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康城市實施方案

  健康城市是由90%以上的健康促進示範單位,健康促進學校和健康促進家庭示範戶組成.那麼只有增強社群的凝聚力及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識,才能真正達到建立健康城市的目的。你想知道怎麼寫嗎?接下來就一起分享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吧!

  一

  為積極實現建設健康城市的目標,根據市委、市政府相關檔案精神,結合我市衛生實際,制定我局建設健康城市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十七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國家及省、市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總體部署為指導,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為目標,樹立健康也是生產力的新理念,培育健康文化,養成科學的生活方式,推動全民健身行動,建立全民健康環境,打造健康型社會,以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促進社會的和諧。

  二、組織機構

  為紮實推進建設健康城市各專案標任務,成立靈武市衛生局建設健康城市工作領導小組,組成如下:

  組 長:楊國柱

  副組長:馬少華

  成 員:孫永利 胡學清 劉東鵬 朱繼文 李 澤

  程守強 張明鏡 張向東 張衛東 馬彥成

  李文忠 尤勇生 高 飛 硃紅軍 候佔陸

  孟澤生 劉 軍 徐小維 楊德生 楊 勇

  三、工作目標

  一總體目標

  利用三年時間,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健全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創新健康管理方式,實現所有城鄉居民都能享有高質量的衛生保健和醫療服務,不斷提高群眾健康素養和健康水平,建設體現以人為本和符合新型城市化要求的健康城市。

  二主要目標

  到20**年

  1、嬰兒死亡率控制在6%0以下。

  2、孕產婦死亡率控制在15/10f萬以下。

  3、符合當地醫療救助條件的困難群眾的救助率達到100% 4、35歲以上人群血壓、血糖知曉率>/40%/、30%。

  5、居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和技能掌握率達到80%以上。

  6、重性精神病病人管理治療率達到70%以上。

  7、室內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全面禁止吸菸 。

  8、居民對衛生服務、食品安全和建設健康城市滿意程度分別達到80%。

  9、新塗陽肺結核患者發現任務完成率>90%。

  三建設口號

  健康靈武、衛生先行

  四、主要措施

  實施五項健康工程

  一完善健康體系

  1、完善農村三級醫療服務體系。健全市、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大力支援市級醫院建設,使常見病、多發病、部分危急重症和疑難複雜疾病的診治能夠在本市內基本解決。對鄉鎮衛生院開展加強型建設,採取多種形式支援村衛生室建設,確保每個行政村設立1個符合標準的村衛生室。

  2、完善城區兩級醫療服務體系。根據靈武市城市發展格局和居民分佈狀況,落實區域衛生規劃,優化社群衛生服務機構佈局。加快靈武市人民醫院改、擴建工程、臨河鎮衛生院、狼皮樑衛生院建設工程,提升醫院硬體服務能力。

  3、完善城鄉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立健全城鄉一體的疾病預防控制、健康教育、婦幼保健、精神衛生、應急救治和衛生監督等專業公共衛生服務網路,完善公共衛生服務功能,提高突發公共事件處置能力。快速推進縣級新發重大傳染病救治能力建設。強化衛生監督能力建設,完善應急指揮及應急保障體系,完善各類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健全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指揮網路和應急處置機制。

  二建設健康機構

  4、改善健康服務環境。以人性化、生態化、藝術化為標準,科學規劃醫療衛生單位建設,改善工作服務環境。醫療衛生機構環境整潔衛生,道路暢通,車輛管理有序,標識醒目,人性化服務設施及公共配套設施完好。大力開展綠化建設,積極開展室內綠化。優化醫院門急診環境和流程。按照“填平補齊”的原則,改善醫院急診設施和條件。

  5、推進健康科學管理。以病人為中心,加強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管理,力爭群眾對衛生服務滿意程度≥90%。加強質量管理,提高醫療質量和效率,保障醫療安全,大力彰顯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建立醫療機構質量考核評價標準,完善考評體系,提升質量管理水平。加強價格管理,以實施臨床路徑、單病種限價為重點,促進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合理收

  費,規範醫院診療及收費行為;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降低群眾醫療費用。加強服務管理,簡化就醫手續,縮短群眾等候時間。完善門診資訊管理平臺,公開醫療服務資訊;實施優質護理工程,合理配備臨床一線護理人員;依照政策引導、市場運作、專業培訓、持證上崗、規範管理的原則,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優質、滿意的護理服務。做好新農合工作,實現參合農民在全市範圍內就近診療無障礙。加強資訊化管理,建立實用共享的醫療衛生服務資訊系統,推進公共衛生、醫療服務、新農合、管理資訊化建設,整合資源,打造城鄉居民健康管理系統,逐步實現高效、互聯、互通、共享,提升機構資訊化水平及居民健康管理水平。

  6、營造健康工作氛圍。積極開展“健康靈武、衛生先行”系列活動,在全系統營造積極向上的健康氛圍。各單位積極組織開展體育活動,使“愛運動、健體魄”成為全體幹部職工共識。積極在全系統營造健康生活方式,工作場所全面禁菸,工作時間全面禁酒,使醫療衛生機構成為全市建設健康城市的先行者和排頭兵。

  三開展健康服務

  7、提供滿意醫療服務。以學科建設帶動技術提高,以人才建設促進科研提升,為人民群眾提供高水平的健康服務。提升全市醫療衛生技術、服務、科研水平。積極實施人才建設規劃,夯實基礎人才梯隊,加強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服務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培養一支全心全意為百姓健康服務的優秀

  人才隊伍。發揚中醫特色,積極宣傳科學的中醫保健知識,充分發揮中醫在養身保健方面的傳統優勢。

  8、強化公共衛生服務。按照“無病早預防、有病早發現、患病早治療”的原則,以人人免費享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為目標,實現公共健康服務關口前移、重心下沉、進入社群、覆蓋城鄉、惠及全民,為群眾提供防病、控病的條件和途徑。加強各類人員培訓,改善裝置條件,強化疾病檢測能力建設。建立規範制度,加強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演練,熟練掌握處置程式。落實疾病預防控制,提高各類急慢性傳染病救治能力。加強艾滋病防治宣傳教育,全面落實各項預防、控制和治療措施,艾滋病防治知識知曉率≥90%。抓住肺結核病人發現和治療這兩個關鍵環節,落實各項結核病防治措施。完善慢病監測預警系統,開展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監測工作,探索慢性病防治新模式。

  9、增加健康服務專案。普及免疫接種知識,落實兒童規劃免疫,研判和預測傳染病流行趨勢,有計劃的增加推廣免疫接種專案,提高人群對相應疾病的免疫水平,有效控制傳染病的暴發流行。以維護居民健康為中心,增加公共衛生服務專案,擴大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群,全面推進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健康教育進社群。結合健康城市指標,合理設計城鄉居民保健體檢服務包,實現全體城鄉居民人人享有免費保健體檢,做到免費保健體檢全覆蓋,以保健體檢為基礎,提高35歲以上人群血壓、血糖知曉率,使35歲以上人群血壓知曉率≥40%,35歲以上人群血糖知曉率≥30%。紮實

  做好城鄉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建立與管理,建檔率達到國家要求。加強高血壓、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腦卒中、冠心病、惡性腫瘤等慢性病的社群干預工作,重性精神疾病病人管理治療率≥70%,建立醫院、鄉鎮、疾控三位一體的慢病管理模式。

  五提高健康素養

  10、開展健康知識宣教。以“人人具備基本衛生知識”為目標,積極推廣和普及健康生活應具備的理念,逐年提高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知曉率,努力使知曉率≥80%。

  11、實施健康行為干預。以“人人掌握基本健康技能、人人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為目標,鼓勵社群居民主動掌握自身的健康狀況,主動干預自身的健康隱患,逐步實現健康的自我管理,實施“一動二限三控”工程。開展“每日萬步健康行”活動,發放公開倡議書,倡導市民每日步行一萬步。開展“限飲酒限腰圍健體魄”活動,倡導市民飲酒適度、杜絕酗酒,均衡體重、控制腰圍。開展“控油、控鹽、控煙”活動,倡導市民合理膳食,提供健康干預工具,發放“控油壺”、“控鹽勺”,促進形成健康生活習慣;推動控煙立法,推進公共場所全面禁菸工作。倡導健康婚育,積極推行免費婚檢,做好生殖保健綜合服務,提高出生人口素質。

  12、培育積極健康心理。以培育擁有積極健康心理的人群為目標,加強精神衛生工作,提升心理健康服務水平,營造“關注精神衛生、關愛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圍。健全精神衛生管理網路。以二級綜合性醫院精神衛生專科門診為主

  導,以鄉鎮、社群精神衛生諮詢干預點為基礎,以居民精神衛生狀況監測為手段,完善工作網路,夯實工作基礎。加強精神衛生服務人員培養與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水平。開展心理健康行為干預。深入社群、學校、企業、機關探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居民心理健康知識的知曉率和自我心理調節的能力,遏制重點人群心理行為問題上升趨勢。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統一認識

  各單位、各科室要把建設健康城市作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持續改善民生、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工作來抓,按照“突出健康、以人為本,明確專案、統一規劃,協調發展、分步推進”的建設思路,切實加強領導,做到思想認識到位,組織措施到位、責任分工到位。

  二落實專案、細化責任。

  圍繞建設健康城市的總體目標,制定詳細的實施計劃和步驟,加強部門溝通,落實責任,形成“目標共推、責任共擔”的工作格局。

  三團結協作、主動溝通

  各單位要結合實際,制訂具體的實施方案,組織好各項任務的落實,從資金、技術、人力等方面予以保證和支援。抓好各環節的有效銜接,配合聯動,主動作為,講求實效。對於要爭取其他部門支援的專案要利用政策,主動對接,加強溝通,爭取專案和經費落到實處。

  四廣泛宣傳,營造氛圍

  要加大宣傳發動和輿論監督力度,樹立典範,弘揚新風。要充分發揮各新聞媒體的特點和優勢,積極配合健康城市建設工作,開展各項公益宣傳、知識普及、新聞報道。使建設健康城市成為全系統廣大幹部職工的共識,深刻認識健康城市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牢牢抓住我市衛生事業實現快速健康發展的機遇,明確目標與責任,堅定信心與決心。

  五強化監督、嚴格考核。

  實行建設健康城市目標管理,領導小組將採取不定期督查、定期巡查、年終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對各單位健康城市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督導。對工作突出、成效明顯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獎勵,對工作不力的單位和個人予以通報批評和責任追究。

  二

  為貫徹落實《湖北省健康城市試點工作方案試行》鄂健康領〔2012〕2號,建設人民健康幸福、社會和諧、環境優美的武漢核心區,區政府決定開展建立健康城市活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全面貫徹落實黨的精神,圍繞共建共享“支點武漢核心區”,以保障人的健康為出發點,營造健康文化、改善健康環境、優化健康服務、培育健康人群、發展健康產業、構建健康社會,全面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讓江岸老百姓壽命更長、生活品質更高。

  二基本原則。

  一以人為本、以民為先。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利益作為建設健康城市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群眾呼聲為第一訊號、以群眾利益為第一追求、以群眾滿意為第一標準,做到建設為人民、建設靠人民、建設成果由人民共享、建設成效讓人民檢驗。

  二統籌兼顧、公平和諧。堅持點面結合、以點帶面,加快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推動各項健康事業共同進步,逐步實現城鄉平衡、區域平衡、群體平衡,促進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健康和道德健康的全面發展。

  三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堅持統一領導、統一部署,把建設健康城市與衛生建立、文明建立等建立載體有機結合,做到齊頭並進、整體聯動,調動各方積極性和主動性,最大限度整合資源,實現政府主導力、群眾主體力、社會推

  動力“三力合一”,形成建設健康城市的強大合力。

  四弘揚特色、走在前列。立足江岸實際,充分發揮江岸資源優勢、體制優勢和環境優勢,以理念創新和思路創新推動體制、機制、工作、服務的創新,以創新促建設、以特色創優勢,力爭使我區建設健康城市的各項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五全民參與、持之以恆。充分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和主體地位,構建黨政、媒體、市民“三位一體”的以民主促民生工作機制,形成全民動員、全民行動、全民參與、全民監督的良好氛圍,常抓不懈,積小勝為大勝,使我區建設健康城市工作不斷實現新突破。

  二、建立目標和主要指標

  通過3年的努力,到2014年把江岸初步建設成為湖北省首批健康城市,人民群眾健康水平明顯提高,環境衛生明顯改善。主要指標為:

  一健康環境指標

  全年二級及二級以上天數全年API指數≤100的天數≥85%.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到96%。建成區城市生活汙水集中處理率≥95%;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糞便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5%以上;綠化覆蓋率≥40.2%,綠地率≥35.4%,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1.2平方米。

  二健康社會指標

  建立較為完善的全民基本醫療保障和基本養老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立“分工負責與統一協調”相結合的食品安全長效機制,各環節食品抽查合格率85%以上,引導居民合理膳食;城鄉社群有較完善的健身活

  動場所,建立比較完善的國民體質監測體系。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機構床位數大於千分之二十以上。

  三健康人群指標。

  建立城市人均期望壽命提高1歲;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意外傷害死亡率控制在較低水平;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有較大提升;國民體質監測合格率達85%以上。

  三、工作任務和責任分工

  一鞏固衛生建立成果。

  1、對照國家衛生城市標準,在鞏固和提高城市環境衛生基礎上,加強和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城市空氣、水環境、生活垃圾、生活汙水、工業廢水的綜合治理和處置,加大公共綠地建設,促進環境健康因素持續改善。加強慢性病健康管理,建立國家慢性病防控示範區。

  責任單位:各街道辦事處、區政府各有關部門

  二健全全民醫保體系。

  2、鞏固擴大基本醫保覆蓋面,穩步提高基本醫療保障水平,完善基本醫保管理體制。完善城鄉醫療救助制度,積極發展商業健康保險,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機制,初步建立醫保參保人員健康管理激勵機制。

  責任單位:區發改委、財政局、江岸社保處、衛生局、人社局、民政局

  3、加強居民健康資訊管理。建立完善社群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定期組織體檢。每年對轄區居民的健康現狀進行抽樣調查,科學分析和全面掌握健康現狀。逐步建立完善衛生資訊平臺。

  責任單位:區衛生局、人社局、財政局

  4、加強基層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完成未達標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使規劃設定的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站達到建設標準。完善基本藥物制度,規範管理,鼓勵採取購買服務的方式將非政府舉辦的社群衛生服務機構納入基本藥物制度。完善居民慢性病報銷辦法,引導居民首選到社群看病就醫。鼓勵城區二三級醫院採取緊密型託管的方式託管社群衛生服務機構,實現“小病到社群、大病進醫院、康復回社群”的雙向轉診模式。建立完善醫療緊急救援體系,加強各級醫院的緊急救援服務能力建設。

  責任單位:區衛生局、發改委、財政局、人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