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構建快樂的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應是一個動態的轉化過程,即從追求高效的教學理想轉化成實現教師高效地教和學生高效地學的教學狀態。教師要以大綱為基礎,設計好教學方案,保持高校授課,努力建立學習型課堂;營造和諧的師生關係和學習氛圍;練習到位,鞏固課堂教學效果。

  1、“一中心”:即以創新性思維能力的培養為中心。

  2、“兩條線”:學生:預習定標→自主探究→合作達標→展示交流→鞏固訓練→整合提高

  教師:激趣匯入→目標確認→引導探究→互動展示→小結強化→反饋矯正

  3、“三為主”:即課堂教學過程中體現“以學為主、以練為主、以賽為主”的原則。

  4、“六個環節”:即課堂教學過程分為六個主要環節:激趣匯入→預習定標→合作達標→互動展示→小結強化→反饋矯正。

  ***二***、“快樂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六個環節

  1、激趣匯入:教師積極創設情境,匯入課題。通過創設情境,調動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情緒。

  2、預習定標:在教師創設的情境目標的指引下,學生自主學習教材,確定本節學習目標,較複雜的課可由教師和學生共同確認目標。

  3、合作達標:在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尚不能自行解決的問題,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組組互動”,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共同研討,共同提高。

  4、互動展示:學生可根據教師的分工,把小組合作研究的問題利用各種方式向全班展示,教師隨時進行引導、點撥、強調、提升,以拓寬知識面,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在此過程中,應及時對學生及小組的表現加以肯定,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5、小結強化:教師用簡短的語言對一節課所學知識概括總結,形成知識框架,強化學習目標。

  6、反饋矯正:教師針對當堂所學內容和目標設定鞏固性練習題,由學生獨立的完成,然後可採取小組成員互批、教師抽批等方式,將競賽機制應用其中,並儘量做到當堂完成,當堂反饋。

  ***三***課堂教學要體現快樂,要有活躍的氣氛,具備以下要求:

  1、給學生課堂上充足的活動時間,做到時間上保證,反言之,教師必須精講,切實貫徹“三講三不講”原則。

  2、教師在課堂上要面向全體學生,以儘量多的鼓勵或激勵,要採取不同的方式,有效的措施使每個學生都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成功的喜悅。

  3、安排環節設計問題,要有趣味性。

  一要做到所學知識與生活生產實際相結合,有較強的針對性。二要使設計的題目有較強的趣味性,把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起來,保持旺盛的學習情緒。作為課堂教學,必須體現各具特色的教學模式,形成自己的課堂教學特色,並在實踐中不斷充實完善。

  4、備課提倡備精案;

  各任課教師認真抓好教學質量關,團結整個年級的力量,做好培優補差工作,建立學困生、優秀生檔案。1、備課精心:注意強化意識、深化改革、依託標準、質量為本、實事求是、便利教學,教案學案相結合,詳案簡案相結合***青年教師以詳案為主***,各類形式相結合,集體備課與個體備課相結合,傳統型備課與創新型備課相結合。備課圍繞“三看”,一看教學理念是否符合新課程標準,二看教學設計是否依託師生探究、合作學習,三看教後小記是否具有針對性、指導性。備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必須是上好課,為上課服務。

  5、對於作業的佈置與評價要體現層次性,鼓勵性語言要深入學生心靈深處;各科作業儘量當堂完成,當堂反饋,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