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場化相關畢業論文
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是由政府主導的漸進式改革,三十多年過去了,以市場供求關係決定的利率定價機制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改革陷入難以有效推進的困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我國利率市場化的思考
摘要:
利率市場化是市場經濟的本質要求,在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增速適度、結構優化”的新常態下,對我國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和深化金融改革有著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目前我國已先後放開了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等利率市場化的有關規定但人民幣存款利率未放開,已進入利率市場化的初始階段。市場基準利率的構建與完善是推進利率市場化的核心問題,存款利率市場化是利率市場化的難點和最終目標,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是推進利率市場化的核心。
關鍵詞:
利率;利率市場化;同業拆借利率;市場基準利率
全球範圍的利率市場化是在凱恩斯的貨幣利率理論受到質疑,羅納德•麥金農和愛德華•肖提出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論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是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完成的。而我國於1996年啟動了利率市場化,在近二十年的時間裡,我國對利率市場化的內容、利率市場化的執行機制等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時利率市場化對我國金融業的改革與發展也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而今深化利率市場化的改革研究,既要梳理總結實施利率市場化取得的成果,更要分析實施利率市場化存在的問題,同時結合我國金融業的快速發展和國際金融業的實際,來探索利率市場化帶來的新問題。如市場基準利率的確定、如何建立人民幣存款保險制度、利率市場化的管理與監督及世界各國利率市場化對我們的啟示和作用等。
一、利率市場化對我國經濟執行新常態下的意義
1.對利率市場化的理解利率是資金的價格,也稱可貸資金的價格,利率市場化就是使市場在利率決定中起決定性作用,即資金的供求關係在利率決定中起決定性作用。經濟學意義上的利率決定,不是指簡單地確定利率水平,而應該包括更廣泛的內容。準確地說,利率市場化就是指利率水平、利率體系、利率結構、利率管理和利率傳導等都由資金供求關係決定。由於資金是一個廣泛的範疇,資金的價格———利率種類繁多,如固定利率與浮動利率,市場利率與官方利率,一般利率與優惠利率,實際利率與名義利率,年率、月率和日率,長期利率與短期利率以及單利與複利等。如果從利率所屬主體劃分大體上包括金融機構存款利率、貨幣市場利率和資本市場利率等三大類。
2.利率市場化的意義利率市場化的理論意義在於,它是金融深化financialdeepening理論的發展,20世紀70年代,羅納德•麥金農等學者揭示了“金融抑制”finan-cialrepression的危害,提出了金融深化或金融自由化的理論,明確提出只有減少政府對金融的干預,才能發揮市場執行機制的作用,從而推動經濟和金融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利率市場化對深化我國市場經濟體制和金融體制改革,特別是我國經濟執行進入新常態下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第一,有利於有效配置和使用資金。市場執行機制在我國市場經濟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在金融行業資源配置中,市場執行機制也應起決定性作用。如果其他市場中市場執行機制起決定性作用,只有金融市場中利率不由市場決定而由央行直接決定,必然造成市場執行機制不健全,資金無法在各金融市場之間自由流動和有效迴圈,資金不能有效配置,並造成資金使用嚴重浪費。第二,有利於發揮利率機制的傳導作用。如前所述,貨幣政策工具藉助於操作目標———市場基準利率作用於中介目標,使其最終目標得以實現。只有市場化的利率才能獲得準確的市場價格訊號,形成實現貨幣政策的有效途徑,達到最終調控目標。第三,有利於商業銀行加快金融創新和轉變經營模式。實行利率市場化使商業銀行利率風險增大,短期內可能使存貸利差收窄。為提高競爭力,必須加快金融創新,實行經營模式的轉換,提高非利息收入的比重等,不斷推進商業銀行自我發展的能力。第四,有利於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並能推動民間融資的健康發展。傳統的利率管制不利於中小企業融資和民間融資的健康發展,特別是在經濟下行壓力越來越大,小微企業資金越來越緊張的現實情況下,實行利率市場化能促進金融機構的充分競爭,有利於解決民間融資利率與銀行借貸利率差距過大的弊端,便於加快商業銀行經營模式的轉型和民間資金的有效利用。
二、我國利率市場化的歷史過程
1.利率市場化的提出與發展在1996年以前,中國人民銀行是國家管理利率的唯一機構,對利率實行集中統一管理。其他金融機構不能自定利率,不得制定與中國人民銀行釋出的有關規定相牴觸的利率政策或具體辦法。實際上1993年我國就已提出了利率市場化改革的要求,1996年6月中國人民銀行放開了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利率,其成為啟動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標誌。2003年2月,中國人民銀行在釋出的《2002年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提出了“先外幣,後本幣;先貸款,後存款;先長期、大額,後短期、小額”[1]的改革思路,至此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目標確定了,思路明確了,路徑清楚了,步伐加快了。從上述的發展脈絡看,不斷有新政策出臺,這一方面說明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說明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力度。
2.利率市場化的關鍵點[2]1996年6月中國人民銀行放開了銀行間同業的拆借利率,同時也放開了銀行間的債券回購利率,國債和國家開發銀行的金融債券以公開招標形式發行,這是最具開創性的一步。2004年10月中國人民銀行釋出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上限城鄉信用社除外和存款利率下限,實現了“貸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利率市場化的階段性目標。[3]2007年1月4日確定用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SHIBOR為我國基準利率,並逐日對外正式釋出,標誌著貨幣市場利率市場化更加規範,也表明我國利率市場化的程序進入了新階段。2013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機構貸款利率下限的規定,取消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上限的規定,[4]同時取消票據貼現利率管制,完全由金融機構根據市場化原則自主確定貸款利率水平和票據貼現利率水平。
3.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過程[5]在開始確定利率市場化改革思路時,提出“先貸款,後存款”的原則,把人民幣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放在最後階段。1999年10月中國人民銀行批准中資保險公司法人試辦五年期以上、3000萬元以上的長期大額協議存款業務,利率水平由雙方協商確定。[6]2002-2003年,將上述長期大額協議存款試點範圍擴大到社保基金、養老基金和郵政儲匯局等機構。2004年10月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允許人民幣存款利率向下浮動,但不能向上浮動。2012年6月,中國人民銀行允許金融機構存款利率上限擴大到基準利率的1.1倍,2014年11月21日提高為1.2倍。
三、市場基準利率及其確定的國際經驗
1.市場基準利率及其作用利率市場化的起點就是構建市場基準利率。世界各國的經驗證明:不能構建一個市場基準利率,利率市場化的改革就不能進行。在利率市場化條件下,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可用圖1表示。在通常分析貨幣政策工具作用時,圖1中只有ACD就行,即政策工具、中介目標及最終目標,表明了貨幣政策工具的作用過程。在利率市場化條件下,框圖中增加一個B,即在利率市場化過程中,央行通過貨幣政策工具影響基準利率或準備金總量,基準利率通過中介目標,再作用於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現在分析框圖B,其中的政策手段也稱操作手段,本來有兩類操作手段:基準利率和準備金總量,但美國和英國在利率市場化改革中,都採用基準利率,其理由是從政策手段的可測量性、可控性和有效性要求來看,準備金總量難於測定,其釋出有一定時滯;並且準備金與現金可互相轉化,難以控制;利率與準備金總量和貨幣政策目標關係,還是前者密切一些,所以,採用基準利率,而又不採用準備金總量。怎樣選定基準利率?美國採用聯邦基金利率FFR為市場基準利率,英國用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LIBOR為市場基準利率。
2.如何確定聯邦基金利率美聯儲和其他國家的中央銀行多用泰勒規則TaylorRule來確定聯邦基金利率,其計算公式如下:上式表明,聯邦基金利率應該等於通貨膨脹率加上均衡實際聯邦基金利率,再加上兩個缺口的一半。通貨膨脹缺口是指當前的通貨膨脹率減去目標通貨膨脹率。產出缺口量指實際GDP與充分就業時GDP增長率之差。這種聯邦基金利率上升幅度超過通貨膨脹率變動幅度,稱為泰勒定理TaylorPrinciple。根據泰勒定理的規則,央行在確定聯邦基準利率時,必須是聯邦基準利率高於通貨膨脹率,否則會引起未來通貨膨脹率上升。因為如果確定的聯邦基金利率上升幅度低於通貨膨脹率上升幅度,則通貨膨脹率會下降,致使貨幣政策寬鬆,最終會導致通貨膨脹的進一步上升。
四、我國市場基準利率的構建與完善
1.市場基準利率的構建1確立時間。從2007年1月4日起,中國人民銀行宣佈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為我國金融市場的基準利率。這就為我國利率市場化順利改革奠定了基礎,也意味著我國利率市場化程序進入了新階段。SHIBOR的確立及相關的技術安排,都借鑑了倫敦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LIBOR、歐元區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EDRIBOR和新加坡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SIBOR的通行作法。2報價主體。選擇上海18家銀行組成報價團,提供拆入拆出雙邊報價。所選銀行包括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及外資銀行等各類銀行中信用等級較高、貨幣市場交易活躍以及具有較強的利率定價能力的銀行,並應該是在資產規模、經營模式和競爭地位等方面有代表性的銀行。這樣才有利於充分反映真實的市場價格和市場的流動性狀況。18家銀行將各自的同業拆借利率報價給人民銀行授權計算和釋出SHIBOR的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並稱第三方機構;第三方機構計算出SHIBOR每日北京時間上午11時30分對外公佈。3期限品種。SHIBOR的期限品種包括隔夜、1周、2周、1個月、3個月……直到1年,共16個期限品種。按利率性質,SHIBOR屬於算術平均利率。同時,還應明確SHIBOR是單利、無擔保、批發性利率。
2.改進SHIBOR的形成機制1改進報價模式。報價模式可分為報價制和交易制。目前我國採用報價制報價,即按報價行報出的利率,不一定是實際銀行間同業成交的利率。美國聯邦基本利率FFR採用交易制報價,即按銀行間同業拆借成交利率上報,這種交易制報價能反映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的實際利率水平。所以,我國的報價模式應由報價制改為交易制。2擴大報價行的範圍。目前只有18家報價銀行團,可以適當增加些,以便使報價團廣泛代表整個金融體系。吸收更多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和外資銀行成為SHIBOR的報價行,還可吸收一些具有融資需求的非銀行金融機構———保險公司、基金公司和信託公司等加入報價行之中。3逐步形成市場化利率體系。我國SHIBOR的報價體系短期交易品種較多,中長期交易品種較少,因此,報價銀行報價參考基礎不牢,影響報價質量。所以,應大力發展中長端交易市場,為報價奠定科學基礎。同時,應該在上述擴大報價行的基礎上,逐步按比例實行實際交易制,並將報價行拆入資金的報價利率與拆出資金的報價利率進行均衡的利率上報,從而提高SHIBOR的質量。
3.完善SHIBOR的傳導機制1提高貨幣市場的流動性。貨幣市場規模直接影響貨幣市場的流動性,我國SHIBOR只是由18家銀行組成報價團的拆出準備金組成的同業拆借市場,顯然規模過小,必然流動性過小。提高貨幣市場流動性必須擴大報價金融機構數量,增加貨幣市場規模,從而提高貨幣市場的流動性。2擴大基準利率的定價範圍。剛開始時,只限於16個期限品種很不夠,應加大SHIBOR在長期交易金融產品中的應用和推廣,最終使SHIBOR成為貨幣市場等金融市場中金融產品定價的基準利率。3完善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SHIBOR作為貨幣政策傳導過程的重要環節,從上承接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工具,接受貨幣政策工具的作用,從下作用結果是貨幣市場的利率水平,最後影響到貨幣政策最終目標。具體傳導途徑有利率途徑和信用途徑。利率途徑。擴張性貨幣政策:貨幣供給量增加→基準利率下降→實際利率水平下降→投資增加→國民收入增加。這反映利率變化對產出的影響。信用途徑。擴張性貨幣政策:貨幣供給量增加→銀行存款和準備金增加→基準利率下降→銀行貸款增加→國民收入增加。這反映貸款變化對產出的影響。
五、建立存款保險制度
1.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的重要意義存款保險制度是利率市場化的前提和必要條件。因為利率市場化可能造成銀行倒閉破產。拉美國家在利率市場化過程中,中小銀行幾乎全部破產。存款保險制度能化解商業銀行的利率風險,保證存款人不受損失,最終使金融穩定。所以它是利率市場化的前提和必要條件。同時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有利於金融進一步改革,因為存款保險制度改變過去的隱形的政府信用擔保為市場信用擔保,有利於用市場化方式處理金融機構退出,並使金融機構退出機制更符合市場規律。另外存款保險制度能降低市場準入門檻,有利於民營資本進入銀行業和支援中小銀行的發展。
2.我國存款保險制度探索過程20世紀60年代後,各國相繼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目前已有100多個國家建立了存款保險制度,存款保險制度已成為金融安全網的重要支柱。我國從1993年開始建立存款保險基金,至今已有20多年。1997年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提出“籌集存款保險制度”,20世紀末,因為銀行業正處於壞賬重組及通貨膨脹的困擾,暫停了籌建存款保險制度。2005-2008年是我國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的加速期,經過一系列準備工作開始進行存款保險制度的設計和存款保險條例的起草工作,但由於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存款保險制度再次被推遲。2011年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加速,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的呼聲再次加強。2013年11月“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提出“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完善金融機構市場化退出機制”。2014年11月30日國務院正式公佈“存款保險條例”徵求意見稿。
3.存款保險制度安排1存款保險制度職能定位。按存款保險職能考察,目前世界各國存款保險包括付款箱型、強付款箱型、損失最小化型、風險最小化型等四種類型:前兩種成為狹義的存款保險,後兩種成為廣義的存款保險。[7]美日等發達市場經濟國家多采用廣義存款保險制度,新加坡、荷蘭等國採用狹義存款保險制度。我國存款保險制度建立初期應採用狹義的存款保險,隨著金融改革和利率市場的深入,逐步向風險最小化型轉化。2存款限額賠付標準。存款限額賠付是指對每個儲戶賠付的最高存款額度,超出部分不予賠付,規定限度賠付是各國普遍做法,其目的是促使大額存款戶謹慎選擇風險小的銀行,進而對銀行形成巨大監督壓力,使其千方百計降低風險。世界各國一般按人均GDP的2—4倍確定賠付限額。同時,考慮到我國居民儲蓄率較高,我國於2015年5月1日實施的《存款保險條例》中規定賠付限度為50萬元,實際上超出50萬也可視情況賠付。3存款保險範圍及保險用確定:第一,存款保險範圍應該全覆蓋。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對商業銀行是雙刃劍,一方面防範風險,一方面增加運營成本。國有控股銀行風險小,不願意參加存款保險。為保證銀行間競爭的公平,存款保險範圍應該全覆蓋,使銀行體系作為有機整體的安全性不斷提高,最終使所有銀行都受益。第二,保險費率的確定。保險費率一般分為兩種:單一費率和差別費率,不同銀行徵收不同的存款保險費。單一費率操作簡單易行,計算方便,但違背公平競爭的原則,實際上是經營狀況良好的銀行給經營不好的銀行補貼,最終會影響金融穩定。差別費率符合市場化經濟原則,有利於銀行之間的公平競爭。目前,採用單一費率的國家較多,近十年來,許多發達國家著手實行差別費率。我國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初期應先實行統一費率,適當時間過渡為差別費率。
參考文獻:
[1]2002年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Z].2003-03-20.
[2]曹鳳岐.利率市場化程序中基準利率在貨幣政策體系中的地位與構建[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4,4.
[3]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上調金融機構存貸款基準利率、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EB/OL].中國人民銀行網站,
[4]中國人民銀行決定關於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通知[EB/OL].中國人民銀行網站,
[5]田豐.我國利率市場化路徑及影響分析[J].經濟師,2014,2.
[6]關於轉發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同意商業銀行試辦保險公司協議存款的覆函》的通知[Z].保監發1999201號,1999-10-27.
[7]李攀.存款保險制度安排的國際比較以及中國的選擇[J].南方金融,2013,5.
範文二:利率市場化發展改革研究
【摘要】
利率市場化在我國金融體制的改革過程中已經經歷了十多年的探索之路,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延伸,利率市場化在我國的發展已經進入了加速階段,並得到了我國政府部門的支援。基於上述背景,本文采用文獻查閱,歸納綜述的方法,以“理論概述-問題總結-對策分析”作為切入點,對國內外學者關於利率市場化發展改革的研究文獻進行梳理,並提煉其中的精華,希望能夠為我國利率市場化的進一步深化發展提供一些理論參考。
【關鍵詞】
利率市場化;發展改革;政策建議;綜述歸納
一、引言
利率作為金融衡量金融產品價格的主要標準,在金融市場中發揮的無可比擬的作用。上世紀80年代以來,佈雷頓森林體系被逐漸瓦解,全球範圍內呈現了金融自由化的態勢,西方很多發達國家都相繼開始了金融利率市場化的改革。通過利率市場化,能夠限制金融領域的過度競爭,從而起到維護金融體系穩定與安全的作用。在我國,針對利率市場化的可行性探討在我國經歷了漫長的週期,近年來,隨著社會主義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利率市場化逐漸從爭論演化成現實。2013年7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告,經國務院批准,自2013年7月20日起將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這意味著我國利率市場化路線圖已經十分清晰。因此,在上述背景下,對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國內外研究成果進行梳理綜述,也具有很強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二、國外研究綜述
一關於利率市場化的理論研究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羅納德•I•麥金農1973在《經濟發展中的金融深化》一書中率先提出了“金融抑制理論”,該理論對利率市場化可能帶來的金融結果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愛德華•肖1987在《經濟發展中的金融深化》一書中提出了“金融深化理論”,該理論也涉及了早期的利率市場化研究模型。上述兩位學者的理論是最早的有關利率市場化的研究成果,在他們的理論中,一致認為:政府只有取消利率市場管制,才能夠實現真正的利率市場化運作。進入21世紀後,國內外很多學者對利率市場化做了進一步的研究。Boyd2005提出了與特權價值正規化相反的觀點,並認為:利率市場化競爭程度的降低會增加商業銀行的經營風險。Martinez-Miera2010構建了利率市場化的研究模型,研究了利率市場化背景下,企業違約情況的發生概率,結論顯示:利率市場化背景下,利率的上升會導致企業違約發生概率的增加。
二關於利率市場化改革舉措的研究CaprioGerardJr2004通過對西方十國在利率市場化改革中的舉措進行研究,得出結論:在利率市場化改革中,政府必須制訂相關的政策,進行必要的利率管制,促使國內銀行業、金融業行為的長期優化,如此一來,才能夠為國內金融行業的執行發展提供積極條件。Pierre.RichardAgenor2007的研究證實:一國的國內利率上限低於世界利率時,利率市場化對於該國銀行的盈利水平影響是負面的,反之,當一國的國內利率上限高於世界利率時利率市場化對於該國銀行的盈利水平則是正面的。因此,一國政府在進行利率市場化改革時,應出臺相應的政策,確保國內的利率上線高於世界利率。Guzman2002構建了資本累積的均衡模型,通過對該模型的研究,他得出結論:信貸配給問題,是全球各國金融市場較為容易出現的問題,該問題的出現,對各國金融業原始資本的積累都將產生不利的影響,也會影響到利率市場化改革的程序,而出臺相應的利率管制政策,則能夠很好地規避上述問題,對國內經濟的發展和利率市場化改革起到積極的正向作用。
三、國內研究綜述
一關於利率市場化概念的研究我國學者王敬2011指出:利率市場化是國家金融監管部門逐步放鬆,並取消利率管制的過程,在進一步的研究中,他對我國利率市場化的改革程序進行了劃分,分別為:完全管制利率階段、管制利率與市場利率並存階段和完全的市場利率階段。張橋雲2010認為:利率市場化是我國未來利率改革的主要方向,在具體的實施中,我國的利率體系將由一級逐步演化為二級,即由傳統模式下,中央銀行統一調控全國基準利率,演化為商業銀行根據市場狀況、銀行自身實際情況和客戶群體的需求等因素,自主調節利率水平。還有一些學者從國家巨集觀調控和政府監管的角度出發,對利率市場化的概念進行了詮釋。例如,學者劉義聖2002指出:中央銀行通過制訂和調整再貼現率、再貸款率等手段,對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利率定價進行傳導的一種方式,實際上就是利率市場化的一種表現。李久學2003則認為:政府放寬或取消對利率和金融機構收取各種管制費率的政策,便是利率市場化的外在表現。
二關於利率市場化中存在問題的研究一些學者側重研究了利率市場化背景下,我國商業銀行經營規程中可能產生的風險和凸顯出的問題。例如,範育濤2013研究了利率市場化、銀行業競爭與銀行信貸業務風險之間的聯絡。在具體的研究中,他選用65家金融機構2005~2007年間的金融資料作為參考,分析了利率變化對銀行信貸風險帶來的關係,結果表明:利率市場化背景下,銀行的不良存款率所衡量的信貸風險之間呈U形關係,因此,利率市場化有可能加大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劉亞麗2010對利率市場化背景下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管理措施進行了研究,指出,利率市場化背景下,我國商業銀行面臨的信貸風險主要有:不良貸款不斷增多,潛在信貸風險大;銀行資產結構失衡,信貸風險大;產能過剩嚴重,潛在引發信貸新風險;消費信貸高增長伴隨著高風險。易綱2010則指出:利率市場化需要我國國內具備良好的金融基礎,包括:一定程度的金融自由化競爭、明細的產權體制等,而我國的上述金融基礎都不完善,因此,想要大跨步地進行利率市場化改革,仍存在一些時機問題。
三關於利率市場化改革發展穩定措施的研究針對存在的問題,學者們也提出了一些有利於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措施。例如,應千凡等人2012指出:利率市場化是提升金融資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手段,在此背景下,商業銀行應運用國際先進的定價工具,對信貸業務可能承受的風險進行進一步的防範,例如,對風險溢價做出獨立判斷,並以此確定信貸利率,規避可能存在的風險。張春2013指出: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過程中,若想實現穩步發展,必須著力於以下幾方面的前期改革,一方面,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另一方面,確保存款利率與社會均衡利率的數值,儘量使兩者接近。邢力2014在對阿根廷等拉美國家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失敗原因進行研究後,指出了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過程中,需要儘快制訂的若干舉措,分別是:政府應制訂科學、有效的金融政策,保證經濟的平穩增長、物價的持續穩定、存款保險制度的構建構建。
四、總結與研究評述
通過對國內外學者研究文獻的查閱,不難發現,學者們對利率市場化的理論研究成果十分豐富,提出了利率市場化的基本概念、特徵以及我國在利率市場化發展中,凸顯出的問題和具體的解決措施等。除此之外,很多學者將研究的重心放在利率市場化背景下,商業銀行信貸業務所面臨的風險和危機,例如,一些學者認為:利率市場化背景下,商業銀行之間的競爭會大大加劇,這將會使銀行不良貸款不斷增多,資產結構失衡。此外,產能過剩嚴重和消費信貸高增長伴隨等因素都將伴隨著高風險,因此,在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發展中,以商業銀行為代表的各級金融機構必須採取積極的措施來應對利率市場化背景下的金融業務風險。當然,已有的研究成果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例如,學者們對利率市場化改革過程中,我國各類金融機構可能存在的問題和風險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很少有學者從定量分析的角度做出具體的研究,而相關的理論研究成果也顯得較為鬆散,並沒有形成一個完善的理論體系,相應措施的實際效果仍然有待考證,因此,具體的研究仍有待進一步深入。
參考文獻
[1]羅納德•I•麥金農.經濟發展中的貨幣與資本1973[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0:3-18.
[2]愛德華.S.肖.經濟發展中的金融深化1973[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6.
[3]Boyd,J.,andDeNicolo,G.TheTheoryofBankRiskTakingRevisited[J].JournalofFinance,20053:1329-1343.
[4]Martinez-Miera,D.,andRepullo,R.DoesCompetitionReducetheRiskofBankFailure[J].ReviewofFinancialStudies,201010:3638-3664.
[5]BaselCommitteeonBankingSupervision.InternationalConvergenceofCapitalmeasurementandCapitalstandards..
[6]焦瑾璞中國銀行業競爭力比較[M].中國金融出版社,2002:4.
[7]張孝巖、樑琪.中國利率市場化的效果研究———基於我國農村經濟資料的實證分析[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06:22-23.
[8]王敬.利率衍生品發展:條件分析與機制設計[M].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1:102.
[9]張橋雲.中國銀行業存款產品設計創新研究[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10:161.
[10]劉義聖.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論綱[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