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強企業內部管理

  現在想要加強企業的內部管理是怎麼做的?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是有哪些好的方法嗎?小編為你帶來了“加強企業內部管理”的相關知識,這其中也許就有你需要的。

  迎接“營改增” 企業如何進行內部管理

  ***一***調整管理模式

  1. 調整投標報價和合同管理模式

  公司現行市場營銷投標報價在目前合同文字下為含營業稅價格,而增值稅是價外稅,為此各單位市場部門在投標時必須按照住建部新的招投標計價規則和增值稅的要求,將投標報價調整為不含稅價格;目前合約管理對合同條款中的價格標準、發票取得、付款方式等涉稅重要事項的規定還是基於營業稅管理體制下的傳統規定,都得按照增值稅的規定進行相應調整。

  2. 調整成本管理模式和採購模式

  公司現有成本管理模式基本上是基於建造合同模式下的管理,缺乏對成本組成部分的個性化分析,稅改後,要結合增值稅規定,注重對各成本組成專案所含進項稅額的管理;目前公司推行的集中採購模式未考慮到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管理,稅改後,要篩選供應商庫,確保對方能夠提供專用發票。

  3. 調整機構設定方式和稅務管理模式

  增值稅實行“專案就地預繳、機構集中匯繳”的管理模式。而目前公司的專案分佈範圍廣、分支機構多,管理鏈條長,稅改後必須在加強專案和分支機構管理、調整管理方式、裁短經營鏈條、上收稅務管理許可權上下功夫。各單位要在5月底前完成對分支機構的清理工作,實現稅務管理的集中管控。

  ***二***全面梳理制度

  各單位要按照標準化的要求,根據增值稅法規及“營改增”政策,全面梳理和修訂公司招投標、合約、法務、市場與專案管理、投融資、考核、內控、財務與稅務管理有關制度;參照總部相關制度,儘快制定《建築和地產業務“營改增”操作指南》和增值稅相關管理制度,並在五月底前報總部備案。為確保制度儘快落地及可執行性,建議對稅改涉及的相關制度可以採取“先下發試行、過程中總結完善、然後正式下發”的模式,以提高工作效率。

  ***三***進行流程再造

  為實現減負增效的目標,各單位應管好增值稅發票,明確增值稅銷項發票的申請開具、進項發票的取得認證和納稅管理三個工作流程,從發起業務部門至財務部門,最後至主要領導批准,對各環節時間和責任給出明確規定,確保生產經營的正常進行和稅務的合理申報。

  ***四***做好催收清欠

  截止2015年12月31日,公司應收款項××億元,同比增長××%。根據國家稅改政策規定,建築業“營改增”後新專案將按照工程結算進度確認增值稅計稅收入,並按照11%的稅率計提銷項稅款。根據增值稅法規相關規定,各單位只要計提了銷項稅款,無論工程款是否回收,都必須在月度終了15日內向稅務機關繳納稅款。各單位要以稅改為契機,加快專案確權.嚴格清欠考核,有效傳遞壓力。

  一要落實營銷底線管理,提高合同質量。各單位要將合同付款比例、結算進度等作為防欠指標,堅決放棄合同條款差、預期效益低的專案,有效提高市場營銷質量,從合同源頭防範應收款項的產生和積累。

  二要加快專案確權,防範經營風險。稅改後,各單位要大力推進專案結算確權力度,為日後工程結算奠定基礎,儘快實現債權認定,切實防範經營風險。

  三要強化催收清欠,實現落袋為安。各單位要以稅改為契機,進一步強化催收清欠工作力度,逐專案盤點清查,制定收款計劃,落實收款責任人,確保每一個專案都有專人負責催收,有效實現應收款項的順利回收。

  ***五***加強地產業務增值稅管理

  目前,集團的地產業務主要在中海集團,少量在工程局和設計院。2 01 5年集團地產收入××億元,佔比為××%;以中海集團為主的地產業務利潤總額對集團利潤總額的佔比超過了××%,這些都充分體現了地產業務對我們的重要性。因此,有地產業務的單位在稅改後要加強增值稅的管理。

  1. 合理劃分新老專案,老專案爭取採用簡易計稅方法。

  根據國家稅改政策規定,房地產老專案是指《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註明的開工日期在2016年4月30日前的房地產專案。國家允許地產企業對房地產老專案選擇簡易計稅方法,應按全部地產銷售收入乘以5%的徵收率計算和繳納增值稅。根據我們的研究和測算,老專案選擇簡易計稅方法後可以實現稅負的基本穩定,不會對企業造成巨大影響。所以,相關地產單位要儘快摸底排查專案情況,合理劃分新老專案,爭取以簡易計稅方法納稅。

  2. 將新專案相關業務儘量外包。

  積極取得進項發票地產企業要梳理內部經營流程和環節,對於設計、廣告和銷售等相對獨立的業務,可以考慮單獨成立子公司或外包的形式,劃不能抵扣的人工等費用為可以抵扣的外購服務,有效降低稅負。

  來源:中國稅務報

  淺談如何加強企業管理

  加強企業管理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企業又好又快發展的需要。企業作為經濟發展的主體,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就要切實轉變增長方式,從而推動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程序。這既是企業管理的方向,也是企業管理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

  加強企業管理應注重制度建設。

  按照黨的十七大建設和諧社會的要求,企業要為職工創造和諧的工作氛圍,讓所有同志都能夠感受到組織的溫暖,在這種環境中工作,人的心情是愉悅的、舒暢的,人的潛能也能得到盡情發揮。這是人性化管理的一部分,能夠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促進工作全面展開,中心業務也能實現更好、更快的發展。靠制度管人,按程式辦事,制度不完善要修改制度,程式不科學要改程序序、流程,這些都是企業管理的基礎。企業要建立健全以責任制為基礎的規章制度,主要包括:基本制度、工作制度、責任制度,它是根據社會化大生產進行分工和協作的要求制定的,規定了企業每個成員在自己的崗位上所應承擔的任務、責任以及相應的權利。建立崗位責任制是基礎,通過這一制度的實行,可以把企業的每一項工作落實到人,從領導到基層,專人專崗,專人專責,有了良好的生產秩序,各項技術經濟指標的實現也就有了保證。

  加強資訊化建設,推進現代化企業管理。

  企業應注重提高對工業化與資訊化融合發展的認識,把應用先進資訊化管理納入企業核心競爭力建設的工作中去。加快企業資訊化建設和管理的步伐,支援企業在產品設計開發、生產製造、物資採購、市場營銷等環節,採用現代資訊科技手段和企業資源計劃等計算機管理系統,全面提升企業運營效率和管理水平;加快發展電子商務,積極構建企業資訊門戶和電子商務平臺,促進業務流程和組織結構的重組與優化,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加快推進企業管理由傳統經驗型向現代科學型轉變。

  加強成本管理,努力實現降本增效。

  企業應當在企業內部建立一整套降低成本的管理機制和管理辦法,要健全完善成本費用管理制度,科學制訂企業生產計劃與作業計劃,對工藝流程、生產進度、過程質量、物質消耗、生產成本等進行全面控制,提高工作效率和優質產品率,降低成本。企業要開展目標成本管理,科學合理確定原材料及各種能源消耗定額,努力把原材料及輔助材料成本控制在預算範圍內,把目標成本分解到產品開發和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目標責任落實到人,嚴格考核成本指標,嚴格兌現獎懲。企業應大力採用先進技術改造落後生產工藝和裝備,主動淘汰原材料、能源消耗高的落後工藝和裝備,杜絕跑、冒、滴、漏等各種浪費現象的發生,切實降低生產及經營成本。

  強化財務管理,控制管理費用。

  資金是企業的血液,要把財務和資金的管理作為企業經營管理的中心環節,千方百計提高資金的流動性和收益性。企業要建立健全以現金流量控制為重點的各項財務管理制度,嚴格資金使用前的審批程式和使用中的過程監督;要以現金流量為重點,加強收入、支出管理,促進資金流轉,最大限度地減少資金佔用率;要改進和加強對現金流的動態監控,努力縮短資金迴圈週期,防範資金風險,保障資金運轉安全,確保企業資金鍊不斷裂;要加強應收賬款和預付賬款管理,強化合同訂單執行,提高預收賬款比例,加強貨款回收,強化應收賬款和預付賬款風險預警預報,採取必要的保險或再保險辦法,降低壞賬比例。

  加強企業技術創新,提高企業競爭力。

  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是企業調整產品結構、促進產業升級、淘汰落後產能、開拓市場、提高經濟效益、推動企業快速發展的必要手段。企業要加強對技術改造專案規劃和實施的管理,針對企業在產業、產品、規模、技術和工藝等方面的薄弱環節,集中企業的人力、財力和物力,及時、準確提出技術改造專案並組織實施;要加強企業技術創新管理,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的技術創新機制和創新體系,切實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增強核心競爭力。

加強企業內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