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關於美的本質命題的合理性問題
論文關鍵詞:美的本質;主觀性;客觀性
論文摘要:傳統美學依據實體本體論,以美為研究物件,美的本質問題成為美學的基本問題。但美的本質問題是不合理的問題,因為不存在所謂“美”這種客體,美不是實體.從存在本體論出發,應該提出審美的本質問題,審美是一種超越性的存在,而審美物件***‘·美”***只是一種存在的意義.同樣,美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問題也隨之解決,審美物件不是主觀的,也不是客觀的,而是超越主觀與客觀的對立,是二者的絕對同一。
在美學史上,一直把美的本質問題作為美學研究的基本問題,在研究方法上也往往從考察美的本質問題入手。這出自人們的一種思維習慣,就像研究任何一件事物一樣,人們很少反思它是否合理。其實,這種問題的提出方式和研究方法一開始就錯了,致使美學基本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現在,應當對美的本質命題的合理性進行反思,並找出科學的研究方法。簡要地說,就是由研究美的本質改為研究審美的本質,而把美的本質問題從屬於審美的本質問題。
提出“美”的本質問題,實際上提出了“美”是什麼的命題,這是一個語言的陷阱,因為這個命題已經暗含了“美”是一個實體或實體的屬性,從而誤導人們循著實體論的思路,從認識論的角度去進行美學研究。這種實體論是古代哲學形成的。古代哲學是實體本體論,人們直觀地認為世界是外在於主體的實體,主體與實體無關;實體是存在的本原,萬事萬物都是實體的屬性。於是人們也認為美理所當然的是實體或實體的屬性,因此美學一開始遇到的問題就是美是什麼或者美的本質問題,於是就有了“美是數量關係的和諧”、“美是理念的顯現”、“美是上帝的屬性”、“美是物質的屬性”之類的命題。實體本體論以及依附於它的認識論被現代存在論、解釋學所取代.現代分析哲學認為美是什麼的問題是一個假問題,因為美不是客觀的實在,而是一種主觀的評價。現代解釋學認為世界不是實體,而是主觀闡釋的意義世界。這意味著,美也不能作為實體或它的屬性來研究。海德格爾在討論“存在”的問題時曾經區分了“存在”與“存在者”,認為“存在”不是一個實體,不是“存在者”,而是世界顯現本身。如果本體論離開了對“存在”本身的追問而僅僅考察“存在者”,就走錯了路。美學也是這樣,如果不去探討“美”何以可能,而去研究作為實體或實體的屬性的“美”本身。或者不把美當作一種意義,而當作實體或其屬性,就走錯了路。美學作為哲學的分支,需要對日常思維和日常語言進行反思、批判,而不能順從它們,因為日常思維和日常語言受到實體觀念的支配。在日常經驗中和科學研究中,探討一個事物是什麼,就是把這個事物當作一個實體,一個客觀的物件,研究主體必須與之分離。比如你研究花朵,就必須把花朵當作客體,主體與之分離,以冷靜、客觀的態度進行研究,才能得出花朵的植物學屬性。但是“美”作為研究物件卻不是一個實體,它不是客觀的事物或者它的屬性。“美”也不能與審美主體相分離,一旦把“美”與審美主體分離,“美”就不復存在。“美”也不能離開主體的美感態度,不能冷靜地對待它。比如你對花朵進行審美,這時你與作為審美物件的花融合為一,無法分離。你的感情都寄託在花朵上了,花朵已經與你融合在一起了,它已經不是一個實體性的物件了。如果你把花作為客體進行研究,把它與自己分離,以客觀態度對待它,花就成為一個客觀物件,而不是審美物件,美感消失了,從而美也消失了,而你研究的就不是花的美,而是花的自然或者社會屬性。事實上“美”不是實體,也不是實體的屬性。如果把“美”當作客觀的實體或實體的屬性,那麼它便是可以實證的。但“美”是不能實證的,無論用什麼儀器和自然科學的方法都不能檢驗出“美”是什麼;無論用什麼實驗和社會學的方法都不能統計出“美”的性質。“美”作為審美物件是各種各樣的,不能把它們歸結於某種共同的屬性之中。正因為如此,現代分析哲學把美的本質問題歸入假命題,認為美不是客觀的屬性,而是主觀的感覺。但是,作為價值屬性的美仍然可以研究,就像對於道德諸範疇的研究一樣。問題在於,如果把“美”當作主觀的感覺和事物的價值屬性也同樣遇到了不可解決的矛盾。如果美是一種感覺,那麼它來自何方?它與審美物件有什麼關係?這樣就又回到審美物件的性質問題上來。這就意味著說,美是一種價值,是事物的價值屬性。但是,美也不是一種現實的價值。所謂價值,是指事物對於人的需要具有的意義,是人的需要的物件化。如果把美當作一種價值屬性來研究,那麼它就應當具有實用性,同樣可以實證。比如財富是一種經濟價值,它能滿足人的物質需要,這是可以證明的,如通過社會調查可以證明這一點。但美卻不能夠實證,沒有實用性。美確實滿足了人的某種精神需要,但是你不能統計出什麼樣的東西是美的,因為它不具有實用性,不同的審美物件滿足著不同的人的不同的審美需要。因此,柏拉圖認為“美是難的”。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美的本質問題暗含著一個錯誤的觀念,即把狹義的“美”即優美作為美學研究的物件。在中國,這種誤解與Aesthetik的誤譯有關:本來“美學之父”鮑姆加登命名的原意為“感性學,,被日本翻譯為“美學,,中國從日本接受了這個譯名。於是,美學是研究美的學科的觀念就產生了。其實,審美物件不僅包括美***優美***即好聽好看的東西,而且還包括醜陋、崇高、荒誕、悲劇、喜劇等,它們不是通常所說的美***優美***。所以,不可能找到各種各樣的“美,的共同的本質。既然“美學”的名稱已經確定,難以更改,我們只好把“美,的範圍擴大,它不僅指優美,還包括醜陋、崇高、荒誕、悲劇、喜劇等一切審美物件,這是一種無可奈何的辦法。實際上,沒有所謂確定的“美’的事物或屬性,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能成為審美物件,都可能具有特殊的審美意義,如醜陋、崇高等。
解決問題的辦法是研究“美”何以可能而不是“美”本身,即把審美活動而不是審美物件***美***作為研究物件,研究審美活動的性質和意義。審美活動是實際存在的,它區別於現實活動,這是無可懷疑的,因此可以把審美活動作為研究物件。審美包含著審美主體,也包含著審美物件,一旦審美的性質解決了,美的性質向題就迎刃而解了。“美”存在於審美之中,脫離了審美,“美,就不復存在。像前面講的,花朵一旦脫離審美,成為科學研究的物件,就不再具有審美意義,也就不再是“美’了。正因為如此美的本質問題從屬於審美的本質問題,不能脫離對審美本質的研究,先行研究美的本質。首先研究審美活動的性質,然後作為審美物件的美的本質問題就隨之解決了。這就是說,應當首先研究審美的性質問題,然後才探討美的本質問題。
關於美的本質問題最尖銳地體現了實體觀念的荒謬。在現實中,我們把世界上萬事萬物都看作獨立於主體的實體,古代哲學也是在這個基礎上建立了實體本體論哲學。在實體本體論哲學的基礎上,美也被看作是實體或實體的屬性.於是就有了美是理念的顯現***理念實體論***、上帝的光輝***上帝實體論***或者是主觀的感覺***意識實體論***.物質的屬性***物質實體論***等理論。現代哲學認為,世界不是實體而是物件和意義。把世界當作與主體無涉的實體,實際上是一種理論上的虛構。現代哲學認為人與世界都是存在的構成因素,而不是對立的主體與客體,也不是孤立的實體。世界作為主體的物件,打上了主體的印記,成為人所面對的意義世界。只不過在現實中,由於存在的異化,人們已經遺忘了人與世界的本真的關係,世界成為客體、實體。在審美活動中,恢復了本真的存在,人與世界的對立消除了,世界成為主體的物件和意義。這就是說,美也不是實體,而是物件和意義。在這裡,物件與客體不同,不是實體。物件也不是主體的創造物,而是生存活動的參與者,它已經與人處於主體間性關係之中,具有主體性了。美不是實體,而是一種物件,它不能離開審美主體而獨立存在。意義也不是實體,它是生存體驗的產物,是被把握的世界,物件世界是作為意義呈現在我們面前的。美不是實體,而是一種意義,是作為意義被領悟的。“美”作為物件和意義,擺脫了現實世界的虛假的實體性,恢復了世界的本真性。但由於現實語言以及現實意識的侷限,也產生了對它的理解上的困難,“美’成為虛無縹緲的東西,成為難以理解的概念。只要從本體論上消除了實體觀念,把世界還原成為物件和意義,對“美”的理解的障礙就掃除了。為了避免墜入語言的陷阱,我們不談論美是什麼,而先考察審美的性質,作為審美物件和審美意義的美的本質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審美是什麼?審美是一種生存方式,而且是獨立的、超越現實生存方式的自由的生存方式。在這個自由的生存方式中,主體獲得了自由和全面發展,成為審美個性.同樣,審美物件也不再是與人分離、對立的客體,而成為與人交往、對話、並達到充分互相理解、互相融合的另一個主體,它成為自由人交往的物件。現實世界是死寂的客體,是人的對立物,人類佔有和征服它,它也抵抗和威脅著人類。因此,現實的世界不是自由的物件。與現實世界不同,美作為審美物件與人的關係是自由的,或者說,它本身也是自由的。它已經恢復了主體的身份,並且作為自由的主體與我交往,達到充分的融合。人與世界的對立在這裡消失了。我們之所以欣賞美,就在於它把自由還給了人,也還給了世界自身。只有面對自由的世界,人本身才是自由的。由於審美已經被界定為自由的生存方式,我們可以在這個基礎上界定美,即把美定義為自由的生存中所面對的物件世界。這就是說,所謂美不是實體或實體的屬性,而是一種物件,自由的主體所面對的物件。
審美作為超越現實的生存方式,同時也是超越現實的體驗方式。在這個超越的體驗方式中,人領悟了世界的意義,世界不再是不可把握的“自在之物’了,而成為可以理解的意義世界了。審美對世界意義的領悟實際上是對存在意義的領悟。在現實的把握中,世界是作為現實意義呈現出來的,它不具有超越性。經驗的世界和知性的世界都不是本真的世界,因為它沒有呈現出存在的意義。審美的世界或美則是本真的世界,因為它呈現出存在的意義。當我們發現美時,就已經以超越的方式領悟了世界的意義。我們之所以欣賞美,就是因為它把超越的意義呈現給我們。由於已經把審美界定為超越的體驗方式,我們可以在這個基礎上把美定義為超越性的體驗所呈現的意義世界。這就是說,所謂美,不是實體或實體的屬性,而是一種意義、超越的意義,也就是存在意義的顯現。
與美的本質問題緊密相關的問題是美的主客觀性的問題,這個問題長期困擾著美學界而無法解決。在20世紀60年代,中國還發生過關於美的主客觀性問題的大討論,結果並沒有解決這個問題。80年代以來,美學界試圖解決這個問題,但仍然沒有公認的解決。實際上,對這個問題的解答往往陷入一種悖論:如果說美是客觀的,那麼為什麼還因人而異?如果說美是主觀的,那麼為什麼還需要物件的某種條件?對此,我們可以以審美活動的超現實性來加以解決。前面已經說明,審美不同於現實活動,它創造了一個自由的生存方式和超越的體驗方式。在現實生存方式和體驗方式中,存在著主觀性與客觀性的對立,這是主體與客體對立的體現,是異化的、非本真的存在造成的。所謂客觀性,是指事物的客觀固有屬性以及人對它的客觀認識,它不同於事物的價值屬性,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如水是液體,無色透明以及是氫氧化合物等,這些都是水的客觀屬性。所謂主觀性,是指事物滿足人的需要的價值屬性以及人們對它的評價。如水的有用性以及人們對它的態度。主觀性與客觀性的對立只發生在現實領域,因為現實世界存在著主體與客體的對立、事物的客觀固有屬性與主觀價值屬性以及客觀認識與主觀需要的對立。客觀性與主觀性的對立,典型地體現為科學與意識形態的對立,前者是社會的客觀知識體系,後者是社會的主觀價值體系。但是在審美的自由領域,在超越現實的自由的生存方式中,主客體的對立消失了,人與世界的關係變成為主體間性的關係,即審美主體把世界也當作平等的主體,與之交流、溝通、共鳴,達到充分的融合。這種主體間性是充分的,達到了完全的同一,所以,審美主體與審美物件之間已經沒有界限,作為審美物件的美也沒有客觀固有屬性與主觀價值屬性的分別,它們是一回事.同樣,審美體驗也消除了客觀認識與主觀情感的分別,審美既是對世界的認識,又是對世界的情感態度。從審美意識的角度說,審美的認知方面與意向方面是同一的,從而消除了意識的分裂。這就意味著美既不是主觀的,也不是客觀的,或者說,美既是主觀的,也是客觀的,美就是美感,美是主客觀的同一。說美是主客觀的同一,不是說美是主客觀的統一,因為同一性不等於統一性。統一性是指對立的統一,同一性是對立的消除,是直接同一。主客觀的統一是指在現實領域主觀與客觀既有對立,又互相聯絡。主客觀同一是主觀與客觀對立的消除,進入了超現實的無差別境界.朱光潛先生主張美是主客觀的統一,是說審美觀念與客觀物件的一致,並不是說主觀與客觀的無差別同一。因此他沒有解決美的主客觀性問題。在現實領域,我們對事物的判斷有兩種,一種是事實***認知***判斷,如“花是紅的”,這是客觀的判斷,判斷的標準是客觀的;一種是價值***情感***判斷,如“花是可愛的”,這是主觀的判斷,判斷的標準是主觀的。審美判斷彌合了二者的分裂,如“花是美的”,既是對花的事實判斷,又是對花的價值判斷。康德認為,以經驗領域的知性概念來把握本體領域的問題,就必然陷人二律背反。同樣,以現實領域的概念如主觀性與客觀性來把握審美現象,也必然陷人美既是主觀的又是客觀的或美既不是主觀的也不是客觀的二律背反。只有把審美作為消除主客觀對立的自由的生存方式和超越的體驗方式來考察,才能解決這個問題.總之,美不是客觀的,也不是主觀的,而是主觀與客觀的同一,或者說是主觀與客觀對立的消失。
論文摘要:傳統美學依據實體本體論,以美為研究物件,美的本質問題成為美學的基本問題。但美的本質問題是不合理的問題,因為不存在所謂“美”這種客體,美不是實體.從存在本體論出發,應該提出審美的本質問題,審美是一種超越性的存在,而審美物件***‘·美”***只是一種存在的意義.同樣,美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問題也隨之解決,審美物件不是主觀的,也不是客觀的,而是超越主觀與客觀的對立,是二者的絕對同一。
在美學史上,一直把美的本質問題作為美學研究的基本問題,在研究方法上也往往從考察美的本質問題入手。這出自人們的一種思維習慣,就像研究任何一件事物一樣,人們很少反思它是否合理。其實,這種問題的提出方式和研究方法一開始就錯了,致使美學基本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現在,應當對美的本質命題的合理性進行反思,並找出科學的研究方法。簡要地說,就是由研究美的本質改為研究審美的本質,而把美的本質問題從屬於審美的本質問題。
解決問題的辦法是研究“美”何以可能而不是“美”本身,即把審美活動而不是審美物件***美***作為研究物件,研究審美活動的性質和意義。審美活動是實際存在的,它區別於現實活動,這是無可懷疑的,因此可以把審美活動作為研究物件。審美包含著審美主體,也包含著審美物件,一旦審美的性質解決了,美的性質向題就迎刃而解了。“美”存在於審美之中,脫離了審美,“美,就不復存在。像前面講的,花朵一旦脫離審美,成為科學研究的物件,就不再具有審美意義,也就不再是“美’了。正因為如此美的本質問題從屬於審美的本質問題,不能脫離對審美本質的研究,先行研究美的本質。首先研究審美活動的性質,然後作為審美物件的美的本質問題就隨之解決了。這就是說,應當首先研究審美的性質問題,然後才探討美的本質問題。
關於美的本質問題最尖銳地體現了實體觀念的荒謬。在現實中,我們把世界上萬事萬物都看作獨立於主體的實體,古代哲學也是在這個基礎上建立了實體本體論哲學。在實體本體論哲學的基礎上,美也被看作是實體或實體的屬性.於是就有了美是理念的顯現***理念實體論***、上帝的光輝***上帝實體論***或者是主觀的感覺***意識實體論***.物質的屬性***物質實體論***等理論。現代哲學認為,世界不是實體而是物件和意義。把世界當作與主體無涉的實體,實際上是一種理論上的虛構。現代哲學認為人與世界都是存在的構成因素,而不是對立的主體與客體,也不是孤立的實體。世界作為主體的物件,打上了主體的印記,成為人所面對的意義世界。只不過在現實中,由於存在的異化,人們已經遺忘了人與世界的本真的關係,世界成為客體、實體。在審美活動中,恢復了本真的存在,人與世界的對立消除了,世界成為主體的物件和意義。這就是說,美也不是實體,而是物件和意義。在這裡,物件與客體不同,不是實體。物件也不是主體的創造物,而是生存活動的參與者,它已經與人處於主體間性關係之中,具有主體性了。美不是實體,而是一種物件,它不能離開審美主體而獨立存在。意義也不是實體,它是生存體驗的產物,是被把握的世界,物件世界是作為意義呈現在我們面前的。美不是實體,而是一種意義,是作為意義被領悟的。“美”作為物件和意義,擺脫了現實世界的虛假的實體性,恢復了世界的本真性。但由於現實語言以及現實意識的侷限,也產生了對它的理解上的困難,“美’成為虛無縹緲的東西,成為難以理解的概念。只要從本體論上消除了實體觀念,把世界還原成為物件和意義,對“美”的理解的障礙就掃除了。為了避免墜入語言的陷阱,我們不談論美是什麼,而先考察審美的性質,作為審美物件和審美意義的美的本質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審美是什麼?審美是一種生存方式,而且是獨立的、超越現實生存方式的自由的生存方式。在這個自由的生存方式中,主體獲得了自由和全面發展,成為審美個性.同樣,審美物件也不再是與人分離、對立的客體,而成為與人交往、對話、並達到充分互相理解、互相融合的另一個主體,它成為自由人交往的物件。現實世界是死寂的客體,是人的對立物,人類佔有和征服它,它也抵抗和威脅著人類。因此,現實的世界不是自由的物件。與現實世界不同,美作為審美物件與人的關係是自由的,或者說,它本身也是自由的。它已經恢復了主體的身份,並且作為自由的主體與我交往,達到充分的融合。人與世界的對立在這裡消失了。我們之所以欣賞美,就在於它把自由還給了人,也還給了世界自身。只有面對自由的世界,人本身才是自由的。由於審美已經被界定為自由的生存方式,我們可以在這個基礎上界定美,即把美定義為自由的生存中所面對的物件世界。這就是說,所謂美不是實體或實體的屬性,而是一種物件,自由的主體所面對的物件。
審美作為超越現實的生存方式,同時也是超越現實的體驗方式。在這個超越的體驗方式中,人領悟了世界的意義,世界不再是不可把握的“自在之物’了,而成為可以理解的意義世界了。審美對世界意義的領悟實際上是對存在意義的領悟。在現實的把握中,世界是作為現實意義呈現出來的,它不具有超越性。經驗的世界和知性的世界都不是本真的世界,因為它沒有呈現出存在的意義。審美的世界或美則是本真的世界,因為它呈現出存在的意義。當我們發現美時,就已經以超越的方式領悟了世界的意義。我們之所以欣賞美,就是因為它把超越的意義呈現給我們。由於已經把審美界定為超越的體驗方式,我們可以在這個基礎上把美定義為超越性的體驗所呈現的意義世界。這就是說,所謂美,不是實體或實體的屬性,而是一種意義、超越的意義,也就是存在意義的顯現。
與美的本質問題緊密相關的問題是美的主客觀性的問題,這個問題長期困擾著美學界而無法解決。在20世紀60年代,中國還發生過關於美的主客觀性問題的大討論,結果並沒有解決這個問題。80年代以來,美學界試圖解決這個問題,但仍然沒有公認的解決。實際上,對這個問題的解答往往陷入一種悖論:如果說美是客觀的,那麼為什麼還因人而異?如果說美是主觀的,那麼為什麼還需要物件的某種條件?對此,我們可以以審美活動的超現實性來加以解決。前面已經說明,審美不同於現實活動,它創造了一個自由的生存方式和超越的體驗方式。在現實生存方式和體驗方式中,存在著主觀性與客觀性的對立,這是主體與客體對立的體現,是異化的、非本真的存在造成的。所謂客觀性,是指事物的客觀固有屬性以及人對它的客觀認識,它不同於事物的價值屬性,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如水是液體,無色透明以及是氫氧化合物等,這些都是水的客觀屬性。所謂主觀性,是指事物滿足人的需要的價值屬性以及人們對它的評價。如水的有用性以及人們對它的態度。主觀性與客觀性的對立只發生在現實領域,因為現實世界存在著主體與客體的對立、事物的客觀固有屬性與主觀價值屬性以及客觀認識與主觀需要的對立。客觀性與主觀性的對立,典型地體現為科學與意識形態的對立,前者是社會的客觀知識體系,後者是社會的主觀價值體系。但是在審美的自由領域,在超越現實的自由的生存方式中,主客體的對立消失了,人與世界的關係變成為主體間性的關係,即審美主體把世界也當作平等的主體,與之交流、溝通、共鳴,達到充分的融合。這種主體間性是充分的,達到了完全的同一,所以,審美主體與審美物件之間已經沒有界限,作為審美物件的美也沒有客觀固有屬性與主觀價值屬性的分別,它們是一回事.同樣,審美體驗也消除了客觀認識與主觀情感的分別,審美既是對世界的認識,又是對世界的情感態度。從審美意識的角度說,審美的認知方面與意向方面是同一的,從而消除了意識的分裂。這就意味著美既不是主觀的,也不是客觀的,或者說,美既是主觀的,也是客觀的,美就是美感,美是主客觀的同一。說美是主客觀的同一,不是說美是主客觀的統一,因為同一性不等於統一性。統一性是指對立的統一,同一性是對立的消除,是直接同一。主客觀的統一是指在現實領域主觀與客觀既有對立,又互相聯絡。主客觀同一是主觀與客觀對立的消除,進入了超現實的無差別境界.朱光潛先生主張美是主客觀的統一,是說審美觀念與客觀物件的一致,並不是說主觀與客觀的無差別同一。因此他沒有解決美的主客觀性問題。在現實領域,我們對事物的判斷有兩種,一種是事實***認知***判斷,如“花是紅的”,這是客觀的判斷,判斷的標準是客觀的;一種是價值***情感***判斷,如“花是可愛的”,這是主觀的判斷,判斷的標準是主觀的。審美判斷彌合了二者的分裂,如“花是美的”,既是對花的事實判斷,又是對花的價值判斷。康德認為,以經驗領域的知性概念來把握本體領域的問題,就必然陷人二律背反。同樣,以現實領域的概念如主觀性與客觀性來把握審美現象,也必然陷人美既是主觀的又是客觀的或美既不是主觀的也不是客觀的二律背反。只有把審美作為消除主客觀對立的自由的生存方式和超越的體驗方式來考察,才能解決這個問題.總之,美不是客觀的,也不是主觀的,而是主觀與客觀的同一,或者說是主觀與客觀對立的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