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英語翻譯方法

  翻譯商務英語合同的時候,有什麼技巧可以避免我們犯一些常見的錯誤?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商務

  商務合同屬於法律性公文,所以英譯時,有些詞語要用公文語詞語、特別是酌情使用英語慣用的一套公文語副詞,就會起到使譯文結構嚴謹、邏輯嚴密、言簡意賅的作用。

  一.公文副詞

  但是從一些合同的英文譯本中發現,這種公文語副同常被普通詞語所代替,從而影響到譯文的質量。

  實際上,這種公文語慣用副同為數並不多,而已構詞簡單易記。常用的這類副詞是由 here、there、where 等副詞分別加上 after、by、in、of、on、to、under、upon、with 等副詞,構成一體化形式的公文語副詞。例如:

  從此以後、今後:hereafter;

  此後、以後:thereafter;

  在其上:thereon hereupon;

  在其下:thereunder;

  對於這個:hereto;

  對於那個:whereto;

  在上文:hereinabovehereinbefore;

  在下文:hereinafterhereinbelow;

  在上文中、在上一部分中:thereinbefore;

  在下文中、在下一部分中:thereinafter.

  現用兩個例項,說明在英譯合同中如何酌情使用上述副詞。

  例 1:本合同自買方和建造方簽署之日生效。

  This Contract shall come into force from the date of execution hereof by the Buyer and the Builder. 例 2:下述簽署人同意在中國製造新產品,其品牌以此為合適。

  The undersigned hereby agrees that the new products whereto this trade name is more appropriate are made in China.

  二、謹慎選用極易混淆的詞語

  英譯商務合同時,常常由於選同不當而尋致詞不達意或者意思模稜兩可,有時甚至表達的是完全不同的含義。因此瞭解與掌握極易混淆的詞語的區別是極為重要的,是提高英譯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現把常用且易混淆的七對詞語,用典型例項論述如下。

  2.1. shipping advice 與 shipping instructions

  shipping advice 是“裝運通知”,是由出口商賣主發給進口商買主的。然而 shipping instructions 則是“裝運須知”,是進口商買主發給出口商賣主的。另外要注意區分 vendor賣主與 vendee買主,consignor發貨人與 consignee收貨人。上述這三對詞語在英譯時、極易發生筆誤。

  2.2. abide by 與 comply with

  abide by 與 comply with 都有“遵守”的意思.但是當主語是“人”時,英譯“遵守”須用 abide

  by。當主語是非人稱時,則用 comply with 英譯“遵守”。

  例 3:雙方都應遵守/雙方的一切活動都應遵守合同規定。

  Both parties Shall abide by/All the activities of both parties shall comply with the contractual stipulations.

  2.3. change A to B 與 change A into B

  英譯“把 A 改為 B”用“change A to B”,英譯“把 A 摺合成/兌換成 B”用“change A into B”,兩者不可混淆。

  例 4:交貨期改為 8 月並將美元摺合成人民幣。

  Both parties agree that change the time of shipment to August and change US dollar into Renminbi.

  2.4. ex 與 per

  源自拉丁語的介詞 ex 與 per 有各自不同的含義。英譯由某輪船“運來”的貨物時用 ex,由某輪船“運走”的貨物用 Per,而由某輪船“承運”用 by。

  例 5:由“維多利亞”輪運走/運來/承運的最後一批貨將於 10 月 1 日抵達倫敦。

  The last batch per/ex/by S.S. "Victoria" will arrive at London on October S.S. = Steamship

  2.5. in 與 after

  當英譯“多少天之後”的時間時,往往是指“多少天之後”的確切的一天,所以必須用介詞 in,而不能用 after,因為介詞 after 指的是“多少天之後”的不確切的任何一天。

  例 6:該貨於 11 月 10 日由“東風”輪運出,41 天后抵達鹿特丹港。

  The good shall be shipped per M.V. "Dong Feng" on November 10 and are due to arrive at Rottedaml in 140 days. M.V.= motor vessel

  2.6. on/upon 與 after

  當英譯“……到後,就……”時,用介詞 on/upon,而不用 after,因為 after 表示“之後”的時間不明確。

  例 7:發票貨值須貨到付給。

  The invoice value is to be paid on/upon arrival of the goods.

  2.7. by 與 before

  當英譯終止時間時,比如“在某月某日之前”,如果包括所寫日期時,就用介詞 by;如果不包括所寫日期,即指到所寫日期的前一天為止,就要用介詞 before。

  例 8:賣方須在 6 月 15 日前將貨交給買方。

  The vendor shall deliver the goods to the vendee by June 15.or: before June 16,說明含 6 月 15 日在內。如果不含 6 月 15 日,就譯為 by June 14 或者 before June 15。

  三、慎重處理合同的關鍵細目

  實踐證明,英譯合同中容易出現差錯的地方,一般來說,不是大的陳述性條款。而恰恰是一些關鍵的細目.比如:金錢、時間、數量等。為了避免出差錯,在英譯合同時,常常使用一些有限定作用的結構來界定細目所指定的確切範圍。

  3.1. 限定責任

  眾所周知,合同中要明確規定雙方的責任。為英譯出雙方責任的許可權與範圍,常常使用連詞和介詞的固定結構。現把最常用的此類結構舉例說明如下。

  3.1.1 and/or

  常用 and/or 英譯合同中“甲和乙+甲或乙”的內容,這樣就可避免漏譯其中的一部分。 例 9:如果上述貨物對船舶和或船上其它貨物造成任何損害,託運人應負全責。

  The shipper shall be liable for all damage caused by such goods to the ship and/or cargo on buard.

  3.1.2 by and between

  常用 by and between 強調合同是由“雙方”簽訂的,因此雙方必須嚴格履行合同所賦於的責任。

  例 10:買賣雙方同意按下述條款購買出售下列商品並簽訂本合同。

  This Contract is made by and between the Buyer and the Seller, whereby the Buyer agrees to buy and the Seller agrees to sell the undermentioned commodity subject to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stipulated below.

  3.2. 限定時間

  英譯與時間有關的文字,都應非常嚴格慎重地處理,因為合同對時間的要求是準確無誤。所以英譯起止時間時,常用以下結構來限定準確的時間。

  3.2.1 雙介詞

  用雙介詞英譯含當天日期在內的起止時間。

  例 11;自 9 月 2O 日起,甲方已無權接受任何定單或收據。

  Party Ashall be unauthorized to accept any orders or to collect any account on and after September 20.

  例 12:我公司的條件是,3 個月內,即不得晚於 5 月 1 日,支付現金。

  Our terms are cash within three months, i.e. on or before May 1.

  3.2.2 notnolater than

  用“not no later than +日期”英譯“不遲於某月某日”。

  例 13:本合同簽字之日一個月內,即不遲於 12 月 15 日,你方須將貨物裝船。

  Party B shall ship the goods within one month of the date of signing this Contract, i.e. not later than December 15.

  3.2.3 include 的相應形式

  常用 include 的相應形式:inclusive、including 和 included,來限定含當日在內的時間。 例 14:本證在北京議付,有效期至 1 月 1 日。

  This credit expires till January 1inclusive for negotiation in Beijing. credit expires till and including January 1 for negotiation in Beijing. 如果不包括 1 月 1 日在內,英譯為 till and not including January 1。

  3.3. 限定金額

  為避免金額數量的差漏、偽造或塗改,英譯時常用以下措施嚴格把關。

  3.3.1.大寫文字重複金額

  英譯金額須在小寫之後,在括號內用大寫文字重複該金額,即使原文合同中沒有大寫,英譯時也有必要加上大寫。在大寫文字前加上“SAY”,意為“大寫”;在最後加上“ONLY”.意思為“整”。必須注意:小寫與大寫的金額數量要一致。

  例 16:聘方須每月付給受聘方美元 500 元整。

  Party A shall pay Party B a monthly salary of US $ 500 SAY FIVE HUNDRED US DOLLARS ONLY.

  3.3.2. 正確使用貨幣符號

  英譯金額必須注意區分和正確使用各種不同的貨幣名稱符號。“$”既可代表“美元”,又可代表其他某些地方的貨幣;而“£”不僅代表“英鎊”,又可代表其他某些地方的貨幣。

  必須注意:當金額用數字書寫時,金額數字必須緊靠貨幣符號,例如:Can $891,568,不能寫成:Can $ 891,568。另外,翻譯的還要特別注意金額中是小數點 . 還是分節號 ,,因為這兩個符號極易引起筆誤,稍有疏忽,其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商務合同英語翻譯技巧

  一、名詞與動詞的互相轉譯

  研究表明:英語的名詞在詞彙中佔有絕對優勢,

  常用名詞來表達漢語中用動詞表達的概念如抽象的行為名詞 ,而且動詞的兼類情況非常明顯,加之英語有詞形變化, 許多動詞詞尾加上字尾, 如-ment , - tion , - ance , - er , - or 等,即可變成名詞。相反,漢語卻以動詞佔優勢,而且一個句子不限於用一個動詞,可以幾個動詞連用。因此,英譯漢時許多名詞可譯成漢語的動詞;漢譯英時動詞也常譯成名詞或介詞+ 名詞 。

  英語中具有抽象動作意義的名詞漢譯時常譯成動詞。但是,漢譯英時,如果譯者沒有非常深厚的英語功底,很難非常恰當地使用這類詞來翻譯,用英語動詞的可能性最大。例如:

  1 The repeal of the Corn Laws by Great Britainin 1846 ended Britain′s long - standing policy protectionism.

  1846 年英國廢除《穀物法》,結束了英國長期存在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

  “repeal”既可以作動詞,也可以作名詞,意思相同,都是“取消”、“廢除”的意思。但是按照漢語的語言習慣,我們很可能用“repeal”的動詞形式來回譯back - t ranslate ,譯成: Great Britain repealed theCorn Laws in 1846 and ended ?,或譯成: The CornLaws were repealed in Great Britain in 1846 and thelong - standing policy of protectionism was ended。

  兩種翻譯可能都講得通,但總不如原文那麼精煉、嚴密。

  2And in a best - selling book ,Lester Thurowtold us that America would soon be going head tohead with a Germanled Europe in the st ruggle forworld market s.

  萊斯特·瑟羅在他的一本暢銷書中斷言,美國不久將要與德國領導的歐洲勢均力敵地爭奪國際市場。

  原文中“st ruggle”為介詞“in”的賓語,但漢語譯文直接將它譯成動詞“爭奪”,比原文來得更直接更傳神。

  3 The first was the belief among many nationalleaders that theevent s leading to the Second WorldWar were t riggered by the Great Depression of the1930s ,which in turn was believed to have been prolonged and deepened by the very high tariff s enactedby virtually all of the major t rading nations during theearly 1930s.

  第一,很多國家的領導人認為: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事件是30 年代的大蕭條,而這大蕭條被認為是被30 年代初期幾乎所有的主要國家所定的高額關稅所延續和加深的。

  “the first ”指促成1948 年幾個國家鑑定正式協定建立貿易體系的三個因素之一這個協定即關稅及貿易總協定 。本句開頭用“believe”避免了重複,

  使行文更加流暢。然而,譯成漢語時則以動詞代之,

  這樣更符合漢語的習慣。

  有時在英譯漢時,如將名詞譯成動詞,則更易於處理。例如:

  4 Early hopes that Eastern Germany couldstage an economic miracle like that of West Germanyin the 1950s and ′60s have faded.

  統一之初指望東德能重演西德五六十年代經濟奇蹟的熱情早已淡化。

  本例說明了在東西兩德統一初期,人民迫切希望東德的經濟會迅速崛起。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

  人們已不再那樣強烈地對此抱有幻想。原文“hope”

  用複數, 但漢語中沒有數的變化。如將原文的“hope”譯成名詞,首先漢語動賓不搭配,我們平常不講“希望淡化”,其次原文複數形式不好處理。但將“hope”譯成動詞後,後邊再新增“熱情”一詞來體現原文的預期,譯文則更加自然。

  同時,漢譯英時,如能適當地將動詞譯成名詞,

  則會使英譯文更加自然、更加凝練。例如:

  5 交易增加,要求流通的貨幣量也增加。Anincrease in business requires an increase in the amountof money coming into general circulation.

  原文中共用了四個動詞,而譯文卻只用了一個動詞和一個分詞,從而使譯文更加緊湊、凝練。如將這四個動詞都譯成動詞,英語句子則拖沓、不自然。

  試譯如下:

  The fact that business increases requires that theamount of money which is generally circulated be alsoincreased.

  譯文羅嗦,而且不可猝讀。

  6 在里根時代,貿易赤字使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現在有人擔心貿易保護主義將會重現。

  The t rade deficit in the Reagan years created arise in protectionism , and some worry about a replay.

  原文中共有四個動詞連同助動詞共有五個 ,

  但譯文卻只用了兩個動詞,用“rise”和“replay”來替代了其餘兩動詞,可謂佳譯。但如果將動詞全部譯成動詞,結果如何,可想而知。

  由動詞加- a e nce , - tion , - ment 等詞綴構成的名詞,英譯漢時常譯成動詞。例如:

  7 Liberal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system was widely perceived as a way to avoid recurrenceof a similar calamity.

  人們廣泛地認為,避免重遭類似災難的一條途徑是放寬國際經濟體系。

  8 Resistance to market opening is basically apower play by leaders of indust ry.

  抵制開放市場基本上是工業領袖們的實力較量。

  上兩例中的“recurrence”和“resistance”分別被譯成漢語動詞“遭受”和“抵制”。“recurrence of asimilar calamity”實際上是一緊縮的主謂句, 而“avoid”之後則跟v - ing + 賓語。

  9 Utility is therefore related to our decisionabout priorities in production - particularly in a cent rally - planned economy.

  因此,效用經濟術語 對我們決定優先生產什麼是有關係的,特別在中央計劃經濟中尤其如此。

  10Much of the remainder of the GATT is designed to prevent evasion of the tariff obligations ofArticle II by the use of nontariff barriers.

  關貿總協定的其餘部分主要是用來防止以非關稅壁壘形式來逃避第二條規定的關稅義務。第9

  例中的“decision”、“production”皆為介詞賓語,前者如用“decide”則與“priorities”動賓搭配不當,所以不宜用動名詞形式;“in production”指一種過程,“produce”為及物動詞,一般要跟賓語。所以,也不適宜使用動名詞。第10 例中的“evasion”前為及物動詞“prevent”,它的基本用法是“prevent sb. f rom doing sth. ”。“evasion of tariff obligations ”這一結構卻是動賓關係,也不適合用動名詞。

  11Before the payment of these tariff s ,the imported goods will be in the custody of the customs andstorage charges are for the importer’s account .

  交關稅前,進口貨物由海關保管,儲存費由進口商負擔。

  12 In reimbursement of these ext ra expenses ,

  please draw on us.

  請開匯票向我方支款,用於償付這些額外費用。

  上兩例均由於語法限制,只有用名詞形式,但譯成漢語時,“payment”和“reimbursement ”分別譯作“交”和“償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