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板橋的故事有哪些

  鄭板橋是我國清代著名的藝術家,他不但在書法和篆刻等多方面有很高的造詣,在繪畫上的造詣更加出眾,這也奠定了他在我國古代藝術上的地位。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鄭板橋的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鄭板橋的故事

  吃虧是福是鄭板橋的著名話語,也是正板橋先生著名的書法作品,全文是:滿者損之機,虧者盈之漸。損於己則利於彼,外不得人情之平,內得我心之安,繼平且安。福即是矣。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一個人應該有一個平常心,如果懂得付出而不去計較自己是否會“吃虧”,那麼你將擁有一個富有的人生。這是一種哲學思想,和福兮禍所依是一樣的道理。

  說鄭板橋有一個親戚,一直在洪江經商。有一次他從水路運送一大船木材到江浙一帶去銷售,但是此次航行非常不順利,到了途中擱淺了,如果不能按時到達就將虧損。

  就在這個人非常著急的時候,汛期卻到來了,於是他們加快速度按期到達了。而到了以後發現別人都賣完了,這時候碰巧江浙上有要修築,需要大量木材,他們不但沒有虧本,還迅速銷售一空,最終賺了一大筆錢。

  鄭板橋的這位親戚將這件事情告訴了鄭板橋,鄭板橋聽了以後非常有感觸,於是當時就寫下了這句名言。這就成為這句著名話語的來歷。

  不管這個鄭板橋吃虧是福故事是不是真的,但是這句話是非常著名的,現在的很多人,還認為這句話為經典。這句辯證看待問題的方式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思考,也成就了鄭板橋的這個經典書法,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書法的同時還給我們深深的啟迪。

  鄭板橋畫的竹子怎樣

  梅、蘭、竹、菊一直以來都是我國畫家喜愛的繪畫之物,因為他們代表著不同的風格,所以被稱為國畫四君子。其中竹是很多人喜歡的,但是能做好的並不多,而鄭板橋的竹也彌補了這項空白。

  竹子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植物,之所以受到文人墨客的歡迎,就是因為竹子象徵氣節,竹子的氣節就是清高!這對中國文人來說是最符合的,這是一種精神上的象徵,對於讀書人來說這也是一種精神支援。

  鄭板橋的竹子是一種另類,鄭板橋對於竹子的喜愛也達到了一種境界。鄭板橋一直對竹子情有獨鍾,一畫就是四十年。鄭板橋還寫過一首詩:“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冗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

  鄭板橋在畫竹子的同時,也提出了自己對畫竹子的一些見解,他認為畫竹子要有三重境界“眼中之竹”、“手中之竹”、“胸中之竹”。鄭板橋在畫竹子的時候和其他人不同的是,他一般不注重寫神,往往注重的是寫生,他認為要想畫好竹子,只要你能將竹子的生畫出來,那麼竹子的神自然也就出來了。

  鄭板橋畫的蘭花怎樣

  他曾先後任職兩個地方的縣令,不過由於他那種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性格與官場格格不入,因此無法適應官場的黑暗,在後來的時候被罷免回家。從此以後他就開始以賣畫為生。

  鄭板橋在繪畫方面極其擅長,並且喜歡畫蘭花,對蘭花有著一種痴迷的熱愛,他將蘭花比作是君子, 認為蘭有著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美好品質。在他的一生的作品之中,大多數的畫作都是以懶、蘭花和竹子為主題的,只有少數的作品畫了其他的物種,從中我們就可以看出他對於蘭花的執著和喜愛。

  由於鄭板橋喜愛蘭花的原因,因此為了能夠更好的瞭解蘭花習性,他還尋訪了各種關於蘭的書籍來讀,還不時的向懂的種植蘭花的有經驗著請教,並且在他居住的地方也種植了幾株的蘭花。長時間的與蘭打交道,使得鄭板橋積累了很多的關於養蘭的經驗和知識。

  鄭板橋喜愛蘭,並且有著豐富的經驗,而且由於他經常會有感而發的以蘭為題做一些詩,把自己的經驗及蘭的生活習性和品格加以介紹,這使得後世人們對於蘭花的研究有了更多的材料可循,並且通過科學驗證,鄭板橋的很多對於蘭的栽培之術都是很符合現代化的,這為後世蘭文化的發展起到很大的弘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