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劉濞造反的趣聞

  正所謂面相也能出賣內心,劉濞造反早在劉邦的意料之中,這是怎麼回事?趕緊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希望能夠解答您的疑問。

  :

  在歷史的發展中,人們對於未來發生的事情會特別的關心,人們總會根據種種線索來預知未來的事情,所以就有了預言這一說法。中國古代預言輩出,東漢時期的圖讖之說、盛唐時期李淳風勾畫《***》、元明時期劉伯溫創作《燒餅歌》等等。縱然這麼多預言家,但都不是最厲害的,這第一預言家的名號要歸功於漢高祖劉邦。

  劉邦為什麼這麼厲害,他的預言是什麼?下面就給大家詳細介紹。

  那是公元前169年的盛夏天,淮南地區的有個叫英布的王爺發動叛亂。劉皇帝御駕親征,蕩平了淮南王的大軍。就在劉邦回朝的時候發現受傷了。皇后當然十分擔心劉邦的病情,於是找來名醫來為劉邦醫治。劉邦是何等聰明的人啊,在察言觀色間就知道自己快不行了。劉邦嘆息自己也爭不過天命啊,醫生也十分膽怯,只好接受五十診金匆忙離去。

  劉邦此時十分的鬱悶,自己時日無多,大漢江山才剛剛興起。呂皇后來到劉邦身邊詢問大漢怎麼鞏固的事情,劉邦讓在這段時間分封諸王,挑選大臣。在啟用誰當蕭何的下一任的時候,劉邦想了好久。終於劉邦對呂雉說道:“丞相之位十分重要,蕭何之後,曹參可以當此重任。曹參之後,王陵可以,但是必須讓陳平輔佐,這兩人,一個憨厚,一個計謀,正好可以制約互助。如若不然,必將是大漢災難。還有周勃,日後大漢江山是否***全看他了。這個人可以做太尉啊”呂后又問道日後怎麼辦。劉邦只是嘆了嘆氣:“日後的事情就不是你所能知道了。”

  劉邦死後,事情就像劉邦所預言的一樣慢慢發生了。周勃果然成為大漢不可缺少的一個人物。呂雉在公元前180年去世,大漢朝政被諸呂把持著,禍亂朝綱。當時太尉正是周勃,周勃為了大漢基業想聯合一部分忠臣,這時候陳平出現兩個人不謀而合一起討伐諸呂。不久後,四皇子劉恆順利即位,這就是兩人一起擁護的漢文帝。知道這一則預言的人有很多。下面小編再說一個鮮為人知的預言。

  當劉邦蕩平淮南王英布的叛亂後,又十分擔心這一地區的治理。淮南地區距離京都很遠,而劉邦的皇子們又都年少不能當此大任,這時候劉邦突然重用了劉濞來鎮守。劉濞何許人也?他是劉邦侄子,代王劉仲的兒子。

  於是劉邦冊封劉濞為吳王,就在冊封的那天,劉邦卻發現一個祕密。就是劉邦觀察劉濞的面相,看出他有日後必然會成為大漢的禍端,一定會造反。此時的劉邦心裡是十分後悔,但是話已經說出口了不能反悔啊。劉邦只好拍著劉濞的後背說了一番話:“東南地區在五十年後會有叛亂啊,難道是你麼?我們是一家啊,你可千萬不要做這件事啊。”劉濞當場表示不敢叛亂。就在劉邦死後,劉濞到處開採礦物,大把大把的鑄造金銀,背靠大海,利用大海的資源,大量生產鹽,又不向朝廷納稅,所以吳國地區一片富饒。

  在漢文帝年間,劉賢在京城意外身亡。這件事讓劉濞十分不爽,他開始暗地裡召集士兵企圖謀反。

  不久後,劉啟當上皇帝,即漢景帝。漢景帝開始了削藩,這恰恰是一件導火索,劉濞聯合六個諸侯王開始了造反,並且打起了“誅晁錯,清君側”的口號。劉啟只好迎戰,周亞夫***周勃之子***作為大身先士卒,經過了三個月的征討,終於平息戰亂。挑起戰亂的頭領被處死。

  大家看,劉邦冊封劉濞的時間和劉濞帶頭造反的時間,分別是公元前195年與公元前154年,這與劉邦預測的時間相差無幾!!!

  這一切竟然是劉邦早就料到的啊。

  劉濞簡介:

  劉濞***bì******前216年-前154年***,沛郡豐邑***今徐州豐縣***人,漢高祖劉邦之侄,西漢諸侯王。

  劉濞性情極為剽悍勇猛且有野心。公元前196年,滿二十歲的劉濞受封為沛侯,英布反時,劉濞以騎將,隨從劉邦破英布軍。劉濞從軍有功,漢高祖又顧及吳郡接壤東越等國,乃需選壯王鎮之,公元前195年,劉邦懼怕江東人士不服他的皇權,故而封劉濞為吳王,都於沛***江蘇沛縣***,改當年劉賈所封的荊國為吳國,統轄東南三郡五十三城,定國都於廣陵***江蘇省揚州市***。劉濞懼怕江南,故而不敢以荊國舊都--吳縣***今蘇州***為其國都。

  劉濞在封國內大量鑄錢、煮鹽,並招納工商和"任俠奸人",以擴張割據勢力,圖謀篡奪帝位。當時,由於天子奉行黃老之道"無為而治",使劉姓宗室諸侯的勢力日益壯大,於是驕縱起來,處處與朝廷對抗。

  漢文帝已感到同姓藩國的威脅,聽從大夫賈誼的建議,就開始削弱諸侯勢力的行動。漢景帝採御史大夫晁錯建議,削奪王國封地。劉濞謀劃了"清君側"的策略,以誅晁錯為名,聯合楚趙等國叛亂便在公元前154年,帶領楚、趙等七國公開叛亂,史稱七國之亂,後被漢軍主將周亞夫擊敗,劉濞兵敗被殺,封國被中央廢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