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茶文化的發展歷史

  “茶”與“瓷”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 兩者之間其實就是文化與器用之間的相互依存與發展。茶文化“興於唐,盛於宋”幾乎成為行內共識,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⑴茶飲的廣泛盛行

  陸羽《茶經》中說"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盛於國朝,兩都並荊渝間,以為比屋之飲"。"比屋之飲",也就是家家戶戶都飲茶的意思,可以照見唐代國都長安等地飲茶的普遍程度。除了"兩都並荊渝"之間以外,飲茶之風也是同樣盛行,這種情況以《封氏聞見錄》中記載的最為典型,"自鄒、齊、滄、棣、漸至京邑城市多開店鋪煎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可見,茶飲已經深入民間,成為生活之必需。

  茶葉文化的通俗和高雅,代均具備十分豐富的內涵。在大眾茶飲和宮廷茶飲之外,還有一個僧侶圈。這些人中有不少是陸羽的師友,如智積,懷海和尚,靈一和尚,及皎然、齊己等。是陸羽的茶藝老師,由於陸羽的烹茶技術提快,烹出的茶湯滋味有自己的特色,智積和來到了非陸羽烹煮之茶不喝的地步。這也說陸羽從智積和尚的高超烹茶藝術中得到了精髓並有了新的發展。

  茶與佛教的緣份很深,到了唐代這種緣份聯絡得更加緊密了。近年來陝西法門寺出土的唐僖宗時期的金銀茶具,也反映出唐代佛的茶飲之間的特殊關係。

  ⑵文人介入,詩文吟頌

  在唐代茶文化的發展中,文人的熱情參與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典型的是詩歌中的茶詩創作。

  唐代詩歌,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光輝篇章。在唐詩中,有關茶葉的作品很多。比較著名的有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白居易的《琴茶》,齊已的《謝?湖茶》、皎然的《訪陸處士羽》等。這些茶詩的形式有古詩、律詩、絕句等,內容包括了名茶、茶人、煎茶、飲茶、茶具、採茶、製茶等各個方面。

  唐代文人們以茶會友,以茶傳道,以茶興藝。使茶飲在文人生活中的地位大大提高,使茶飲的文化內涵更加深厚。同時,這些文化藝術作品也成了研究中國茶葉歷史的寶貴資料。

  ⑶茶葉專著的出現

  眾所周知,公元780年前後陸羽撰寫的《茶經》三卷,是中國第一部茶葉專著,它標誌著茶學系統的確立,在推動茶飲繼續擴大的同時,也開創了茶葉專著撰寫的先河。

  自《茶經》後,不少有識之士,對茶葉及其相關內容進行了及時的總結,自唐代中,晚期至五代,出現了不少茶葉專著。如皎然《茶訣》三卷,張又新《煎茶水記》一卷,溫庭筠《採茶錄》一卷蘇?《十六湯品》一卷,佚名《茶苑雜錄》一卷,裴汶《茶述》、溫從雲等的《補茶事》和毛文錫的《茶譜》等。

  3、陸羽及其《茶經》的歷史功績

  陸羽著《茶經》是一件劃時代的大事。陸羽是中國的"茶聖"。《茶經》是中國茶葉歷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是唐代及唐代之前茶葉科學和文化的系統總結。《茶經》建立了茶學的基本框架結構,直接促進了茶葉生產和飲用的快速發展。

  唐代茶文化的具體表現

  唐代飲茶方式與今人有很大不同

  中 國先民喝茶的起緣可以追溯到漢代,有關茶具的文字記載,最早見之於西漢王褒的《僮約》,其中有“烹茶盡具”的文字。長沙西漢馬王堆墓出土的貯茶器具“貫 筒”,也證明了這一點。事實上,到了兩晉南北朝時期,茶才真正以文化面貌出現。雖然出現的時間很長,但在唐代以前,先民們喝茶也只不過是將鮮葉投入水中做 羹飲,用飯碗、酒爵之類的器皿代用即可,對於茶具並不講究。

  自唐代開始,隨著農業的發展,江南地區茶葉種植面積擴大,茶葉產量大幅度提高,茶葉消費也與日俱增。茶葉消費推動了茶器的生產和發展,並出現了專用茶器。如湖南出土一件長沙窯唐代青釉瓷碗,碗內底有一“茶”字,陝西西安出土青釉瓷壺,上有“老尋家茶社瓶七月一日買”,茶具的設定因茶事的興盛而日漸完善。

  中 唐時,不但茶具門類齊全,而且講究茶具質地,注意因茶擇具。但唐代的飲茶方式與今人有很大的不同,以致有許多茶具是今人未曾見到過的。這些器具陸羽曾在 《茶經·四之器》中作了詳盡記述,其中包括了風爐、笤、炭撾、竹夾、紙囊、碾、羅合等整套共28件茶具。除此之外,唐代封演編撰的小說集《封氏聞見記》也 曾描述道:“城市多開店鋪煎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這證明唐代都市多有茶肆,可見唐代飲茶的興盛之況。

  禁酒令和《茶經》促進了飲茶風尚

  唐朝時期國力強盛,大膽開放,人民生活富裕充足,這些都給茶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前提條件,並將其提升到了藝術的層面。

  當 時,唐統一全國後國力強盛,農業生產得到快速發展。茶樹種植面積大增,茶葉產量大幅度提高,政府因此將茶作為徵稅物件,還在顧渚設立貢茶院,專門派人加工 貢茶。而隋朝開鑿的京杭大運河大大加強了南北貿易,茶葉生產與貿易消費大大增加。政府“禁酒令”的實施使酒的價格變得昂貴,人們轉而以茶代酒,促進了飲茶 風尚的傳播。

  並且茶事過程要表現中庸之道,因此茶道可以陶冶情操、修身養性。為此文人逸士、僧侶道人皆喜歡飲茶,並將自己的審美情趣和價值 觀念融入其中。著名文學家陸龜蒙喜愛品茶,隱居甫裡時,每年收取新茶做租稅用以品鑑,還因此編寫出《品第書》。陸羽《茶經》的問世,使得茶道大行於世,對 後世茶文化的發展有著根本性的影響。

  在中國飲茶活動的興起和廣為流佈的唐朝,中日之間各種交流十分頻繁,入唐禮佛求法的日僧絡繹不絕。他們 入鄉隨俗,耳濡目染,寺院裡茶煙茶鼓茶湯融入了他們參禪悟道的生活,切身感受著“茶煙嫋嫋籠禪榻”的中國飲茶文化。在他們學成歸國以後,大力傳播茶文化, 中國唐代的飲茶法和陶瓷茶器也隨之傳入日本,催生了日本平安時代的飲茶風尚和陶瓷茶器文化,也奠定了日本茶道文化發展的基礎,影響持續至今。

  佼佼者是越窯青瓷碗和邢窯白瓷碗

  1987 年,陝西扶風法門寺地宮出土了一套大唐系列茶器,做工精細,造型優美,質地細膩,佼佼者就是越窯青瓷碗和邢窯白瓷碗,堪稱是茶器中的國寶,集中表現了唐代 茶器的興盛。事實上,唐代的茶具從質地看,可分為金銀瓷石玻璃等多種,甚至出現了以器具質地為茶湯命名的講究,金銀為器的稱為“富貴湯”,琢玉為器的稱為 “碧秀湯”,瓷器飲茶稱為“壓一湯”,其中以瓷器茶器最為盛行。

  在唐代,茶盞的,為時人所常用。特別是邢窯白瓷碗,然而陸羽認為越窯茶碗最 好,最適合飲茶。他認為:“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嶽州次,壽州、洪州次。……越州瓷、嶽瓷皆青,青則益茶。茶做白紅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紅;壽州 瓷黃,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

  陸羽在書中還曾為我們描述了唐代茶碗的標準,即“口脣不卷,底卷而淺,受半升以下”。唐代半 升約為我們現在的270毫升。除了越窯和邢窯茶器,值得一提的還有湖南嶽州窯。嶽州窯自南北朝到盛唐一直以燒製青瓷聞名,晚唐在其影響下出現了燒製釉下紅 綠彩瓷器的長沙窯,主要以出口中東地區為主。

  飲茶方式有煮茶和煎茶、庵茶

  唐代,尤其是陸羽的《茶經》問世之前人們的飲茶方式 通常是煮茶,它的大概步驟是這樣的:把茶葉***主要是茶餅***掰碎然後拿到火上去烤,烤到茶葉幹了、紅了之後磨碎倒進瓷瓶裡,接下來燒水,並在水開之前往鍋裡 加入蔥、姜、大棗、橘皮、鹽等各色神奇佐料,水開後,把茶末倒進水裡,跟佐料一起煮,名曰“茗粥”。

  而到了陸羽的時候,他認為這種方法煮出 的茶“斯溝渠間棄水耳,而習俗不已”。他提倡茶的原味,因此改良後的煎茶道***更講究茶自身的風味,也更講究技巧***流行開來,煮茗粥的方法逐漸被取代,現代 民間喜愛的打油茶、擂茶等則為原始煮茶遺風。煎茶法的用茶是餅茶。餅茶經過炙、碾、羅三道工序,將餅茶加工成細末狀顆粒的茶末,再進行煎茶。先將茶餅復烘 乾燥,謂之“炙茶”。等茶葉冷後,再取出打碎,碾成粉末狀,再羅細,篩下茶即成待烹的茶末。

  唐代飲茶除煮茶和煎茶法外,還有庵茶。將茶葉先碾碎,再煎熬、烤乾、舂搗,然後放在瓶子或細口瓦器中,灌上沸水浸泡後飲用的,稱庵茶。在唐代,庵茶不僅在民間流傳,在宮廷中也用此法飲茶。唐佚名的《宮茶圖》就描繪了宮廷中用庵茶法衝飲的畫面。