.3組織討論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如何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中國人民大學安體富教授認為在教學方法上應該摒棄“滿堂灌”的做法,通過佈置題目讓學生在課下進行文獻的查閱,之後課上討論,最後由教師來點評,進而循序漸進引導學生,達到豐富學生知識,提升自學能力、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可以在理論學習結束後,對知識進行靈活運用。教師可以選取學生身邊的生動的財政現象,鼓勵指導學生課下主動地自主學習,而不再是各種現成知識的儲存和提取,並選取財政熱點現象以小組形式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展示學習成果。整個過程是學生對具體問題的探索和創新,同時強化了學生對於課堂內容的理解。雖然教學內容偏理論性,但是教師可以輔之以資料經驗分析,用資料來說話,讓資料經驗部分更加生動活潑。同時引導學生進行學術搜尋,在目前的大資料背景下,公共財政學課程中的幾乎任一個章節都可以在網際網路上搜索到非常多的相關資訊資料。目前我校的圖書館開通了中國知網、中經網、國研網、維普中文期刊、中國資訊行、萬方知識服務、超星電子圖書、金圖外文圖書等常用資料庫,通過資料庫的資料查詢,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被動旁觀變為主動參與,鍛鍊了學生在實際中利用財政理論分析現實問題的能力。

  2.4創造實踐模擬機會

  公共財政學課程缺乏綜合性、設計性和研究性的實踐模擬,往往僅限於實驗報告的完成。以財政學中實踐性較強的內容為切入點,以實務性特徵明顯的稅收制度內容為例,我校目前的經濟管理實踐中心購買了福斯特稅務軟體,裡面涉及稅收實務、稅務籌劃、稅務稽查和電子報稅等幾個模組。通過軟體的運用,使學生對我國目前的稅制體系有直觀的印象,比如一個公司在一個納稅年度都需要繳納哪些稅,哪些行為需要交稅,哪些財產需要交稅,是交給地稅局還是交給國稅局,繳納的時候稅率多少等等,這樣通過一個公司的實際情況,使學生將陌生的稅制變得身邊化,也加深了稅制的理解,同時對我國的稅制進行進一步的思考。在公共財政學授課的過程中,可以藉助此類的軟體以及其他相關的財務軟體等,使學生對抽象的知識感觀化、具體化,能讓學生在實踐模擬實驗當中,自主地去汲取知識,並上升到理論高度。通過創造實踐模擬機會,製造更多的理論與實踐之間聯絡的橋樑,這種方式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要求較高,不光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讓學生意識到所學習知識的有用性,使學生順利產生符合教學需要的內在動機,對財政知識的理解效果比單純教師講授要好得多。

  2.5引導學生去尋找相關問題的學術前沿

  目前公共財政學的研究內容不斷深化細化,由關注巨集觀制度改革轉向有關理論、制度的更加具體問題的研究,比如,在對公共支出理論的研究,傳統的財政學大都側重研究總支出,對支出決策的政治過程不太關注,而現在的公共財政學不僅細化地去研究每類具體的公共支出及其經濟效應,而且也將支出決策過程作為研究的重點內容。因此在公共財政學的課堂教學,要引導學生去尋找相關問題的學術前沿,指導學生如何撰寫學術論文,引導學生開展和推進科學研究。以一個學期為例,可以給學生布置1-2個3000字的小論文,教師可以對優秀的論文進行獎勵,對論文進行指導,鼓勵其投稿公開發表。同時,藉助目前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契機,設計和開發具備先進性、挑戰性和現實應用性的實驗教學內容,尋找公共財政學與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契合點,激發學生的學習實踐熱情,加強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知識創新意識和研究學習能力。

  3結語

  如何使學生學好公共財政學,合適的教學方法至關重要。當然每一種教學方法都不是孤立的,應該將各種教學方法有機融合,取長補短、相輔相成,更好的為公共財政學課程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盧盛峰.大資料背景下《財政學》本科教學改革探析[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2:170-171.

  [2]王曉潔,王澤,龔志斌.華北高校第九屆財政學教學研究會年會觀點綜述[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綜合版,2015,1:123-125.

  [3]張清慧.培養財政學學習興趣的課堂教學方法探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09:96-97.

  [4]樊麗明,石紹賓,李齊雲.公共經濟學財政學專業研究生培養模式創新探討[J].中國大學教學,2011,05:26-31.

  [5]鄭潔.論財政學案例研究與教學方法優化[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