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科學教學反思
小學四年級,是小學階段由低年級到高年級的轉折點。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幾篇,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時間轉輾來到臘月,俗話說得好:磨刀不誤砍柴工。靜下心來“磨刀”,為明年的教學開展梳通阻礙環節,提高工作效率。正是出於這種想法,教學的工作總結、反思更為重要。我總結以下幾點:
***1***加強新課程理論知識學習,用先進教學理念武裝自己。現在的新課程,很多老師都感覺到處理教材有一定的難度。內容形式多樣,活動性、操作性的內容佔教材絕大部分比例。面對這種情況,我一是通過個人自學和集體討論學習相結合形式學習新課程理論,充實頭腦,深刻把握課標精神內涵;二是通過網路收看新課程解讀、新課程講座等專題影片,用理論與現實相結合的方式,力求做到融會貫通;三是提高網路研修、個人自省的方式,在網路上與教材交流群中的教師商討每課中的疑問和教學設計,利用讀科學課雜誌的機會,瞭解同行們對教學熱點、難點問題的處理策略,有針對性地處理好教學各環節,提高教學效率。
***2***科學課的內容繁多,涉及的知識面廣。本來學生的學習興趣較高,若教師只是照本宣科,不去鑽研教材,瞭解學情,解決教法、學法中存在的問題,這樣的課一定是收效甚微。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濃厚了。為了保持學生的這種學習興趣,一方面我努力做到—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另一方面,力求以最優的教學設計滿足學生髮展需要。為了尋求最好的教學設計,我一是瞭解學生性格特點和學習差異,在課堂提問、佈置練習時留有不同層次的問題,再次就是把握每課的重難點,力求人人掌握重點知識,絕大部分能突破難點,讓學生能較輕鬆地掌握知識。為了能讓學生更全面深刻認識科學知識,認識科學事物變化中的規律,在開學初就開始發動學生找備用實驗器材、材料,學生學習興趣較濃厚,掌握知識效果也較好。
教學中也存在諸如:對學生分析不透徹,實驗分組麻煩,課堂紀律難以調控維持等現象,今後還要多多與同班老師多溝通,學習他們的先進教學經驗。
篇二
一、好奇心——科學探究的原動力
兒童對自然事物有著與生俱來的好奇心,而這種好奇心恰恰是進行科學探究的起點和原動力。他們對所接觸的任何事物有興趣去探究,探究的範圍不僅廣泛,而且能利用感官、工具和方法來對世界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究。精心呵護和培養兒童的好奇心有利於促進孩子對身邊事物的觀察,並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從而促進科學探究技能的形成。如教學科學《校園裡的動物》一課時,我帶領學生到學校旁的小花園去尋找動物和植物,那天早晨恰好大雨過後,學生髮現了許多蚯蚓。“蚯蚓有眼睛嗎?”“它有骨頭嗎?”“為什麼下過雨後會出現那麼多蚯蚓?”“蚯蚓斷了以後還能活嗎?”……一個個問題使我應接不暇,學生對蚯蚓的好奇心激發了他們探究的慾望。我及時引導學生:“關於蚯蚓你還想知道什麼?準備用什麼方法研究?運用哪些工具?”通過引導學生動手動腦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對蚯蚓的研究中來,使學生既瞭解了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又大大激發了學生探究和發現周圍事物奧祕的興趣。教師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內心需要,使探究成為學生自己的需要和目標。如果學生對自己從事的探究活動具有強烈的慾望和追求,這種原動力就會把孩子的探究慾望充分調動起來,從而持久地投入到探究活動中。學生由好奇而產生的探究慾望的天性也會在教師的引導下由不自覺到自覺,由感性到理性,逐步變成科學素養。
二、自信心——科學探究的精神動力
探究活動是從問題開始的,提出了研究問題後往往要做出猜想與假設進行深一步的研究,許多老師總是喜歡選擇猜想與假設正確的問題進行探究,這無非會扼殺孩子的自信心。猜想與假設成為學生科學探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極其寶貴的課程資源,它的顯現和發展對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保持和發展探究的慾望、獲得自信心與成功感、培養認真細緻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有著積極的作用。培養學生如教學聲音知識時,學生猜想聲音是怎樣的產生的:有的同學認為聲音是由物體的碰撞產生的;有的認為是由敲打產生的;有的認為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我把學生按問題分成小組,各小組制定探究計劃、設計實驗,讓學生自由的去探究,而不是重點驗證“是否振動產生的”假設而對其它假設定之不理,否則會傷害一些積極思考同學的積極性,降低他們對問題假設的熱情。教師應是一箇中立者和欣賞者,尊重學生的猜想,讓學生真正體驗猜想的樂趣,養成敢想和善於猜想的意識。教師的細心呵護誘發了學生探究的積極性,並感受到探究的樂趣、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感受到自己也能象科學家一樣進行科學研究,並對自己的科學探究活動充滿信心,為科學探究活動提供不竭的精神動力。
篇三
四年級上冊《科學》第一單元主要讓我們通過實驗形成關於“溶解”的描述性概念並理解——是什麼因素在影響溶解的快慢,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鹽,溶解了的食鹽還能分離出來嗎?。本課主要引導學生圍繞著溶解這一主題,逐步地開展觀察研究活動。
在教學過程中,我對教材這一單元的課程安排有另外的建議。本單元的內容,教材把它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為第1——4課;第二部分為第5——6課;第三部分為第7課。在教學實踐中,我認為教材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安排還可以更好的銜接,我認為應該把第6課——“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鹽”與第7課——“分離食鹽與水的方法”互換。在教學實驗過程中,我發現實驗“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鹽”,比較科學的方法是先往一杯水裡儘量多的加入食鹽,等確定食鹽水已經“飽和”了,在通過過濾的方法把食鹽溶液中剩下的食鹽過濾出來,最後通過酒精燈加熱從食鹽溶液中把食鹽和水進行分離。
所以,作為一個科學教師,我把各種可能的情況給大家做了解釋說明,按照我預想的程式上課,取得很好的效果。
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緊緊圍繞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努力擺脫以科學知識為中心的舊觀念,全面關注學生在科學知識,科學思維方式,對科學的理解,科學的態度與價值觀以及運用科學知識和方法的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力爭為他們將來成為一名具有科學素養的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礎。我注重在真實場景中進行教學。在上這章內容時,我採用了在真實場景中教學,積極地把學生學習科學的場所引向生活和大自然,。
其次,我認為可以誘發探究動機,培養科學興趣。蘭本達教授認為:教學可以看作是提供特定的情境來培養兒童的一種措施,學習是學習者自身內部發生的一種活動,只有誘發動機,才能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