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學會生存

  獅子為萬壽之王,獅子育兒法是教孩子“霸道和霸氣”嗎?其實,它要闡釋的是在競爭中不輕言放棄、不掉以輕心的堅韌精神。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孩子需要學會生存的法則

  育兒不輕易援助

  獅子育兒法中非常有名的一則故事是:剛出生不久的幼獅經常被公獅推下石崖,再讓小獅子自己尋找出路,自己想辦法爬上來。而公獅和母獅只是站在一旁,保持一種相對安全的距離,只要幼獅沒有生命危險,決不伸出援助之手。

  要有像獅子般的體魄

  獅子是群居的動物,每隻幼獅都受到族群的保護。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無憂無慮的幼獅整天玩耍、打鬧,正是這種玩耍、打鬧,還有爭鬥,鍛鍊了它們堅強的體魄、靈活發達的四肢,同時也學會了群體間的相互忍耐、謙讓,相互間的欣賞和幫助。韓國人崇尚“獅子育兒法”,是認為孩子也像幼獅一樣,不可能一生都在家長的羽翼之下生存,他們必然要走進社會,走向競爭,需要自己面對和解決各種問題,甚至有的問題是家長也未曾碰到和解決過的。

  放手 是最好的教育

  獅子育兒法認為, 教育應當把緊攥孩子的手鬆開,再鬆開,讓孩子自己去走。搖搖晃晃走在今天,結結實實走向未來。要清醒地知道,鬆手並不容易。而此時此地鬆手,又會在彼時彼地無意識地把孩子的手拉得更緊。

  孩子必須要學會的生存技能

  1帶孩子去游泳

  新生兒0到6個月時,其實不用學就會游泳了,放在水裡,孩子能夠靠自己的能力浮上來,這樣的本能能夠讓人類生存在這世界上。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是能夠看到這樣的新聞:大學生為救落水兒童而身亡。如果我們可以經常帶孩子去游泳,讓孩子不忘記這個生存技能,其實能夠保護孩子更安全地長大,在孩子的生命旅途中,就有更大的生存概率。

  2帶孩子參加各種演習

  地震演習、消防演習、防拐演習等,生活中要準備很多的演習,能夠提高孩子防險避災能力,孩子有強烈的安全意識並且熟練掌握生存技能,在遇到危險的時候,可以沉著應對,這樣的能力,在成人身上也很少具備,所以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要讓孩子學習。

  3帶孩子去體驗農家生活

  在農村裡面,有很多農民伯伯種蔬菜,大一點的孩子喜歡在田地裡面“勞動”,雖然不知道菜的品種,不知道菜是怎麼種的,可是孩子在這裡面,學會了呵護小植物、學會了與昆蟲和睦相處。長期在城市裡面,很多人都漸漸地失去了農民的技能,帶著孩子去一趟鄉下,一起勞動,讓孩子提高自己的能力。

  4帶孩子去野外露營

  帶孩子在大自然中,讓孩子懂得怎樣去識別方向、懂得如何尋找水源、學會生火、學會受傷了要怎麼辦,對孩子幫助是非常大的!我們總是能夠在影視劇中看到那些英勇的特種兵,個個身懷絕技。事實上,很多的生存技能孩子照樣會。努力讓自己家的寶貝變成一個勇敢的人,說不定他還會變成全家人的保護神呢!

  5歲前孩子要學會的生活技能

  1——吃東西

  孩子剛開始吃飯都是用勺子,但是到五歲時,就應該學會使用筷子了,而且這時候要漸漸培養小孩不浪費的意識,能吃多少就盛多少,吃飯不剩飯菜。端碗端水要拿穩,不可隨意傾倒飯菜和茶水。

  2——個人衛生

  孩子要能獨自漱口、刷牙、洗臉,知道早起晚睡要刷牙洗臉,飯前便後要自己去洗手,身上穿的衣服髒了要懂得自己去換乾淨衣服。大小便能夠自理,女孩子要養成小便後用衛生紙的習慣。

  3——穿衣服

  不需要家長幫手,會自己穿衣服,懂得辨別鞋子和手套的左右、衣服正反、褲子前後,並且知道將換下來的衣服疊一疊,放整齊,不亂丟亂扔。套頭的衣服有些小孩不會穿,媽媽多做幾次示範,教會要領,一般學習起來也不會太難。

  4——問候他人

  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禮貌習慣,見了人就能脫口說出如“您好”、“謝謝”等。出門時要對家裡人說“我出去了”,回家要說“我回來了”,吃飯前後要講“那我吃了”、“吃飽了”、“真好吃”等。

  5——做家務

  五歲的孩子已經可以完成較高“難度”的家務活了,比如洗盤子和收拾玩具,家長需要告訴孩子如何一步步操作,怎樣對碗盤和玩具分類,分別放到相應的地方,並且要讓孩子知道,他必須在這些家務中負起責任。一旦他學會了對自己承擔的事情,等到他一天天長大,他就會自然而然產生對社會和家庭的責任感。

  6——認路問路

  五歲的孩子應該要熟悉自己家和常去的地方之間的路程,一些不太遠但是好記的道路,他應該走過一遍就能大致記住。並且,此時他應該還會一點基本的問路常識,知道自己父母的姓名和住址,使有意幫助的人送他回家。

  7——協調能力

  五歲的孩子一般已經懂得交朋友,有固定的玩伴,當孩子在玩耍過程中發生衝突時,要懂得友好協商和寬容公平,在出現人際問題和矛盾時,有簡單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突破問題的方法,會與他人討論、協商,然後嘗試著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