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計劃

  在七年級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做好哪些計劃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計劃以供大家學習。

  ***一***

  一、 學生知識現狀分析:

  本學期是小學和初中的銜接時期,學生來自於不同的學校,所以在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成績上都存在著差異。《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成為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在教學中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但是學生在這方面的能力明顯的不夠好,大多數學生在小學都是接受式學習。

  二、本期主要任務:

  本學期主要任務如下:

  ***1***閱讀教學,共計六個單元,重點掌握記敘文的閱讀技巧;

  ***2***作文教學,掌握描寫的方法,能做到描寫細緻;

  ***3***綜合性學習,開展2---3次學習活動;

  ***4***課外古詩詞背誦,除附錄部分以外,增加10首;

  ***5***名著閱讀:《繁星-春水》《伊索寓言》《居里夫人傳》《草房子》《男生賈裡》《女生賈梅》《湯姆叔叔的小屋》。

  三、教材分析:

  我們採用的是人教版的教材,本冊教材共分為六個單元。

  第一單元

  新學期了,每一位學生都將展開心的人生,所以這個單元的課文寫的是作者對於人生的憧憬、體驗和思考,在閱讀這些課文的時候,將會引導學生體味人生,關愛生命。在學習這個單元時,要整體把握課文內容,並且提高朗讀的能力,做到讀音準確,停頓恰當,能初步讀出語氣。

  本單元的選文,注意題材、體裁、風格的多樣性。《在山的那一邊》是一首抒情詩,《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美國作家的作品,《短文兩篇》是臺灣女作家杏林子的散文名篇,《紫藤蘿瀑布》是一篇語言十分精美的散文,《童趣》是古代散文。這五篇課文,既涉及理想,有涉及理想之路;既弘揚奮鬥精神,又有個人的經驗之談;既說到事業上的困難,有講到命運的遭遇;既講苦鬥,又講樂趣,給人多方面的啟示,為我們日後的人生之路點亮了一盞心燈。

  根據本單元的情況,要求在學習中:1、掌握這個單元需要識記的生字。2、學習朗讀方法,做到讀音準確,停頓恰當,能初步讀出語氣3、 整體把握課文內容,領會作者的寫作的意圖4、聯絡自己的生活體驗,學會思考人生。

  第二單元

  這個單元是繼續上個單元的人生課題,交我們怎麼樹立理想,實現理想。在這個單元中,有的課文謳歌理想***《理想》***,有的闡述信念***《我的信念》***,有的論說人生修養***《論語十則》***等。這些課文從不同側面給我們以啟迪,引領我們去實現理想,豐富自己的人生體驗,為漫長的人生打下精神的底色。

  根據本單元的情況,要求在學習中:1、繼續上一個單元的朗讀訓練,在讀中悟情,在讀中明理。2、要聯絡自己的人生體驗,深入思索,反覆咀嚼,領悟課文深長的意味。3、學習課文的表達技巧,準確把握文章中敘述與議論之間的關係。

  第三單元

  這個單元,重新開啟一個新的篇章,為我們展現了色彩斑斕的大自然。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冶了人們愛美 的心靈,鍛鍊了人們發現美的眼力。這裡描寫了美的的景物***《春》、《濟南的冬天》***,描寫了美的情感……

  本單元要求學生在學習中,首先要學會品味優美的語言,其次要反覆朗讀,在整體感知內容大意的基礎上,揣摩、欣賞精彩句段和詞語。而且要學習細緻觀察景物和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的方法。

  第四單元

  在講完了自然界的多姿多彩之後,本單元開啟科學的大門。在這個單元的幾篇課文,都與科學密切相關。讀這些文章可以豐富我們的科學知識,激發我們的求知慾,培養我們的科學精神。五篇課文分別是《化石吟》、《看雲識天氣》、《綠色蟈蟈》、《月亮上的足跡》、《山市》。這些課文古今中外,天上地下,文言白話,詩歌散文,內容豐富多彩,都與自然•科學•人文密切相關。

  本單元的特點是科學知識的普及,因此,在學習中要求學生能夠藉助圖書館或者網際網路,蒐集、查閱相關資料,培養科學精神,激發求知慾。再者,在學習中,要練習概括課文的內容要點,要練習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記住主要內容,提高現代文閱讀的能力。

  第五單元

  這個單元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濃濃的親情,是那麼的動人心絃。親情是人世間最真摯而美好的感情,這樣的文章往往最能打動人心,也最能引起感情共鳴。單元整體精心構建,選文兼顧詩文,兼顧古今,兼顧中外。所選的五篇課文,作者努力用心靈捕捉生命的靈感,捕捉對親情的體會與讚美,讓讀者產生感情的共鳴。

  學習本單元,要抓住幾個要點,1、能夠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做到口齒清楚,語言連貫;注意字詞句的積累,掌握圈點勾畫的精讀方法。 2、在理解關鍵語句的含義、體味不同文體的語言特色的基礎上,整體感悟課文內容,歸納課文主旨,體會、珍惜家庭親情。 3、倡導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培養和訓練對文章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第六單元

  這個單元的課文主要以想象豐富的奇妙世界為主,體裁多樣,有童話、神話、寓言和詩歌。它們都藉助豐富的聯想和想像,虛構形象、故事情節及景象,曲折地反映現實,表達一定的思想感情。在這些由想象創造出來的世界中,體味世界別樣的魅力。

  在學習這個單元的時候,要啟用自己的想象力,並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深入理解課文。在學習課文當中,要繼續練習朗讀和默讀;瞭解童話、神話、寓言的基本特點; 體會聯想和想像的作用,並藉助複述、改寫、擴寫等方式,培養學生聯想和想像的能力,發展創新思維。

  這套教材的主要的特點,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

  ***一***、構建具有時代特點和現代意識的教科書體系,關注人類,關注自然。

  第一單元是人與自我之一***生命體驗***,第二單元是人與自我之二***理想信念***,第三單元是人與自然之一***自然美景***,第四單元是人與自然之二***科學世界***,第五單元是人與社會之一***家庭親情***,第六單元是人與社會之二***想象世界***。而且為了增強教材的實踐性,在每單元的後面都新增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的板塊。這樣就能使語文的學習始終與實踐活動相結合,突出教材的綜合性,減少知識的生搬硬套,突出重點,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整合在一起,語文基本功的培養與個性發展、人格養成就整合在了一起。

  ***二***、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新世紀需要複合型的人才,要求能獨立解決問題,具有創新精神,因此教科書在內容設計上注重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在練習上,尊重學生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並且注重學生的團體合作精神,要求學生在互助中展開學習活動。

  ***三***、設計了比較完整的助學系統,促進學生德智體三方面的全面發展。

  ***四***、教材選的課文體裁、風格多樣化,文質兼美,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

  四、教學目標:

  ***1***、掌握語文七年級上冊所要識記的生字的字音、字型、字義。

  ***2***、學習朗讀方法,注意語氣的停頓、轉折,感情的轉化,為培養學生語文的語感打下基礎。

  ***3***、瞭解寫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字的思想內容和文章的思路,並且閱讀大量的課外讀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對文字理解的深度,體會其情感。

  ***4***、培養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養成邊讀邊圈點,敢於提問,敢於發言。

  ***5***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要進步的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的熱愛,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觀。要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積極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創新精神。

  ***6***能注意物件和場合,學習文明得體地進行交流。能夠較完整的講述見聞,內容具體、語言生動。複述轉數,完整準確、突出重點。把課本上學習到的東西,活用到生活當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味。

  ***二***

  一、學生整體學習情況分析

  通過一學期的教學實踐,對學生上課的表現與平時的作業進行觀察,我基本上對學生有了較為深刻的瞭解,發現兩個班級學生學習習慣不同,12班大部分學生學習習慣好,書寫認真,發言積極,成績較好;11班學生兩極分劃嚴重,前十名學生成績突出,遙遙領先;一大半學生不具文明素質,不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好動、慵懶,真的是毛病一大堆。11班特別優異的學生不多,尚需付出超常的努力才能使整體素質得到一定提高。

  具體分析如下: 1、課堂活動情況:班中課堂活動非常積極的較少,大多學生處於被動心態學習,還有一部分學生不能積極參與。同時學生課堂學習情況也不穩定,這與當天當堂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知識的難易程度相關聯。 2、學生作業情況:由於學生基礎不一,因而學生表現出作業速度與質量有差別,整體女生優於男生,粗心的學生較多,作業整潔度不太好,語文寫作缺乏新意。 3、主動學習狀況:學生主動學習意識不足,預習課文需老師反覆叮囑,主動學習習慣還沒有真正養成。課堂自主學習效率不是很高,個別消極的同學對課堂分組活動和全班集體交流有影響。 4、早讀與午休狀況:學生早讀情況不好,學生沒有大聲讀書習慣;午休學生還是習慣處理書面作業,部分學生不守紀律,需進一步管理與指導。

  二、教材編排及教學目標: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語文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下冊,繼續以語文與生活的聯絡為線索,按照“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三大版塊組織單元。全冊書六個單元,每個單元仍舊包括閱讀和“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兩個部分。本冊書中的六個單元依次安排瞭如下內容:成長故事、愛國情懷、傑出人物、文化藝術、探索自然、動物世界。

  第一單元中選取了五篇與個人成長有關的文章;第二單元的五篇課文都是歌頌祖國、抒發愛國激情的文章;第三單元中的五篇文章寫的是名人故事;第四單元主要選編的是與文化藝術有關的文章;第五單元主要反映的是人類對自然界勇敢的挑戰;第六單元也是以自然為主題的單元,集中選取了狀寫動物的文章。

  綜合性學習,第一、三、五單元是三次規模小、層次少的小活動,我們稱之為“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第二、四、六單元為三次規模比較大的綜合性活動,我們稱之為“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三次小活動分別是:成長的煩惱、我也追“星”、漫話探險,它們都是結合該單元的主題設計的,是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感染的一種延伸。三次大活動分別是:黃河——母親河、戲曲大舞臺、馬的世界,它們以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為主要目的,在為學生提供一個母課題的前提下,又設計了若干層次的子課題,倡導學生髮揮自主精神,自行設計、自行組織、自行探究,在活動中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蒐集、篩選、整理資訊的能力。另外附有十首課外古詩詞和兩部名著導讀***高爾基的《童年》、法布林的《昆蟲記》***。語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於學習過程中的學生的情感體驗。本期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激發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培養學生社會主義的思想品質,努力開拓學生的視野,注重培養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健康高深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發展健康個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具體包括:

  1、掌握七年級***下***階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詞的音義,並學會運用;

  2、瞭解課文中出現的有關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識;

  3、瞭解表達方式、修辭方法和詞類的有關知識;

  4、領會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含義和作用,理解思想內容和文章的思路;

  5、初步掌握精讀略讀的方法,培養默讀的習慣,提高閱讀速度;

  6、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基本課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7、讀文言文課文,瞭解內容,背誦一些基本篇目;

  8、熟練使用常用字典詞典,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

  9、瞭解文章基本寫法,具有一定的語言感受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能按要求寫作文。

  三、教材重難點:

  本冊語文教學應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全面提高學生的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等方面的語文素養。引發興趣、關注語文***大語文***、養成習慣、鞏固提高,是本期教學的重點;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其中寫作能力的提高仍是整體教學的難點。

  四、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根據學生的情況和我校的實際,本學期語文教學總體設想如下:

  1、本學期教學時間很短,只有15周左右,約80節課,這就要求教師向45分鐘要質量,得精心備課,精減教學時數,提高教學效率。

  2、要注意教學方式的互動性,實現由少民主、不平等、單向傳輸向師生的和諧、民主、平等、互動轉變。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學習的共同體。

  3、要注意教學過程的活動性,教學過程中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多表揚少批評,讓學生樹立起學習語文的信心。儘可能把過去由自己包辦的講解、提問轉化設計成學生的多種活動,讓學生讀一讀、寫一寫、說一說、畫一畫、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過學生的自主活動,讓學生掌握知識,並融會貫通,爛熟於心。

  4、注意教學手段的多樣性,更多的運用多種語文教學媒體,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使學生從單一枯燥的學習中解脫出來,去領略課堂裡的精彩世界,要增強了語文課的吸引力,加速了學生盛知過程,促進了認知的深化。

  5、要注意教學組織形式的靈活性,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聯絡,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在課堂教學中想方設法組織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等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

  6、強化寫字教學,加強寫字訓練,讓寫字課貫穿學習的整個過程,成為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佈置作業,把練字與語文字詞積累聯絡起來。

  7、注重對學生的評價。本期將精心設計單元測試卷,安排教師精心制卷,按中考卷形式,設定答題卷,並按時批改,以檢測教師的實際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