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行政管理論文

  隨著現代交通運輸業的不斷改革與發展,對交通行政管理幹部的素質要求也逐漸提高,提高幹部的管理能力是新形勢下交通行政部門的重要任務。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交通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目標趨勢

  一、我國交通行政管理體制的現狀分析

  由於是在特定的經濟發展階段、特定的社會政治發展背景以及特定的歷史時期形成的我國的現行交通行政管理體制,因此其適應了當時社會發展階段,這是對我國現行交通行政管理體制進行認識和分析的基礎。在社會經濟不斷髮展的今天,特別是交通需求出現了非常多的變化,現在我國的交通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傳統管理體制僵化的影響和制約。首先,現在還沒有完全理順交通部門與建設部門、公安部門等相關部門的執行機制、協調機制,因此各自為政以及多頭管理的現象非常普遍,並沒有真正的形成交通綜合管理體制,而且交通市場管理中存在著依據不一以及尺度不一的現象,多重執法以及重複收費的情況仍然存在。其次,機構事權不明以及職能交叉的問題長期存在於交通管理部門的內部。這樣就導致了部門利益化的形成,並沒有在監督、執行以及角色等方面將合力形成,使得交通管理中存在著比較嚴重的資源浪費以及重複建設的情況,無法有效地遏制交通系統內部的腐敗。在經過多年的發展之後,這些問題雖然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然而並沒有真正的從根源上得到解決。

  一產生問題的制度性根源是部門行政管理制度

  我國在1986年確定了現行的交通行政管理體制,而現行的交通行政管理體制仍然對計劃經濟時代的部分行政管理制度進行了沿用,向各個職能部門進行行政權力的分配是部門行政管理的基本做法,而決策與執行的高度統一是部門職權的非常顯著的一個特點,這樣就導致了自我封閉式部門管理的形成。其具體的表現為:首先,在交通管理的相互配合以及職責分工方面,公安部和交通部兩者並沒有得到法律層面的界定,兩者沒有對交通運輸生產力的發展起到很好的協同作用。其次,在縱向上我國的部門行政管理制度從全國範圍來說實行條塊分割,中央指的是“條”,地方指的是“塊”,這樣就導致地方政府雖然明白現行的交通行政管理體制存在著較多的問題,然而卻沒有能力及時解決。地方職能部門或者地方的基層政府通過對部門行政賦予的權利的利用人為的隔開統一的公路,尤其是在高速公路管理中弊端非常嚴重。

  二產生問題的直接根源是交通管理主體定位上存在的偏差

  交通行政管理體制能夠實現運轉協調以及高效廉潔,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交通管理主體的定位。作為一個廣義的概念,交通管理不僅包括交通安全保障管理工作,同時還包括了道路的建設、設計和規劃等各個方面工作的管理,也包括運輸市場的調控、交通運輸的組織、車輛的配置和投放、從事道路交通管理人員的組織以及各種專業技術人員的組織等。立足於世界範圍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發現,現在幾乎所有國家都是將交通部門作為道路交通管理的主體,然而目前交通管理主體定位在我國仍然存在著較大的爭議。面對當前新的形勢,必須要對我國交通安全管理體制進行重新考慮,也就是說必須要市交通部門取代公安部門作為道路交通統一管理的主體,同時要對在道路交通執法方面公安部門的主體地位進行強化,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地統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主體和道路交通運輸管理主體,並且使道路交通安全的措施從交通管理涉及到的各項要素以及各環節得到全面的落實,最終實現採用全過程管理的方式開展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三產生問題的深層次根源是部門權力利益化

  導致現在我國的交通行政管理體制問題非常重要的一個深層次的原因就是部門利益化的傾向,比如在一些有利可圖的領域往往出現各個部門衝突加劇以及矛盾激化的現象,而在沒有實際利益機制的交叉的管理領域就存在著嚴重的互相推諉的情況。部門權力利益化使得公安、交通等部門在道路交通管理中執行和決策的合一傾向不斷加強,其最終的結果就是使得部門之間出現了越來越難以協調的問題,並且對部門之間衝突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進作用。總之,阻礙我國改革與創新交通行政管理體制的深層次的根源就是部門權力利益化,由於改革交通行政管理體制必然會對一些部門的權力和利益產生影響,因此如果不能夠使部門權力利益化傾向得到根本上的改變,就不可能完成對我國交通行政管理體制進行深化改革的目標。

  二、我國交通管理體制改革的目標趨勢分析

  一在事權層面的改革趨勢

  現在我國的車船通行需求以及交通建設需求變得越來越多,而且也不斷地出現了各種交通問題。因此我們必須要充分的認識到,要想有效地解決交通行政管理體制問題,絕不可以只是利用對個人行為的限制和糾正解決,必須要調整事權關係,從而能夠開展全方位的綜合整治。面對我國交通發展的新形勢,必須要對政府部門、公共企業、公共服務事業單位、政府事業單位的職能進行合理的劃分,並且對政府機構的改革進行進一步的深化;將一些具有較強服務性技術性和政策執行的職能向著政府服務事業法人進行進一步的轉化;要採用立法規範的方式對事業單位的一些行政管理職能進行規範,剝離事業單位的一些經營性職能,對其進行改制。而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對專業企業以及政府服務事業法人的設立進行強化,並且最終能夠將可以實現責任管理不斷加強以及運營方式更加靈活的相關制度形成,這樣就能夠使獨立機構以及授權機構都具備較高的管理自主權,採用這種方式還可以使政府部門中存在的效率低以及各種官僚主義的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

  二以大交通或者大部門的方向為根據調整機構的趨勢

  交通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就是由分散走向集中,所以必須要將縱向的、統一的交通管理機構建立起來,只有這樣才能夠使管理協調以及統籌的能力得以提升,並且可以做到統一規劃、統一政策以及統一法規,從而能夠對交通的發展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現在交通行政管理並非是傳統的單一領域專業化管理,其發展方向就是綜合化管理。在世界上大部分的國家都是由相關專業局或者交通部門統一管理水路、民航、鐵路以及公路等各種運輸方式,因此我國要想改革交通行政管理體制,就必須要積極的橫向整合城市交通管理機構、管道局、民航總局以及鐵道部等政府職能部門的事項,從而能夠有效地理順交通體制內部的各種關係。

  三在權力執行方面採取監督、執行和決策相互制衡和協調的趨勢

  要想保證交通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必須要在權力執行方面對交通執行管理體制進行調整,也就是要採取監督、執行和決策相互制衡和協調的方式,從而將適合交通發展需求的體制框架構建起來。交通主管部門在具體的權力執行中需要朝著社會大量的轉移相應的職能和下放權力,並且配合以內部行政執行機制的改革。比如負責起草交通法規的是交通部門,同時其還負責對執行交通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和檢查,然而卻並不參與對這些法規和政策的具體執行活動;由公安部門負責具體的路面執法,其屬於執法者,而在制定相關交通法律法規的工作中並不參與進來。

  三、結語

  總之,現在我國的交通運輸管理體制仍然對以往的計劃經濟管理模式進行了沿用,存在著非常突出服務的職能交叉以及政出多門的現象,因此無法與我國交通運輸發展迅速的現實需要相適應。要想使這一情況得到有效的解決,必然要在事權層面進行積極的改革,以大交通或者大部門的方向為根據調整機構,並且在權力執行方面採取監督、執行和決策相互制衡和協調,從而最終建立適合我國目前交通事業的交通行政管理體制。

  範文二:交通行政執法人員人事管理論文

  1實際現狀

  通過對調查問卷進行科學分析,我們得到主要壓力源可以分為四大類:工作自身性質、組織管理制度、單位人際關係、個人前途發展。這四大類壓力源主要原因為:

  1工作自身性質近些年來我國公路網線快速發展,大量新建公路投入使用。隨著公路網線的快速發展,交通運輸行業也在迅猛發展。交通管理機構執法隊伍作為維護保證交通運輸正常合法執行的主要單位,在這個過程中承擔了極大的工作壓力。長期加班以及公路執法時容易遇到意外傷害等等因素的影響下,對交通行政執法人員來說造成了極大的工作壓力。

  2組織管理制度由於我國正處在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雖然各個企事業單位在組織架構以及管理模式上逐漸顯現出人性化等等一系列先進的發展趨勢。但是由於長時間的傳統思想的存在,大量機關領導仍存在管理方式粗暴簡單,家長作風濃厚的問題。所以,組織管理制度對交通行政執法人員產生了極大的壓力。

  3單位人際關係根據調查結果我們發現,人際關係也是交通行政執法人員產生壓力的主要壓力源。主要原因有具體兩個方面,一個是單位人員組成比較複雜,已產生誤解。另一方面是由於基層員工眾多,晉升崗位有限所導致的。

  4個人前途發展由於沒有一個正常意義上的晉升渠道,所以在單位中容易產生沒有成就感與不被認同感的產生。這種思想的蔓延嚴重的影響到了執法隊伍的心理健康。成為了主要的壓力產生原因。

  2改進措施

  2.1工作自身改進措施

  1加強人事甄別:對交通行政執法人員的招聘一定要進行心理壓力測試,保證工作人員有較強的心理抗壓能力。

  2豐富工作內容:加強工作變動,保證員工不對工作產生厭倦感。

  3合理安排工作:在工作安排上合理化,減少長期工作對員工產生的壓力。

  2.2組織管理制度改進措施

  1進行目標管理:設定工作目標,提升員工工作熱情。

  2進行領導作風改革:改善領導工作作風,豐富領導工作方法手段。杜絕家長式粗暴簡單的工作作風。

  2.3職業發展改進措施

  1建立良好健康的職業晉升渠道,滿足員工的進步願望。

  2給予一定程度的現金獎勵,彌補員工內心失落感。

  2.4人際關係改進措施

  1建立良好的上下級溝通渠道,緩解由於上下級溝通不暢導致的工作壓力。

  2處理好同事之間的溝通關係,加強同事之間的溝通渠道,減少同事之間的誤解造成的壓力。

  3結論

  根據調查結果,我們可以具體得到以下幾點結論:

  1執法人員的主要壓力源為:工作自身性質、單位人際關係、組織管理制度、個人前途發展。人事管理則應對與壓力源應當適度進行控制,過大則會影響工作人員正常的生活與工作。

  2大多數的壓力均為負面壓力,對執法人員的生理與心理健康均會產生較大影響。

  3壓力的緩解不能僅僅侷限與針對個人過著單位,也要加大人事管理改革力度,加快人事管理改革步伐。從而從源頭上緩解壓力的產生。

  4對於我國來說,交通管理機關執法人員人事管理對於壓力管理仍然沒有有效的控制。針對這一狀況,進行系統化的壓力人事管控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