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營銷專業相關畢業論文

  市場營銷專業是實用型專業,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未來的就業和發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市場營銷畢業論文,供大家參考。

  市場營銷畢業論文範文一:市場營銷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

  摘要:校企聯合共同參與管理,培養有志向的學生,就需要對實習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進行計劃和準備。結合不同企業實際情況和資源,與企業一起設計實習流程,抓好過程管理和全程監控,保證順利優質完成教學實習的關鍵舉措。

  關鍵詞:市場營銷;工學結合

  在新經濟形勢下,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佔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和就業人數比例,都呈現出逐年下降的趨勢,第三產業則出現蓬勃發展的局面。與傳統的第一、第二產業相比較,第三產業對市場營銷人員需要量最大。現在中國經濟處在結構調整的重要階段,給市場營銷人員提供了更多機遇、挑戰和市場空間。目前長三角地區正在進行著產業結構的升級換代,更加側重於發展高階製造業、現代服務業、涉農產業等,給作為現代服務業重要組成部分的營銷行業帶來了新的要求和發展機遇,也產生了相應的人才需求。市場營銷專業畢業生不但受過系統化的理論教學,利用在校實習的機會在企業得到了錘鍊,具有較強的營銷水平。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在國家經濟轉型的背景下顯然不符合現代營銷職業化的需要。

  一、改革的指導思想

  2005年,國務院頒佈的《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決定》[1]首次提出“工學結合”概念,它與世界上廣泛推廣的“雙元制合作教育”、“三明治教育”、“與工作相結合的學習教育”等共同形成了世界職業教育發展的方向。2006年,教育部財政部關於實施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加快高等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教高[2006]14號[2]和教育部關於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3]等檔案,提出高職院校全面實施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為提高高職教育質量、高職特色指明瞭改革方向。

  二、改革方案

  為了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市場營銷專業實用技能人才,提高市場營銷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在教學過程中為突出“工學結合”的實訓內容,特設定以下課程改革方案,並於2014年上半年進行試行改革。在改革試行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問題,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為後面改進改革方案制訂提供了很好的借鑑。以前本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為2.5+0.5,即2.5年理論學習,0.5年頂崗實習。該模式的理論教學比重大,專業實際動手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培養力度不夠。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專業技能,本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為1.5+0.5+0.5+0.5“理論+實踐”四階段雙迴圈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即培養時間分四個階段:第Ⅰ階段:1-3學期為理論學習階段。同時邀請企業高管給學生傳授經驗和未來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讓學生在理論學習階段就對市場有個大概的認識。藉助校內實訓平臺,訓練學生單項專業技能。第Ⅱ階段:第4學期為校外實戰階段教學實習。依託校外實訓基地,將1個班的學生分為4-5組,交替對學生進行崗位技能培訓、實訓與考核,引導學生將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通過實戰進行反覆運用,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提升學生實踐技能。第Ⅲ階段:第5學期為專業理論知識深化階段。學生在不同崗位進行實訓,對營銷崗位所需具備的理論知識與技能有了較深入的感性認識後,開設市場營銷專業的核心課程及綜合實踐課,教育學生要理論聯絡實際,提升學生專業理論水平、專業素養和專業實踐能力。第Ⅳ階段:第6學期為頂崗實習階段。本階段學生在具備必要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基礎上,通過頂崗實習,強化學生專業綜合能力的培養。這四個階段中兩個迴圈過程實現了學生職業能力和素質的遞進式提升。這種模式主要是針對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13級市場營銷、14級市場營銷設定培養模式,實踐證明,該模式能夠提高學生的整體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就業率顯著提高。

  三、“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面臨的問題

  1、學習空間的變化在教學實習過程中,學生從課堂轉移到企業銷售一線,這種空間變化會觸發學生對實習企業環境的好奇心和新鮮感,大部分學生接觸社會較少加之第一次接觸在校期間實習,對實習認識模糊,瞭解不夠,加上社交關係網的迅速擴大,如同事關係、公司上級與下級的關係等因素的影響,多數學生很快對企業的新鮮感轉為失望感,這種負面的情緒和情緒的擴散直接影響到實習的效果。

  2、認知觀念的變化部分學生對自己在企業中工作崗位責任不清楚,也不知道崗位在企業中的重要性,加上教學實習後仍然對就業方向不明確,所以產生了應付實習的心態。部分學生因期望值過高導致落差過大,產生了更換實習單位的想法。這些因素給教學實習增加了管理難度。

  3、心理調整的適應期學生在校期間只有單純的師生關係和同學關係,到了實習企業這種關係發生了變化,面對的是師父和徒弟的關係、企業中複雜的同事關係,學生需要提前做好心理和思想準備。由於社會經驗的不足,與同事溝通中會產生心理落差和交往障礙,如果不能有效溝通和疏導,將影響學生實習效果。

  四、教學實習管理上存在的問題

  1、管理監督不完善當前學校在管理、監督教學實習過程和考核、評價實習效果時,缺乏資訊反饋和過程考核。在實際測評時,僅用學生出勤率、工作態度、綜合素質及職業技能作為評價考核依據,缺乏定量考核標準及尺度。導致教學實習達不到預期效果。

  2、教學實習指導不到位隨著市場對營銷專業人才需求的加大,營銷專業不斷擴招,實習人數也是不斷增加,校方在選擇實習企業時應考慮諸多因素,如學生工作環境的安全性、實習崗位、交通住宿的便利性等,企業接納實習學生人數的限制,也是造成實習地區、實習地點不集中主要原因。實習期間企業人員參與度不夠、積極性不高、對學生實習指導流於形式。如何對疏散的學生進行實施監督和有效管理是教學實習需要解決的問題。

  五、教學實習管理的對策

  校企聯合共同參與管理,培養有志向的學生,就需要對實習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進行計劃和準備。結合不同企業實際情況和資源,與企業一起設計實習流程,抓好過程管理和全程監控,保證順利優質完成教學實習的關鍵舉措。

  1、前期準備教學實習前期準備工作是實現過程管理的前提。前期準備工作有實習前的培訓、引導、教育環節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前期一系列的灌輸、引導工作,使學生正確認識教學實習課程,明確教學實習的目的和要求,並結合自己所學習的專業有針對性的開展實習。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實習觀,並在實習過程中獲得工作經驗,鍛鍊營銷技能,端正職業態度,培養職業素養,同時做好個人職業規劃,儘可能和實習有機的結合起來。淡化金錢觀、消除急功近利的思想。在前期有針對性的組織動員是順利完成教學實習管理過程的前提。在學生對教學實習有了充分的認識瞭解後,安排實習老師教授營銷相關課程,在教學中和課外活動中與學生交流,摸清學生的想法和思想動態,排除思想雜念,輕裝上陣。之後安排多家企業給學生做宣講,讓學生了解企業文化、企業所屬行業、在企業內有哪些實習崗位可以選擇及崗位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等等,最後是在實習崗位上將要遇到的挑戰和困難,讓學生提前對企業有個瞭解。學生根據自身優勢或興趣志向選擇要去實習的企業,並安排用人單位進行篩選面試,同時讓學生在面試中找到自己不足之處,為選擇下一企業面試做好準備。經過多次面試後,企業確定錄取學生名單,給出每個實習學生的具體工作崗位和安排相應的“師父”,最後企業確定接收學生實習的具體時間在前期13、14級市場營銷專業教學中獲得成功。

  2、中期過程管理教學實習中的過程管理是保證實習質量的重要一環。學生進入企業那一刻就以“新員工”的身份參與到企業活動,在實習過程中多數學生處於自我管理狀態。在企業實習期間會遇到學校內不曾遇到的困難和挫折,從而導致思想波動大,出現退縮的想法,直接影響到實習質量。由學校安排老師將學生送到實習企業,並和企業人事部門送學生到崗並和他們的“師傅們”座談,讓師徒彼此瞭解,更多更詳細的瞭解具體工作流程和工作安排,老師、學生、師父一起座談交流也加快了學生適應性和融入性,也可以儘快的適應工作環境。企業人事部門建立實習老師和實習學生專屬的微信群,並安排老師和學生加入企業微信群,更好的進行溝通、協調。同時在實習過程中校企深入交換意見,促進雙方互信互通。通過利用微信故事、案例激發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潛能,積極和企業相關部門溝通,以微信形式開展多形式的任務驅動,提高實習的趣味性、知識性。每個月深入企業和企業管理者、“師傅們”開展1-2次座談,深入瞭解學生工作狀況、工作態度,同時希望企業給校方提出寶貴意見,對日後的人才培養計劃進行完善,培養更符合企業需要的人才。

  3、後期考核評價反思、反饋、修正是教學實習考評的重要環節。通過用人企業和校內指導老師給實習學生考核評價企業評價約佔總分為80%,校內指導老師評價佔20%。通過用人企業和校內指導老師對實習多角度、全方位的總結和反思,保證教學實習質量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市場營銷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重慶工商大學市場營銷特色專業建設為例陳秋梅; 馮鵬義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04-25

  2、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周梅華; 昌濤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06-05

  市場營銷畢業論文範文二:高職市場營銷專業人才需求分析

  摘要:在現階段可以通過增設相關的“品牌商品知識”“、品牌商品銷售技巧”、“品牌營銷實務”等校內課程,嘗試通過“以教試學”、“以教驗學”的方法來更好地適應社會、企業、學生三方的未來發展需求。

  關鍵詞:市場營銷;需求

  為了更好地提升國家骨幹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專業及專業群市場營銷課程和相關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進一步明確企業管理類專業的培養定位,武漢工程職業學院商學院連鎖經營管理研究所在2014年期間走訪了數十家在漢企業及人力資源機構,邀請校企專家進行專業建設座談會,通過問卷、電話、網路等形式對畢業學生調研獲取第一手資料,以下為分析報告。

  一、調研基本資訊分析

  1、武漢地區市場營銷從業現狀分析根據湖北人力資源中心、方陣人力資源集團2014年三季度統計的薪酬標準和崗位需求情況分析,武漢人才市場招聘需求量佔前10名的崗位,佔需求總量的70%~90%。市場營銷崗位需求量佔崗位需求總量的40%~50%左右,一線生產技術崗位需求量佔20%左右,會計和行政佔需求總量的7%。市場營銷排在所有招聘專業的第一位,求職專業的第二位,出現了供需兩旺的良好態勢。市場營銷專業的主要就業崗位包括銷售經理、業務代表、促銷員、售後服務四類。

  2、武漢地區市場營銷行業熱點走向分析此次調研通過對武漢、宜昌、黃石、襄陽等地區營銷人才較為集中的行業走訪,發現房地產營銷人才業已成為眾多企業渴求的營銷人才,也是熱門招聘職位之一。這是由於2014年以來購房人持幣觀望的心態日漸濃厚,使得各大板塊樓盤銷售進度放慢,各家開發商對營銷人才的渴求也由此變得更加強烈。通過對武漢萬達中心、武漢綠地國際金融城的調研走訪,瞭解到房地產企業現階段雖然不缺人手,但非常缺乏在營銷方面既懂行又有推銷能力的人才。一個樓盤的銷售,在經過前期廣告“狂轟濫炸”的視覺營銷後,就得靠房地產營銷人員的專業銷售了。尤其是在當前的經濟大環境下,購房者不再簡單盲目跟風購買,開發商僅僅把樓盤概況告訴購房人遠遠不夠,還要讓購房者有充足的理由動心才行。然而,眼下靠銷售技巧能讓購房者動心的營銷人才可謂是鳳毛麟角。據瞭解,武漢萬達中心每年都在招聘大量的營銷人才,其招聘要求為適應企業文化,並看重應聘人員的教育背景以及外語能力,尤其青睞於海歸。通過對武漢地區市場營銷行業的瞭解,可以肯定的是未來5到10年內,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的廣闊就業前景不會改變。社會用人單位也開始積極轉變用人觀念,從以往的重學歷轉變為如今的重技能,從以往偏重於選擇專業轉變為如今更為看重應聘者的綜合素質。企業更願意為那些有一技之長、一專多能的人才提供更為合理的發展資源和空間。

  二、企業對高職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的需求分析

  此次調查,我們契合了社會、企業對學生能力的要求,採用半開放式問題,得出以下結論。

  1、企業對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的知識結構要求調查顯示企業最為看重的是營銷人才對本行業、本企業產品知識的瞭解和掌握程度。企業對營銷專業人才的營銷專業知識的認可程度居第二位,其次是管理和經濟法律知識以及計算機基礎知識。這說明,企業對於營銷專業人才的行業、產品知識和銷售能力最為看重,希望能夠儘早熟悉行業、熟悉產品,不需經過太長的培訓期即可投入營銷工作崗位。

  2、企業對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的需求層次分佈調查顯示44%的企業願意選擇有崗位經驗的市場營銷專業高職畢業生,而應屆高職畢業生和本科生的就職崗位比例相仿。這說明,企業對於有工作經驗的高職生有著更高的偏好,高職生在市場營銷的崗位上有著一定的優勢。

  3、高職學歷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的目標崗位分佈調查顯示50%左右的用人單位認為高職市場營銷專業的畢業生比較適合企業市場營銷崗位的工作;30%用人單位認為可以在渠道開發崗位上求得職位;20%左右的用人單位認為可以在市場調研與客戶服務崗位上求得職位。

  4、應屆畢業生工作崗位情況調查問卷資料顯示,企管類畢業生從事銷售業務代表、銷售業務員、售後服務員等市場營銷類崗位的佔73%;從事其他職業的佔27%。這說明市場營銷專業崗位就職率非常高。

  5、市場營銷專業相關課程的設定調查通過對市場營銷專業所開設相關課程的認知度和重要性的調查,可以初步確定市場營銷學、市場調研與分析、推銷技巧與商務談判、營銷策劃、銷售心理學、商務洽談能力、客戶服務實務等課程為市場營銷專業的核心課程。

  三、市場營銷行業學生的從業意願調查分析

  通過調查問卷的回收分析,我們發現市場營銷行業從業學生對品牌營銷行業興趣巨大,經統計有95.62%的同學均表示願意從事奢侈品、時尚品、流行品等品牌營銷工作,居此次選擇營銷就業行業的意願之首。品牌營銷是一門較新的學科,隨著近年來國內市場上各大國際著名品牌的迅速崛起與商品品類的日益繁雜,這一類品牌營銷專業型人才的社會需求量越來越大。同時,國內企業在經歷多年以來的國際化市場競爭後,也認識到品牌建設的重要性,紛紛不遺餘力地創新品牌建設。因此,社會當前對於品牌營銷及管理的專業技術型人才需求量堪稱巨大。並且,品牌營銷作為近年來的一個新興學科,國內尚無一所高職院校開設品牌營銷課程,目前只有上海大學、中國人大等高等學府在嘗試與海外大學聯辦奢侈品管理專業碩士課程。可以說在高職教育領域,品牌營銷課程還是空白。如果我院現在能對品牌營銷的課程建設做出一些有益的嘗試,則有可能在這一專業的高職教育領域率先舉起一面鮮豔的旗幟。

  四、市場營銷專業的建設思路和相關建議

  1、營銷專業人才就業供需的地區、數量優勢明顯此次調查發現,在漢的絕大部分企業在人才招聘的來源地區上選擇了武漢本地,武漢的本土企業更是堅持本地招聘的原則。這說明武漢在為周邊地區輸送人才,尤其是在營銷專業人才上具有明顯的地區優勢。此外,企業對營銷崗位的需求也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武漢本土營銷人才的需求有很大的上升空間,尤其是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的推進,武漢新城區的不斷擴建所帶動企業數量的不斷增多,為營銷專業的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從商學院目前的就業形勢上來看,我校企管、連鎖乃至物流等專業的學生畢業後從事市場營銷行業的就業率將會高達70%以上,就業順暢是專業招生的基本保證。從目前武漢及周邊地區對營銷專業人才需求的趨勢來看,在未來幾年內有計劃地開設市場營銷專業具備相當的可行性。

  2、人才質量要求提高,營銷知識結構趨向複合型武漢地區外資企業較多,相對而言企業間競爭比較激烈,這就需要企業在制定營銷戰略時,更多考慮精確的資料、科學的方法,而不僅僅是市場風向的預判。調查發現,絕大多數企業對營銷人才的素養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在這方面,武漢地區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的整體水準、營銷拓展能力和營銷觀念等方面離大多數企業的切實需求還有相當大的差距。當前企業對人才需求結構的調整使得營銷類人才變得更加搶手。因此,營銷人才的短缺也是一種質量上的短缺。從長遠來看,具有一定的行業、產品專業知識,又懂得市場營銷技能的複合型營銷人才會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例如品牌行業企業在招聘營銷人才時,除學歷、專業外,對行業和產品的專業知識就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所以,在市場營銷專業人才供需逐步趨向平衡的未來,以及大量非營銷專業人才轉行到營銷行業,企業對營銷專業人才的需求會向著既懂營銷技能又懂得行業、專業知識的複合型營銷人才方向轉變。

  3、營銷專業建設必須重視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在對銷售型企業的調查中我們發現相對於營銷理論知識而言,企業更看重員工的推銷能力和創新思維。眾所周知,員工能力的培養絕非一朝一夕,需要企業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成本。所以,企業從投入與產出的角度考慮,更希望員工上崗前就具備實踐銷售技能,這樣可以為企業節省大量的人力資源培訓開支。此外,企業也很注重員工的創新思維。很多企業認為,創新思維是企業發展的基本動力和源泉。所以,無論是從企業的需求出發,還是從學生能力培養的角度考慮,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的培養依然需要實施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它能使企業、學生、學校三方都受益。

  4、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初析通過調研發現,無論是對於用人單位還是對於學生自身而言,排在前幾名的素質要求和工作技能是:吃苦耐勞能力、主動性、積極性、責任心、學習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在企業看來,這些能力比專業知識更重要,是適應社會、適應崗位的必備素質。因此,我們高職教育的重心應放在對學生思想素質、身心素質的培養上。另外,對於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的培養而言,從事於哪個具體的銷售行業,掌握此行業以及產品的專業知識非常重要。至此,此次調研對市場營銷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可以初步概括為:具備良好的思想素質、職業道德和身心素質;掌握某一行業的專業知識;具有熱忱的服務精神與現代推銷意識;具備良好的營銷管理能力;具有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禮儀風度;瞭解本專業相關領域的發展動態;有實際工作的初步開展能力。

  5、對於我院開設市場營銷專業的建議此次調查通過對我校營銷行業就業學生的從業意願分析可以發現,“品牌營銷”無疑是學生最為感興趣的營銷就業渠道,也是未來國內營銷行業的一個全新就業供需增長點。商學院在市場營銷專業課程的建設上,完全可以考慮以品牌營銷作為營銷專業課程建設的一個重點發展方向。在現階段可以通過增設相關的“品牌商品知識”“、品牌商品銷售技巧”、“品牌營銷實務”等校內課程,嘗試通過“以教試學”、“以教驗學”的方法來更好地適應社會、企業、學生三方的未來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 、基於學科競賽的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探索——以分銷渠道管理為例 優先出版初言玲現代商貿工業2016-06-20

  2、基於CDIO模式的市場營銷專業教學改革研究——以《商務溝通》課程為例 優先出版周靜; 雷茂衝現代商貿工業2016-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