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稅務畢業論文範文

  我國稅務部門自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應用計算機以來,其資訊管理方式較過去發生了質的飛躍,特別是進入九十年代以後,稅務管理資訊化程序也步入了歷史的快車道。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稅務畢業論文,供大家參考。

  一:企業稅務管理的創新策略

  一、引言

  稅收管理主要是指以稅收工作為主的政府職能機構,它履行國家權力行使對稅收從徵、收、分等一系列環節進行計劃、組織、協調和監管工作,目的是確保國家財政收入穩定,及時保證國庫充盈,同時也通過稅收的作用發揮對經濟的調節影響。針對稅收管理機構來講,其背後是國家,並履行其在稅收方面的職能。由上到下各層級政府稅收部門都是稅收管理的實際執行機構。從大的方面來講,稅收分配關係到國家跟企業、中央和地方等的收入分配;從小的方面來講,稅收分配是各個稅收執行機構同納稅人之間的徵納關係。

  二、加強企業稅務管理的必要性

  1、加強企業稅務管理可以幫助企業降低稅務支付成本,實現企業財務利益效益最大化。

  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經營活動和範圍都會逐漸增多,隨之稅收成本就會相應的上漲,如果加強稅務管理,那麼企業就會在稅務上花費很多辛辛苦苦賺回來的利潤,所以加強稅務管理是必要的,通過對延期納稅來增強企業稅收穫得的實際利潤,增加企業經營效益。但是如果企業單純只盯著很低的稅負,並通過各個渠道和方法來實現,一旦被稅務機構查出涉嫌避稅、偷稅行為,企業會付出相當大的成本,加重了企業額財務風險,因為一經被證實,不僅要上繳偷稅、漏稅***,還使得企業的信用蒙上陰影,給以後的融資帶來困難。企業要加強稅務管理,在投資、籌資、利潤分配上等進行有效控制,這樣會讓企業減輕部分應繳稅費,還可以防止因違反稅法而面臨的繳納***,企業的稅務成本降低了,反之企業的利潤就提升了,企業才能發展的後勁。

  2、加強企業稅務管理有利於提高納稅人納稅意識。

  企業要加強稅務管理首先就得讓企業管理者、財務管理人員、出納、結算等人員熟悉會計法、會計準則、稅收法律、政策、稅收制度等,所以企業要檢查相應同事是否具備了基本知識,並強化普及,通過培訓等渠道進行補充、完善,讓大家都有稅法觀念,具有財務管理能力。

  3、加強企業稅務管理有利於優化產業結構和資源的合理配置。

  企業財務部門熟知稅務知識,可以通過分析對比稅法中的稅基和稅率之間的差別,找出或創造企業自身能夠享有稅收優惠的經營活動,幫助企業減輕一定的稅務負擔,使得企業在競爭行業中處於盈利水平高的企業,並且在過程中可以加深對企業業務結構調整,發揮資本在稅收中起到的作用,讓其在不同的企業進行流動和合理配置。

  三、我國企業稅收管理現狀

  1、少繳稅與多繳稅同時存在

  不少企業都存在少繳稅的情況,主要是對稅收政策理和把握不準確。然而更有一些企業為了減輕稅收負擔,獲得稅收利益,鋌而走險觸犯稅收法律,造成偷稅漏稅。其結果是,一經徵收部門查出,勢必追徵偷漏稅款,加收滯納金,並處一定數額的***,嚴重觸犯法律的,給予刑事處罰。多繳稅的情況也存在於多數企業,尤其是國營企業。有些稅種在發現這些問題以前多交的稅金,國家是不予退回的,這樣企業多交的稅金就成了對國家的無私奉獻。

  2、涉稅風險與稅收優惠政策運用不足同時存在

  部分企業由於對稅收資訊瞭解不夠,對稅收優惠政策尤其是新出臺的優惠政策不瞭解,對一些稅法公式理解不透,不清楚稅法與會計的差異等原因,而導致蒙受不必要的經濟損失。稅收優惠政策在給企業帶來節稅利益的同時,也伴隨著風險的存在。大部分稅收優惠政策都有期間規定的,稍有不慎,則會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損失。因此熟練全面掌握稅收優惠政策,規避涉稅風險。

  3、企業未形成有效的稅收籌劃聯動機制

  所謂稅收籌劃聯動機制就是,加強機關和基層之間、稅源管理部門和稽查部門之間、各業務部門之間的相互協作,按照流程化管理要求,明確職責分工,建立協調配合、銜接到位的流程執行模式。對相關工作涉及多個部門或部門之間職能交叉的,實行扎口管理,部門聯動。加強機關對基層的指導和服務,基層增強對機關的理解和配合,實行機關與基層聯動。長期以來,我國企業的稅務籌劃意識淡薄,尤其是國有企業更是如此。絕大多數企業領導認為稅務籌劃與安排是財務部門的事情,與其他部門沒有關係。這樣使得國有企業在重大改革和經營決策等問題上往往不考慮稅收問題,沒有很好地研究利用稅收優惠政策,特別是有些國有企業為了完成經營責任制而忽略稅務籌劃,導致事後工作的被動,這樣很容易產生被動局面。

  四、加強企業稅務管理創新策略分析

  1、企業領導要更新觀念,樹立稅務籌劃意識

  由於企業領導對財務知識和稅務知識不瞭解,加上財務人員未能及時掌握稅收政策,因此在涉及到企業稅務問題時,不能主動積極的應對,而是被動接受,或者通過外界關係解決涉稅問題。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依法治稅各項政策措施的出臺,企業領導班子必須更新思想觀念。作為領導不僅要做到自身稅收政策法規的學習,樹立依法納稅、合法節稅的理財觀,而且要積極關注企業稅務籌劃,從組織、人員以及經費上為企業開展稅務籌劃提供強有力的支援。

  2、規範稅務籌劃基礎工作,建立稅務籌劃內部治理機制

  設立完整、規範的會計賬目和編制真實的財務會計報告既是國家有關《會計法》、《企業會計準則》的要求,也是企業依法納稅、滿足稅務管理部門要求的基本需要,同時又構成了企業稅務籌劃的微觀技術基礎。完整、規範的會計資料便於企業對稅務籌劃進行量化分析,為提高籌劃效率提供依據。

  3、培訓專門的稅務籌劃人員,建立一支精幹的稅務籌劃隊伍

  稅務籌劃涉及到企業的方方面面,而稅務籌劃是一項比較高層次的理財活動,需要財務部門和企業管理者溝通達成一致後實施,若稅務籌劃比較成功,能夠幫助企業起到降低稅收負擔;若稅務籌劃失敗或無法實施,比如因為籌劃組織者缺乏正確的理論指導具體實施辦法;企業財務人員缺失會計法律、金融、政策、管理等知識帶來籌劃不完善;以及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的人員沒有執行到位,那麼整個稅務籌劃帶來的結果可能會史企業得不償失。所以企業要重視對企業稅務籌劃人員的培養,加強內部培訓和外部培訓。

  4、加強企業關聯交易的監控和分析,防範企業的稅收轉移和偷逃稅問題

  借鑑現有外資企業所得稅年度彙算清繳申報表及附表,要求企業報送《產品及材料購銷情況表》、《融通資金申報表》、《提供勞務情況統計表》以及《企業執行稅收政策統計表》。企業所報送的這些報表應能夠分別反映與關聯企業往來情況以及與非關聯企業往來情況,與關聯企業業務往來有關價格、費用的制定標準以及分攤共同成本所達成的協議,以便於稅務機關有針對性的加以對比分析。

  二:企業內部控制稅務風險論文

  一、企業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現狀研究

  對於企業稅務風險的內部控制研究,國內相對於國外而言還有著相當大的差距。對於這方面的問題,國外學者研究的較為全面。而我國學者對於這一領域的研究僅在某方面達成了共識,例如在降低企業稅務風險所要重視的自身控制方面,認為原因是內外因素共同促使的,既由於納稅人的因素,同時也由於稅收行政以及立法方面的因素。對於稅務風險的內部控制方面,部分學者認為要建立並且完善企業的稅務風險以及控制體系,從而確保控制水平的提高,保障企業能夠進行順利的發展。還有學者則認為要對企業的稅務風險進行評估,在內部控制方面建立一個預警體系,並且要在各個分析流程以及方法上進行綜合性的運用,結合內外影響因素,利用各方面能夠加以運用的資源對其進行稅務風險評價,在稅務風險的監控方面實現企業經營的全過程審閱和合理策劃,從而實現零風險的目標。到目前為止,我國在企業內部控制方面的研究還沒有達到完善程度。企業的稅務風險內部控制還處在一個比較初級的階段,並且有很多的企業對於這一領域的認識都不充分。根據對當前我國企業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的現狀進行調查發現,主要在認識方面、稅務風險的內部控制的建設方面和稅務風險的內部控制實踐方面存在著諸多的問題。

  二、企業稅務風險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原則分析

  企業的稅務風險內部控制是企業內部控制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根據這一內容可以對其原則進行研究分析。企業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的相關原則可以按照企業內部控制的原則進行制定,下面主要對這些原則進行分析。首先就是牽制和授權的相關原則。企業稅務風險的內部控制要求就是要能夠在機構設定以及業務流程等方面形成一個相互制約的監督機制;同時還要對兼顧企業的運營效率。為了能夠在公平以及公正方面得到充分的體現,要求內部控制的監督部門要以獨立的形式存在。在這一組織過程中任何人都是受約束的,都是在內部控制之下的,而這一原則就是為了能夠在對稅務風險內部控制進行設計的時候在多個部門的基礎上進行,並且部門之間是起到制約作用。而授權原則就是要在企業進行一些規章和手續的操作過程中,在相關的業務性質以及崗位的要求方面能夠給予相關的任務以及職責的許可權。在一定規定的基礎上來對企業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的人員實現權利以及責任等方面的統一,從而把責任人的權利以及義務得到有機的結合。另外就是全面合規的原則。企業的各層次以及過程當中要能夠使得企業稅務風險內部控制得到全面的貫徹及實施。企業各個層次的人員都要在企業的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的範圍之內進行,而在過程上要能夠從計劃以及決策和執行等環節加以控制,這樣才能夠最大限度的在稅務風險上得以有效降低並控制,從而對企業的利益得到最大化的保護。在對其控制體系設計的時候要充分的考慮到法律以及相關的法規,否則將會在企業的損失方面帶來很大的隱患。

  三、M企業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的問題及成因分析

  M企業的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的問題分析。該企業成立於1997年,其總部是位於沿海A省的N市,主要是以超市和百貨零售作為主營業務,對一些中小城鎮的連鎖企業進行服務,在經過了多年的發展之後,該企業的連鎖店已經在各市得到遍及,已經向周邊省份進行戰略轉入,現在該公司正全力準備上市。該企業集團雖然已經在內部控制的體系建設上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所涉及的稅務風險內部控制還很欠缺。該企業集團在稅務事項的處理方面雖然能夠在大體上依照相關的稅法規定來處理,但是在整個的稅務管理以及稅務風險內部控制上意識比較淡薄,大局觀念得不到很好的把握,在稅務問題上不能有充分的重視,處理較為被動,並且在有關的風險識別、風險評估和應對的鏈條方面沒有得到有效的制度建設。具體的問題筆者進行了如下歸納。一方面是在稅務的崗位設定方面不健全,該企業及其子公司在專門的稅務崗位方面都沒有進行人員設定,並且相關負責稅務的工作人員也沒有安排,這一崗位主要是通過會計崗位的人員進行兼顧,例如報表會計負責申報企業所得稅,成本會計負責申報營業稅等。另一方面,崗位的輪換比較頻繁,交接工作也沒有按照相關的要求進行,對於上崗的人員沒有進行相關的培訓。

  四、完善M企業稅務風險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問題的應對策略

  1.關於企業的崗位設定

  通過以上對於M企業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相關問題及其問題原因的分析,筆者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了深入的思考。通過考察以及對相關資料的解讀下,對於企業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的完善思路進行了如下探究。針對稅務崗位沒有完善設定的問題,可以對其進行專門崗位的設定,對於有關稅種資料的收集、稅款計算和申報繳納等工作進行全面負責。該企業還應該對稅收法規安排專人進行收集,並詳細的分析其內容及對本企業造成的影響,積極的督促企業子公司進行學習、運用,從而有效的提高管理效益,降低稅務風險。稅務稽核方面工作要加強重視,安排專人進行監督稽核,減少稅務差錯。

  2.關於企業的激勵機制控制

  在涉稅獎懲制度方面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靈活的制度,要能夠把精神激勵以及物質激勵有效結合,從而最大化的促進稅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在該企業的子公司稅務事項的管理上,要努力探索出一個較為系統的稅務風險管理流程,稅務的事項要全面的涉及,流程環節要完善。子公司在遇到納稅評估的時候要及時向該企業集團反饋,而該企業集團要能夠對於所反饋的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在共性問題方面要加強重視。

  五、結語

  本文主要就企業集團稅務風險的概念以及特點等相關問題進行了介紹,並對企業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的現狀進行了分析,而後結合實際案例對企業稅務風險存在的問題加以闡述。企業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的相關問題在當前已經愈來愈受到企業管理層的重視。但是從當前這一領域的發展來看,仍面臨著很大的挑戰,受到其不確定性以及複雜性等方面的影響。我國的企業還應進一步努力,從實際出發,把鞏固理論知識,全方面的進行思考,如此才能夠把企業稅務風險的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得以有成效的建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