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實訓基地教學化研究探討論文

  高等職業教育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體現其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針對性與有效性已經得到了社會的認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校外實訓基地教學化研究探討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校外實訓基地教學化研究探討全文如下:

  【摘 要】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素質級技能的訓練需要校內及校外實訓基地,校外實訓基地具有校內實訓基地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同時現階段一些專業的校外實訓基地教學化研究存在著諸多沒有解決的問題,因此對此進行探討意義重大。

  【關鍵詞】校內實訓基地;校外實訓基地;教學化

  一、校外實訓基地建設及其重要性

  高職學生的職業素質級技能的訓練離不開這樣一個訓練場所那就是實訓基地,目前學校的實訓基地有校內及校外的。“校內實訓基地”模式是一種較為傳統的實訓模式,它主要方式是模擬軟體的操作以及校內工廠、校內實訓車間等。通過模擬工廠實際崗位操作場景,進行訓練,教師一邊教一邊示範,同時學生邊學邊做,做到學做結合,以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目的。但“校內實訓基地”這一模式存在著專業的侷限性,且很多學校建立的校內實訓環境與真實的產業市場有很大的距離。“校外實訓基地”模式是利用企業、工廠以“認識實習”、“頂崗實習”、“工學交替”、“校企合作”等諸多方式實施的一種實訓模式。以台州職業技術學院生物與化工學院為例,與當地海正藥業、東港藥業、車頭藥業等大型企業實現的模式即是這種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的深化。這種校企合作相對緊密,學校對企業對產品對市場比較瞭解,有利於學生就業。但在管理體制上,尚存在諸多值得探討的地方。

  由於“校內實訓基地”這一模式中存在的諸多學校自身無法解決的問題,如化工原料及藥品的生產許可證,產品的批准文號,工廠的三同時建設,企業的三廢汙染排放及噪音等問題,為此,大多數院校採取校外實訓的方式。故此,解決實訓基地建設問題,重點的任務是解決好校外實訓基地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二、目前職業教育校外實訓基地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認識重視程度不夠,校企雙方積極性缺乏。

  許多職業院校只是將實訓教學作為理論教學的補充,並沒有將實訓教學與理論教學重要性等同起來,作為教學必要環節來進行人才培養,從而導致實訓教學僅僅停留在教學大綱的編寫,以應付檢查,真正付諸實施的院校不多。同時由於部分職業院校害怕擔當風險,僅僅從自身利益角度,對學生外出工學交替及頂崗實習可能出現的一些例外情況顧慮較多。同時企業對校企合作的重要性缺乏全面的認識,單方面地認為高校無法為企業帶來直接、明顯的nk">經濟利益,認為直接向社會招聘有經驗的人才效率更高。最終形成企業不願意接受實習生,學生進企業實習困難的狀況。

  二對校外實訓基地校方管理機制不完善。

  關於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管理體制不順始終是困擾校企深化合作重要因素。許多職業院校的校外實習基地在管理上缺乏具體的體制,出現共建起始大張旗鼓,轟轟烈烈,過後沒有實質性合作。同時在進行“工學交替,頂崗實習”實訓教學等具體活動過程中,存在管理主體及校企分工不明。學校制定相應的學生企業實訓的管理制度及教學大綱,對學生提出相應的簡單的實習要求,但是學生被送到企業後學校並沒有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加以跟蹤,而是認為學生到了企業後他們的一切行為多應由企業負責,包括學生在企業裡出現的各種問題。這樣就造成一下來就要適應企業的這套很難。特別是企業為了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從而安排學生就像他們的職工一樣上班頂崗。學生感覺自己在企業裡不是來學習,而是被企業當作廉價的勞動力來使用,自身定位不準確。這樣就直接影響了校企合作的深入發展,對實訓基地建設形成了很大的障礙。

  三校外實訓基地重硬體、輕軟體建設,實訓師資力量薄弱,功能不全。

  目前的校外實習基地大部分就是一般普通意義上的工廠,學上在裡面就是幹活,老師傅基本不管學生理論水平的提高及應用,僅僅是在操作層面對學生提一些基本的要求,這樣就使得學生感覺自身在工作或頂崗中就像機器人,自身的學習目的就無法表達,就不能有效執行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學規程等教學檔案對於反映專業實習的要求。實訓師資的薄弱也是導致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利用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

  四有些校外實訓基地是礙於相關部門的面子而建立的,企業本身缺乏動力,同時行業內部不規範。

  職業准入門檻非常低,高中、中專、專科、本科甚至研究生學歷層次的畢業生站在同一平臺競爭,有的企業大學生的工資不如農民工,專業性無法凸顯。而企業只要員工能夠完成相應工序的工作,對員工是否持證上崗、是否具備職業要求的相關素養也沒有一定規定。同時地方政府對高職教育實訓基地建設根本沒有相應的政策扶持和引導,積極性不高,使得同一地區不同院校實訓基地建設缺乏規劃性和共享性,政府沒有形成牽頭作用是制約校外實訓基地發展和深化的重要原因。

  三、關於對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的淺見

  一確立校外實訓基地在實踐教學中的重要性。要認識到校外實訓基地是校內實訓基地無法替代的,只有建立緊密性的校外實訓基地才能提高及解決學生的各種技能,將來才能和社會達到無縫對接。

  二政府牽頭,校企合作,加快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地方政府加應重視,出臺政策。要求企業必須與本地相應的高職院校合作,建立校外實訓基地,有責任將對學生的培養,當作自己的事情辦好。從政策上對相關的具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的企業加以傾斜,提高企業積極性。

  三加大教學改革力度,建立一整套與校外實訓教學相配套教學制度。學校必須深入企業調查,與企業的相關人員協調,建立一整套與企業相配套的校外實訓教學大綱及細則。既能滿足學校的要求,同時符合企業生產的需要,達到雙贏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