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科學熱水變涼教學設計

  在小學四年級的科學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教材分析

  本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江蘇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冷和熱》裡的第一課,研究的是一杯熱水從熱變冷的動態變化過程。一杯熱水放在桌上由熱變涼,這個現象學生都知道,但很少會有學生去思考其中的科學道理。這節課的目的就是引導學生去關注熱水變涼過程中的規律。教材由四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提出問題“熱水變涼的過程中,溫度是怎樣變化的?”,需要鼓勵學生做出多種猜測;第二部分,討論如何做好這個探究實驗,也就是制定一個實驗計劃;第三部分,學生分小組實驗測量、記錄;第四部分,製表並分析規律。最後讓學生討論,如果繼續觀測下去,溫度會怎樣變化?把活動延續到課後……

  設計理念

  以科學探究為宗旨,讓學生親歷科學探究過程,經歷”提出問題――預測――制定計劃――實驗測量――分析交流――得出結論”的科學學習的全過程。培養學生提出問題、進行假設、觀察、記錄等能力,加強學生測量技能的訓練,在使學生髮現一杯熱水溫度下降變化規律的過程中,讓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資料分析處理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同時激發學生進一步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預測熱水變涼的溫度變化。

  2.能夠收集資料來發現熱水變涼的溫度變化規律。

  知識與技能:

  1.知道連續測量一杯水溫度的方法。

  2.知道熱水變涼的過程中,溫度下降是有規律的。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意識到生活中處處有科學。

  2.感悟到任何科學認識都必須來源於科學實踐。

  3.培養學生尊重事實,尊重證據的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經歷連續測量一杯熱水溫度並發現其變化規律的過程。

  教學難點:實驗中條件的控制。

  教學準備:

  分組實驗材料:水杯、熱水、溫度計、記錄表。

  師準備材料:水杯、溫度計、精確記時工具、米尺、統計圖、小黑板***記錄表***、紅色白板筆、乒乓球各一件、兩壺熱水。

  教學過程設計:

  課前談話:

  我們來做個遊戲吧!請大家閉上眼睛仔細聽:老師手拿乒乓球到空中,送開手讓乒乓球自由的在桌面上跳動……問:你聽到的聲音是怎樣變化的?***由慢到快…***

  師:如果讓乒乓球在平地上滾,它滾動的速度又會怎樣變化?***由快到慢…***

  師:你家裡的鍾,它的秒針在走的時候又是怎樣的規律呢?***均勻的***

  師: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有規律的現象?

  ***通過有關生活中規律現象的課前談話,一方面達到吸引學生注意,調節氣氛的作用,另一個重要的目的是為這節課水溫變化規律的尋找作好鋪墊!***

  一、明確問題,進行預測

  ***一***測水溫引問題

  1、師倒一杯熱水,問:誰能上來測量一下這杯熱水的溫度?***板書:熱水***

  2、一學生上臺測量,教師指導溫度計的正確使用方法。

  ***1***手拿溫度計的上端;

  ***2***將溫度計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與壁;

  ***3***視線與溫度計液麵持平;

  ***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時讀數;讀數時溫度計不能離開水面。

  學生讀出來後,師說:我幫你拿著,你把這個溫度寫到黑板上吧!

  3、我想再請一位同學上來看一下是多少。請另一生上來讀。讀出後也寫在黑板上。

  *** 通過寫既可以複習寫法,為接下來的記錄做好準備;又可以通過這段時間,讓熱水溫度有明顯的下降。***

  4、他們兩個讀的不一樣,誰再來看看?讀出後也寫在黑板上。

  5、怎麼三個人讀了三個溫度?一杯熱水這樣放著,是不是總是固定在一個溫度不會變?如果接著再測,還會有什麼現象?***板書:變涼***

  ***以一杯熱水變涼這一生活現象引入探究,體現了科學來自生活,科學聯絡生活的本質。以“生活”為基石的科學教學更有利於學生形成良好的科學素養。以“生活”為目標的科學教學才具有無窮的美麗!***

  ***二***預測水溫變化

  1、那麼,如果每隔3分鐘讀一次溫度,溫度下降將會是怎樣的?

  2、學生的猜想可能有: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引導,不可將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學生。***

  ***1***呈現先快後慢的趨勢

  ***2***呈現先慢後快的趨勢

  ***3***溫度均勻下降

  ***4***溫度變化沒有規律。

  師板書學生的猜想。並提示:把你們小組認為對的猜想記在活動記錄上。

  ***科學需要大膽地猜測,事實上我們的學生喜歡猜測,也很會猜測。通過這裡的猜測,為學生的思維展開提供了有效的依託,同時誘發了探究的興趣和行動的內驅力,為後面的科學探究活動奠定了必要的前提條件。***

  二、制定計劃、收集資料

  ***一***制定研究計劃

  1、問題:如何來證明你的預測是對的呢?學生回答後師述:最好的方法就

  是測一杯水的由熱變涼的過程,收集好資料,用資料來證明。

  2、實驗提示:待會兒我給每組一杯熱水,溫度計先不要放進去,我統一發口令,大家再一齊把溫度計放進去。我統一給大家記時,每到3分鐘,我提前10秒鐘數倒數,10、9、8、7、6、5、4、3、2、l到,這時你們趕緊把溫度記住,記錄在表格上,我們連續測12分鐘。開始時溫度在升高,到一定高度停了,組長舉一下手,表示已達到頂點,大家都達到頂點了,我再計時,此時的溫度記在"0"分鐘的格子內,然後依次記錄。好嗎?

  ***我們的實驗在進行前,為了實驗的有序性、科學性及成功,都要做大量的實驗前指導。這些工作看似簡單,卻極其重要。它是培養學生良好科學素養形成的集散地,在整節課的科學探究中起到了一個舉足輕重的地位。***

  ***二***分組實驗,收集資料

  活動過程如下:

  1、師倒水,小組派一生取熱水。***注意提示學生注意安全***

  2、好,一起把溫度計插入水中,等溫度不再上升了,組長舉手示意一下。

  3、待各組都舉手了,師發令:好,開始!把現在的溫度記錄在0分鐘的格子內。讓我們先等待三分鐘,大家可以靜悄悄的密切注意溫度的變化。

  4、師:10、9、8、7、6、…3、2、1三分鐘到。把溫度記錄在三分鐘的格子內。讓我們等待第二個三分鐘。

  5、同上,直到連續12分鐘結束。

  ***由於中間有間隔3分鐘的時間,不利用顯的有些浪費,所以可以組織學生在得出前面的資料後,算一算。在算的過程中實現規律的發現,為接下來的交流活動做好準備。***

  三、分析資料,得出結論

  1、組織學生整理好器材,教師取其中一組的記錄表為示範,填入小黑板上的記錄表中。一起算一算,溫度下降有什麼規律嗎?

  2、科學家通常採用統計圖來研究科學規律。下面我們也來畫一張統計圖。

  演示曲線圖製作:師出示統計圖,我們把這一組資料標在統計圖上。第一個資料標在左面的溫度標尺上,93℃在這裡;下面是84℃……教師依次把各溫度數值標在圖上,最後用直線將各點連線起來成一條曲線。

  化大,後來越來越平,說明變化小了。引導得出熱水變涼的規律:先快後慢。***

  4、把你們自己的資料也標到統計圖上去,看看你們的統計圖是不是也是一

  樣的規律?學生小組內完成曲線圖。

  5、反饋:逐一彙報各自發現的規律。連續幾個後,可問:有沒有不同的結論?

  6、小結髮現:今天我們通過實驗蒐集了資料,並把它們畫成了統計圖,而且還發現了規律----熱水的溫度在下降的過程中呈現出先快後慢的規律。雖然我們只做了一次實驗,但12個小組同時做相當於做了12次,而且結果都一樣,證明這就是科學規律。我們平時做實驗,只做一次還是不夠的,應該多做幾次,這樣才能總結規律。

  四、拓展延伸,引向深入

  1、誰把我們今天發現的科學規律再來說一遍吧?

  2、討論:如果繼續觀測下去,溫度還會怎樣變化?

  ***溫度會繼續下降。***

  3、問題:是否一直這樣降下去呢?會降到多少呢?***熱平衡***

  有興趣的同學課後還可以和老師一起來做這個實驗。

  ***帶著問題離開課堂,學生對科學的探究是意猶未盡的。這樣,這節科學課的教學目的也就達到了。學生學到的不僅是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科學探究的方法。***

  四年級科學熱水變涼教學反思

  小學四年級科學《冷熱與溫度》是《冷和熱》這一單元的起始課,是在學生對生活中的冷熱現象有一定認識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形成溫度的概念,教會學生規範地測定水溫,並且帶領學生探究熱水變涼的規律。我在這節課的教學時,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設認知衝突,激發探究慾望:在課的引入部分,首先讓學生做實驗,兩個手的食指分別同時插入冷水和熱水中,等老師數到5時取出並且馬上把他們同時放入溫水中再等5秒鐘,說出兩個手指的感受。這個實驗現象非常明顯,學生在同一杯溫水中兩個手指的感覺卻是截然不同的,學生對此現象產生了強烈的矛盾心理,學生的好奇心一下就被調動起來了,為後面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二、注重了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充分體現了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在形成溫度概念時,讓學生親自動手去摸,認識到僅憑感覺判斷溫度是不可靠的。在學習溫度計測定水溫時我讓學生親自動手去測量,學會如何正確使用溫度計。在探究熱水降溫規律時我讓學生小組分工合作、親自測量、觀察、記錄、分析資料並得出規律,處處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研究問題的科學方法,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體現。

  三、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想象是科學探究的第一步,教學時我讓學生大膽猜想,熱水變涼的規律,還讓他們想象這杯水繼續放置後的溫度變化,和如果給涼水加熱會是什麼樣的變化規律。這樣,一次又一次的激發著學生的求知慾望,把課堂探究延伸到課後,培養了學生的求知精神。

  四、本節教學中的不足: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在教學生溫度計使用方法時採取了播放視訊的方式,但從學生的實際操作來看,掌握並不理想。後面的教學中這塊內容還需再強調一下。另外,實驗課中學生對實驗材料很感興趣,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加之動手能力差,實驗速度慢,不能再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對課堂的突發事件不能很好恰當地處理,在日後的教學中還需努力提高對課堂的控制能力。語言不夠準確、流暢,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努力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