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十二課月球之謎句子賞析

  《月球之謎》是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十二課,是一篇介紹月球知識的文章,同學們要如何賞析這篇課文的句子呢?小編在此整理了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十二課《月球之謎》句子賞析,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十二課《月球之謎》句子賞析

  1、夜幕降臨,一輪明月懸掛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潔的月光曾引起人們多少美好的遐想!

  讓學生展開更多的遐想,感受月亮的魅力。

  2、這一連串實驗結果是多麼令人費解啊!

  這句話是說人類為了探索月球,做了一連串的實驗。課文列舉了兩組實驗,一個是細菌實驗,一個是植物實驗,這兩組實驗結果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需要人類不斷研究的。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十二課《月球之謎》課文探究

  《月球之謎》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第六冊第6組的第2篇講讀課文.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紹月球知識的文章,從皓月當空的美好景象落筆,說到人類第一次登月後看到的月面,接著列舉了一些與月球有關的不解之謎,最後以"對神祕的月球,人類還將繼續探索下去"結束.

  這篇課文在寫法上很有特色:第一段用優美的文字,渲染月光給人們留下的美好印象,不但突出了月亮本身的魅力,而且也和第二段中月面的荒涼形成對比;文章主體是介紹與月球相關的幾種難解之謎,其間巧妙地運用疑問句和感嘆句,強化了月球的神祕;結尾是開放式的,以"神祕"來概括上面列舉的幾種謎,與文題相呼應,同時激起讀者探索的願望.

  編選本文的意圖是,瞭解與月球相關的知識,展示月球神祕的魅力,激發學生探索月球和宇宙奧祕的興趣;同時積累一些描寫月亮的古詩句.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十二課《月球之謎》課文原文

  夜幕降臨,一輪明月懸掛在高高的夜空。那皎***jiǎo***潔的月光曾引起人們多少美好的遐想!月球是從哪裡來的?上面有些什麼東西?它跟地球一樣嗎?古往今來,為了探索月球的奧祕,人類付出了巨大的勞動。

  近十幾年來,科學家們多次發射宇宙飛船,把月球上的石塊和塵土帶回來化驗,還把宇航員送到月球上去探險。可是,月球上仍有許多謎,至今還未解開。

  月球離地球的平均距離是384401公里。科學家們用來發射飛船的三級運載火箭,有110米高,起飛時的重量是3200噸。這樣重的東西,飛向那麼遙遠的地方,多不簡單啊!

  1969年7月20日,兩名美國宇航員第一次登上月球,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十分奇異的景色:在地球上,陽光是從頭頂上照下來的,可這裡的上空是黑洞洞的,月球表面卻灑滿燦爛的陽光。宇航員的周圍是塵土、岩石和環形山,沒有水,沒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的世界。

  把宇航員從月球上帶回來的四種塵土化驗一下,結果更使人感到月球還有許多的謎。

  把月球塵土撒在細菌上做試驗:第一種、第二種、第三種塵土撒到細菌上,細菌一點變化也沒有;第四種塵土撒到細菌上,細菌一下子都死了。第四種塵土是美國阿波羅飛船12號從月球表土的下層取回來的。它怎麼會有特殊的殺菌力呢?

  再瞧用植物做試驗的結果。把玉米種在月球的塵土裡,它的生長與在地球土壤裡沒有明顯不同。可是,水藻一碰到月球塵土,就長得特別鮮嫩青綠。

  這一連串試驗結果是多麼令人費解啊!

  蘇聯科學家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說,月球岩石中有玄武岩,這就證明月球上曾經有火山活動。關於月球早先有火山活動,世界上許多科學家的看法是一致的。但是,從月球採回的一塊岩石,據估計它的年齡已有46億年了,而在地球上,只有在格陵蘭最偏僻的地方才能找到40億年前的石塊。難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齡還大?或者是月球的火山活動比地球還早?這又是一個謎!

  著名的宇宙航行科學家齊奧爾可夫斯基說過:“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是人不能永遠生活在搖籃裡。”神祕的天體宇宙正在向我們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