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睡早起教學設計

  早睡早起是一年級品社的內容,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一、教學目標

  1.懂得睡眠不足給身體和生活帶來的影響和危害。

  2.初步掌握一些早睡早起的好方法。

  3.通過對日常生活的分析知道每天只有保證足夠的睡眠才能保持身體健康。

  二、教學重點

  知道每天只有保證足夠的睡眠才能保持身體健康,學習和活動才能有精神。

  三、教學難點

  認識到早睡早起對健康生活的重要作用。

  四、教學過程

  活動一:大公雞與小鬧鐘

  1.匯入:同學們,你知道大公雞和小鬧鐘的比賽嗎?你能猜猜他們會去比什麼嗎?引出農村的學生每天聽著大公雞的叫聲起床,而城市的孩子則聽著小鬧鐘的鈴聲起床。

  2.教師講故事《大公雞與小鬧鐘的比賽》,學生傾聽。

  3.提問:為什麼笑笑虎既沒有被大公雞叫醒,也沒有被小鬧鐘叫醒呢?

  4.孩子們自由分享交流自己的想法。預設:笑笑虎晚上不想早睡,它覺得自己第二天可以自己睡醒。根本不需要被叫醒。它還不清楚自己需要睡眠十個小時,才能保證自己的睡眠和身體需求。

  5.小結:看來,大公雞和小鬧鐘的比賽,最終誰能叫我們起床,最關鍵的還是要看我們自己,只有早睡才能早起。不能總讓大公雞和小鬧鐘為我們的起床著急。

  活動二:幾點睡,才合適

  1.過渡:剛才聽了大公雞與小鬧鐘的故事,請你向小鬧鐘介紹一下自己每天晚上幾點睡,早上幾點起?來設計一下自己的作息時間吧!

  2.學生根據課前對自己生活實際的調查整理,完成P48頁的問題內容,利用鐘錶鬧鐘展示自己的睡眠情況,指一指每天幾點睡覺,幾點起床,數一數一天睡了幾小時。

  3.過渡:大家的睡眠情況,我們的小博士有話對我們說呢。通過實際調查,多數學生的睡眠不夠十小時

  4.提問:想一想你的睡眠時間是否夠小博士說的10小時呢?

  5.小結:小博士告訴我們,我們正在長身體,每天要睡夠10小時才能夠保證身體生長的需要,也才會更健康,你可要記住呀!播放幻燈片

  活動三:為什麼睡眠會不足

  1.過渡:剛才我們一起算了自己的睡眠時間,會發現有的同學睡眠達不到10小時,那為什麼睡眠不足,讓我們來分析一下原因吧。

  2.看書P48頁,圖上的這位同學每天睡得很晚,他的理由是“家裡人沒有睡呢”,你支援他的想法嗎?為什麼?

  3.學生思考與交流,教師適時評價。

  4.要求:請同學們猜一猜,那些晚睡的同學睡得很晚的原因,學生小組交流,師生圍繞同學的理由共同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

  5.小結:剛才我們共同分析了一些同學晚睡的理由,可以看到晚睡理由是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克服的,不要讓睡眠不足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健康。

  活動四:不早睡會這樣

  1.過渡:不早睡會怎樣呢?睡眠不足不僅僅影響身體健康,還會影響心理健康,例如:情緒的穩定,精力的集中和同伴交往

  2.播放幻燈片,想一想沒有早睡的同學,一天的學習和生活狀態會是怎樣的?預設:糟糕、混亂、不順利、沒精神、被批評

  3.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4.提問:誰有過類似的經歷,說說對自己的影響。

  5.學生交流。

  6.教師帶領學生現場體驗睡眠冥想,感受短暫的休息和放鬆帶給身體的感受。

  7.看一看小博士說的話,睡眠不足對身體健康帶來的影響。

  8.小結:睡眠不足有這麼多的危害,不僅會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與學習,時間長了還會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所以,一定要記住早睡很重要哦。板書:沒早睡,真糟糕。

  活動五:早睡我可以的

  1.過渡:早睡這樣重要,但是有的同學沒有做到早睡,你能幫幫他們嗎?

  2.出示問題情境,想一想應該怎麼辦呢?

  1紫嫣今天真高興,跟爸爸、媽媽一起去參加爸爸單位組織的活動了,回家後仍然很興奮,躺在床上睡不著,還在想著活動的過程。

  2軒軒總是一邊寫作業一邊玩兒,作業寫得很慢,洗漱動作也很慢,洗漱之後還想看電視節目,媽媽讓他睡覺,他還用哭鬧抗議。

  3.要求:小組討論,選擇一個問題來出主意,想辦法,教師進入小組指導幫助。

  4.學生展示自己小組解決方法,教師適時評價。

  小結:在生活中你會遇到一些讓你不想去早睡的情況,但是隻要我們不斷提醒自己我們會克服一些不良的習慣,養成早睡的好習慣。做自己時間的小主人。

  總結:早睡意味著我們會有精力充沛的一天的學習與生活,意味著我們的身體得到了強有力的生長營養,那就讓我們每天都做到早睡,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吧。

  板書:

  早睡早起

  早睡早起教學反思

  我在一本書中看到,有一個記者曾問過一位榮獲諾貝爾獎的科學家“請問您在哪所大學學到了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這位科學家平靜地回答:“我小時候老師教過的飯前要洗手,東西要放齊,要按時作息,要與小夥伴友好相處。”因此,有無好的生活習慣對每一個人以後的學習與生活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因為小學一年級正是進行養成教育的關鍵時期。所以我根據教材和小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表演和交流中感受到按時作息的重要意義,如明明的一天的表演,還有西西的做法的討論,學生真切感受到不按時作息的害處。

  在教學中我為學生創設以下情境:

  1、經常能早睡早起,起床迅速、輕鬆。

  2、經常被媽媽叫起,仍感到睏倦。

  3、上學路上看小攤,不抓緊時間。

  說說為什麼會這樣?這樣有什麼後果,以後想怎麼做?

  學生能夠經過自己的判斷,知道早睡早起對我們的身體是有好處的,從而更能主動的早睡早起。

  在這節課中,最後一個環節是拓展延伸,結合自己說說。我問:明明現在進步了,可一年級的西西卻一直沒改,請你想想她這樣做結果會怎樣?你想給她哪些建議?有兩三個孩子發言了,可是說來說去,卻只說得到簡單的兩句話,為了引導孩子們的想象,我說:“根據調查,老師發現我們班小明同學和鍾姐姐是好朋友,早晨鬧鐘響了,小明自覺起床;路上不圍小攤點,抓緊時間去學校;課堂上,家中做作業一心一意,不開小差,不看電視;晚上鬧鐘響了,小明自己上床睡覺。說說自己的情況和想法,以前怎麼樣?今後該怎麼樣?設計了這個環節後,孩子們有東西說,也就越說越好了,根據後來家長的反映,孩子們在家裡都談到了這堂課,也開始由小小孩漸漸地懂事成長為合格的小學生了!

  講完課感覺還有不如意 :

  1、由於是一年級的孩子,對孩子瞭解的不深入,師生交流得不深入。

  2、努力讓學生在活動中有感受,教師問題設計有點大。

  3、最後的活動設計不好,浪費時間。

  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不斷完善自己的各項 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