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淨之蓮句子賞析

  《清塘荷韻》是林清玄先生的散文作品,接下來請欣賞小編給大家網路收集整理的。

  清淨之蓮段落賞析

  這是一篇富於哲理的散文詩.無論是思想深度的表述,還是寫作技巧的運用都是非常出色的.假如我們都“能以明朗清澈的心情來照見這個無邊複雜的世界”,那麼“在一切的優美、敗壞、清明、汙濁之中都找到智慧.”這是《清淨之蓮》帶給我的最初啟示.讀著《清淨之蓮》,似乎我的心也“平靜如無波之湖”.

  當我開始讀《清淨之蓮》的時候,作者的“偶爾”連續出場讓我感到一個“偶爾”就是一朵智慧之蓮.且看作者偶爾看到“一輪夕陽正掛在街的盡頭”,會想到“如此美麗的夕陽實在是預示了一天即將落幕”;……且看作者回到家裡,看到噴湧而出的清水,會想到“水龍頭流出來的好像不是水,而是時間、心情,或者一種思緒”;……作者看到在山中小池塘裡的一朵紅色睡蓮,從泥沼的淺地中昂然抽出美麗的音符,“彷彿無視於外圍的汙濁”的時候,竟然會想起“究竟要怎樣的歷練,我們才能像這一朵清淨之蓮呢?”呀!呀!一連串的偶爾,一連串的智慧之蓮徹底征服了我.讀著這篇散文詩,我有了深深的顫動.我在想,作者需要擁有一顆怎樣的心靈,才可以如此敏感地感受世界,包容世界,才能“在一切的優美、敗壞、清明、汙濁之中都找到智慧”.是的,“我們如果是有智慧的人,一切煩惱都會帶來覺悟,而一切小事都能使我們感知它的意義與價值.”

  可是,我們都是有智慧的人嗎?尋求智慧難嗎?讀到這裡,《清淨之蓮》給讀者帶來了疑問,這是作者的高明.他在這首散文詩裡,流瀉下一連串“偶爾”的智慧,乃至無窮無盡,造就了文章的氣勢.而正當我們喘不過氣之時,作者告訴我們“在人間尋求智慧也不是那樣難的”.這一揭示恰到好處,一下子就把讀者的興趣領進了智慧的殿堂.

  自然而然,作者開始講述自己智慧的祕訣.除了要有澄明之心外,我們還需要有柔軟的心,甚至柔軟到“看到一朵花中一片花瓣落下,都使我們動容顫抖”.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敏感、包容、精緻、超拔自我,甚至在受傷的時候也能包容我們的傷口.於是,我們獲知了柔軟心的重要性.

  可作者還不止於此.他繼續寫道:“柔軟心是大悲心的芽苗,柔軟心也是菩提心的種子,柔軟心是我們在俗世中生活,還能時時感知自我清明的泉源”.在這裡,智慧之光有了佛家的色彩,大悲心與菩提心似乎也正是人世中所缺少的.散文詩《清淨之蓮》寫到這裡,我們終於明白智慧的根源是來自於我們的內心最深處.只要我們擁有作者所言的“柔軟心”,我們同樣也可以感受到作者在文章開篇時,帶給我們無限驚訝的“偶爾”的智慧之光.

  是的,我們“究竟要怎樣的歷練”,“才能像這一朵清淨之蓮呢?”作者已經告訴我們,只要我們的心足夠柔軟.我們心的柔軟,甚至“可以比花瓣更美,比草原更綠,比海洋更廣,比天空更無邊,比雲還自在.”“柔軟是最有力量,也是最恆常的.且讓我們在卑溼汙泥的人間,開出柔軟清淨的智慧之蓮吧!”

  清淨之蓮全文賞析

  這篇文章開頭用了十個以“偶爾”開頭的段落,寫出了八個生活中的小片段。這些片段引發了作者對於時光的短暫、實物的變換更迭、俗世粗糙與內心的清淨的思考與感悟,最後提出問題:如何在俗世中做一朵出汙泥而不染的蓮花呢?如何在無常的世事中做一朵深知“濯清漣而不妖“的荷呢?

  作者又在文後點明瞭“在人間尋求智慧,與讓自己擁有柔軟的心“才能讓我們開出清淨之蓮,唯有擁有一顆善良而又敏感的心,才能開出清淨之蓮”。

  這篇文章的後兩段用了對比的手法,用“最美的的花瓣”、“最綠的草原”、“最廣的大海”、“最無邊的天空”、“最自在的雲”來對比我們柔軟的心靈,生動地體現出心靈的柔軟好人敏感,同時也勾勒出大自然的美麗。

  清淨之蓮原文

  偶爾在人行道上散步,忽然看到從街道延伸出去,在極遠極遠的地方,一輪夕陽正掛在街的盡頭,這時我會想,如此美麗的夕陽實在是預示了一天即將落幕。

  偶爾在某一條路上,見到木棉花葉落盡的枯枝,深褐色的孤獨地站在路邊,有一種簫索的姿勢,這時我會想,木棉又落了,人生看美麗木棉花的開放能有幾回呢?

  偶爾在路旁的咖啡座,看綠燈亮起,一位衣著素樸的老婦,牽著衣飾絢如春花的小孫女,匆匆地橫過馬路,這時我會想,那年老的老婦曾經也是花一般美麗的少女,而那少女則有一天會成為牽著孫女的老婦。

  偶爾在路上的行人陸橋站住,俯視著在陸橋下川流不息,往四面八方奔竄的車流,卻感覺到那樣的賓士彷彿是一個靜止的畫面,這時我會想,到底哪裡是起點?而何處是終點呢?

  偶爾回到家裡,開啟水龍頭要洗手,看到噴湧而出的清水,急促的流淌,突然,我站在那裡,有了深深的顫動,這時我想著:水龍頭流出來的好像不是水,而是時間、心情,或者是一種思緒。

  偶爾在鄉間小道上,發現了一株被人遺忘的蝴蝶花,形狀像極了鳳凰花,卻比鳳凰花更典雅,我傾身聞著花香的時候,一朵蝴蝶花突然飄落下來,讓我大吃一驚,這時我會想,這花是蝴蝶的幻影,或者蝴蝶是花的前身呢?

  偶爾在靜寂的夜裡,聽到鄰人飼養的貓在屋頂上為情慾追逐,互相慘烈地嘶叫,讓人的汗毛都為之豎立,這時我會想,動物的情慾是如此的粗糙,但如果我們站在比較細膩的高點來回觀人類,人不也是那樣粗糙的動物嗎?

  偶爾在山中的小池塘裡,見到一朵紅色的睡蓮,從泥沼的淺地中昂然抽出,開出了一句美麗的音符,彷彿無視於外圍的汙濁,這時我會想:呀!呀!究竟要怎麼樣的歷練,我們才能像這一朵清淨之蓮呢?

  偶爾……

  偶爾我們也是和別人相同地生活著,可是我們讓自己的心平靜如無波之湖,我們就能以明朗清澈的心情來照見這個無邊的複雜的世界,在一切的優美、敗壞、清明、汙濁之中都找到智慧。我們如果是有智慧的人,一切煩惱都會帶來覺悟,而一切小事都能使我們感知它的意義與價值。

  在人間尋求智慧也不是那樣難的。最重要的是,是我們自己的柔軟的心,柔軟到我們看到一朵花中的一片花瓣落下,都使我們動容顫抖,如悉它的意義。

  唯其柔軟,我們才能敏感;唯其柔軟,我們才能包容;唯其柔軟,我們才能精緻;也唯其柔軟,我們才能超拔自我,在受傷的時候甚至能包容我們的傷口。

  柔軟心是大悲心的芽苗,柔軟心也是菩提心的種子,柔軟心是我們在俗世中生活,還能時時感知自我清明的泉源。

  那最美的花瓣是柔軟的,那最綠的草原是柔軟的,那最廣大的海洋是柔軟的,那無邊的天空是柔軟的,那在天空自在飛翔的雲,最是柔軟!

  我們心的柔軟,可以比花瓣更美,比草原更綠,比海洋更廣,比天空更無邊,比雲還要自在,柔軟是最有力量,也是最恆常的。

  且讓我們在卑溼汙泥的人間,開出柔軟清淨的智慧之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