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保險的論文
養老保險制度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和社會依法對社會成員基本生活予以保障的社會安全制度。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資訊系統研發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進步,對於全面覆蓋社會養老保險已經十分的重視,近年來,連續出臺的國家政策措施,意在更好的建設城鄉養老保險管理制度。與此同時城鄉社會養老保險管理資訊系統的研發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一、社會養老保險管理資訊系統架構設計
一社會養老保險管理資訊系統原則和目標
1.先進性和成熟性
體現出資料集中化的處理,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將三種業務關係緊密的聯絡起來改進社會養老管理的業務流程、提高辦事效率,是先進與成熟並進,完善社會養老保險管理資訊系統的功能。
2.全面性和專注性
社會養老保險管理資訊系統的建立應該將覆蓋面廣泛化,充分涉及到每個地區和管理的每個業務流程環節。
3.實用性
應該根據系統建立的目的進行探討,充分了解辦案人員的操作習慣性以及客戶的需求,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建立。
4.安全性
系統的建立要充分考慮安全性,對於客戶的資訊儲存以及資金的流向動態要實時進行追蹤,建立安全體系和資料安全系統,將各種安全系統進行完善。5.擴充套件性充分的考慮社會養老保險管理資訊系統的未來發展方向,以及業務的動向,根據其發展制定系統改善的動向設計,保障業務的精準度。
二社會養老保險管理資訊系統技術構架設計
1.系統構架
該系統是以J2EE架構為導向,通過採集面向服務的思路和資料的多方面分析,形成BSS多層次的構架。系統採用MVC的設計模式技術構架,進行分層的設計和頁面佈局,在各個介面中,規範資料的格式,採用標準的形式進行互動。
2.網路構架
將市、縣、鄉鎮的網路串聯起來,確保三網網路執行,目前已經完成了部分的網路構建和執行,為系統的構建提供了基礎保障。系統是以市網路為中心,通過向鄉鎮等下級地區延伸,建立一個安全可靠的網路流程架構,提升各個階層的辦事效率和業務能力。
3.部署構架
在系統的研發之前,需要對各項工作進行整體的部署,系統集中部署任務的市級部署中心,利用金保工程,實現與各級網路關聯的部門之間的業務辦理。
三社會養老保險管理資訊系統功能構架
系統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環節:參保管理、繳費管理、賬戶管理、待遇發放管理查詢統計、系統管理等主要的業務功能模組,將市、縣、鄉鎮各個網路經辦點整合起來,雖然每一級的業務處理方式會有所不同,但是系統都會優化整合。
二、社會養老保險管理資訊系統詳細設計
社會養老保險管理資訊系統系統建模社會養老保險管理資訊系統採用UML進行建模,利用面向物件的方法來蒐集資料,並且通過系統的視覺化功能將模型展示出來。
1.建立包圖
根據物件需求以及業務辦理需求將系統模組進行總體的劃分。包ruralpension表示城鄉社會養老保險管理資訊系統,將其劃分為如下幾個子包:參保管理person、個人賬戶管理account、鄉鎮集體管理village、待遇發放管理benefit、申報繳費管理fundcollect、查詢統計query、公共管理pub、系統管理parameter。
2.建立類圖
類圖是UML靜圖中的一種,可以顯示系統中模型的靜態結構,特別是其中每類之間的結構關係。
3.建立時序圖
時序圖是指通過各個環節之間資訊的接送時間關係來展現動態協作關係。
1參保登記涉及的物件有:業務經辦人員、系統的參保登記介面、資料庫。
2養老審批涉及物件有:業務經辦人員、退休待遇登記介面、業務稽核人員、待遇稽核介面、資料庫。
3養老待遇發放涉及的物件為:業務經辦人員、月度應付待遇核定介面、產生撥付清單介面、實付確認介面、資料庫。
三、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不斷髮展,養老保險政策進行全覆蓋式的推廣成為社會保障的重要部分。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資訊系統是嚴格按照國家相關部門的標準和要求進行建立,採用BSS最先進的三層體系框架,通過嫻熟的高科技,將系統逐層進行劃分,使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資訊體系具有平臺的無關性、較強的安全性、較高的靈活性和擴充套件性的特點。在系統建立的過程中,通過面向使用者的建模分析,採用UML建模,使業務元件化功能良好的實現,並且解決了系統對於大資料處理和併發性問題的解決,系統的穩定性得到很好的保障,同時系統提供了很好的互動介面,提高了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資訊化系統的操作性。目前,社會養老保險管理資訊化系統已經正式投入使用,基本執行情況穩定,能夠達到各方的使用者需求,受到業界的廣泛好評。通過系統穩定執行的情況可以看出,UML的建模系統,可以充分分析客戶需求、設計相應的工作流程,把握清晰明確的客戶構架體系。在系統的初步開發的過程中,運用元件化的設計及運營方式,為業務的重組和組建的複式開發提供很好的基礎理論。與此同時此係統與其他各個部門系統有限的銜接,如銀行、稅務等都有銜介面,通過這種銜接完成與相關部門的業務聯絡,增強系統的互動性和實用性,同時穩定了系統的執行。隨著城鄉社會養老保險管理資訊化系統的不斷完善,有些弊端還是得不到良好的解決,業務的不斷深入,單純性質的業務已經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複雜式的業務又增加了管理資訊化的工作量,例如領取人員領取資格證、領取人員異地辦理相關業務等都是未來需要解決的問題,強化城鄉社會養老保險管理資訊化系統的功能,用來進一步改善辦理流程的相關環節,提高社保相關部門的公眾形象。同時,對於養老保險基金運轉的相關機制和監察工作、預警機制等也是需要同步完善解決的。
範文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效用調查
養老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各國社會保障事業的重中之重,如何實現公平有效的養老也是從發達國家到發展中國家都面臨的難題。如今我國已經面臨人口紅利即將消失,社會步入老齡化時期。目前正在進行的國家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研究表明,我國農村人口老齡化的程度已經達到15.4%,比全國13.26%的平均水平高出2.14個百分點,高於城市老齡化程度。農村養老問題已經不僅僅是社會問題,它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那麼時至今日,在養老保險政策實施五年後農村養老問題解決的效果如何,該項政策在實施過程中又存在哪些問題是本次調研的重點。
一、基本情況
滄州市所轄2個區、4個市、10個縣。總人口720萬,其中農業人口數為鄉村人口405.44萬人,佔55.97%。65歲及以上人口65.20萬人,佔9%。2015年滄州16~59週歲適齡參保人員272.7萬人,實際參保人數365.21萬人,參保繳費率96.83%。60週歲以上老人即為領取待遇人員91.70萬人,參保領取率100%。滄州地區2015年的“老年撫養比”老年人口和勞動適齡人口的比率1:3。一方面表現了老齡人口的巨大,另一方面也顯示滄州地區農村養老形勢的嚴峻。
二、存在的問題
1.養老金基數偏低,漲幅不明顯。
調查中許多村民都表示養老金數額較少是當前農村養老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新農保政策的實施就是考慮農村較低的經濟水平,提出新農保的目標是低起點高覆蓋。導致養老金較低的另一個原因是村民大都選擇最低的繳費檔次,基本圍繞在100~500元的繳費區間,其中以100元繳費檔次的人數最多,遠遠高於其他繳費檔次,具有代表性。那麼問題也隨之而來,這些養老金在養老中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呢?在分析這一現象之前我們先來算一算繳費滿十五年的老人每月能夠領到多少錢,因為早在2012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就達到5450元以上資料來源———滄州新聞網。由此我們不難看出每月70~120元的養老金在當地較高的生活水平下顯得多麼微薄。正如一名村民所說:“一塊錢兩個饅頭,假設一天吃四個饅頭,那麼一個月要120個饅頭,每個月的養老金也就保證餓不死吧。”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連續五年提高,企業職工補交齊十五年的養老保險後每個月仍可領到五百多元錢。提高新農保基本養老金已是形勢所需。
2.集體補助實施難度大。
《國務院關於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指導意見》中指出:“新農保”應建立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新農保制度。很多較為富裕的村集體也願意對本村村民進行補貼,但是這種補貼往往難以進行。問題最突出的是確定受補貼人員資格。由於戶籍管理單位出具戶口所在本村的人員名單和實際不相符合,因此無法單純按照戶口進行補貼。還有村民提出,村內有些人的戶口是近幾年剛剛遷入本村的,這些人沒有為村集體出錢出力,也不應享受集體補貼。還有的人提出,自己原本是村內的老住戶,家裡世世代代都是本村村民,因各種原因戶口轉成了非農業,此次補貼只涉及農業戶口,這樣會對自己的利益造成損害,要求村集體進行補償。其次是,補貼多少的問題。由於村民年齡不等,年紀大的村民認為自己為村集體做出的貢獻多,應當多享受村集體的補貼。這部分人又分為受益人與未受益人,檔案中的集體補助指的是繳費補助,沒有涉及已受益人員,因此已受益村民不滿。而未受益人中由於各自繳費年限不等,因此繳費年限較少的村民表示自己應比繳費年限多的村民多得到補貼才能保證對自己的公平。最後,各個村街的富裕程度、人員構成的不同導致每個村按照自己的情況選擇是否進行補貼或者以何種方式進行補貼。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卻造成村與村,村民與村民之間的攀比。補貼標準的不統一,導致了矛盾增加。
3.人口流動因素成為政策執行中的一道障礙。
調查中發現,派出所給出的各村人口數目與村內統計數目相差甚遠,有的村空掛戶口人數眾多,達到近百人。在拿到鄉鎮辦公室下發的村民名單時,村幹部表示很多人聽都未曾聽說過,有的人死亡數年卻仍然出現在名單之上,還有部分人外出十數年未歸。這一方面暴露出戶籍管理單位在戶籍人員統計及認證方面存在失誤,同時也表現出人口流動給參保人員的統計、實施和養老金髮放帶來的困難。
三、經驗啟示
1.好人之城助力社會保障體系。
滄州市開展了五城建設。其中好人之城建設頗見成效,在全市掀起了人人講道德、樹新風的潮流。這種道德陣地的建設,有效地彌補了社保體系的不足之處。尤其是在普及城鄉居民基礎養老保險即為新農保過程中,由於對孝道的重視,幾乎有老人的人家都積極參保,有困難的家庭集體幫扶,這使得滄州市率先實現了新農保的全覆蓋,也是滄州地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率如此之高的關鍵所在。
2.借鑑國外經驗,借力財稅改革,增加基礎養老金比例。
對於未富先老的中國而言,人口老齡化問題日漸顯現,而鄰邦的前車之鑑和應對經驗,值得中國慎思明辨。資料顯示,日本人口結構在過去50年中迅速老齡化。1965年65歲以上人口618萬人,老年人口比率只有大約6%,2012年老年人口比率大約24%。據日本國立社會保障人口問題研究所的預測,2050年日本老年人口比率預計將會高達大約39%。日本採取一體改革,其重點是將消費稅率上調,從而增加社會保障資金來源。《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推進法》指出,改革的基本思想是,“社會保障讓廣大國民都受益,因而所需費用要讓每一代人都廣泛公平地分擔,從這樣的觀點出發,中央和地方政府用於支付社會保障的公共費用撥款,就由消費稅和地方消費稅來承擔”。通過一體改革,包括因上調消費稅率而增加的稅收國家和地方,除現行的地方消費稅相當於1%之外,已經全部被列為社會保障的資金來源。消費稅的資金籌措能力較強。在消費稅率上調至5%之後的15年左右中,中央的消費稅稅收相當於4%每年度一直處於大約10億日元。因此,上調消費稅率1%會籌措到2.5億日元左右的收入。日本的這些做法無疑對我國也具有啟發的意義。目前正值中國進入財稅體制改革的初期,不妨借鑑日本的經驗,提高消費稅,同時將稅收和部分其他財政收入納入社會保障基金體系中,那麼一方面中國的養老問題可以得到解決,另一方面也有助於中國經濟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