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朱自清句子賞析
1927年之後的朱自清,始終在尋覓著、營造著一個靈魂深處的理想世界——夢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頗不寧靜”的拳拳之心,抵禦外面世界的紛擾,使他在幽閉的書齋中“獨善其身”併成就他的治學。《春》描寫、謳歌了一個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靈世界的一種逼真寫照。以下小編蒐集整合了:春朱自清句子相關賞析,歡迎參考閱讀!
一、辭盡其形
景而有形必有質感,生動而可觸及,其形可以是樣貌,可以使聲響,可以使味道,都有具象,都可感觸。使“字面兒的影象引起人們奇麗的感覺;這種影象所表示的往往是珍奇,華麗的景物,平常人不容易接觸到的,所謂“七寶樓臺”之類。”***《論百讀不厭》***
***一***濃墨重彩繪精緻之景
近景或特寫,必然能夠看得清景的樣貌、聽得到聲響、聞得到氣味、也許還可以嘗得到味道,可以因細切而親切,可以繪其紋理,刻畫出細節之美。 如:《春》裡的“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裡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彷彿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春花――有色***紅、粉、白***、有聲***趕趟兒的熱鬧***、有味道***甜***。 如:“‘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裡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溼的空氣裡醞釀。”春風――有溫度、有柔度、有溼度,還有混雜的特有的氣息。
又如:“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寫春雨――有密度***牛毛***、粗細度***細絲***、光亮度***花針***、角度***斜***。
這許許多多與景物相關的物理屬性都以形象可感的語詞展現,自然而恰切地
運用了比喻、擬人、引用、排比等修辭手法,這便是精心之舉,卻實令人感到彷彿立於春季,景物均觸手可及。正如作者執著的“詩的表達,和比喻及組織關係甚大。詩人的譬喻要創新,至少變故為新,組織也總要新,要變。”作者如有神來之筆將春天可感之形攝錄下來,一點點釋放,不落窠臼,不由得你不感嘆春色嶄新誘人。
***二***輕描淡寫繪遼遠之景
遠景,遠望而得,輪廓大概,影像隱約,雖無近景之細緻,必得境界之特立,形成或簡約或朦朧之美。
如:遙望雨打屋頂“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這景象朦朧卻別有韻味,是細細看過雨的人可感的,讀者確也知道,雨絲擊到屋頂反射回去,輕濺起,密密的,遠遠的望去,確如“煙霧”一般了,但春雨極其細小,於是只有那“薄薄”的一層而已。只兩個字便繪盡了遠望春雨落在屋頂的形態、風致。
又如:春日雨夜,“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裡靜默著。”只望得稀稀疏疏的,也遠近錯落,卻都有“靜默”的風情,這夜便隨之溫柔了。
***三***虛實相應繪錯覺之景
高處俯視可望“眾山小”,這景無需細描,只將粗略的感受直接勾畫出來便是真實的“錯誤”之美的再現了。如:“園子裡,田野裡,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遠遠的望去,不侷限在一點,便瞧得見“一大片一大片”的草暈染的“綠”。那“滿是的”真讓人感受到滿世界的春草萌發,滿眼是青春的綠的萌動。這些,不是近觀可得的。近近的細細地瞧,恐怕無法感受到草已鋪滿了地面的視錯覺。遠眺而朦朧所見的錯覺卻也是實實在在的,著實可引人共鳴。
當然,錯覺的產生也會因人而異,看,“花裡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彷彿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那滿是果實的花樹便是作者的錯覺,我們通常稱之為“聯想”。那是作者由花的甜香引發的對滿樹果實的憧憬,也更令人倍感花的嬌豔。彷彿沈復《閒情記趣》中所描述的“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兩者有異曲同工之處。這聯想非實在的景,卻極可引人入勝。
***四***動靜相偕繪靈動之景
景物的刻畫不能等同於靜物的寫生,寫生繪得出形狀、光影,卻無動態。景物卻是有生命力的,有著它們特有的活力,於是讓它們體現出動感便能令人感受到自然的生趣。
如:“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山、水、日色,一幅山水畫。倘若問山是什麼山,什麼樣子,水漲得多高,多廣闊,太陽的色澤有多麼暖。不可知。你只知道春來的時候,所有的景物都變了,這些變化裡讓你感受得到畫面裡的色彩漸變――“朗潤起來”的墨而淺淡的綠;也感受得到影片中的音響的推進――“水漲起來”微弱轉強的聲音;也感受得到氛圍裡的溫度的上升――“太陽的臉紅起來”轉暖的日光。這些景物動起來便讓人也隨著它們的變化而走進了春天漸行漸近的腳步。一切景物都是有生命的,都有活力。
***五***參差錯落繪映襯之景
背景,襯於主體的背後,以烘托氛圍為己任。背景,可以與主體是同色系的,畫面有整體感,給人以統一和諧的感受;也可以與主體呈對比,畫面會更具衝擊力,色彩將炫目而令主體特別突出;有時主體與背景呈動景相對之態,也別有一般風味。當然,景物有時也可以互為背景,相互映襯。
如:“春花圖”中“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描繪春花圖,蜜蜂、蝴蝶理應是配角,它們卻鬧得“嗡嗡”的,又飛來飛去,是不是有“搶戲”的嫌疑?其實,這更顯示出作者的匠心,他未曾將它們的形象著力描繪,權以它們來增添畫面的聲色和動態以襯托花色的豔麗、花味的香甜,令人對能如此“招蜂引蝶”的春花更生喜愛之情。
如:“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裡,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對於春花圖來說這野花也算得第二主角,於是春草在這裡就成了配角,它們將野花隱藏其間,一個“散”字便將野花零零落落的圖景展現出來。而“眨”字更讓人感覺得到春風吹拂春草,野花或隱或現,若隱若現,情趣畢至,這時候的草便是野花展現風情的背景。而野花對於那些桃李花卉來說又有陪襯之用,因而連名字都沒有,也沒有特別的精細的刻畫,但正因如此,這幅春花圖才主次分明,更有層次美、立體美。
二、文蘊其神
景緻生動可感固然引人入勝,但感人至深的卻往往是作者在景緻中寄託蘊含的情意或思想,這便是文章的精神,是景緻的靈魂。這些景緻可以成為作者情緒宣洩,思維表達的載體,它們也便因了作者的心靈之音而更具魅力,讀者更易產生共鳴,作者也便得了知音。如此,作者寄情於景的繪景藝術也值得我們品評。 “一切景語皆情語”,景如畫是展現形態之美,景含情則是蘊藏性靈之美。作者往往融情於景或借景抒情,充分地表達情感才真正是作者著力描繪景物的弦
外之音。《春》更是字斟句酌,渲染出深情的自然景緻。
***一***關注生動的自然
全篇文辭俊美,選擇如許春之美景,無一不包含作者對自然之景的熱愛,無論是做了主角的春花、春草、春風、春雨還是那些點綴在文中的些許配角:山、水、風箏,無一不是春天特有的,無一不充滿著朝氣。讀者讀著無法不為之打動,無法不為作者讚美春天,讚美自然時洋溢的熱情而感染,這情訴得明白。
***二***關照生命的歷程
關照全文,深入字裡行間,除了看得到景物的美,更可以感觸到景物們特有的生命力。
“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
“園子裡,田野裡,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
“閉了眼,樹上彷彿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
在這一組景物裡,“鑽”“滿”“不讓”“趕趟”“滿是”這些語詞可以讓你感悟得到一種勃發的力量。閱讀、朗誦會讓人們情緒激昂。這些景物又彷彿象徵著人生的每一個歷程:萌生、成長、競爭、成熟、成功,在這裡,讀者可以瞭解作者對生命歷程充滿了熱情。
***三***關注活力的生活
“風裡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著。”
“在鄉下,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地裡還有工作的農民,披著蓑戴著笠。”
“城裡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兒事去”。
牧童短笛成天地響;到處都有忙碌的人;農人冒雨勞作;無論城鄉、不管老小,人們都做著一份事,都趕著活動,精神都是抖擻的。這一組場景的刻畫又讓讀者望得到田間春耕、放牧、插秧,也望得見時時處處不輟勞作的積極、繁忙。其語句多為短句,賦予節奏,語詞也用暖色,完全給人愉悅的快感。這些場景的刻畫無不讓人領悟到作者充滿了對忙碌而充實的生活的讚美。
讀者可以從這些畫面感受得到作者的愉悅、熱切、歡樂的心情,更可以感悟到作者的情感:讚美蓬勃的春天,讚美激昂的人生,讚美富有朝氣的生活,讚美一切樂觀積極的景物、人物。同時,情感貫穿於全文,更令景物生動感人。當然,
在感受到作者的讚美與熱愛之餘讀者一定可以從中體悟出作者的志趣與追求,在與之產生共鳴之時,閱讀文章的情趣與意趣便展現出來了。朱自清先生本身認為古代文學當用“載道”和“緣情”來概括,於是他便也在實踐中自然而然地滲透了。正如林非論說的“朱自清的成功之處是:善於通過精確的觀察,細膩地抒寫出對自然景色的內心感受。”***《現代六十家散文札記》***
三、言律其音
傳神繪景之筆可以摹影象,更可以奏樂律,作者表現景物之美之時不忘展示語言音韻本身的魅力,而“韻是一種復沓,可以幫助情感的強調和意義的集中。”***朱自清《新詩雜話》***
文中疊詞的運用,短語的連用,反覆與排比手法的運用本身就創造出一種音律之美,彷彿主旋律的反覆詠歎,情感的重錘。
文章多短句,其實彷彿新詩,每句天然成節,節奏已然,情緒明晰。
尾詞多為助詞,可讀輕聲,似為舒緩強烈節奏的休止符,誦讀時可轉換氣息。 文章可觀可讀。吟誦時不僅朗朗上口,更是抑揚有節,或鏗鏘,或舒柔,或急驟,或散逸„„實在琴韻非常,引人陶醉。正是“詩文主要是靠了聲調”,這樣“更顯然直接訴諸聽覺”,“容易喚起普遍的趣味和快感”。***朱自清《論百讀不厭》***
景物,在這篇《春》中展現出具體而生動的形態,寄託了作者愛與樂的情愫,而文辭更有樂律之美感,使文章具有特別的情致和神韻。郁達夫說過:“朱自清雖則是一個詩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滿貯著那一種詩意。文學研究會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中國新文學大系散文二集·導引》***朱自清先生刻畫景物或近或遠、或實或虛、或主或襯、或靜或動,或濃墨重彩,或簡單勾勒,極盡描摹之能事,實值得習作者琢磨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