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指導的數學學習方法

  數學學習方法是一個由非智力因素、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多元組成的統一整體,因此,應以系統整體的觀點進行學法指導,讓學生感到數學好學,把學數學當成一種樂趣,真正做數學的主人。

  

  一. 明確艱辛.有備而來

  毅力是一種心理現象,是通過言行為體裁表現出來的。它的一個顯著特徵是與不斷的、頑強的克服困難或伴隨的,它是在同內部與外部困難作不懈鬥爭中,得以體現的意志品質。

  學習是知識不斷構建的過程,是艱苦的腦力勞動,作為學習者,必須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只有對未來的學習在困難上有個充分的認識,並且有足夠的精神準備,才能遇難不驚,遇煩不退。所以要從心理上明確了數學學習的艱辛,不僅遇到困難要堅持下來,而且要有知難而進,見難而上的精神。把克服困難當作樂趣,從克服困難中找到成功的喜悅,把克服困難當成進步的階梯,樣學習就越學越有意思,信心就會增強,從而毅力也會更大。

  二. 啟動宜慢,逐漸加速

  培育學生學習的毅力。形成堅強的意志品質,不能操之過急。好象對待一部靜止的汽車,首先是點火,然後慢慢啟動,這樣才符合運動的規律,符合汽車使用要求,符合人的心理髮展規律。看起來慢,但是畢竟還是動起來了,而且是帶著熱情動起來了,總比原來那種走走停停,時而心血來潮,時而躺到不幹要好多了。

  比如,剛入中學的同學,都對學好數學充滿信心,有的同學急風暴雨式拼命學習,到處買參考資料大量做起,挑燈夜戰,由於啟動太速,難勉帶著急功近利的思想,在短期未必能見到太大的效果,情緒愛挫,反而熄火了,適得其反。而有的同學,點燃熱情以後,與以前的學習方式方法平穩對接,不折不扣完成指定的學習任務,如課本與配套的練習等,覺得應對自如,能力所及,逐步適應中學的學習,並從中體驗進步的樂趣,反而能堅持下來。

  經過兩三個月的習慣和方法訓練,基本上適應了中學的學習方法了,也就該考慮怎樣提速的問題了因為停留在啟動階段的執行水平,只是學習的基本要求,要想取得超人的成績,必須有超過常規要求的幹勁,正如常言所說的“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的道理一樣,並且要把這種幹勁得以延續。需要在完成基本要求的同時,選擇一本適合自己的教學參考書,如具有競賽水平的同學可學習競賽輔導書;想以優異的成績迎戰高考的可以選擇略高於教材要求的輔導教材***需有針對性的練習***;而基礎一般的同學,就應該選擇雙基型的輔導材料,需例題多些,分析和講解得比較詳細的,保證和教學進度同步進性學習。

  作為教師應加強檢查和督促,家長也可以協助檢查,更需同學自己的自我檢查,當然需辨證的對不同的同學提出不同的要求。這樣就可以把學生企圖拖拉的心理消滅在萌芽中。

  三. 制定計劃 目標激勵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要想持之以恆數學學習進行下去,必須向管理要質量,向管理要效益。也就是要事先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有了紮實、可行的計劃,便於妥善安排,按章辦事,保證學習有序,高效的展開,能鼓勵人堅忍不拔。

  計劃要全面。

  首先要有人生目標,這為之努力的動力源泉目標堅定。知道自己所求為何物,是第一步,而且也許是培養恆心毅力最重要的一步。強烈的動機可以驅使人超越諸多困境。要按照學校的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學內容等綜合因素,不僅要有關課內學習的計劃,也要有課外學習的計劃;不僅有理論學習的計劃,也要有實踐方面的計劃,以及各科平衡發展等,全面,合理安排。只有全面計劃,才能勞逸結合,提高效益,全面發展。

  計劃要具體。

  即要有每年的訓練計劃,又有每月、沒周、每天的訓練量。比如對高一、二同學來說,數學的訓練計劃包括每年必須完成教材及配套練習的訓練任務***這是學校的教學計劃***、還有《一課一練》的輔導資料的練習、參加相應的拓展思維方面的培訓、社會實踐等方面的計劃;每月和每週的的具體安排,就是把年計劃進行條決分解,便於調控;每天的計劃也就是及時的計劃,是非常明確而具體的計劃,看什麼,讀什麼,思什麼,練什麼,一清二楚,便於考核與檢查。

  計劃要落實。

  這是最關鍵的問題,一個同學是否能練就優良的毅力品質,就是看他的計劃能否保證落實。必須日事日畢,決不為自己找任何藉口,而且天天如此,才能由日計劃的完成,推動日計劃、月計劃、年計劃的完成,才能成為恆心持久的學習者。

  四、學會控制 排除干擾

  許多同學之所以成績不好,原因就是意志品質太差,遇到困難就退卻,碰到干擾就妥協,使學習上很多好的想法堅持不去,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在時間和空間內形成的,要保證好習慣在足夠的時空內發展,就要控制壞習慣在時空內的活動範圍。

  自控與互控的同時,始終注意發揮老師和家長對同學們的控制作用,努力使學生每一小時都在預定的、有效的控制之內,即使旅遊、娛樂也決不單是玩,必須滲透進一些聽說讀寫的自學訓練內容。這樣把學生自學行動滲透到他們歷史的時間和空間中去,再把他們的不良習慣可能萌發的時空加以控制,他們的自學習慣就逐漸養成了。

  五、適時調整 穩定情緒

  要形成過硬的毅力品質,還要有個不斷髮展的過程,需要我們在堅持中調整,在調整中堅持,一直能夠以飽滿的熱情,穩定的心態堅持學習。下面幾個方面,希望可以起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於做作業,最好的在情緒高漲時完成困難複雜的作業;而要做相對枯燥單調的作業時,可以先做自己喜歡的部分。厭煩、頭腦有些發沉時,可以計劃交換科目進行不同性質的閱讀和思考。這。其實是要你運用“暫且不談”的暗示技術。如一道數學題總解不出,不如放下它,讀讀英語或索性到戶外打打球,回來後你會頓覺頭腦清醒,信心倍增,甚至還會產生解題的靈感呢。

  還有,我們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學習不順、考試不利時,總是怪老師出題太偏了,怪周圍太嘈雜了,認為其他同學都有新的、好的參考書,或認為別人“撿了便宜:等等—為什麼不直接針對自己找原因,跟自己較一番勁,跟自己競爭呢?這就是沒有得到良好的心理調整所致。其實,失敗和勝利只是兩個相對的概念,每一個人都同時扮演著勝利者和失敗者的雙重身份。因此,最終都必然是和自己爭勝。如果能客觀、正確地認識自己、評價自己,及時支援、督促自己,你就會有一個更鮮明的自我形象,使成功的觀念和自我意識更清晰,從而增強自信。

  如果我們出現緊張或者焦慮的情緒時,可以利用環境的調整和變化也能自我暗示。比如用錄音帶進行睡眠暗示,目前已經日益盛行,事實表明這種方法有助於彼此自信。催眠術的研究證明,一個人在催眠中接受暗示後,清醒後仍會遵守被催眠時的暗示。你不在枕邊放這樣的音樂:“現在情緒最***,好好休息,明早醒來,一切從新開始。”數週後,這種暗示會自然生效,輕鬆、自信將半你度過緊張而有節奏的學習生活。

  一般地說,我們很難直接控制外在局勢,但我們可以控制、掌握自己的思想,藉助與對思想的掌握,也就是藉助與選擇正確方法所產生的力量,就間接掌握了外在的局勢。學習又何嘗不是這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