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低分讀大學志願填報技巧

  高考低分怎麼辦呢?還能不能選到好的大學呢?低分也能讀好大學的,你相信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關於低分也能讀好大學的高考志願填報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低分讀好大學的高考志願填報技巧

  第一,報考好大學的冷門專業。冷門專業轉好專業的途徑:1、大三時就讀本校的第二學士,用一年時間修滿第二學士的學分,第二學士一般都是本校的較強的專 業。2、在校期間加修幾門課程,考本校中自己最喜歡的研究生專業;3、隨著國家政策的變化,畢業時你的冷門專業也許變成了熱門專業。

  第二,報好大學的專科。在校期間勤奮學習,兩年或三年畢業後考取本校的專升本,被錄取後直接上本科三年級。

  第三,報考排名靠前的非重點大學或非“211”工程大學。由於中國重點大學和“211”大學的評比並沒有定量、公開的標準、地域差異、院校認同度等各方 面因素,因為各院校的學術水平處於動態的發展中,一些非重點大學的師資力量,重點學科、學術水平等方面已超過了一些重點大學或“211”工程大學,而判斷 一所大學的水平主要看其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

  第四,報考重點大學排名靠後但學科實力較強的專業。在志願選報中,大多數考生家長還是停留 在對院校的認同度選擇上,對深層次的專業問題探究較少,特別是各大學的專業學術水平,科研實力、設有國家或省級重點實驗室及高校特色專業的知識知道的並不 多。如果考生能避開熱門,選綜合排名靠後但學科排名靠前的專業,錄取的機率就大大增加。

  第五,報考非重點大學或非“211”工程大學排名靠前的專業。

  第六,報考重點大學第一志願招生缺檔或錄取分差偏低的院校。因地域關係、院校層次和考生家長認識上的偏差,某些重點大學第一志願報考的人數相對較少,出 現缺檔現象,不得不錄取二志願考生,這些院校錄取分數與重點線基本持平,此類院校是成績不太穩定,分數在一二本之間邊緣的考生第一志願的首選目標。

  第七,報考名校的分校。如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分校、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河海大學常州校區、山東大學威海分校,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西南交通大學峨眉 校區和西南大學榮昌校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武漢***,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徐州***,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東營***,華北電力大學***北京、保定***。

  第八,上中外合作辦學的院校,此種方式適合家庭條件相對寬裕的家庭。這類學校專業由於學費偏高,報考人數少,相應的錄取分數偏低,相當於花錢買了一些分數。此類學校有西交利物浦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

  第九,上就業相對好的全國唯一的特色院校,如北京印刷學院、北京服裝學院、北京物資學院、中國勞動關係學院、防災科技學院、上海海關學院、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南京審計學院、中國計量學院。

  第十,報地域相對偏遠的院校。如211工程大學石河子大學、海南大學、西藏大學、雲南大學等,此類院校如有與考生喜歡的專業並對院校地理位置不是特別挑剔的話,也可作為目標院校。

  高考選錯專業要怎麼辦

  1、入學後申請轉專業

  這個是你最有可能想到的法子,隨著近年高校緊追國際教育趨勢,逐步開放更多學生轉專業機會。尤其是知名高校,一般來說給與轉專業的機會最多。比如北京大學在2016年本科生招生中,允許在學部內自由轉專業。中國科技大學承諾大學四年給與3次自選專業的機會,實現百分之百自主選擇專業。具體時間節點為:進校一年後,學生根據興趣在全校範圍內自選學院或學科;二年級春季學期可申請學校統一組織的中期分流;二年級及更高年級每學期均可個別申請轉專業。只能說,上這樣的大學太幸福了。

  可是類似北大、中科大這樣的高校還是不多,而且以頂級名校為主,但大多數院校都會提供轉專業的機會。主要可參考的標準:高考成績、大一基礎課程的成績、以及相應的選拔考試。如果你實在不願意所讀專業,不妨去試試。

  2、輔修課程或第二學位

  如果轉專業不成功,你就要學好主專業同時,去積極輔修其他感興趣的專業,如果決心足夠大,還可以直接攻讀你喜歡的第二學位。輔修你喜歡的專業核心課程,這個門檻最容易,如今高校都允許學生跨院系輔修課程。比如你本來想學金融學專業,但是不小心被錄取到了新聞學,那就在學好新聞學的同時,積極到金融學院輔修它的核心課程,這樣無論是未來的就業,還是考研都有很大優勢。

  還有更狠的就是直接輔修第二學位。比如在北大,即便你錄取到了哲學系、考古學,也可以到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輔修經濟學雙學位,畢業時能拿到雙學位,何樂而不為呢?這個在大多數高校都有這樣的通道,你去學校官網或者師哥師姐那裡打聽一下。

  3、跨校聯盟修讀專業

  如果本校沒有你的菜,還可以跨校去尋找。如今不少高校都有聯盟,可以利用這樣的政策去讀喜歡的專業。比如,我曾經去武漢地區高校採訪,就瞭解到一個好的政策,武漢有7所211院校聯合辦學體***包括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國地質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各自拿出本校特色優勢專業聯合辦學,這七所高校本科生,可以任選其中一所學校的開設的專業課,可拿雙學位,相當於“一張錄取通知書,可上七所名校”,想想你要是一所211院校學生,最終拿個武漢大學或者華中科技大學這樣的985名校來說,你就偷著樂吧。

  類似的辦學聯盟還有“北京學院路地區教學共同體”,這個共同體是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北京科技大學在1999年聯合發起成立的。位於北京城西北部的學院路,長不過兩三公里,但在它的兩側和周邊,卻聚集了20多家高校和科研單位,是北京乃至全國教育、科研資源最密集的地區。成員校既有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郵電大學這樣的名校,也有北京電影學院、首都體育學院、北京城市學院、北京聯合大學這樣的普通高校。據統計,10餘年來,共同體開課1200多門次,參加學習的學生超過10萬人次,學生選修共同體校際選修課已平均達到其整個選修課的40%,佔總學分的8%。

  4、利用插班生考試轉校

  “插班生”,是的,你沒有看錯,不是大專升本科的考試,而是貨真價實的轉校考試。如果你要是在上海讀大學的話,那就機會了。上海自2000年起先後允許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華東理工大學、華東政法大學、上海大學、東華大學、上海理工大學、上海海洋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上海海事大學、上海政法學院等13所重點高校招收插班生。凡上海市普通高校在讀的全日制一年級本科在讀生,品德優良、身體健康、在完成第一學年學習並且成績全部合格,都可以參加插班生考試。而且,作為錄取的學生享受和正式統招生一樣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