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學會愛

  當今的幼兒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獨生子女所處的特殊環境,使得大多數幼兒久而久之無意中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只知獲取,不懂給予,眾人為我的心理傾向。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讓孩子學會愛方法

  一、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進行“愛心”培養

  目前的幼兒園教材中,“愛心”行為的教育目標,還不像其它學科那樣明確,這就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應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有意識地制訂相關“愛心”行為的目標,採用靈活多樣的教育活動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

  1、充分利用學科教材中的“愛心”素材。

  在幼兒園的教材中,有一些關於“愛心”行為的教材,對此可充分利用。如中班語言活動:《幫助熊奶奶》,該活動目標為根據圖片內容瞭解熊奶奶遇到了哪些困難腿腳不便的熊奶奶過十字路口、在門前臺階上摔倒、在衛生間滑倒,引導幼兒創造性地想象如何去幫助熊奶奶解決困難。但活動並沒有到此結束,而是讓“愛心”行不斷延伸,讓幼兒講講自己還為老人做過哪些好事,並將後來為老人做的好事畫下來,放置區角,引發了幼兒更多的關愛老人的熱情。又如:故事《桃樹下的小白免》,教育活動不僅是停留在故事內容上,更重要是讓幼兒感受分享的快樂,學會關心別人和感激關心過自己的朋友。

  2、在遊戲活動體驗中 “愛心”。

  遊戲是幼兒的主導活動,是教育的重要手段,運用幼兒遊戲自主自願的特點,將愛心教育貫穿於遊戲中,誘導幼兒在活動中學,在娛樂中愉快地體驗“愛心”行為。例如角色遊戲《公共汽車》,老師以“老奶奶”的角色和幼兒一起遊戲,從而引導幼兒為行動不便的老人讓座等活動,並從中感受到快樂。

  3、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愛心”。

  全日制的幼兒園幼兒每天的在園時間近10個小時,這期間他們中會發生許許多多的事,教師要善於做有心人,抓住教育契機,隨時隨地、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如看到有的幼兒扶起跌倒的朋友,幫別人捲衣袖、繫鞋帶等,看到後都及時給予表揚,並教育其它小朋友向他們學習,看到別人有困難,主動去幫助。

  二、有意識地創設“愛”的環境

  陳鶴琴先生說:“怎樣的環境就得到怎樣的刺激,得到怎樣的印象”。因此,可在環境創設上,有意識地選擇一些以愛為主題的內容。

  1、主題牆的精心佈置

  小班有一個“彩色的世界”的主題活動,根據主題活動,我創作了《摘果子》牆飾。之後帶領幼兒共同觀察,引導幼兒講述牆飾的內容:高高的大樹上掛滿了五彩的果子,小兔、小刺蝟們等小動物們來摘果子了,可樹太高了,夠不著了,沒關係,大象來了,長頸鹿來了,猴子來了,大家一起幫忙摘果子,好開心啊!此外小朋友們還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想出了用梯子來幫忙的好辦法。幼兒不僅理解了牆飾的內容,更懂得看到別人有困難,要熱情幫助,要做個樂於幫助、關心別人的好孩子。

  2、自然角的悉心照顧

  班級自然角里擺滿了各種小朋友喜愛的動植物,有色彩斑斕的金魚,嬌柔可人的含羞草,含苞欲放的菊花,孩子們都瞪大好奇的雙眼,老師一再囑咐,要愛護花草,只許用眼睛看,不要用手摸。可沒過幾天,金魚死了,花兒折了。其實這位教師犯了一個錯誤,他沒有讓孩子真正地對這些花、草、魚產生愛意。在讓孩子欣賞花、草、木、樹、鳥、獸、蟲、魚的同時,更應該讓每一個孩子真正懂得動植物都是有感情的,得關心它們,愛護它們。給它們澆水,除草,喂一餵動物,植物、動物便長得好,這就是感謝他們,孩子們收到這份感謝,能不高興嗎?一份驚訝,一份發自心靈的自豪便萌發了,於是小小的心靈就有了愛的念頭,誰也不會再去損傷這些寶貝們了。

  3、愛心氛圍的營造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者的關注和愛護在學生的心靈上會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 因此我們要做一個時刻充滿愛的老師,時刻關注、愛護我們的孩子,讓愛始終盈滿在整個教育教學活動中。常用喜愛的目光去注視孩子,經常與孩子拉拉手,摸摸他們的頭,使他們在一種充滿關愛的環境中感受到別人對他的愛,將每週固定的一天定為分享日,讓孩子把家裡自己喜歡的玩具帶來幼兒園與同伴分享。久而久之孩子在享受別人愛的同時也慢慢學會主動給予別人愛。

  三、利用節假日對幼兒進行“愛心”教育

  一年中,有許多節日,可利用各個節日對幼兒進行教育,例如:三月八日婦女節,通過3月8日國際勞動婦女節誇媽媽;學唱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及開“三·八”慶祝會,向媽媽獻禮物等一系列活動,不但使幼兒知道,3月8日是全世界勞動婦女的節日,瞭解媽媽勞動的辛苦,而且懂得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麻煩好媽媽,激發了幼兒更加愛媽媽的情感。又如:九月初九是老人節,通過教育活動《老人節》,使幼兒知道每年的九月初九是老人節,佈置幼兒任務幫助家裡的老年人做幾件力所能及的事。再通過談話活動,啟發幼兒談談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表示對老人的關心,孩子的積極性非常高,有的說,把好吃的東西先給爺爺奶奶吃;有的說奶奶累了,幫奶奶敲敲背;還有的說,奶奶渴了,我給奶奶倒杯水喝等等。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使幼兒更加懂得尊敬老人、關心老人,並且體會到:關心幫助其實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四、家庭中愛的教育

  家長要為孩子作出“愛心”榜樣,父母和子女的關係是社會關係是最基本的關係。幼兒與父母相處的時間長,且幼兒好模仿,可塑性較大,家長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到幼兒。因此,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以身作則,善待長輩、關心幫助別人、愛護公物,使幼兒受到潛移默化的感染。另外,家長要有意識地選擇一些有“愛心”行為的電視節目,讓幼兒觀看,講述有“愛心”行為的故事給幼兒聽等,以激發幼兒的“愛心”行為。

  家長方法

  一、你要先學會愛,愛祖國,愛生活,愛家,愛身邊的人。

  孩子的心晶瑩剔透的像一面鏡子,他們用自己的雙眼觀察和感悟著這個世界的一切,用稚嫩的手加上純潔的心靈和自己的感悟來描繪著生活中的一切。然而有很多的家長都埋怨說現在的孩子感情冷漠,沒有愛心,對什麼事情都抱著無所謂的態度,尤其是對自己的父母。當你們在埋怨的時候,從來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來想,其實孩子就是一面鏡子,照著大人們的一言一行,而孩子的表現就是大人們的複製。

  二、給孩子示愛的機會。

  很多父母都覺得現在的孩子懶,沒有愛心,但試問一下,你有給過孩子示愛的機會嗎?媽媽一下班就走進廚房準備晚餐,孩子看到了趕緊跑過去說:媽媽,我幫你!去去去,看你的書,難道你想像***一樣做廚師呀,這麼沒出息。飯後,爸爸在客廳看電視,孩子房間裡跑出來,拿了瓶他最愛喝的牛奶給爸爸:爸爸,喝牛奶,很好喝的!爸爸嚴厲地斥責道:要牛奶我自己不會拿呀?你就想借口跑出來看電視,趕緊回去看書!......

  三、讓孩子學會感激

  當父母不舒服的時候,可以引導孩子給自己一個擁抱,學會施予愛心和同情;當有人給孩子買玩具的時候,別忘了提醒他要說聲謝謝,學會感激別人;當爸媽生日或爺爺奶奶生日時,和孩子一起製作生日卡,送給壽星;過節帶孩子去遊樂園,玩得正開心時,不要忘了跟孩子要一個親吻,讓他學會感激父母為他做的一切。只要擁有感恩的心,才會給別人予以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