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數學教案
六年級下學期要學習一個關於比例的知識點,要讓學生儘快理解比例的定義,掌握比例的知識點,需要老師做一套合理的教案加以引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第一節:比例的意義
【教學內容】
比例的意義教材第40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理解比例的意義,會根據比例的意義組成比例。
2.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經歷引導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發現過程和運用過程,體驗從實踐中學習的方法,感受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3.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激發學習的興趣,體會事物間的相對聯絡,培養探究精神。
【重點難點】
1.認識比例,理解比例的意義。
2.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結合例項引出新的知識。
【教學準備】
情境圖、投影儀、多媒體課件。
【複習匯入】
1.教師: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上學期我們學過的比的知識,誰能說一說什麼叫做比?舉例說明什麼叫做比的前項、後項、比值。
教師把學生舉的例子板書出來,並註明各部分的名稱。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學生獨立求出各比的比值。
1教師:在求比值的時候你們發現了什麼嗎?
學生:有兩個比的比值相等。
教師:哪兩個比的比值相等呢?
學生回答後,教師把這兩個比畫上橫線。
師:是啊,生活中確實有很多像這樣的比值相等的例子,這種現象早就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和研究。人們把比值相等的兩個比用等號連線起來,寫成一種新的式子,如:4.5∶2.7=10∶6。課件顯示:“10∶6”和“4.5∶2.7”同時閃爍,接著兩個比下面的比值隱去,再用等號連線起來。
2前面的兩個比能用等號連線起來嗎?為什麼?
教師將課件後面的兩個比隱去。
學生:不能,比值不相等。
教師小結:數學中規定,像這樣的一些式子就叫做比例。
教師板書:比例。
【新課講授】
1.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一起研究比例,你想研究哪些內容呢?
生:比的意義,學比例有什麼用?比例有什麼特點?
師:那好,我們就來研究比例的意義吧,到底什麼是比例呢?根據下面的問題自學例1。 ①找出每面紅旗長與寬的比。
②求出每個比的比值。
③哪幾個比的比值相等?
2.學生自學完以後,教師逐個問題指名學生回答,並板書在黑板上:2.4∶1.6=
兩面國旗的長和寬的比值相等。板書:2.4∶1.6=60∶40,也可以寫成33;60∶40=。222.460。 1.640
師:像這樣的式子就叫做比例。觀察這些式子,你能說出什麼叫做比例嗎?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抓住關鍵點板書:兩個比比值相等
教師:同學們說的比例的意義都正確,不過數學中還可以說得更簡潔些。
教師用課件顯示: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學生讀一讀,明確:有兩個比,且比值相等,就能組成比例;反之,如果是比例,就一定有兩個比,且比值相等。
3.找比例。
師:在這四面國旗的尺寸中,你還能找出哪些比可以組成比例?
過程要求:
學生猜想另外兩面國旗長、寬的比值。
求出國旗長、寬的比值,並組成比例。
【課堂作業】
1.完成教材第40頁“做一做”第1題。
2.完成教材第40頁“做一做”第2題。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知道“比”和“比例”這兩個概念的聯絡與區別嗎?學生各抒己見,之後師生共同歸納。
【課後作業】
1.教材第43頁練習八第1、2題。
2.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的練習。
教學反思:
第二節:比例的基本性質
【教學內容】
比例的基本性質教材第41頁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質。
2.提高學生觀察、計算、發現、驗證和總結的能力。
3.在總結比例的基本性質的過程中,使學生感受到探索數學問題的樂趣。
【重點難點】
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並正確地組成比例。
【複習匯入】
1.教師提問:什麼叫做比例?
2.應用比例的意義,判斷哪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
6∶3和8∶5 0.2∶2.5和4∶50
教師:同學們能正確判斷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了,那麼比例各部分的名稱是什麼?
【新課講授】
1.教學比例各部分的名稱。
引導學生自學教材第41頁第1行、第2行的內容。
教師板書:2.4∶1.6=60∶40
學生認一認,說一說比例中的外項和內項。
2.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質。
教師:我們知道了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稱,那麼比例有什麼性質呢?現在我們就來探究一下。 教師板書:比例的基本性質。
組織學生觀察組成比例的兩個內項和兩個外項,並探究它們的關係。
學生小組內交流。指名彙報,學生可能會說:兩個外項的積是2.4×40=96,兩個內項的積是1.6×60=96,兩個內項的積等於兩個外項的積。 驗證其他的比例有沒有這個規律,舉例說明,檢驗發現。如:
是43∶0.5=1.2∶,兩個外項的積5443×=0.6,兩個內項的積是0.5×1.2=0.6。外項的積等於內項的積。 54
39如果把比例改成分數形式呢?如:=,3×15=5×9。等號兩邊的分子和分母分別交叉相乘,515
所得的積相等。
教師:這個規律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引導學生說一說,比例的基本性質是什麼?組織學生小組交流、彙報。教師補充:在比例裡,兩個外項之積等於兩個內項之積,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學生齊讀兩遍。
3.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哪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
6∶3和8∶5 0.2∶2.5和4∶50
組織學生在小組中互相交流,然後指名彙報。
4.教師:到現在為止,我們學習了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有幾種方法?
學生討論交流後,指名回答。
教師小結:兩種方法:看兩個比的比值是否相等;兩個比的兩個外項之積是否等於兩個比的內項之積。
【課堂作業】
教材第41頁“做一做”。組織學生獨立思考,指名說一說,全班集體訂正。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課後作業】
1.教材第43頁練習八第5題。
2.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的練習。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